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目录陈捷先教授序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 小计8页总计第18页 (一)本书主旨 1 (二)研究传记资料的意义 1 (三)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2 (四)清人传记资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6 (五)清人传记史料整理、研究概况及利用方法 7 (六)本书写作的几项原则 7第一章 清代以前传记载体及其分类 小计12页总计第920页 (一)传记名称的由来 9 (二)古人重视人物传记资料的记录及其原因 10 (三)传记史籍的分类 12 (四)传记体裁 15 (五)传记笔法 18 (六)传记读法 19第二章 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 小计35页
2、总计第2155页 第一节 官修列传体传记专著 第21页 (一)清代官修列传制度 21 (二)清史列传 23 (三)满汉名臣传和国史列传 24 (四)国史贰臣传和国史逆臣传 25 (五)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和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26 第二节 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 第27页 (一)私人纂修列传体传记 27 (二)国朝先正事略 27 (三)清代名人传略 28 (四)清代名人传稿 29 (五)清代七百名人传 29 (六)综合类地方人物列传 31 第三节 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 第32页 (一)贵胄传记专著 32 (二)方面大臣传记专著 33 第四节 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 第34页 (一)学术思想史专著中的传记 34
3、 (二)儒林传 36 (三)特科和鼎甲人员传记 37 (四)畴人传 37 第五节 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 第38页 (一)诗人传记专著 38 (二)画家传记 40 (三)书法家传记 43 (四)梨园传记 44 第六节 遗民和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传记专著 第46页 (一)明遗民传记 46 (二)鸦片战争殉难人物传记 48 (三)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物传记 48 (四)辛亥时期死难人物传记 49 第七节 女性传记 第49页 第八节 宗教界人物传记专著 第50页 (一)佛教人物传记 51 (二)天主教人物传记 55第三章 碑传体传记专著 小计19页总计第5674页 第一节 综合类碑传集 第56页 (一)碑传集
4、 56 (二)续碑传集 59 (三)碑传集补 60 (四)碑传集三编 61 (五)碑传集版本 62 (六)辛亥人物碑传集 62 (七)清人碑传集的特点 63 第二节 综合类传文、碑文汇集 第64页 (一)耆献类征初编 64 (二)贤媛类征初编 69 第三节 区域性碑传集 第72页第四章 清人传记的别体年谱 小计22页总计第7596页 第一节 年谱及其体例 第75页 (一)何谓年谱 75 (二)年谱的类型和体例 76 第二节 清人年谱的编纂 第77页 (一)年谱的作者 77 (二)年谱的资料来源 78 (三)清人年谱写作特点 81 第三节 清人年谱的史料价值 第85页 (一)人物传记史料 85
5、(二)社会历史的全面资料 87 (三)年谱资料的缺陷 91 第四节 年谱的出版和工具书 第92页 (一)丛书中的年谱和年谱丛书 92 (二)附刻和单刻本年谱 95 (三)年谱的研究与工具书 96第五章 清人阶段性传记著作日记 小计18页总计第97114页 第一节 清人日记的写作 第97页 (一)日记的渊源与清人的热衷纂写 97 (二)清人日记的作者和日记类型 99 第二节 清人日记的内容和功能 第101页 (一)作者自我砥砺的现实功用 101 (二)人物传记的详细资料 103 (三)日记的社会历史资料价值 106 (四)日记史料的特点 110 第三节 清人日记的出版 第111页 (一)清人日记
6、的“示人”与“不示人” 111 (二)日记的出版 112第六章 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小计26页总计第115140页 第一节 尺牍的写作与出版 第115页 (一)尺牍的由来、名称程式和类型 115 (二)清人尺牍的写作 117 (三)清人尺牍的出版 117 第二节 清人书简的传记史料价值 第121页 (一)书信作者的传记素材 121 (二)收信人和信中人物的历史资料 125 (三)尺牍的社会历史资料 126 (四)书札史料价值特写:幕宾许思湄年谱 128 第三节 语录的传记史料 第137页 (一)语录及其载体 137 (二)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137 (三)语录的出版 139 (四)附
7、述言行录、谚语 140第七章 族谱中的人物传记资料 小计17页总计第141157页 第一节 含有清人传记的族谱的编写 第141 页 (一)家乘的写作 141 (二)谱牒立传的原则与传记分类 143 第二节 宗谱的清人传记资料 第147页 (一)平民女子 147 (二)仕宦、命妇和貤封承受人 148 (三)士人 150 (四)农民 151 (五)商人 152 (六)皇族、贵族 153 第三节 家乘传记的利用 第154页 (一)宗谱传记资料的特点 154 (二)家谱的梓刻和收藏 155 (三)族谱工具书 156第八章 传记体清代通史中的人物传记史料 小计18页总计第158175页 第一节 清史稿的
8、人物传记资料 第158页 (一)清史稿传表的写作与分类 158 (二)清史稿的传记史料价值 160 (三)清史稿表的传记素材 168 (四)清史稿列传的误失 168 (五)清史稿的工具书 169 第二节 清史、清国史的人物传记资料 第170页 (一)清史的传记史料 170 (二)清史稿校注 171 (三)清国史的传记资料 172第九章 文集、资料汇编中的清代人物传记资料 小计18页总计第176193 第一节 文集中记叙文对历史人物研究的史料意义 第176页 (一)文集的作者和数量 176 (二)文集中的文体和传记 176 (三)序跋和记叙文的传记史料 178 第二节 诗词、诗话图咏中的传记史料
9、 第187页 (一)诗歌中的人物史料 188 (二)诗图的传记史料 189 (三)诗话中的人物传记 189 (四)词话的传记史料 191 第三节 历史人物研究资料汇编 第192页 (一)以史料为主的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192 (二)评论、史料兼具的人物传记汇编 193第十章 地方史志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 小计28页总计第194221页 第一节 清代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 第194页 (一)方志传记理论的讨论与分类 194 (二)清人方志的编纂与传记资料来源 199 (三)民国以来地方史志的兴修与人物传记 202 (四)专门志与地方人物专志 205 第二节 地方史志的清人传记史料价值 第207页 (一
10、)地方史志人物传记史料特点 207 (二)几种社会类型人物的传记史料 207 (三)方志传记与其他文献传记人物数量、内容详略的比较 212 (四)少数民族人物史料 213 第三节 台湾区史志及其人物传记史料 第214页 (一)清代台湾方志及其人物传记的编写 214 (二)近世史志人物志的问世 216 (三)史志传记分类 217 第四节 地方史志的丛书和工具书 第219页 (一)方志丛书 219 (二)方志的收藏 220 (三)方志工具书 221第十一章 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资料 小计21页总计第222242页 第一节档案传记资料的形成与类别 第222页 (一)档案:官文书的实用性与学术意义 2
11、22 (二)清代档案的数量与收藏 222 (三)档案传记文献的类型 223 (四)传记档案的形成 224 第二节 履历、名册的传记资料意义 第227页 (一)履历档的传记史料 227 (二)名册的传记史料意义 232 (三)其他文种的档案传记史料 236 第三节 档案中成著的传记资料 第240页 (一)国史馆传稿的史料价值 240 (二)内府收藏的谱牒传记史料 241第十二章 笔记图书中的人物传记资料 小计16页总计第243258页 第一节 清人笔记的写作与传记的表达方式 第243 (一)笔记的纂写 243 (二)笔记的内容及其对人物叙述的表现形式 245 第二节 笔记的人物传记史料 第245
12、页 (一)多种社会类型人物的记录 246 (二)第一手史料 250 (三)善恶并书的史料及其真实性问题 253 (四)笔记人物史料的细致性与生动性 254 (五)笔记中有关传记研究的学术史资料 255 第三节 清人笔记的出版与丛书、类书 第256页 (一)笔记丛书 256 (二)笔记类书 258第十三章 题名录、像赞的传记史料价值 小计14页总计第259272页 第一节 题名录的传记史料 第259页 (一)职务题名录的人物传记史料 259 (二)贡举年表(题名)的传记史料 261 (三)非专著的题名史料 263 (四)缙绅录的传记史料 264 (五)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特色 266 第二节 图像传
13、记史料 第267页 (一)图像的绘制与表现形式 267 (二)画像的人物传记史料意义 268 (三)清人画像专著 270第十四章 清人传记史料的工具书 小计5页总计第273277页 (一)清代传记丛刊 273 (二)单纯清人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274 (三)历代人物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277后记 小计1页总计第278页 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书名暨著者人名索引 小计10页总计第279288页 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一、本书主旨 无论是人物传记学术研究者,还是传记爱好者,或者出于一时需要的人(如为先人写纪念文字),都可能,或者说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清朝人物的历史资料。某个清代人物是否有自身形成
14、的文字遗存,有否他人给他作的记录,这些文献的可靠性如何,向何处可以寻觅得到,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即要说明清人传记史料的书籍,它的作者、内容、文体、出版、收藏、利用的情况,以及有关的工具书。 如此说来,本书不是为某个人撰写传记,也不为一群人作传,并非历史学的传记专著。它同传记的关联,在于它为他人撰著人物传记介绍史料作品,提供参考。本书研究清人传记史料,显然属于史料学的范畴,敬祈读者不要产生它是人物传记著作的误解。 介绍人物传记史料,可以是简单的信息性的,也可以是研究性的,本书是以后一种性能为写作目标。它不仅要著录人物传记史料著述的书名、作者、卷册、版本等目录学的常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外说明
15、这些史书的史料来源,主要内容,史料价值,整理、研究的情况及利用方法。为此本书作者将努力呈献给读者一部关于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的学术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史料学研究专著。读者如果要寻找某个清人的传记材料,本书虽然不可能一一给予说明,指明关于他有那些书籍,或在那部书中,但是读者可以根据该人的某种因素(如是官员,或是学者,或是农民等),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发现他的传记资料线索,比如他是普通的农夫,本书的谱牒传记史料专章的说明,可能会对寻求这类人物的传记素材提供信息。 为什么要作传记史料的研究呢?原因是明显的,即为提高传记著作的质量作辅助性的工作。二、研究传记资料的意义 人们常说一部人物传记可以反映传主的那个时代的
16、社会生活面貌,这种说法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历史人物有著名的和平凡的、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差异,有各种职业和各种民族的不同,有男人与女子的性别之异,还有对社会发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的区别,把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传记合在一起,应当说可以反映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全貌了。 人,是所谓血肉之躯,人的社会生活是活泼的、创造的,极其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的传记能够生动地、形象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色彩。或许可以认为,历史人物是形象的历史,是历史的镜子。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人们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最便捷的方法,比阅读其他类型的历史读物,可能会更快地领悟历史精神和接收历史遗产。这就
17、是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如一地喜好人物传记的原因吧! 大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为人们所关注,芸芸众生也不乏关注者。本书作者曾突然接到福建籍、林姓学友的来信,他说有人根据他的姓氏、籍贯和字派推测,他可能是林文忠公则徐的后裔,让笔者给他查找与林则徐的关系。这一实事表明,人们既对名人的历史有兴趣,也不放过小人物的历史,对自家的先人、亲友的家世,更因感情的缘故而倍加关切。所以人们注视的历史人物,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是数量众多的,并非只是少数的大人物。人人都有祖先,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来历,穷究祖宗的历史,然而确实有一部分人如此,这就有一大批人要了解先人的传记,而这些“先人”作什么职业的都有,而且是小
18、人物居多。 历史人物,先后离开现实社会,本来已经失去社会价值,可是人物传记的出现,使传主为人们认知,仿佛他们复活了,重新活跃在人群中了,这无异于延长了他们的生命,而实质上,是活着的人,通过他们去认识历史,获取历史的经验,以便借鉴,改善今日的社会生活。 大量的人物传记,对于人们认识历史,认识自身和家史,尤其是快速接受历史知识的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治史者的应有重视。 进行历史人物的研究,写作人物传记,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把握大量的人物传记史料。笔者一贯认为,历史学的特点是以历史资料做它的研究基础和前提,没有历史资料,便没有史学研究,同理,没有人物传记资料,便不可能进行历史人物
19、的研究,也就写不出人物传记。为了写好历史人物传记,首先要开展人物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以便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 清代(1644年1912年)人物,离我们时代最近,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他们的故事,也易于被人们接受;他们的历史资料保存得相对多一些,寻觅也方便些。现在出了那么多的清代人物传记、小说,以清代人物为题材的电视影剧更是排山倒海般地充斥舞台,无不反映人们对清代人物的兴趣。笔者写作本书,就是想给清代人物的研究者、文学艺术创作家,以及为寻觅先人历史资料的民众提供一点方便,故而比较系统地介绍清人传记史料。三、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有关清人传记史料的基本情况,本书作者想从传记史料的载体及其数量、质
20、量等方面作些了解,或许令人能够较易把握它们。 所谓传记史料,即反映人物生平历史的素材。这种材料,可以是记叙历史全貌的,也可以是片段的,这就涉及到史料载体问题。含有传记史料的文体,因容纳史料状况和文章作者背景的不同,而有许多区别。现就清人传记资料类型,作些说明。 列传。是传统的正史中的人物传记,系官方编撰,或较详、或简要地说明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并给予评价;所写的人物多为达官贵人,以及典型的孝子顺孙、贤媛烈女;这种官书列传,被视为正式传记。列传之中,常有附传,记叙与正传传主有关系的人,或同类型的人的历史,但内容相对简略。列传,可以称为“正传”,意即官定正式传记,当然与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正传”涵义
21、不同。 传。官修、私修均有,概述传主生平事迹。方志(省通志、府州县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物传记,通常依据传主身份命名为“名宦传”、“乡贤传”、“孝义传”、“列女传”、“隐逸”、“寓贤”等。方志,在清代多由地方政府主修,经中央派到行省的学政认可,方能定稿印刷,因此方志中的传,是官修传记的一种。私人写的传,在数量上要比官修的多,在诸家文集、族谱中常常找得到。 行述,又称行状、行略、行实、事绩、事绩片、政绩册、事状、逸事等。叙述一个人的一生事迹,或者侧重于某一个方面,重实事,不重议论,体例不严谨。这种传记体在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时,系官方写作,是为给已故上层官僚恤典,由其僚属提供其政绩情况,后来发展了
22、,其朋友和家属也可以写。到了清代,官方因恤典和宣付史馆的需要,继续写作,但家属撰著大量增加,据说明代高层缙绅之丧也很少见家属作的行述,到清代顺治间一般读书人也使用了,(叶梦珠:阅世篇卷2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然后又向平民方向发展。 别传。在正传之外,补充事迹的传记文。 外传。叙说逸闻趣事,论述正史通常所不记载的事情。 小传。内容简略的传记文。 传后序。在传记文的后面,续写一些事情,但主要是发表评论。 事略。基本上写人物全传,但侧重在某一方面,或在政治,或在学术。 表传。以表和传的形式记录人物爵秩。 墓志铭,墓碣,圹铭,墓表,阡表,权厝志,塔铭,皆属于碑传文形式;祭文,哀
23、辞,挽词,诔文,均系悼亡文字。以上各种体裁的传记文形式的说明,留待第一章有关部分进行。 履历。为考核和除骘,官员自写的个人简历,或主管衙门据其所写代为转述形成的文书。由隋代的注色、宋代的脚色状发展而来。(梁绍壬:两般秋雨盫随笔卷7履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9页。)书写姓名、年龄、籍贯、出身、仕宦经历及奖惩,间或涉及到家庭关系。因系自撰,只能将自身历史写到写作的年月,反映人的阶段性历史。 京察自陈题本。京官当京察之年,自写简史,呈报审查。是较简单的自传,强调任职和恩荣。 缙绅录。此书是为人们“翻检当代中外官员人名而设”,(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卷5,与旧典备征合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
24、982年版,第253页。)系汇集当代在在中央和地方任职的官员简单资料的专书,故要不断编辑。它以朝内外职官为格式,逐项填写,即某职位由某人充任,书明其人姓名、籍贯及科举出身,故能提供官员最简单的资料。 人名簿。高官记录下属的名册,名下书写其字号、籍贯,兼简录其言行。(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人名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册,第2148页。) 题名录。科举人士中甲科,题名国子监,书其科分和籍贯。它是人的出身资料最具说服力的物证。今人已将清代进士题名录编辑成书。还有职官的题名录,按官职著录担任该项职务的官员的履历。 职官表。正史、方志中以职位为单位,记录历任职官姓名,下注籍贯、功名,从而具有官员
25、的历史素材。 亲供。唐代科举人员要填写家状,到清代与试者必须填写卷头,中试后填写亲供,写明自家身材是长、中、短,面色是黄、白、黑,是否有胡须及其浓疏状况,或面部的生理缺陷。(平步青:霞外捃屑卷2唐选人家状即今履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上册第119页。)因此,它记录了人的体态特征。 家传。有两种,一是作者给家族中一些人写传记、墓志、哀辞,另一是将有关家族成员的传记性文字汇集在一起,后一种常见于族谱中。 叙传。最早见的是屈原在离骚中叙述家世 的发迹,其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踵而行之,班固汉书亦然,不过将这种形式称之为“叙传”,沈约宋书、魏收魏书继续效法,清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写家族史,
26、就把个人的传记资料包括在里面了。 寿序。前面在叙传中讲到序里写家史,表明“序”的内容的多样性。寿序是为人庆寿而写的文字,叙述其人特立独行之处,自然谀辞很多,人们在庆寿之后就不怎么重视它了,但明代古文大家归有光将它收入到文集中,清人不乏踵而行之的。成年人的做大寿,多在40岁以后,所以寿序多为从40岁起的诞日(而且多为整生日)而作。其不实之词虽多,但多少也含有传记素材。 赠送序。为友人上任、出使、返乡、出游而写的送行文字,是为送序,既为特定的事情而写,就反映某人生平的某个方面,以及作者与接受文章的人的关系,当然,这类文字也多有虚美不实言辞。赠序,因要说明某事而给某人写的,有时包含规劝的意思,也表达
27、了双方间的亲厚关系。 记事。专记某人某事的文章,多收集在文集中。 琐记。记叙某人某事,或径直叙人,或以事叙人,再或以人叙事。多为笔记体书籍中的文字,所记之事较为琐碎,然而五花八门,内容多样。 纪事。词话、诗话一类的书籍,选辑诗词,介绍其作者的简史或逸事,这是以诗词存人、传人。 画像和像赞。画像是人物的形象史料,直接表现人物的体形、体质,成功的造像,还可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有画像往往会配有赞词,讲其人的内在特质及不同于众的地方,词少而意赅。 年谱。有自撰和他撰的区别。自写的最多只能写到写作时的年头,他人写的,是将谱主的一生,按年系月写明其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人、事,一般不作评价。它的编年体体
28、裁不同于传记和墓志,但能保存更多的传记材料。 日记。主人逐日书写当天的行事、内心活动,乃至时事、他人活动。人的一生很难坚持天天写日记,会有中断,或者会为某一事务、某次出行专写,是以日记也有多种类型。日记是其主人手笔,可以将主人的经历、社交关系,特别是对人生的感受表现出来,具有其他传记体裁所难于提供的资料。 尺牍,即信札。尺牍联系着写信人和收信人双方,所以它的内容关乎到双方及双方关系。但就每一封信件来说,所能提供的资料极其零碎;如果出自一人之手的信札很多,则具备的传记材料就丰富了。 语录。有些达官、名儒、高僧、道士以及皇帝,关于世事、人生哲理的讲话,自家或由他人辑录成篇,也具有部分传记资料价值。
29、 言行录。与语录有近似之处,系由他人将富有德行的名臣、名儒的言论、行为结集在一起编写成书,是个人或多人传记资料的汇集。 玉牒。皇家的家谱,备载每一个成员的名字、父名、行次、爵秩、妻妾及子女名数。玉牒本身是家史材料,但含有家族成员个人的资料。 家族谱。是民间的谱书,记录家族分子的最基本情况,内容略同于玉牒,并书其人出身、生卒年、葬地。族谱还收集传记文和碑传文。 年表。这是记事的著作,但事是人物行动的结果,所以它有个人的零星史料。 以上介绍传记资料的各种体裁,大致归结起来有八种类型:一是较完整地记述传主一生或侧重于某一方面的传文;二是基本上也是概述终身的传文,不过用于碑墓上的;三是哀悼性的祭文;四
30、是反映一个人的最基本情况的履历式文字;五是祝贺性的赠送序之类的文章;六是能容纳大量个人素材的日记、年谱一类书籍;七为与家族史结合在一起的家传、族谱;八是其他,如画像、年表。这八类,如果单纯地从内容来考虑,则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1)列传、传、碑传,叙述人物一生的事迹;(2)年谱、日记,内容较丰富的传记素材;(3)祭文、赠序、尺牍、履历、像赞,记述人物的片段资料。传记体,系指第一、二两种,它通常要说明传主姓名、字号、籍贯、出身、生卒年月、婚姻、功名、仕宦、业绩、社交、著作及各种活动。第三类的文字,虽只叙述人物的片段的或极简单的历史,同样提供传记素材。 清人传记资料体裁多样,意味着传记史料得以大
31、量保存的可能,事实正是如此。包含清人传记素材的各种文献数量巨大,究竟多到何种程度,实在难于统计,只好从几个方面笼统地说一说。编修于清代及民国以来的方志、族谱,均含有清人传记史料,而前者有一万余种,后者也多得以万计数;容纳各种类型的传记体裁的清人文集,其数量之多,也是以万计数;清人的引见履历档案,仅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就达5万数千件,不必说还有其他履历档;清朝国史馆收集和撰修的清人传记,同样是以万计量,清人及后人将它们编辑出版成清史列传、国史列传等传记专著,加上碑传集之类的专著,此类图籍不下百种;含有人物琐事的清人笔记体图书,则以百计数。拥有清人传记史料的各种文献,动辄以百、以千、以万计量
32、,所包容的人物真是数十万、上百万,因此,不容我们不得出数量巨大的结论。换句话说,清人的传记资料极其丰富,能给后世传记研究者提供便利,对想了解自己祖先历史的人也能提供某种满足,不会使多数人失望。 清人传记资料类型多、数量大,质量如何呢?不妨从传记史料反映的人物类型和人物活动情节两方面稍作了解。传统社会历史被认为是社会上层的历史,毫无疑问历史文献大多记录他们的活动,官修的文书尤其如此,但是文集、方志、笔记,特别是家谱的作者不一定忽视社会中下层人物的历史记录,常常对农夫、工匠、商贾、隐逸、孝义、妇女、伎艺、方外,乃至域外人士作些记载,真所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不有历史记录。当然,中下层人物的资料往
33、往极其简单,不过总留下了他们的历史痕迹。有众多的平民史料,可以说是传记史籍质量高的一种标志。传统史书重视记叙人物的政治活动,但同时注意到典章制度、文化教育、社风民俗和经济活动等方面,所以也保存了不少清代人物的社会生活细节,可供史家去作人物生活的全面研究。当然我们还是要指出,含有人物活动细节的资料,在宏观上讲不是很充分的,大多数人物,特别是平民难得有充足的材料,不过它不影响清人传记史料质量高的结论,因为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做到人人有较多的历史记录。 至此,用一句话来概括清人传记史料的特点,就是体裁多样、数量繁多、质量上乘,记录了众多的、各种社会类型人物的历史,从而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清
34、人传记资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前面将传记体裁区分为八种,在分类时没有怎么考虑它同图书的关系,因而难于提供利用它们的方法和信息,不合本书的写作原则,故此,再将清人传记载体本身及收录传记资料的图籍结合起来考察,重新规划出若干类别,并作为本书规范章节的依据。笔者以为包含传记资料的图书文献,可以区别为五大类型,这就是: (1)专门传记类。纯系传记资料的著作,即列传专辑,碑传集,学案,家传,年谱,日记,尺牍,语录,题名录,人物图像等。这些载籍专门提供人物传记史料,虽然它们有体裁的不同,内容上有全面或局部反映人物历史的差异,但是皆是纯属传记资料的文献,可归为专门类别。 (2)综合性著述中的传记成分。这
35、里说的综合性著作,是指它的内容反映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人物传记,不过只是一个部分,这类图书有纪传体史书、地方史志、诗文集、笔记(杂史)、宗谱等。此类著作数量特别多,保藏的传记素材比传记专著的丰富一点也不逊色,故宜充分留意。 (3)档案中的传记资料。档案馆所收藏的档案文书,所使用的文体无所不有,所反映的社会历史也是无所不包。它有成部著作,而更多的是零星散篇,其中涉及传记史料较多的,是清朝国史馆传记专著和传记散篇,宗人府和内务府的玉牒、族谱,宫中储存的履历档等。从内容的综合性看,档案资料颇类综合性著述,但它资料散碎,不成其为一部书,为便于认识其所具有的传记材料,故将其特列为一大类。 (4)上
36、述三类以外的史书、文艺作品,也含有零星的传记素材,或能提供研究者对历史人物思考的线索。志书(典志类图书)、方略、诗话、词话具有传记的直接材料,而诗词、小说、绘画,若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也可使它们起到折射人物历史的作用。 (5)传记资料丛书和资料汇编。这类书籍是把有关传记的文献编辑在一起,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将各种传记图书汇编出版,成为传记丛书;或者以丛刊的形式分期公布传记史料,是为传记辑刊;再或者把特定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无论它的体裁、保存形式如何,都汇聚成册,是为传记史料汇编。这种汇辑的作品,其文章来源于它书,因此提供给读者的不是第一手史料,但编辑在一起省却读者搜检之劳,故本书作者将它们视为传记
37、资料的一种类别,高以规格,予以介绍,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和便利对它们的利用。 本书作者以为,区分以上五类传记文献,可以较好地明了传记资料的存在状况,为了便于介绍和读者的理解、接受,就将五类图书分为12章,即: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碑传集传记专著,年谱传记史料,日记传记史料,尺牍和语录传记史料,家族谱中的传记,传记体清代通史中的人物传记,文集中的传记史料,地方史志中的传记文,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史料,笔记图书中的人物传记史料,题名录和画像传等类书籍中的传记,分别作出说明。加上第一章的总论传记文发展历史,最后一章的介绍传记史料的工具书,共为14章。 前述传记文的载体及其分类,是我们分类介绍传记史籍的理论依据,自然特别重要,因而应当对它有较深刻的研究,以便认识得准确一些,分类更恰当一些,为此本书作者专门对我国古代传记资料的载体和分类进行初步探讨,写出专章,置于前言之后,是为第一章,作为本书的理论建设。前言和第一章均讲到传记文载体,不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章回顾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西交大版2014七年级上册-西交大版2014
- 蔬菜农技科普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说课稿:第六课 初步使用计算机
- 蔬菜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元素(第1期)解析版
-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五四制
- Unit 2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12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五四学制2012
- 2025年全国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汽车修理工(高级)证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解析版)
- 金属冶炼中的营运成本控制
- 苏式彩画古建181班授课郭佩锦37课件讲解
- 2025-2030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农村租地合同农村租地合同范本
- 餐饮行业消防安全预案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课件
- 2024考研 政治 思维导图(马原)
- 医疗设备定期检修方案
- 2023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白皮书
- 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技术方案)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会计处理全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