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 同步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 同步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 同步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 同步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石钟山记》 同步作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字。1.鼓噌吰如钟鼓不绝微风鼓浪2.自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硿硿焉微波入焉如乐作焉4.余余韵徐歇余尤疑之5.之汝识之乎而笑李渤之陋也石之铿然有声者6.而而况石乎扣而聆之而此独以钟名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徐而察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余方心动欲还古义:今义:心跳;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2.空中而多窍古义: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3.自以为得其实古义: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

2、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今义:水军。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微风鼓浪3.而此独以钟名4.噌吰如钟鼓不绝5.不知其浅深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事不目见耳闻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此世所以不传也。特殊句式:译文:2.古之人不余欺也!特殊句式:译文:3.石之铿然有声者。特殊句式:译文:4.得双石于潭上。特殊句式:译文:5.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特殊句式:译文:6.而大声发于水上。特殊句式:译文: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3、。根据目见耳闻,李斗详细地记载了扬州一带的园林奇观、风土人物的情况。()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1.记,是一种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景物,并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是年号干支纪年法。元丰是宋神宗的庙号,丁丑表明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常用的纪年法还有王公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3.水经是中国北魏时期的地理著作,后经郦道元补充发展为水经注,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散文。()八、默写。1.石钟山记中,苏轼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这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的态度的批评。2.石

4、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3.石钟山记中,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的原因在于:,。片段读写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

5、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注,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1.()苏轼“才学颇高”,文中哪些地方有所体现?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养生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

6、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节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注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酒器名。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奉传:恭敬地传播。刍豢(hun):代指美味的肉食。佚(y):安逸,舒服。3.()下列句

7、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曰安分以养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夫已饥而食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D.晚食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5.()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儋耳夜书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

8、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己卯年,是他谪居儋耳的第三年。民夷:民,汉族;夷,当地土著,少数民族。屠酤:屠,屠户;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点至1点。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时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6.()文中的“上元”是农历一年当中的哪一天?是中国的什么传统节日?7.()作者的“自笑”与“亦笑韩退之”的笑,意蕴相同吗?为什么? 四、微

9、写作。8.()2020年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医护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与此同时,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普通人居家隔离,以静致敬,通过网络消息了解疫情的情况。而有些人不求证信息的真假,肆意在网络上转发不实言论,导致人心惶惶。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请自选角度,阐述观点,不少于250字。三年模拟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范正平字子夷,学行甚高,虽庸言必援孝经论语。父纯仁卒,诏特增遗泽,官其子孙,正平推与幼弟。绍圣中,为开封尉,有向氏于其坟造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以向氏后戚,规欲自结,奏拓四邻田庐。民有诉者,正平按视,以为所拓皆民业,不可夺;民又挝鼓上诉,京坐罚金

10、二十斤,用是蓄恨正平。及当国,乃言正平矫撰父遗表。又谓李之仪所述纯仁行状,妄载中使蔡克明传二圣虚伫之意,遂以正平逮之仪、克明同诣御史府。正平将行,其弟正思曰:“议行状时,兄方营窀穸之事,参预笔削者,正思也,兄何为哉?”正平曰:“时相意属我,且我居长,我不往,兄弟俱将不免,不若身任之。”遂就狱,捶楚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使从其家得永州传宣圣语本有御宝,又验内东门籍皆同。其遗表八事,诸子以朝廷大事,防后患,不敢上之,缴申颍昌府印寄军资库。自颍昌取至,亦实。狱遂解。正平羁管象州,之仪羁管太平州。正平家属死者十余人。会赦,得归颍昌。唐君益为守,表其所居为忠直坊,

11、取所赐“世济忠直”碑额也。正平告之曰:“此朝廷所赐,施于金石,揭于墓隧,假宠于范氏子孙则可;若于通途广陌中为往来之观,以耸动庸俗,不可也。”君益曰:“此有司之事,君家何预焉?”正平曰:“先祖先君功名,人所知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异时不独吾家诒笑,君亦受其责矣。”竟撤去之。正平退闲久,益工诗,尤长五言,著荀里退居编,以寿终。(选自宋史范正平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捶楚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B.捶楚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C.捶楚甚苦

12、/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D.捶楚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经:儒家经典著作,为六经之一,以孝为中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B.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籍贯、事迹等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C.御史: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D.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来泛指官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A.范正平学问很高,擅长作诗。即使日常言语也一定援引孝经论语中的话,退位闲居后作诗更精致,尤擅五言诗,并撰写荀里退居编。B.范正平执法严明,不阿权贵。任开封尉时,户部尚书蔡京欲取悦皇后,奏请为向氏开拓周围的农舍,范正平认为不能侵夺,因此得罪蔡京。C.范正平勇于担当,爱护兄弟。蔡京诬告纯仁行状内容不实,要将范正平也逮捕入狱,当时他未参与其事,但为了保全弟弟主动承担责任。D.范正平谦逊低调,不事张扬。唐君益上表将其居所命名为忠直坊,此名源自皇帝所赐碑额,但他认为这样做有辱祖先名声,坚决反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父纯仁卒,诏特增遗泽,官其子孙,正平推与幼弟。(

14、2)异时不独吾家诒笑,君亦受其责矣。5.()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说说范正平的廉洁奉公、不事权贵、敢于进谏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案全解全析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基础过关练一、含糊模糊不清二、1.击鼓激荡,掀动2.自己介词,从3.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此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然”,的样子代词,那里语气词,无实义4.剩余我5.代词,代指后文所说的典故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6.连词,表递进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方式或状态三、1.内心惊恐。2.中间是空的。3.两个词,其,代词,代指石钟山得名由来;实,事实、真相。4.船夫。四、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声2.名词作动词,

15、激荡,掀动3.名词作动词,命名4.名词作动词,敲钟;击鼓5.形容词作名词,深度6.名词作状语,坐船7.目,名词作状语,用眼睛;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8.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五、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2.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译文: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3.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应为“铿然有声之石”。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4.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潭上得双石”。译文:在潭边得到了两块石头。5.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译文: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

16、咳嗽并且笑的声音。6.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而大声于水上发”。译文: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六、目见耳闻: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七、1.2.元丰是年号,神宗是庙号。3.八、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古之人不余欺也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片段读写练1.答案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时,听到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二十岁的时候,广泛地通晓经书和史籍;礼部考试时,凭借对春秋的对义位居第一。解析题中问苏轼“才学颇高”在文中哪些地方有所体现,需要先对选文内容进行筛选,答题区间在选文第一段。如“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苏轼十岁时就可以说出古今成败之

17、事的要点,从中可以看出他天赋异禀;从“比冠,博通经史”中可以看出他博学多识;从“以春秋对义居第一”中可以看出他才气过人。2.答案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能做,(这)才是可以的。解析此句注意不可将“知行”合在一起翻译。“行一不义”“杀一不辜”为结构对仗的两句。不辜:无辜,无罪。弗为:不能做。参考译文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感慨长叹,苏轼询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吗?”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

18、年龄),苏轼对经书和史籍都已经广泛地通晓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对义位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狱,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和解,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难道不能说一句话来挽救这种局面吗?”王安石说:“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做官,怎么敢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普通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节,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普通的礼节吗?”王安

19、石大声说:“我一定会向皇上进言。”又说:“这些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里听进去(即不要外传,保密)。”又说:“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能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时间,就算是杀人也敢做了。”王安石笑笑不说话。3.C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B.动词,听说/名词,传闻。C.均为动词,吃。D.名词,美味/意动用法,认为美。4.答案(1)主人不听从而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了,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解析(1)“从”,听从。“过”,超过。“

20、止”,制止。(2)“善”,善于。“处”,对待。“穷”,贫困。“未”,不够,不可以。5.答案甲、乙两段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之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解析根据甲段中的劝谏“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以及乙段中的药方“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可知,相同点是都强调安分知福、俭以养生。根据甲段中的“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三曰省费以养财”等内容可知,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根据乙段中的“然而于道则未也”等内容可知,乙段主要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参考译文甲东坡居士(我

21、)从今以后,(每顿饭)不超过一爵酒,一种肉食。(家里)有尊贵的客人,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可以减少一些,但不能增加。有请我赴宴的朋友,提前把这个标准告诉他,主人不听从而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一是安守本分来怡养福运,二是让胃宽松来保养元气,三是节省开支来蓄积家财。乙我听说战国时代有一个处方,我用得有效果,所以恭敬地传播(它)。这个药方只有四味:一是平安无事当作显贵,二是早早休息当作富裕,三是缓步徐行当作坐车,四是推迟用餐当作食用美味。已经饿了再吃,蔬菜(的美味)超过珍馐,然而吃饱之后,即使美味的肉食摆满眼前,也希望早一点撤去。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了,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

22、够了。缓步徐行让自己安逸舒服,推迟用餐享受饭菜的美味,难道还要(把缓步徐行与推迟用餐)当作坐车和食用美味吗?车和美味如在胸中,因此才会有这样的看法。6.答案正(元)月十五日。元宵节。7.答案不相同。作者的“自笑”有自得其乐的超然意蕴,而“亦笑韩退之”是对韩愈在仕途际遇得失上不够超脱表示不以为然。解析选文内容需要结合注释以及作者的生平去理解。由文中“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可知,作者已经看淡得失,豁达乐观。而“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其实是在笑韩愈因仕途不顺而抑郁不得志,不够乐观超脱。参考译文己卯年元宵节,我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

23、一起出去游玩?”我欣然跟随他们。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三更天了。同宿的人关门熟睡,已经又打鼾声了。我放下拐杖笑了,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但是也笑韩退之钓鱼,钓不上来打算离开。(他)却不知道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上来大鱼。8.写作指导(1)要明确态度,“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网络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成为许多谣言的来源和传播渠道。鉴于此,我们应考证信息的来源,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无事实依据的消息,纠正舆论导向,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不要在关键时期给国家添乱。(2)可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使自

24、己的文章条理清晰,观点深刻。(3)可适当结合具体实例,或略例繁举,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三年模拟练1.C“旧制”的意思是“按照旧制”,一般独立成句,前后要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受本于御前”是状语后置句,意思完整,前后要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2.A“为六经之一”错,“六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合称,不包括孝经。3.D“他认为这样做有辱祖先名声”错,范正平认为先祖先父的功绩名望人所共知,不必标榜;且忠信之人很多,自我标榜会招人笑话。4.答案(1)父亲范纯仁去世,(皇帝)下诏特地增加遗留给后世的恩惠德泽,给他的子孙封官,正平让给了幼弟。(2)他日不只是我们家被笑话,你也会受到责备。解析(1)“

25、遗泽”,留下的德泽。“官”,给封官。“推与”,推让,让给别人。(2)“异时”,他日。“诒笑”,被笑话。5.答案(1)任开封尉期间,反对户部尚书蔡京侵夺百姓产业,为了百姓不惜得罪皇亲国戚。(2)因为积怨被牵连入狱,遭受严刑拷打,依旧不屈服。(3)劝诫太守要行事谦虚,摘掉御赐碑额。解析体现范正平的廉洁奉公、不事权贵、敢于进谏的事件,需要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由“户部尚书蔡京以向氏后戚,规欲自结,奏拓四邻田庐。民有诉者,正平按视,以为所拓皆民业,不可夺”可见范正平廉洁奉公,为百姓着想,不畏强权。由“捶楚甚苦注籍于内东门”可见范正平为保护弟弟,主动承担责任,为人正直,不事权贵;由“先祖先君功名,人所知也君亦受其责矣”可见范正平直言劝谏太守撤掉御赐碑额,不想让祖先的功绩成为往来之人的景观。结合以上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参考译文范正平字子夷,学问品行很高,即使日常言语也一定援引孝经论语(中的话)。父亲范纯仁去世,(皇帝)下诏特地增加遗留给后世的恩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