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_第1页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_第2页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_第3页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_第4页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思路纲要一、洋县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一)区域概况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临巴山,汉江横贯,携秦巴之雄风,得天汉之灵气,物华天宝,景色秀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汉上名城,国宝之乡。1国宝之乡、景色秀美自然地理特征洋县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地形多样,平川、山地、丘陵兼而有之。北部属秦岭南坡,由花岗岩、砂岩、板岩组成,一般海拔10002000米。山溪性河流横切山地,流向平原,谷深、流急、潭多,景色宜人。中部的汉中盆地,海拔50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500600米之间为波状地形。盆地以南为汉南花岗岩丘陵,海拔600800米,岗峦起伏,状多浑圆,间有小坝。汉江

2、横贯全县,形成著名的黄金峡。较大的支流有溢水,灙水、酉水、金水河等。洋县地跨凉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本县特产的黑米、香米、寸米,自古号称“米中三珍”。树种以马尾松、华山松、桦、冷杉和栎类为主。林特药材主要有生漆、油桐、龙须草、蚕桑、花椒、栓皮、木耳、天麻、山萸肉、黄连、柴胡、柿子、核桃、板栗等。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出现在同一区域,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2人文荟萃、汉上名城人文社会特征洋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汉上名珠”之称。洋县古称洋州,始建置于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以祥河之川的洋川得名。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由西乡境内迁至今洋

3、县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降洋州为洋县,名称沿用至今。洋县开发较早,境内发现有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时期洋县文化发达,苏轼、文同、陆游等人题诗吟咏。元明清时期,洋县仍是汉中盆地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洋县地上地下方物遗迹十分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蔡伦墓、开明寺塔、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华阳镇红石窑村的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谢村镇东韩村刘氏庄园和四郎乡清凉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108国道和汉江两岸,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境内酿酒业久负盛名,其中“秦洋牌”系列白酒和黑米酒、“谢村桥牌”系列黄酒,享誉海内外。(二)发展现状(1

4、)有资源,无产业洋县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在世界百位名人中列第七位而名扬于世,长眠在洋县成亭镇;九十里黄金峡又称汉江第一峡,以水急、滩多、气势磅礴而被誉为西北的“小三峡”,两岸自然风光、汹涌澎湃的河水,极具原始神韵;“东方宝石”朱鹮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与这些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相比,洋县的旅游业却非常幼稚,刚刚开始起步。(2)有特色,无品牌洋县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全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35处,主要景区(点)10处,以蔡伦墓的纸文化、“秦岭四宝”以的生态景观和华阳古镇的古风神韵为代表,种类齐备,特色显明,有些甚至在全国和世界都有垄断性,但并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

5、业优势,形成洋县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与品牌,突出洋县的旅游形象,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3)有框架,无中心洋县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145”旅游发展框架,即“一个中心,四条线路,五大旅游区”。“一个中心”即以朱鹮生态园为中心,包括灙河水库、两角山等。“四条线路”,即向东、西、南、北辐射,形成四条旅游线和五大旅游区。这个“145”旅游发展框架实际上是旅游线路和景区的实施方案,其中最大的缺陷是漏掉了游客中心和旅游组织服务中心。没有中心,旅游框架就失去了基础。(三)存在问题(1)县域经济水平低,对旅游业的发展支撑不足洋县是国家级扶贫县,农民人均收入1300元左右。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

6、政,对旅游业的发展支撑不足;城市文化水平低,县城对全县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区域城镇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2)区域旅游发展各自为政,缺乏整合营销,旅游形象模糊洋县的旅游资源分属本县和长青林业局,二者各自为政。洋县与佛坪县的旅游资源趋同化比较大,森林生态旅游竞争严重。洋县与城固县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比较接近,一些文物古迹景区景点的保护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人文旅游形象。周边各县在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方面缺乏整合,区域旅游形象难以形成。(3)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洋县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大交通不

7、畅,南北两线的旅游景区点可进入性太差,产业布局零散,未形成景区、景点的组合优势,城镇旅游、近郊旅游和远郊旅游的总体格局未形成,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链条搭配不协调,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情况非常突出。(4)旅游行业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机制有待改革创新洋县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实际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整体旅游大格局的形成;主要旅游资源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体系不顺,旅游管理部门的规划、协调、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和城市基础建没有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物、森林、水体型景点均属事业型,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机制,管理运行完全封闭,综合效益难以

8、得到进一步发挥。(四)发展机遇(1)中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从国家最高决策层到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整体格局中具有的突出地位。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的产业,是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是西部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最佳结合点;旅游业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优先领域,应该全面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和“旅游兴县富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基础设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山川秀美工程,为汉中及洋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例如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因此,西部大

9、开发战略为洋县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陕西省旅游发展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陕西省委、省政府非常明确地将旅游业作为陕西省四大主导产业之一。1998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大旅游业发展的决定。1999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近年来省政府已将汉中市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在全省旅游发展布局上建设以西安为中心,南以汉中、安康为分中心,北以延安、榆林为分中心,东以华山为分中心,西以宝鸡为分中心的陕西省旅游开发战略体系。陕南生态旅游带被确立为全省旅游发展的重心这一。洋县由于地处秦岭南坡,以“四大国宝”为

10、代表的生态旅游已经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在全省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3)汉中市绿色汉中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汉中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8月召开了“汉中绿色产业规划设想研讨会”,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构想,并于同年11月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其重点内容及方向分别是:绿色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绿色药业、绿色旅游业、绿色园林城市等,这些都给都为洋县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最近市政府又出台了汉中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暂

11、行办法。洋县在建设绿色汉中、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宏伟战略中,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二、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结合县志、地方志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对全县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概括。依据国家行业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规范,洋县旅游资源初步调查统计结果涉及到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类型。洋县旅游资源调查统计一览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数量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岳型旅游地两角山、大爷山、青武山、朝阳山、祈子山5AC地质地貌过程遗迹ACG峡谷段落黄金峡1

12、B水域风光BA河段BAA观光河段酉水河华阳段、汉江县城段、汉江黄金峡段2BB天然湖泊BBA观光游憩湖区傥河水库1BC瀑布BCB跌水石门瀑布、雷家潭瀑布1C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长青自然保护区1CAB丛树太白红杉纯林、铁杉纯林2CB草原与草地CBA草地渭门村草甸1CC花卉地CCA草场花卉地蔡伦墓古柏、华阳镇古银杏树2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B陆地动物栖息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站2DBB避暑气候区华阳镇1EBB军事遗址华阳栈道遗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华阳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华阳游击队旧址4EBC废弃寺庙良马寺1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傥河水库、卡房水库、华阳古镇3FAD园林游憩区

13、域汉江滨河休闲带1FB单体活动场馆FBB祭拜场馆智果寺、朝阳寺、青山观3FBC展示演示场馆蔡伦造纸博物馆1FC景观建筑FCA佛塔唐开明寺塔、 华阳古塔2FCC楼阁蔡伦墓钟鼓楼、智果寺藏经楼、华阳得意阁、华阳镇戏楼、城隍庙戏楼5FCG摩崖字画华阳得意阁石刻1FCI广场唐开明寺广场1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谢家民居、华阳古镇2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蔡伦祠、华阳革命烈士纪念碑2FEB墓(群)蔡伦墓1FF交通建筑FFA桥古栈道、华阳镇索桥2FG水工建筑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傥河水库、卡房水库15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菜品饮食拔丝核桃、玉米松仁、野猪肉、回锅土豆片、竹笋炖鸡5GAD中草药党

14、参、红花、乌药、生地、山茱萸5GAE传统手工制品刺绣、雕刻、泥塑、扎纸、剪纸5GAG其他古秦洋酒1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代表人物吴焕先1HB 艺术HBB文学作品戏曲小小红灯照九州、谢主歌、出滩号子、元宵歌、散花、赞韵6HC民间习俗HCB民间节庆酆都会、二郎会、娘娘会、天师会4HCC民间演艺桌社火、悬台、高跷、竹马、牛马社火、踩船、舞狮7HCF庙会与民间集会酆都会、二郎会、娘娘会、天师会4(二)旅游资源总体特色评价(1)蔡伦造纸,人文胜地世界上造纸术的发明人东汉蔡伦被封为龙亭侯,其封地和葬地就在洋县龙亭镇。蔡伦墓祠区占地30多亩,有山门、拜殿、献殿、东西配殿等古建筑十一座;有千年古柏十七株

15、,汉桂、朴树、药树等古树多株;墓区有石翁仲、祭亭、墓冢、明月池等,还有新建的集收藏、展示、再现蔡伦发明造纸原始工艺流程的纸文化博物馆。这里不仅是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文明的中心,也是集古建、园林、文物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2)“秦岭四宝”,世界闻名洋县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全国和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朱鹮具有世界垄断性和独占性。洋县不仅是世界上朱鹮种群唯一的栖县地,也是世界上朱鹮保护和繁育的中心。洋县朱鹮种群的不断繁衍壮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志,是全国和世界的聚焦点。更可喜的是“秦岭四宝”在地域上集中在秦岭南坡同一区域,更具生态环境的保护价值和旅

16、游资源的开发价值。(3)华阳古镇,魅力独具在陕南秦巴山区众多的古镇中,华阳古镇是最独特的一个。古镇三面环水,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象一叶穿越时空隧道的小舟,荡漾在高山秀水之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古风荡荡,古韵悠悠,古迹斑斑,处处动人。正所谓:“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舟,下有魁楼锁野渡。莫道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卧岭牛。”这里是古代傥骆道的咽喉,唐代先后在此设华阳县和真符县,唐德宗、僖宗两位皇帝避难汉中,均曾驻跸于此,唐代诗人也曾多次题咏古镇与古道。华阳古塔,玲珑别致;华阳戏楼,雕梁画栋;华阳栈道,遗迹犹存;华阳城墙,轮廓尚在。这些中华古代文明的遗迹,成为华阳生态保护区内人文

17、旅游的瑰宝。(4)“长青”山水,风景如画“长青自然保护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岭南坡的洋县境内,总面积29906公顷,其中核心区11000公顷,实验区18906公顷。这里处在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玛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地带,也是我国华北、华中及西南植物的交汇地带,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和森林垂直带谱,不仅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同时还有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种类繁多,垂直分布变化大,且生态习性各异。这里也是两大动物区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以大熊猫主为的“四大国宝”的生存天堂。

18、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气候多样,奇花异草与珍异兽相互映衬,崇山峻岭与飞瀑流泉交错分布,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是开展生态旅游、科考探险最佳场所。(5)宗教遗迹,古建瑰宝洋县古代佛教、道教遗迹众多,古塔寺庙等古代宗教建筑是极为重要的人文旅游瑰宝。位于县城开明广场中央的唐开明寺塔,是汉中市境内保存最完好、最雄伟的唐代宝塔;位于湑水乡庞家店的良马寺大殿,是汉中唯一的一座元代建筑;位于谢村镇的明代智果寺是陕西省唯一的一座皇家城堡式寺院,其保存的明版御赐佛经大藏经4187卷,在全国也不多见;在两角山、朝阳山、祈子山等名山也有一些古代宗教寺庙遗迹,是开展宗教旅游难得的人文资源。(6)山水俱佳,

19、民俗多姿洋县的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山水俱佳。汉江横贯全县,河道曲析,形成了号称汉江第一峡的黄金峡。灙水河、酉水河自北向南汇入汉江,洋县县城就座落在二水与汉江交汇处的平原之上。灙水从县城西部入江,使洋县城成为凭水而居的城市。朝阳山、两角山和祈子山、青武山矗立在县城南北,远处的秦岭、巴山横亘在县城南北,形成了洋县壮观的山水“地脉”。洋县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因地处川、陕、鄂通衢,历史上每当战乱、灾荒时期,外地流民涌入境内,使得风俗“和化浑一”,近秦风而有楚俗,南北杂而有蜀音。因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又形成了平川、秦岭、巴山三大民俗区域,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是待开发的人文旅

20、游资源宝库。三、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一)区位条件评价1、地理区位汉中洋县地处中国大陆腹地鼎足而立的三大经济文化核心区的金三角中心。汉中洋县的北部是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带,南部是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城市带,东部是以武汉为核心的江汉平原城市带。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正在规划中的武汉至天水高速公路的建设,汉中洋县将成为关陇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汉平原经济区的交叉辐射点,将给洋县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它将中国的南北两地划分为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观。而秦岭由于其良好的植被、众多的珍稀动植物、变化多端的气候状况,被誉为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洋县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中央国家公园的入口地带,具

21、有不同一般的地理区位优势。2、经济区位汉中是南水北调工程举国关注的一个焦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实施,汉江上游成为举世瞩目的水源保护地,随着2008年汉江水进入北京,必将引起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和以郑州、武汉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区的人们对汉中的兴趣。汉水上游生态文化之旅,将会带动洋县的旅游上一个新台阶。汉中洋县是西部大开发两大重点地带之间的枢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最发达、综合经济势力最强、人口最多的四大城市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关陇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以这四大城市为支点,以陇海铁路、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和西安至重庆的

22、铁路为轴线,正在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四边形经济带,这个四边形对角线的交叉点就是汉中。汉中洋县要勇敢地担当起秦陇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二传手”角色,打出“蜀道文化之旅”或者“栈道之乡”的品牌,寻求汉中在西部大开发的枢纽地位。3、旅游区位汉中洋县是陕西省实施的陕南生态旅游带开发战略的重点。在陕南三市中,汉中的经济文化最发达,生态环境最优越,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最好,科技文化水平最高,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厚。特别是洋县“秦岭四宝”最集中,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结合的最完美,处在这样一种生态文化氛围中的洋县,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点和汉中市旅游的一个次中心。四川的广元和陕西的汉中计划将境内的剑门

23、古蜀道、剑阁古城以及昭化古城和秦岭等自然文化资源联合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汉中洋县届时将成为这个自然文化遗产接点上的一个重要支撑中心。(二)交通条件评价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是汉中市的东大门。境内阳安铁路过境,客运有从汉中始发北京、武汉、广州的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石家庄、西安、成都等大城市;公路主要有108国道横贯全境,并邻近316国道;航空运输方面,有汉中西郊机场,每天都有航班往返于西安至汉中之间。大交通不畅是制约洋县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现在的交通也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游客到达汉中游览的要求,对旅游业的大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西汉高速公路修建完成之后,将把洋县与西安

24、、成都紧密联系起来,将大大改变洋县旅游业的发展面貌。洋县境内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也不容乐观。比较好的一点是“108国道”在境内全长100余公里,西起湑水镇,东止秧田乡,将以县城为核心的东西人文旅游景区点连接了起来;西汉高速公路在县内留有3个出入口,将进一步强化东西向的交通条件。洋县南北向的交通条件比较差,县城至华阳古镇、长青自然保护区的“洋华路”和县城至“汉江第一峡”黄金峡的道路,路况都比较差,应作为高等级旅游专线来建设,让洋县交通能够挺起“脊梁”。(三)客源条件评价近期洋县国内客源主要来自于北面的西陇海经济带,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兰州等陇海线上的大中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旅游市场潜力较大

25、,而且交通距离比较近,周末即可进行一日或两日休闲、观光、文化、科考等各种旅游,应该是洋县重要的客源地。尤其西安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吸引辐射范围较大,洋县应该以迷人的“小江南”风光和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大力吸引、分流到西安旅游的众多国内国际旅游者,应该将洋县作为进入四川卧龙等地进行生态旅游的一个节点城市。成渝经济区也是洋县旅游的一个重要客源地。西汉高速公路建成后,汉中至成都只需5个小时左右,非常便利,一方面吸引四川成都、绵阳、广元等地的旅游者和重庆市的游客,同时也可利用四川作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有利条件,吸引华南和港奥游客进入汉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北方游客取道汉中前往成都、重庆等地区旅

26、游。中期洋县的客源主要是开拓中原及环渤海经济带,尤其是首都北京的游客。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和汉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吸引南水北调沿线的游客,对于扩大洋县客源市场腹地具有战略意义。同时,武汉、襄樊、十堰等沿江城市,也应争取成为洋县重要的客源市场。远期是开拓东部沿海和西北沿边的客源市场。国际旅游方面,“朱鹮故乡”之旅是吸引日本游客得天独厚的优势;“纸文化之旅”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游客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应进一步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力度,扩大洋县在海内外的影响及知名度。四、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理念(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

27、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重,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坚持旅游兴县富民、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的原则,聚点成片,串片成线,构建大旅游框架,使旅游业尽快成为洋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坚持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质量为关键,效益为中心,把握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统筹规划,总体布局,近详远略,分期开发,科学管理,使规划既切实可行,重点突出,便于操作,又具有较高的起点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更新开发观念,进行思想创新

28、和体制创新,突破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变特色资源为品牌产品,变共性资源为个性产品,以拥有持久生命力和旺盛竞争力;坚持以形象带市场,以局部带整体,通过形象营销,全面提升洋县旅游的知名度,吸引客源,开拓市场,通过优先开发特色资源和旅游精品,先以较高的起点进入市场,然后再整个带动县城旅游业的发展;坚持以内涵提品位,以质量谋效益,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品位高、档次高、质量高的旅游产品,改变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外延扩张型增长模式,通过调整综合要素与资源,提高劳动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以高质量获得高效益乃至增加旅游总收入,走内涵集约型增长的道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规划理念1、树立旅游城市的理念,

29、强化洋县县城的旅游中心功能旅游城市是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以及其他相关条件的有机结合,用来供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同时城市能提供非城市地区所没有的娱乐、文化设施,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城市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这样一个事实:旅游的发展高不开城市的支撑,城市的发展高不开旅游的带动,旅游和城市之间双赢的互促互动关系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洋县城座落在汉江和灙水河的交叉点上,周围名山环抱,是全

30、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打造成为全县旅游中心城市的良好条件。2、树立生态旅游的理念,打造陕南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地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活动上的高参与性、内容上的计划性与专业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与保护性。洋县有以“四

31、大国宝”为标志、“长青自然保护区”及“野生朱鹮生态区”和“黄金峡”为代表、以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所以,洋县有打造成为陕南生态旅游强县的优越条件。3、树立文化旅游的理念,打造陕南文化大县文化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是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以旅游者为中心的各种文化表现的总和。洋县地域文化极具个性和魅力,是秦陇文化板块与巴蜀文化板块碰撞融合后的典型。它既不同于秦陇与巴蜀文化,又迥别于汉中其他县域文化。同时,洋县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山水文化资源等,又极为丰富。因此,可以用“南北文化交汇的汉上名城,四大国宝荟萃的秦岭明珠”来整合洋县

32、的景观文脉,树立洋县的文化形象。4、树立旅游产业的理念,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落后的洋县来说,旅游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能很好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而最具发展的先导性。旅游业是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应该成为洋县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成为洋县产业调整的龙头。洋县的发展战略可调整为: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富县。洋县产业发展的思路可调整为:“平川粮油菜,丘陵果烟姜,山区林特药,旅游来带动,秀色满洋州。”五、旅游开发的总体布局(一)空间布局从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出发,打破旅游业的条块分割,以不同风格的旅游产品为依托,坚持主题相似性与差异性

33、、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性与便捷性、区域完整性与旅游整体性、功能主题连续性、间断性与冲突性协调的原则,本规划将洋县旅游的整体布局确定为:一轴、两城、三带、四线、五区的空间结构。一轴:洋县旅游发展的主动力轴是华洋青轴带,挺起洋县旅游的脊梁。两城:洋县县城和华阳古城是洋县旅游轴带的两大支撑点。洋县县城是洋县旅游发展的中心,华阳古城是洋县旅游发展的次中心。三带:一是以华阳镇为核心的秦岭生态文化旅游带; 二是以洋县县城为核心的平川人文景观旅游带; 三是是黄金峡为核心的巴山汉水文化旅游带。四线:是以县城为核心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五区:是以县城、华阳镇、龙亭镇、谢村镇和黄金峡为核心的五大旅游区。

34、1、“华洋青旅游轴带”洋县旅游的脊梁根据洋县地域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和洋县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洋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南北不平衡和南北两端比较闭塞的现实,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纵贯洋县南北的一条旅游发展动力轴带,希望通过旅游的开发,打通南北交通,促进县域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洋县经济。华洋青旅游动力轴,是以县城至华阳镇76公里的洋华路和县城至青武山28公里的洋青路为轴心,基本上串起了洋县生态、人文旅游的精华,贯通了秦岭、平川、巴山三大自然人文地带,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以华阳镇为辅助,辐射南北并带动全县的旅游经济带。2、两城洋县旅游发展的双子星座洋县县城是洋县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最

35、完备的中心城市,应该成为洋县旅游发展的支撑中心。应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以打造旅游观光城、休闲娱乐城和汉中市旅游服务次中心为目标。华阳古城在宋代之后虽然衰落,演变成为今天的华阳镇,但仍然是秦岭腹地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文化繁荣的重镇,是长青自然保护区的后勤保障基地,应该成为洋县旅游发展的次中心。应突出历史古城和山水城市特色,以打造旅游观光城、休闲娱乐城和洋县旅游服务次中心为目标。3、三带洋县旅游发展的调色板黛、绿、蓝三色洋县旅游带:北部秦岭南坡,海拔10002000米,中心区华阳镇平均海拔1700米,山体高大、河谷深切、森林茂密、潭多流急,远远望去是一片黛青色。主要开展生态旅游。中部汉中盆地,海

36、拔50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河渠纵横,稻麦两熟,人杰地灵,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年四季都是绿色。主要开展人文旅游。南部是汉江及南丘陵,海拔600800米,岗峦起伏,状多浑圆,间有小坝。汉江曲流深切,水势浩荡,形成著名的黄金峡,是以水为主的蓝色。主要开展生态旅游。4、四线洋县旅游发展的网络 以洋县为核心形成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东线以蔡伦墓、纸文化博物馆、龙亭高效农业观光为主体;南线以黄金峡、青山观、金鸡山为主体;西线以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谢村民居为中心;北线以华阳长青自然保护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5、五区洋县旅游发展的立足点为了提高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构成点、

37、线、面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必须打造五大旅游区。()以县城为核心,以开明广场、朱鹮生态园、两角山、灙河水库为主的休闲娱乐旅游区。()以龙亭镇为中心,以蔡伦墓、纸文化博物馆、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体的文化观光旅游区。()以华阳镇为中心,以长青自然保护区和古傥骆道为主体的自然人文生态旅游区。()以黄金峡乡为中心,以黄金峡、青山观、金鸡山为主体的自然观光旅游区。()以谢村镇为中心,以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谢村民居为主体的宗教人文旅游区。(二)产品组合1、文化产品组合:以蔡伦墓和纸文化博物馆为主开发纸文化旅游产品、以古傥骆道为主开发栈道和古蜀道文化旅游产品、以青山观、金鸡山、两角山、智果寺藏经楼、良

38、马寺觉皇殿为主开发宗教观光文化产品、以谢村民居为主开发民俗文化产品2、生态产品组合:以长青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黄金峡为主开发观光漂流旅游产品3、科教产品组合:以朱鹮保护站、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开发普及科技知识类型的旅游产品。4、娱乐产品:以开明广场、傥河水库为主开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5、度假产品:以华阳镇为主开发度假胜地旅游产品(三)旅游线路1、外部线路:与汉中汉台区联合开发汉文化旅游线,与佛坪县联合开发生态旅游线,与广元、勉县联合开发栈道文化旅游线。2、内部线路:以县城为核心形成向东、西、南、北四条旅游线路:东线以蔡伦墓、纸文化博物馆为主体的纸文化旅游线(也可开发成汉文化旅游线

39、);南线以黄金峡、青山观、金鸡山为主体的观光漂流旅游线;西线以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谢村民居为中心的宗教民俗旅游线;北线以华阳长青自然保护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生态观光度假旅游线。六、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一)华洋青旅游动力轴带1、现状分析大交通不畅,可进入性差,严重影响了该动力轴带的一体化进程和旅游功能的发挥。洋县县城至华阳镇的洋华路和洋县城至青武山的洋青路,路况和可通达性都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太差,城镇的规划建设没有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城镇功能不完善,城市布局结构比较乱,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更无法满足旅游的基本要求。洋县县城虽然滨江、临河,但丝毫没

40、有水乡城市的魅力与特色,城市的总体风貌和形象缺乏吸引力。2、旅游发展定位华洋青旅游动力轴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全国和世界具有垄断性,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也具有独特性。长青华阳旅游景区已被陕西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开发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这无疑是该动力轴近期能够启动的有利条件。为了更好的宣传该轴线,本规划将该轴线的名称简称为“华阳”,同时“华阳”是个古老而吉祥的名称。其旅游形象定位是:“洋县南北文化交汇的汉上名城,四大国宝荟萃的秦岭明珠”“华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走廊”“华阳“东方宝石翱翔之地”“华阳四大国宝荟萃之地”“华阳秦岭绿色明珠”“华阳迷人的山地古城”“华阳陕南第一古城”要把“华洋青”旅游动力轴打造成

41、为西北与西南的生态旅游明珠,打造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精品线路。3、旅游规划思路其一,争取省、市政府的支持,尽快将“华洋青”104公里的交通道路建成为高等级的旅游专线,建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生态旅游专线。在道路的修建过程中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将沿线尽可能多的景区(点)串联起来,而且要注意保护沿线的古树名木,注意沿线的绿化与美化。其二、将“东方宝石”朱鹮做为旅游的形象和道路沿线标牌、标识上的标志图案,使游客进入洋县境内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朱鹮之乡”的信息。其三、要将“华洋青”旅游轴带建成为山水旅游线,在道路和景区(点)的建设中,要注意借用自然水景。在该轴线上酉水河、傥河、汉江以及沿线的大中小型水库,都使

42、该轴线充满着水文化的滋润。其四、要继承和弘扬“华洋青”旅游轴带上盛唐文化的文脉。华阳镇曾是唐代华阳县所在地,古华阳县城的城墙残垣轮廓尚在,可恢复成为唐城;连接唐城的是唐代繁盛一时的傥骆道,唐代驿站遗迹,摩崖石刻尚存;洋县县城内的唐开明寺塔至今仍傲然挺立。这样,可以打造出“唐塔对唐城,古道两相通”的唐文化之旅。其五、将“华洋青”旅游轴带打造成综合性生态旅游基地。在这一轴带上,“秦岭四宝”、原始森林、奇山异水、山泉瀑布、河流溪潭等自然景观,华阳古城、傥骆古道、宗教名山、开明寺唐塔等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特色明显、魅力四射、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综合旅游带。要将该动力轴尽力打造成为以珍稀野生动物观赏为先

43、导,古道与古城旅游为辅助,融生态旅游、自然观光、文化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度假、娱乐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基地。(二)两城1、洋县县城洋县县城总体规划对县城提出了“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城市增添一份历史文化内涵”的总要求,洋县县城应该从生态和历史的角度塑造洋州镇的街道市局、空间景观;最好将开明广场南侧出口处的建筑物拆除,使广场直接面向汉江,与飞架南北的汉江双桥遥遥相对,使广场成为洋县迎接八方来客的“客厅”;整治开明广场周边的环境,在开明广场的唐塔附近建设仿唐式的博物馆,作为展示洋县历史文化的窗口,并通过建筑、雕塑、植被、壁画等形式渲染、突出唐塔的古代文化氛围和洋县的历

44、史文脉,将这里打造成洋县旅游支撑中心的标志;进一步保护、维修、整治老城区的小巷街道,规划建设小吃与名优土特产品购物步行街,进一步承接开明广场的历史文化氛围;进行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充分利用汉江水资源,打造一江两岸的主题公园和傥河为轴的傥滨公园,给城市增添滋润的绿色、水色;提高县城旅游中心城市的整体接待水平,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风光,充分发挥客源集散地和区域辐射功能;依托汉江、傥水和城市周边的田园风光,打造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带;加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及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使县城更好地发挥县域旅游中心的集散、辐射、服务等功能。2、华阳古城华阳古城是中国秦岭腹地保留最

45、完好的古城,也是山水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结合的最完美的古城,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文化遗产。首先,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华阳古城及城内外、周边地区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遗址保护计划,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提高古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整个古城重新进行总体规划,坚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古城风貌,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恢复古城墙。其次维修加固古戏楼,恢复戏楼前原有的广场,利用古戏楼和广场展示或演出当地的民间艺术,可以定期举办当地山歌大擂台,吸引游客参与观赏,并对建于清代的华阳古塔维修加固,重点保护。再次,恢复重建唐代的“得意阁”和古栈道,使其成为进入古城的一个序曲。重点加强对一千多米三百余间明清

46、建筑为主体的华阳老街道的维修、保护,将其作为展示古城风貌的主要窗口。进一步加强对华阳老街红二十五军后勤部旧址和红石窑村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罗家坝村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的保护力度,突出华阳镇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再次,在保存古城风貌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的仿古商业街和宾馆、饭店、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新建筑要注意与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协调,突出环保、生态原则,提升古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容量,使华阳古城成为长青自然保护区旅游服务中心、红色旅游中心、唐文化及古道旅游中心、洋县旅游的次中心。将华阳古城建成与县城南北呼应的双子星座,形成唐塔对唐城的景观,通过高等级公路将

47、二者连接起来,挺起洋县大旅游的脊梁,打造出陕南旅游的精品线路。(三)三带1、秦岭南坡生态旅游带(1)长青自然保护区综合旅游区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分布。同时保护区所在的华阳镇早在1000多年前就留下人类开发活动的足迹,历史上曾作为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政治重镇发挥过重要作用,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依据特点的不同,本旅游区又分三个景区:杨家沟景区,主要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将军桥、象鼻山、阴阳石、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雉鸡繁殖中心、松林苑、松涛亭、古栈道遗址、华阳古戏楼、华阳古塔、得意阁石刻等。苍耳崖景区,主要包括黑龙潭、苍龙潭、苍耳崖、杉树坪、豹子沟瀑布、暸

48、望塔、石门瀑布、混人坪、高山草甸等。柏阳坪景区,主要包括将军船、山王庙、水洞沟、柴家湾、桦树坪、原始铁杉纯林等。朝阳山(龙凤山)景区,位于华阳自然保护区茅坪镇东北10公里处,南北走向,山顶朝阳寺初建于唐贞观二年(628),明清时期重修,寺院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庙殿五进,红墙绿瓦,壮观古朴。红二十五离开后,华阳游击队曾在此活动过。长青保护区旅游综合开发关键在旅游道路的开辟,解决可进入性的问题。然后根据道路通达的情况决定开发的先后次序,目前是重点开发杨家沟景区、苍耳崖景区、柏阳坪景区、朝阳山景区,在华阳镇建秦岭旅游度假村、杨家沟建森林旅游馆。在华阳镇沿公路向北,在雷家潭建铁索桥、观瀑亭各一,供

49、游人观瀑、休闲、钓鱼、娱乐用;恢复苍耳崖客栈和吊楼,室内外一切均按唐代风格设计,建成一个具有唐代风格的度假之地,服务人员一律穿唐装,按唐朝方式提供各种餐饮娱乐服务,让游客尽情享受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在杉树坪已经建了一个动物抢救中心的基础上,再在柏阳坪建一个野生动物收容站供游人参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建设自然博物馆、珍稀植物园、竹园、药园等,开发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在大坪万方沟口的古傥骆道上,修复古栈道、铁索桥、自然小道,走捷径观赏石门、瀑布景观。重建朝阳寺山门前的两殿,在山腰处可考虑建一个小型避暑山庄,供游客夏秀避暑之用。为了避免长青自然保护区南部边缘过渡地带的单调性,可考虑将卡房水

50、库和茅坪游击队旧址也作为待开发的旅游景区,特别是卡房水库的旅游吸引力和开发价值比较大。本旅游区近期的工作,主要是修建县城至华阳镇的主干道,支线、旅游步道;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动植物观赏、探险旅游项目,开发度假产品等。建成国家4A级旅游区。(2)朱鹮生态园区综合旅游区朱鹮生态园区综合旅游区处在秦岭南坡向汉中盆地的过渡带上,自然环境优越,山水动植物人文旅游资源的配置较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好,尤其是毗邻县城和108国道,又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朱鹮,所以该旅游区发展潜力巨大。本旅游区可分为三个景区:傥水乐园景区。位于洋县城以北秦岭山下古 筜谷口腹地,距县城6公里,和朱鹮生态园紧

51、密相连。美丽的傥河水库是其主要环境依托,水域辽阔,景色秀丽,珍禽起舞。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的有坝区水上乐园、念佛崖庙、二道湾、后头坡、清凉寺、铁索桥六大景区。朱鹮保护饲养中心景区。位于洋县城北3公里处,历经近20年的保护、拯救饲养,朱鹮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总数量已超过700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带来了希望。朱鹮保护饲养中心,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自然生态景观,已经成为人工种群放归大自然的一个野化研究基地。两角山景区。两角山又名双乳山,位于白石乡张家沟和四郎乡流浴村交界,距县城13公里。背靠秦岭,面对汉水,海拔千余米,古树参天,苍翠欲滴,古建筑群座

52、落在双乳峰之间的坳地里,东峰寨山巅有游亭式凌空欲飞的魁星阁,内有伏羲殿堂。这三个景区都在朱鹮栖息地活动区和觅食区的范围之内,属于朱鹮保护区的范围之内。所以,朱鹮生态园区综合旅游区的建设项目,要最大程度地体现生态原则。傥水乐园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添游客参与性、游乐性和休闲性的旅游项目;旅游餐饮服务要注意污水的处理,将这里建成人与珍禽和谐相处的乐园。两角山景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距县城较近,要在保护古建筑群和古树名木的基础上,可开发为避暑山庄;也可考虑在山上种植梅树,作为冬季踏雪赏梅的胜地。在朱鹮保护饲养中心的基础上建设朱鹮生态园区。朱鹮生态园区应该由朱鹮保护饲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宣传

53、教育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和野生朱鹮栖息活动区五部分组成,建成集保护、科研、教育、宣传、旅游于一体的朱鹮生态园综合旅游区。四大中心既有联系,又有分工,在保护好世界珍禽的前提下,做足、做大、做强“朱鹮之乡”旅游这篇大文章,在全国和世界范围之内树立洋县旅游的新形象。2、盆地人文旅游带洋县盆地人文旅游带以县城为核心,以108国道为轴线,以一城(县城)三镇(洋州镇、龙亭镇、谢村镇)为依托,集中了洋县人文旅游的精华。这里交通发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好,是洋县旅游业腾飞的基地,该旅游带可分为三个景区:(1)洋州镇旅游景区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开明寺塔、文庙、老城区传统街巷和待开发的傥滨公园、汉滨风景带等,重点是突出县城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山水城市特色,建设环城休闲旅游带。(2)龙亭镇旅游景区主要旅游景点有蔡伦墓祠、纸文化博物馆、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重点是丰富纸文化旅游的内涵,扩大景区规模和容量,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