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SQDH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人生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人生重点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难点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第1页/共23页品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多媒体课件。1课时第2页/共23页第3页/共23页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兑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2、第4页/共23页 勃兰兑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第5页/共23页 人生哲理:捡石头的故事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说有一位巴格达
3、商人,他深夜走在一条荒凉的山路上,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恼的。” 商人听从了劝告,真的捡了几块石头。天亮后,商人想起自己捡的石头,掏出一块一看,原来是块金刚石,他急忙又掏出一块,是绿宝石,随后几块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石。商人高兴极了,把玩着这些宝石,慢慢地,商人心头又无比懊恼起来:当时捡得太少了。 故事虽然有点离奇,但也有现实寓意,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是在听从别人的教诲,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捡拾有意义的石头。 第6页/共23页识就好比是那个商人捡拾的石头,需要我们一次次地弯腰,需要我们遵循有益的教诲,但是我们的懊恼不应是商人式的,而应是对所“捡”的知识
4、太少的自责,惟有这样,才能离博学近一些。 捡拾对自己有用的石头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那陌生的声音其实就是一种友谊的提示,是人生所必须经受的教育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高兴和懊恼是一对亲兄弟,与其对过去的事情产生懊恼,不如现在就努力,多捡拾几块对自己有益的宝石。第7页/共23页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分为四个部分。 2.在文中,作者是怎样看待人的一生的? 作者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地洞、远征广阔领域、劳作于工场。第8页/共23页 3.你觉得哪种比喻最为贴切(或最
5、不合适)?为什么? 在讨论过程中顺势归结这几个比喻的不同性质: 攀登高塔高度 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所有人 挖掘地洞深度 指向科学家举例:如阿基米德、爱因斯坦等 远征广阔领域广度 指向政治家、军事家如拿破仑、秦始皇等 劳作于工场琐碎却有益 指向普通劳动者如技术工人等第9页/共23页 1.本文一开头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文章开头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这样的比喻非常恰当,因为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人生确实如同爬山,“
6、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第10页/共23页 2.作者还将人生比作地洞、广阔领域、工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它们分别指哪类人,这些人具有什么特点。 地洞里挖掘的人,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他们的内心世界既复杂又简单。就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他们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指的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 在工场劳作的人,指那些发明家
7、、工艺师、设计师等普通的劳动者。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要想成为后者,除了有天赋的才能以外,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劳动。第11页/共23页 3.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作者想借此来肯定对时光珍惜、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 4.作者只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便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 5.作者写作本文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写作本文旨在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
8、念,让生命焕发光彩,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第12页/共23页 6.“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作者的看法正确吗? “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作者对老年人的看法过于片面,事实上老年人生活积累丰富了,更容易区别事物、看清事物的本质,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也更加珍惜生命、留恋生命。 7.“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随着年事的增高,人们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第13页/共2
9、3页 8.“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另外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第14页/共23页 9.“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
10、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写出了阿基米德为了科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它告诉我们,想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深入挖掘、不断开拓,为了劳作、为了事业甚至可以忘却生命。第15页/共23页 10.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坚贞的志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例如: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
11、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神话传说。 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咸阳帝座,垓下悲歌;阿房宫冷,铜雀名消,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古不朽的鸿篇巨制。楚辞汉赋,曹梦关曲;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 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蚕卧嫩桑;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 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第16页/共23页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全文按所描
12、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尽管千差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第17页/共23页本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
13、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第18页/共23页 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深奥的人生哲理以简单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第19页/共23页第20页/共23页 2011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显然,新课标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是以发展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功能为宗旨的,就其深度而言,它不仅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更是一种“个体式”阅读教学。它提倡以导致教的教学原则,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品味、求真、索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鼓励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主体作用。第21页/共23页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主体作用发挥上的正、负双面性,它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作为阅读主体存在,同时还兼有阅读计划的拟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咖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水利水电工程节能技术试题及答案
- 亮化设计方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形式与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实习报告写作试题及答案
- 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管理规范
- 个体简易劳动协议年
-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研究
- 航空器结构与力学原理题库
- 《新闻传播学》课件
- Unit 3 The world of Science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 延边大学《物联网技术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综合岗】考前冲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刷单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四渡赤水(课件)
- 2025年中国成都市酒店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高等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 消防车安全驾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