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设计系统分类:教学研究标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语文学科四年级第22课课题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时数2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并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3通过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明白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颗樟树前留影纪念的原因,基础知识的易错点“崇敬”的“崇”、“瞻仰”的“瞻”、“稠密”的“稠”是翘舌音,“枝干”的“干”读四声。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为什么人们总爱在她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资料补充搜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语言文字训
2、练点还有许多植物能反映人物品质,选一种植物,写写你从他身上感受到的品质。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及出处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起“喜爱”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2出示词语:枝干稠密崇敬瞻仰蓬蓬勃勃永久保持繁衍后代四季常青(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学的词语你还认识吗?(2)指名读,并适时地评价。(3)让学生齐读词语。“舍不得”(1)看来同学们对词语掌握的非常好,谁来读这个词,指名读(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想一想,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回答:生:宋庆龄很喜爱她故居的两颗樟树。生:宋庆龄舍不得这两颗樟树。)(3
3、)一个词语“舍不得”充分表达了宋庆龄对樟树的喜爱之情,所以当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搬家的时候,她不肯,说出示句子“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樟树的喜爱之情,为本堂课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所以自然地让学生进入第四自然,去感受樟树的外形美。】(4)这两颗樟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让宋庆龄这么的不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棵樟树,去领略他们的魅力吧!二、感悟樟树“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特点的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蓬蓬勃勃(强调“
4、蓬蓬勃勃”的“蓬”是上下结构的字。)(3)谁知道“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学生:形容非常旺盛,繁茂。)(4)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查字典)(5)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也看得出我们的学习能力。我们还可以把词语放到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去理解。请同学们找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6)指名读句子并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形容樟树长的很旺盛。)2、是啊,一个蓬蓬勃勃,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两棵树旺盛的生命力。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樟树的蓬勃生机呢?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自读课文。3、交流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1
5、)这段话写了樟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枝干粗壮,伸得远远的)(2)师:这棵树可真够大的,你能读出樟树枝干的粗壮有力吗?(指名朗读)那樟树伸得远远地,而且伸向四面八方,像什么?(生:巨人,绿绒大伞)(3)多么旺盛的两颗樟树啊!老师觉得,这里还有一个动词,也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伸”)。大家把手伸出来,学着樟树的样子,樟树是怎样“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的?(学生努力地伸;老师:再伸,不留一点空隙。)多么粗壮有力的樟树呀,让我们带着动作一齐读读。出示: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1)、这句话写了樟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稠密,绿得发亮)(2)、“稠密”,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树上的树
6、叶?(生:很多、很茂密、绿得发亮)(3)多美的树叶啊!你能读好吗?指名读(4)你不光读好了“稠密”,把树叶的多读了出来,你的“绿得发亮”多么充满生命力啊!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充满活力的绿吧。【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注意引导生学生抓住文中的很关键字词句谈感受,使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受文本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最终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评价樟树这种树木。】出示“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1)、四季常青:无论总是(你抓住了这个关联词来谈体会,真了不起!)(2)、一年四季,365天,樟树要遭受多少磨难啊!夏天,会有那骄阳的
7、炙烤,暴雨的袭击,冬天,会有那刺骨的寒风,冰雪的侵袭,可他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你能用“无论都”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生: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雷声大作,风雨交加,鹅毛大雪,骄阳似火)一个普通的关联词,表现出的却是樟树不普通的品格,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它们总是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很有精神。让我们一起赞美这两棵生命力旺盛,精神顽强,长得蓬蓬勃勃的樟树吧。(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
8、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以此来开启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体验,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4、指导背诵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在描写樟树的外形时,抓住了樟树枝干的粗壮,树叶的稠密,并用了一个关联词,为我们展示了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文章也显得有条有理。照着老师给你的提示,自己试着背一背这一段。(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看来是难不倒你们啊!)5、课文学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啊,宋庆龄与这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朝夕相处,怪不得周恩来劝她搬家时,她说:生一起读“我舍不得
9、这两棵树。”三、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过渡: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不仅是因为它们长得蓬蓬勃勃,更是因为樟树有它们的可贵之处。1、自己默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想一想,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2、交流:生:香气永久保持。你从哪几句话感受到的?3、出示: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1)樟树从什么时候起就有这阵香气?(理解本身)天生就有的就叫“本身”。(2)这种香气什么时候会消失?(生答:永久保持)。樟树活着是有香气,枯死时香气不退,制作成家具的时候香气仍然不变,这样的香气就叫永久保持的。这是
10、多么可贵呀!谁能读好这一句话(指名读,齐读)(3)出示句子: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指名接着往下说:生:这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怕它()。生:这木质存在十年,虫类就()。生:这木质永久保持,虫类()。4、师小结:这种可贵的品质实在让人敬佩。让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樟树的敬佩来。5、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作者在这段中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1)学生自由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石榴树上有很多虫子。)(2)作者写樟树,为
11、什么还要写石榴树?(生:通过石榴树与樟树的对比,更衬托出樟树内在品质的可贵。)(3)作者写石榴树的招虫更能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这就是写作中的对比写法,以后大家写作文的时候也能用到作文中去。【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对比的写法,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6、那好,就让我们对比着来读一读。女生读石榴树的部分,男生读樟树的部分,好吗?7、读完了这一段,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还因为什么?(生:樟树有香气,能永久保持;樟树有据虫性。)这樟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还能拒虫,能永久保持,这样的樟树,宋庆龄怎么会不喜欢呢?怪不得她深情地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学生读四、交流体会,感悟
12、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1、出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学生齐读)2、为什么人们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作纪念,宋庆龄和樟树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不要着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一步步来。看,这就是宋庆龄,她给你什么印象?(生答:美丽端庄)总结:宋庆龄美丽端庄,就如樟树的蓬蓬勃勃。3、课前,老师让大家自主阅读了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你能结合你看的故事来谈谈你心中的宋庆龄吗?(交流:生:她热爱祖国,身在过外,也想着祖国。生:她热爱儿童。生: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追随孙中山革命了近七十年。生:这是一位永葆革命青春、充满活
13、力、大义凛然的特殊女性。生:这是一位一身正气、爱国爱民、永葆革命青春的特殊女性。) 4、这就是宋庆龄,不光外形美,品格也很高尚,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那两棵樟树了吗?(生答) 5、是的,作者表面写樟树的可贵之处,实际上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使樟树具有了象征意义。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生:宋庆龄永葆70年的革命青春和革命斗志,这就如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生:她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这就如樟树具有永久保持的香气,让虫类害怕。生:宋奶奶一生无私无畏,她的高贵的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樟树_散发着永久保持的香气。【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宋庆龄的资料,学生了解到她具有一身正气,毫不畏惧等的高贵品质,再将她的这种精神与樟树的蓬蓬勃勃、拒虫、永久保持香气进行联系,体会两者的相似之处,为下面理解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打好了基础】6、这真是人如其树,树如其人。此时,樟树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它早就成了宋奶奶的化身,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美丽、高贵的女性,看到了一位永葆革命青春、一身正气的战士。作者写樟树,其实是为了写谁?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谁?人们和樟树留影,其实是和宋庆龄留影,以此来表达对宋庆龄的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养殖用地申请书
- 钢琴申请书格式
- 房屋产权放弃还款协议书8篇
- 人才购房证明申请书
- 助学贷款转换申请书
- 安全检查隐患自查培训课件
- 商铺个人申请书
- 公司欠款申请书表
- 潞城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检查能力培训课件
- 班干部聘任仪式
- 2025年老年病学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激光武器物理课件
- 气瓶泄漏应急演练范文大全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公考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