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1页
土壤板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2页
土壤板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3页
土壤板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板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耕作表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 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壤颗粒分散,而干燥后受内 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耕作性能变差,有效养分含量 降低,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经济 效益降低。1 农业生产中造成土壤板结的人为因素1.1 耕作方式的影响在现代农业耕作过程中, 很多农民选择旋耕作业, 这样的耕作方式能够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省时 省工的好处,因而普及率较高,但是旋耕的深度往往 较浅,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 较差,下雨以后,容易堵塞毛管孔隙,因而土壤表层 结皮,造成土壤板结。1.

2、2 化肥的过量使用 近年来在肥料使用上化学肥料的投入量逐渐增 加,有机肥施用量不断减少,秸秆还田量减少,使土 壤中有机物料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 结构就会变差,土壤养分失衡,特别是钾肥与铵态氮 类化肥的大量使用,就会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 小,导致土壤板结。1.3 机械镇压、翻耕的影响由于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 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 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 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的无机盐沉积,进而 造成了土壤板结。除了以上几种主要问题之外,其它的还有像塑料 产品的使用、不合理灌溉、暴雨导致的水土流失、有 害

3、物质的积累过量等也会引起土壤板结。2 土壤板结造成的危害2.1 植株根系的呼吸受到阻碍土壤板结或长期水淹的情况下,植物根部细胞呼 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数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 多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 量。因此呼吸减弱,造成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影响作 物养分的吸收。2.2 植株根系不能正常发育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粒 结构的破坏就会导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气透水 的性能降低,造成土壤板结,处于这种状态的植株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活力下降,甚至导致死亡2.3 造成植株缺素症 植物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缺素症状的,不一定是土 壤中缺少这种元素,而是因为土壤板结、土壤

4、酸碱度 不适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引 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的。3 防止土壤板结发生的措施及土壤板结改良途径 的探讨3.1 科学合理的耕作,深松耕与旋耕相结合 科学适度的深耕,耕翻适宜的深度应为 35 公分左 右,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土壤耕作层的土体结构不被破 坏同时又可以为作物根系充分生长提供深厚的土层, 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加深耕作层土壤厚度,降低梨底 层深度。3.2 增加有机物料的投入,以改善粘滞土壤的质 地增施优质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同时积 极倡导和推广秸秆还田,不断扩大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的面积,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改善土壤物 理性质,秸秆粉碎还田既可以显

5、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 量,增加土壤孔隙度, 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的状况, 同时也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 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从而改善土壤理化 性状。3.3 正确合理的使用土壤改良调理剂正确合理的使用土壤改良调理剂是防止和改良土 壤板结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市售的土壤改良调理剂 中的硅、钙、铁等二价阳离子与土壤中的有机无机胶 体能够快速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解决土壤板结问题, 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同时调节土壤的固相、液相、气 相比例。3.4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本地区土壤化验的数据,采用有机肥与无机 肥相结合,增施优质有机肥,减少纯化学肥料的施用 量,同时合理施用有机活化营

6、养套餐肥料,这样土壤 不仅不会板结,而且还会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 结构,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能避免土壤板结的发生。3.5 推广坡地栽培技术、盐碱地治理技术在山区的坡地和二高地积极推广等高集土垅作栽 培技术,以减少暴雨期间的水土流失。对于普通非盐 碱地来讲,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可以通过深耕、深翻、以及种植绿肥还田、大力增施 有机肥等方法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而对于盐碱地:可以通过漫灌压盐、挖排碱渠(两种 方法都是用水冲走盐分)结合一些农艺措施如种植绿 肥(抗盐碱植物),以及增施优质有机肥, 平整土地等 方法也可以改善土壤板结,优化土壤结构。3.6 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生物有机肥料3.6.1 生物菌肥的合理使用 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形成腐殖质,最终促进团粒 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土壤微生物。所以要打破 土壤板结,就要及时合理的增施含有益生物菌的肥料, 以此?碓黾油寥烙幸嫖?物数量。3.6.2 腐殖酸类肥料的使用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成 分,而腐殖质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质 得来的。因此,向土壤中直接补充足量的腐殖酸即可 以大大提高团粒结构的数量。 从而改善土壤板结问题。概括地讲,各种农艺措施的应用及各种肥料的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