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辽河马20块驱油体系优化设计 学 院: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石油工程1202 姓 名: 尹航 学 号: 1210060220 指导教师: 唐佳斌 2016年 6 月 7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辽河马20块驱油体系优化设计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1 选题的目的辽河马20断块于1973年9月投入开发,到现在,历时37年,经历了4个开发阶段: 天然能量开发阶段; 笼统注水、多层合采开发阶段; 整体细分层系、 综合调整阶段; 高含水开发阶
2、段,目前己经进入了油田注水开发晚期,为了使油田保持产量,提高原油的最终采收率,限制油藏边底水的锥进和非均质性引起的注入水的指进,开展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2 设计的意义本次辽河马20块驱油体系优化设计正是针对辽河油田现状展开,通过对各种化学驱油方式进行开采实验研究,对比各种化学驱油方式以及各种复合驱油方式的驱油效果,从而分析各种驱油方式的驱油的采收率,从而能够得到最佳驱油方案,以达到最佳石油开采效果,使得辽河油田在开发晚期能够达到较高采收率,使油田保持良好产量。二、预期达到的目标及主要的创新点本次辽河马20块驱油体系优化设计正是针对辽河油田现状展开,通过对各种化学驱油方式进
3、行开采实验研究,对比各种化学驱油方式的驱油效果,从而分析各种驱油方式的驱油的采收率,从而能够得到最佳驱油方案,以达到最佳石油开采效果,使得辽河油田在开发晚期能够达到较高采收率,使油田保持良好产量。从开采技术方面讲:不同于传统的稠油开采技术,采用化学驱方法开采稠油油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筛选出了适合马20断块的化学驱油体系配方,能更好的指导现场实践。三、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通过项目的研究,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达到工程技术指标,实现兴隆台油田马20块持续开发,实现稳定产量,提高原油采收率。(1)建立马20块三维地质模型,拟合历史生产数据;(2)通过数学模型分别预测聚合物、二元、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
4、,进行方案对比;(3)优选化学驱配方。四、文献综述1、国外化学驱油技术研究现状 在美国,化学驱项目自1986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表面活性剂驱几乎停止。2000年170个三次采油项目中,化学驱项目10个,仅占5.9%,化学驱原油产量1658bbl/d,占三次采油原油产量的0.2%。2000年与1998年相比,虽化学驱项目减少了一个,但原油产量却有大幅度的增加,由139bbl/d增加到1658bbl/d,这说明美国化学驱的应用规模近年有明显的扩大。 美国在应用聚合物调剖方面有较大发展。在深度调剖堵水方面已见到良好的效果,它已不再是单纯的增产措施,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代替聚合物驱,或与聚合物驱
5、结合使用,使聚合物驱获得更大的成效。其中新的深度调剖体系(胶态凝胶CDG)近几年受到普遍关注,多数矿场试验获得成功。例如,在有高渗透层窜流的非均质油藏Ash单元,应用非交联聚合物、胶态分散凝胶CDG和整体凝胶三阶段处理的工艺技术,共注入聚合物和凝胶溶液0.262PV,增油235000385000bbl,提高采收率17.2%OOIP,工艺成本为0.911.49/bbl。 尽管美国的化学驱应用规模在三次采油占的比例很小,但美国能源部对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研究仍十分重视:重点放在流体深部转向技术上,即凝胶或沉淀型调剖上。加强了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流变学等学科上的研究,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6、吸附损失等界面化学问题一直在进行理论研究。在化学剂合成领域开发了多种耐温耐盐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合成方面向高效廉价、耐温、抗盐方向发展。通过识别诊断和图象系统研究油藏岩石性质和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对采油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应用新认识提高采收率2。 国外近年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化学驱技术微生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微生物可以改变原油,产生酸性物质,并在油水界面上被碱混合物中和,对三元复合驱不起作用的原油应用该技术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创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和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的岩心驱油试验表明,微生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结合技术的原油采收率比单独微生物驱和单独三元复合驱都高。 值得指出的
7、是,由于化学驱技术的发展进步和高油价的有利条件,国外操作者开始重新考虑化学驱的应用问题,化学驱可能再次成为经济可行的油田规模的提高采收率项目。2、国内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 聚合物驱大规模工业应用及完整的配套技术 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表明化学驱尤其是聚合物驱为我国近年来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经过“七五”、“八五”国家重点项目攻关和现场试验的开展与扩大,我国聚合物驱在“九五”期间逐步发展形成了十大配套工艺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聚合物驱的工业化。配套工艺技术包括:注水后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聚合物筛选及室内评价技术、合理井网井距优化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注入井完井分注和测试技术;聚合物驱防窜技术、聚合物配制及
8、注入工艺和注入设备国产化、采出液处理及应用技术、高温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方案设计和矿场实施等十大配套技术。目前大庆、胜利、辽河、河南等油区均已达到一定的工业性规模,聚合物先导性和工业性矿场试验均取得比水驱提高采收率710%以上的好效果,为老油田减缓产量递减、保持产量稳定作出了贡献2。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提高采收率20%以上:中区西部先导性矿场试验,1994年9月注入三元体系,1996年5月结束。累积注入化学剂0.603 PV,全区累积产油59366t,累积增油10804t,中心采油井累积产油8098t,累积增油4392t,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4个百分点;杏五区中块先导性矿场试验,
9、1995年1月注入三元体系,1997年4月结束。累积注入化学剂0.67 PV,四口采油井累积产油22988t,累积增油13774t,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个百分点;小井距生物表面活性剂先导性矿场试验,1997年12月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1998年12月结束。累积注入化学剂 0.741PV,全区累积增油7154t,中心井累积产油3517t,累积增油2841t,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3.24个百分点。 大量实验研究和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我国复合驱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复合驱配套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复合驱配方体系优化设计、复合驱方案优化设计、复合驱井筒举升及防垢配套技术和复合驱采
10、出液处理工艺技术等。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耐温抗盐聚合物的研制取得突破,国内近几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有些产品正在中试,有些产品已工业化。对这些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国内开展了大量的性能评价和驱油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 国内近几年交联聚合物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并开始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胜利油田研制开发了系列交联剂,可使国内外不同的聚合物产生交联增粘,适合于矿化度8104mg/L、温度低于80的油藏,1999年在孤岛渤19块进行了交联聚合物驱试验。试验选用AX-73聚合物和XL-2交联剂体系,采用清水配母液、污水稀释方式注入,设计注入0.25PV
11、,分2个段塞注入。注聚后试验区注入井油压不断上升,全区平均压力从注聚前的4.4MPa提高到10.8MPa;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强度由1.lm3/(dmMPa)下降到0.6m3/(d mMPa),转第 2段塞后略升到0.7 m3/(dm.MPa)。至2002年1月,日产油由注聚前 201t上升至325 t,综合含水由91.3%下降到86.3%,累计增油7.04104t,提高采收率0.96个百分点。泡沫复合驱油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化学驱新的发展方向泡沫复合驱是在三元复合驱及天然气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三次采油技术。它是在三元复合体系中加入天然气,其中碱和表面活性剂能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
12、张力(10-3mN/m),体系中的天然气分散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内形成泡沫,而聚合物既可增加体系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又可起固泡作用,使泡沫稳定。因而,泡沫复合驱既具有三元复合驱功能,又具有泡沫驱功效,所以它能够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这一作用已经在室内的多次物理模拟实验中得到证实。五、参考文献1葛际江,张贵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J油田化学,2007,24(3): 287-292 2Pego A P,Poot A AJ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3,87(1-3):693彭朴采油用表面活性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叶仲斌提高采收率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13、社,2010:144-1455李孟涛,刘先贵,杨孝君.无碱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试验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4,26(5):73-76.6鄂金太.驱油用二元复合体系的性能评价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20-21.7叶仲斌,施雷庭,杨建军.聚表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8,24(6):60-63.8李柏林,程杰成.二元无碱驱油体系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23(6):16.9康万利,董贵喜.三次采油化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4-29.10杨燕,蒲万芬,刘永兵.NNMB/NAPS二元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4、2006,28(1):68-70.11夏惠芬,张新春,马文国.超低界面张力的二元驱油体系对水驱残余油启动和运移机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6):55-58.12吴文祥,张玉丰,胡锦强.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29(6):98-100.13吴文祥,孙灵辉,胡锦强.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前置段塞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29(6):95-97,114.14YANG C Z.Adjustment of surfactant/polymer interaction surfactant/polyme
15、r flooding with polyelectrolytesR.SPE 14931.15Smith.C.F、Nolan.T.J and Crenshaw.P.LRemoval and Inhibition of Calcium Sulphate Scale in Waterflood Projects,JPT(Nov 2008),1249-5616Marit-Helen Ese and Johan sj blom,Properties of Langmuir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films built up by asphaltenes and resins:i
16、nfluence of chemical demulsifiers.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2009,220:293-30117W.D.Gunter,G.W.Bird“INORGANICGEOCHEMISTRY”AlbertaResearch Council P220-221 18叶仲斌,施雷庭,杨建军,等. 聚表二元驱油体系界 面流变性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12,24(6):6063.民,19 张新民,郭拥军,冯如森,等.醇对石油磺酸盐/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驱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6):121123,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6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黑河北安市司法局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招聘编外用工人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綦江区赶水镇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半导体存储盘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江西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电感业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康市农业农村局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棚搭建用工合同范本
- T/CCS 059-2023智能化煤矿运维技术架构与流程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 DB31/T 300-2018燃气燃烧器具安全和环保技术要求
- 2025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纪委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家庭保姆雇佣合同范本
-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GB/T 45356-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丙烯(PP)管道系统
- 石墨产品的国际市场推广策略
- ktv店长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