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湖北工业大学本科课程期中考核考核形式: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学院: 轻工学部 专业: 生物技术 班级: 10生物技术 1班 学号: 1010531102 姓名: 陈威 指导教师: 杨波 0目录摘要:.2前言:.21 H7N9的病毒简介.31.1 HxNx 分类 .31.2 病毒特性 31.2.1病毒变异.31.2.2病毒感染性41.2.3 病毒对热敏感51.2.4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52 H7N9现状.52.1 H7N9出现.52.2 H7N9发展.63. H7N9的预防63.1 H7N9的发病症状.63.2 H7N9的预防具体措施.64 疫苗的发展方向.7
2、5 结语.8参考文献.9 浅谈H7N9摘要: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Abstract H7N9 avian influenza is a new strain of bird flu, found at the end of March 2013 in both Shanghai and Anhui province took the lead in. H7N9 avian is the worlds first
3、discovery of a new subtype of influenza virus has not yet been integrated into our statutory repor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monitoring reporting system, there is no vaccine and until the beginning of April 2013 launch.关键词:H7N9 禽流感 病毒史 预防措施前 言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又名真性鸡瘟、欧洲鸡瘟【1】,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禽流感是由正
4、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和疾病综合症。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亚型众多,变异频繁,根据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差异,将A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血清型【2】,目前已发现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其分子机制涉及点突变引起的抗原漂移(Antiyentil drife)和不同亚型毒株同源性产生新亚型所引起的抗原转变(Antiyentic shift)。该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变化从亚临床感染,重轻度的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其严重程度取于病毒
5、的毒株以及被感染禽的种类,日龄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3】。禽流感病毒仅有H5和H7了两个血清型可引起高致病力禽流感(High Pathogentic Avian Influenza,HPAIV),以突然死亡和高死率为特征,在火鸡和鸡种引起的危害最为严重,常可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4】。1.H7N9的病毒简介1.1 HxNx 分类 H7N9 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 即H) ,一型为神经氨酸酶( 即N) ,H 又分15 个亚型,N 分9 个亚型【5】。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6、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流感病毒中,H3、H5、H7、H9 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 为高致病性。H3 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 共135 种亚型.按病原体的类型,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 HPAIV ) 、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目前公认HPAIV 有H5、H7 亚型中的一些毒株; 如H5N1、H5N2、H7N7 等。1.2 病毒特性1.2.1 病毒变异 禽流感病毒( AIV ) 属正粘病毒科, 甲型流感病毒属, 该病毒的基因组为负链单股RNA, 共有8 个独立RNA 片段,这些片段可编码10 多种不同的蛋白质, 由于基因组核酸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重
7、组, 因而使AIV 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很容易发生变异.针对从内地权威机构获得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展开了研究分析,指出新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是由三种病毒(H9N2,H11N9,H7家族)重组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病毒,这种病毒不是由经典的H7N9病毒进化而来,其相似性远不及新H7N9和H9N2、H11N9和H7N3之间的相似性。【9】1.2.2病毒感染性 AIV 核蛋白( NP) 是保守的结构蛋白, NP 基因变异率为每年2. 310- 3, 其中只有32%的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的变化, 其余均为无意义突变【6】。Scko lt issek 等人认为NP 基因决定禽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7
8、】, 鸟类是AIV 的最大贮存宿主。核酸杂交试验证明, 人流感病毒不能直接跨越种属界限感染禽, 反之亦然, 但有可能通过在猪体内的重配实现这种交叉感染。所有哺乳动物流感病毒都间接或直接源于AIV【8】,NP 结构的变化在宿主的变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RNA 病毒。形态近似球形,直径80120 nm,病毒的外面有包膜,包膜内部为螺旋对称的核衣壳。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 个H 亚型(H1H16)和9 个N 亚型(N1N9)。由于禽流感病毒复制是通过依赖RNA 的RNA聚合酶完成的,而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所以禽流感病毒
9、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极高。此外,甲型流感病毒RNA 基因组由8 个基因片段组成,分别编码PB2、PB1、PA、Ha、NP、Na、M1、M2 及NS1、NS2 蛋白,其基因组呈节段复制,致使病毒基因重组频率高。禽流感变异的形式有抗原转换和抗原漂移,抗原漂移是流感全部基因变化的积蓄,容易受到环境压力选择作用的影响。11 次流感流行中,有9 次可能是由于这种突变而产生的新株系致病12。对H6N2 和H6N4 的寡核酸比较发现,它们的HA 和M 基因几乎完全相同,而其它的基因则不同,两个株系很可能是通过重组相互联系的。另外,如果一个宿主同时受到两种或更多种流感病毒的感染,可能产生不同病毒株间的基因重组。
10、重组后的病毒就会同时具有感染不同,宿主,甚至延伸感染的可能。猪除可感染猪流感病毒外,还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若发生同时感染,病毒在猪体内发生重组,产生新的变种,这种变种同时具备了感染人类和禽类的特征结构10。2009 年流行的H1N1 流感病毒既是这样形成,但未发现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提示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而是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病毒的基因重配。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 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 但12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 病情较重。从事家禽业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
11、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的人为高危人群。11 H7N9的侵入原理: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
12、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转运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很高,且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抗原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抗原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禽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突变。它
13、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14。1.2.3 病毒对热敏感 AIV 对热敏感, 加热到56 30 分钟, 或加热到60 10分钟, 或煮沸( 100) 2 分钟以上即可灭活, 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 年以上;AIV 在粪便中可存活1 周, 在水中可存活1 个月, 在pH 4. 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AIV 对紫外线敏感, 在阳光下4048 小时就会使AIV 丧失活性, 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 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AIV 对消毒剂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 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 如
14、漂白粉、碘剂等) 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15】1.2.4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 综合分析多次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都是经呼吸道。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也可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有感染的可能13。是否经黏膜感染尚不能明确,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目前认为 H7N9 仍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但由于病毒的感染源已确定为禽类,所以防控H7N9 感染的工作应加强禽类流感病毒的监测与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同时医护人员需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2. H7N9现状2.1 H7N9出现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
15、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2.2 H7N9发展 2013年4月初,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3. H7N9的预防3.1 H7N9的发病症状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H7N9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
16、量、感染途径有关。通常情况为高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3.2 H7N9的预防具体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远离咳嗽、打喷嚏患者;当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2、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
17、疫的禽类产品。4.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4 疫苗的发展方向目前而言,研制出高效、安全、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实用的禽流感疫苗有重要意义,对禽流感的防制越来越重要。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由于自身的缺陷,只能用于禽流感暴发时的应急免疫,以减少经济损失,而不宜作常规免疫。以哺乳动物细胞为基质制备流感疫苗,研究不深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不是禽流感理想疫苗的选择。对于DNA核酸疫苗来说,免疫原单一,能长时间表达抗原,可避免母源抗
18、体的干扰,易于构建和制备,易冻干,成本低,稳定性好,贮存和运输相对方便,成本较低廉。虽然核酸疫苗具有很多优点,但DNA疫苗本身仍存在安全性问题:转入体内的外源DNA可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上,使宿主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少量抗原长期表达很可能引起针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在遭遇病原体后反而会引起严重感染。因此,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使基因工程疫苗得到广泛的应用将是今后禽流感疫苗研究的重点。5 结语 H7N9 控制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根除 H7N9,目前全面预防是防控 H7N9 的关键措施,其次研制出安全、高效、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适用的 H7N9 疫苗意义重大,但是,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容易变异
19、的特点给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命认识的不断加深,相信能够改变禽流感病毒防制状况.参考文献1 综述:禽流感。2 禽流感(综述)。3刘文涵,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4),72-73。4余滨.禽流感的流行状况与研究进展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3):2932. 5Al exander D J. A revew of avian inf luenza in dif f erent birds peciesJ.Vet Microbiol , 2000, 74( 1, 2) : 3-13.6Mass hiko K, Guy B,
20、John, et al. In vert ed repeat r egions ofmarek s diseas e vians DNA pos sess a s tr ucture simil ar to th atof th e a sequen ce of h erpes s implex viru s DNA an d cont ainhos t cell t elomere s equencesJ.J ounal of Virology, 1991,65: 2791-2797.7Mass hiko K, Guy B, John, et al. In vert ed repeat r
21、egions ofmarek s diseas e vians DNA pos sess a s tr ucture simil ar to th atof th e a sequen ce of h erpes s implex viru s DNA an d cont ainhos t cell t elomere s equencesJ.J ounal of Virology, 1991,65: 2791-2797.【8】Nanda I, Schmid M . Local izat ion of the t elomer ic( T TAGGG ) n sequen ce in chick en ( C allus d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目标医院面试
- 学生讲解血液循环
- 商场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
- 肾脏透明细胞癌影像学诊断
- 现代育儿理念讲解
- 人体有限元技术研究与应用
- 选字填空课程讲解
- 医学图像研0汇报
- 北京市海淀首经贸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现代医学核心知识体系概述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解读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对照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概述(儿童保健课件)
- 加油站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