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量子力学汇总题库网用_第1页
曾量子力学汇总题库网用_第2页
曾量子力学汇总题库网用_第3页
曾量子力学汇总题库网用_第4页
曾量子力学汇总题库网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曾谨言量子力学题库一简述题:1. (1)试述 Wien公式、Rayleigh-Jeans公式和Planek公式在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密度随频率分布的问题上的差别2. ( 1)试给出原子的特征长度的数量级(以 m为单位)及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以 ?为单位)3. ( 1)试用Einstein光量子假说解释光电效应4. ( 1)试简述Bohr的量子理论5. ( 1)简述波尔-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6. ( 1)试述de Broglie物质波假设7. ( 2)写出态的叠加原理8. ( 2) 个体系的状态可以用不同的几率分布函数来表示吗?试举例说明。9. ( 2)按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试给出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1

2、0. (2)已知粒子波函数在球坐标中为(r,),写出粒子在球壳(r,r dr)中被测到的几率以及在(,)方向的立体角元d sin d d 中找到粒子的几率。11. ( 2)什么是定态?它有哪些特征?12. ( 2)(x)(x)是否定态?为什么?13. ( 2)设 -eikr,试写成其几率密度和几率流密度r14. ( 2)试解释为何微观粒子的状态可以用归一化的波函数完全描述。15. ( 3)简述和解释隧道效应16. ( 3)说明一维方势阱体系中束缚态与共振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7. ( 4)试述量子力学中力学量与力学量算符之间的关系18. ( 4)简述力学量算符的性质19. ( 4)试述力学量完

3、全集的概念20. ( 4)试讨论:若两个厄米算符对易,是否在所有态下它们都同时具有确定值?21. ( 4)若算符A、B均与算符C?对易,即A,C? E?,C? 0,A、B?、C?是否可同时取得确定值?为什么?并举例说明。22. ( 4)对于力学量 A与B,写出二者在任何量子态下的涨落所满足的关系,并说明物理意义。23. ( 4)微观粒子X方向的动量px和X方向的角动量?x是否为可同时有确定值的力学量?为什么?24. ( 4)试写出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变换的表达式25. ( 4)简述幺正变换的性质26. ( 4)在坐标表象中,给出坐标算符和动量算符的矩阵表示1 2 227. ( 4)粒子处在 V(X

4、) x的一维谐振子势场中,试写出其坐标表象和动量表象的定态2Sehr?dinger 方程。28. ( 4)使用狄拉克符号导出不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在动量表象中的形式。29. ( 4)如果 A, B,C?均为厄米算符,下列算符是否也为厄米算符?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a) -?3 b) -(?B? B?A) b) (AB iE?/?)2 2 2(5) 试述守恒量完全集的概念(5)全同粒子有何特点?对波函数有什么要求?(5)试述守恒量的概念及其性质(5)自由粒子的动量和能量是否为守恒量?为什么??2(

5、5)电子在均匀电场 E (0,0,)中运动,哈密顿量为 H? e z。试判断?x,P?y,?z各2m量中哪些是守恒量,并给出理由。(5) 自由粒子的动量和能量是否为守恒量?为什么?(6) 中心力场中粒子处于定态,试讨论轨道角动量是否有确定值(6)写出中心力场中的粒子的所有守恒量(6)试给出氢原子的能级简并度并与一般中心力场中运动粒子的能级简并度进行比较(6)二维、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及一维谐振子的能级结构有何异同,并给出二维、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能级简并度。(6)氢原子体系处于状态(r,1. 3)-R3,1(r)Yv( , ) y R3,2(r)Y2, 1(),给出L2和Lz可能取值及取值几率,并

6、说明该状态是否是定态?为什么?(6) 已知中心力场中运动的粒子哈密顿表示为H?(r2 一)L 2 V(r),试列举出几种2 r2 r r 2 r2该量子体系力学量完全集的选取方案。(7) 什么是正常Zeeman效应?写成与其相应的哈密顿量,并指出系统的守恒量有哪些。(8) 试给出电子具有自旋的实验依据(8)写出 z表象中 x、 y和z的本征值与本征态矢(8)试述旋量波函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8)以 和 分别表示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归一化波函数,写出两电子体系的自旋单态和自旋三重态波函数(只写自旋部分波函数)。(8)若|a和| 是氢原子的定态矢 (电子和质子的相互作用为库仑作用,并计及电子的自旋一

7、轨道耦合项),试给出a和&态的守恒量完全集(10)若在H?0表象中,H?#0H?,H?0 与 H?的矩阵分别为10 30000.10.101010 100 ,F?0.10.20000104000150001061052是否可以将看作微扰,从而利用微扰理论求解的本征值与本征态?为什么 ?(11)利用Ein stein自发辐射理论说明自发辐射存在的必然性。18(11)是否能用可见光产生1阿秒(10 s)的激光短脉冲,禾U用能量一时间测不准关系说明原因。51. (11)试给出跃迁的Fermi黄金规则(golden rule)公式,并说明式中各个因子的含义。52. ( 8)在质心坐标系中,设入射粒子的

8、散射振幅为f(),写出靶粒子的散射振幅,并分别写出全同玻色子碰撞和无极化全同费米子碰撞的微分散射截面表达式。、判断正误题(请说明理由)1. ( 2)由波函数可以确定微观粒子的轨道2. ( 2)波函数本身是连续的,由它推求的体系力学量也是连续的3. ( 2)平面波表示具有确定能量的自由粒子,故可用来描述真实粒子4. ( 2)因为波包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在空间扩散,故真实粒子不能用波包描述5. ( 2)正是由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才导致了测不准关系6. ( 2)测不准关系式是判别经典力学是否适用的标准7. ( 2)设一体系的哈密顿H?与时间t无关,则体系一定处于定态8. ( 2)不同定态的线性叠加还是

9、定态9. ( 3)对阶梯型方位势,定态波函数连续,则其导数必然连续10. ( 3) H?显含时间t,则体系不可能处于定态,H?不显含时间t,则体系一定处于定态11. ( 3) 一维束缚态能级必定数非简并的12. ( 3) 维粒子处于势阱中,则至少有一条束缚态13. ( 3)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动量一定是守恒量14. ( 3)量子力学中,静止的波是不存在的15. ( 3) 3势阱不存在束缚态16. (4)自由粒子的能量本征态可取为sinkx,它也是?xi 一 的本征态x17. ( 4)若两个算符有共同本征态,则它们彼此对易18. ( 4)在量子力学中,一切可观测量都是厄米算符19. (

10、4)如果 是厄米算符,其积不一定是厄米算符20. ( 4)能量的本征态的叠加态仍然是能量的本征态21. ( 4)若/?, B对易,则A, R在任意态中可同时确定22. ( 4)若A,E?不对易,则 A, E?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同时确定23. ( 4) ?x和LX不可同时确定24. ( 4)若A,E?对易,则A的本征函数必是E?的本征函数25. ( 4)对应一个本征值有几个本征函数就是几重简并26. ( 4)若两个三个,则它们不可能同时有确定值27. ( 4)测不准关系只适用于不对易的物理量28. ( 4)根据测不准原理,任一微观粒子的动量都不能精确测定,只能求其平均值29. ( 4)力学量的平均

11、值一定是实数30. ( 5)体系具有空间反演不变性,则能量本征态一定具有确定的宇称31. ( 5)在非定态下力学量的平均值随时间变化(5)体系能级简并必然是某种对称性造成的(5)量子体系的守恒量无论在什么态下,平均值和几率分布都不随时间改变(5)全同粒子系统的波函数必然是反对称的(5)全同粒子体系波函数的对称性将随时间发生改变(5)描述全体粒子体系的波函数,对内部粒子的随意交换有确定的对称性(6)粒子在中心力场中运动,若角动量?z是守恒量,那么L?x就不是守恒量(6)在中心力场 V(r)中运动的粒子,轨道角动量各分量都守恒(6)中心力场中粒子的能量一定是简并的32.33.34.35.36.37

12、.38.39.40.41.42.三、1.2.3.4.5.6.7.8.9.10.(6)中心力场中粒子能级的简并度至少为21 1,1 0,1,2,(8)电子的自旋沿任何方向的投影只能取/2(8)两电子的自旋反平行态为三重态证明题:(2)试由Schr?d in ger方程出发,证明?0,其中(r,t)?(r,t)(r,t) (r,t)i *(c.c.)2m(3) 维粒子波函(x)数满足定态 Schr?dinger方程,若 1 (x) 2(X)都是方程的解,则有常数(与X无关)(3) 设(x)是定态薛定谔方程对应于能量E的非简并解,则此解可取为实解(2) 设1(x)和2 (x)是定态薛定谔方程对应于能

13、量E的简并解,试证明二者的线性组合也是该定态方程对应于能量 E的解。(3) 对于 势垒,V(x) (x),试证 势中(x)的跃变条件2 d2(3)设(x)是定态薛定谔方程二 V(x) (x) E (x)的一个解,对应的能量为 E,2m dx试证明 * (x)也是方程的一个解,对应的能量也为E(3) 维谐振子势场 一个周期2 /m 2x2/2中的粒子处于任意的非定态。试证明该粒子的位置概率分布经历 后复原。(3)对于阶梯形方势场V(x)V1 ,V2x a,若(V2 VJ有限,则定态波函数(x)及其x a导数 (x)必定连续。(3) 证明一维规则势场中运动的粒子,其束缚态能级必定是非简并的(4)

14、证明定理:体系的任何状态下,其厄米算符的平均值必为实数A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4) 证明定理:厄米算符的属于不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彼此正交(4)证明:在定态中几率流密度矢量与时间无关2(4)令?:2 丁,试证P;为厄密算符X(4)试证T? ?2/2m为厄密算符dU?(4)设U?(t)是一个幺正算符且对 t可导,证明H?(t) i I?是厄米算符。dt(4)已知A和B?是厄米算符,证明(A + B?)和 A也是厄米算符(4)试证明:任何一个力学量算符在它以自己的本征矢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

15、为对角矩阵(4)试证明X表象中?算符的矩阵元是(P)xx i(x X)X(4)试证明p表象中x算符的矩阵元是(x)pp, i(p p)p(4)若厄米算符 A, B?具有共同本征函数,即A n An n , B? nB. n,而且构成体系状态的完备函数组,试证明A?, B 0(4)若n(x); n 1,2,构成完备基组,证明:(X x )n(x ) n(X)n(4)证明两个线性算符之和仍为线性算符(4)设算符F? Ae?,AB BA 1,若 为I?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求证 A和A 也是I?的本征函数,并求出相应的本征值。(4)试证明 (xyz) x y z是角动量平方算符l?2属于本征值

16、2 2的本征函数。(4)试证明表象变换并不改变算符的本征值(4)证明对易关系?x, (x) i X(4)证明在I?的本征态下J ly 02 2 1 2 2(4)设粒子处于Ym ,状态下,证明 LxLy -II 1m2 22(4)证明谐振子的零点能Eo是测不准关系 AxAp的直接结果。(4) 一维体系的哈密顿算符具有分立谱,证明该体系的动量在能量本征态中的平均值等于零(4)如果厄米算符 A对任何矢量|u,有u|A|u仝0,则称A为正定算符。试证明算符A=|aa|为厄米正定算符(5) 设全同二粒子的哈密顿量为点(1,2),波函数为 (1,2),试证明交换算符f?2是个守恒量33. ( 5)证明在定

17、态下,任意不显含时间t力学量A取值几率分布不随时间改变。34. ( 5)设力学量A是守恒量,证明在任意态下A的取值概率分布不随时间改变。35. ( 5)证明:量子体系的守恒量,无论在什么态下,平均值不随时间改变。36. (5)试证在一维势场 V(x)中运动的粒子所受势壁的作用力在束缚定态中的平均值为0 (提示:利用对易关系 H?,x-Px)37. ( 5)设系统的哈密顿量为H?,厄米算符A与H?对易。试证明0,其中 A是A的均方根偏dt差,即 A (A A )21/2,式中尖括号表示求平均值。38. ( 5)如果A,W B?,旳 0,但A, B? 0,试证明R的本征值必有简并。39. ( 5)

18、粒子在对数函数型势场中运动,V(r) Cln (r/r。),其中常数C 0, r。0。试利用Virial定理证明:各束缚态的动能平均值相等。40. ( 5)试根据力学量平均值表达式F*(x,t)F? (x,t)dx证明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为dFF1 dF 丄F?H, 其中F?为体系的哈密顿dtti41. ( 4、5)证明:宇称算符的本征函数非奇即偶,|x| b42. ( 5)设粒子处在对称的双方势阱中V(x) 0 a |x| bV0|x| a(1)在V情况下求粒子能级,并证明能级是双重简并;(2)证明V取有限值情况下,简并将消失。43. ( 5、6)证明在氢原子的任何定态nlm(r,)中,

19、动能的平均值等于该定态能量的负值,即?2/2nlm44.(6)已知中心力场中运动的粒子哈密顿表示为H?2L22 r2V(r),证明中心力场中运动的粒子角动量守恒45. ( 8)证明Pauli算符各个分量的反对易关系46. ( 8)若电子处于 Sz的本征态。试证在此态中,Sy取值 /2或/2的概率各为1/2。47.( 8)设有两个电子,自旋态分别为i /2cose2。证明两个电子处于自旋单态(S=0)2.i /2sin eA1 2 1 2和三重态(S=1)的几率分别为 a - (1 COS ), b -(1 COS )2 2 2 248. ( 10)在一定边界条件下利用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体系能量

20、本征值与变分原理等价。49.( 12)已知在分波法中f () 据此证明光学定理。四、计算题:1.( 2)设一维自由粒子的初态为1(211)ei 1 sin 丨 R (cos )k i o2l 1ei l sin 丫吐),k i 0(x,0)eikox,求(x,t)。2. ( 3)质量为m的粒子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势阱可表示为V x 0;X%;x 0,x a(1)求解能量本征值 En和归一化的本征函数n(X);(2)若已知t 0时,该粒子状态为x,01(x)2(X),求t时刻该粒子的波函数;(3)求t时刻测量到粒子的能量分别为 E1和E2的几率是多少?(4)求t时刻粒子的平均能量E和平均位

21、置x。解:II (10 5;14. 2h nF2)S 分3 ,井1 J时剣测圧到扯了的能抓为骂的;L申是:&问(工|轉(心)= + r时刻肿H倒粒了啲他h:为爲的丄率是: I仏(卫”(扎谓 誌fL + E3 5lrrJ+)m 分平均龍量! E二3(q) E 0(和二仙(儿卯山号训(儿r)二平均他 丘十)卜”=-罟 厲;川3. ( 3)粒子在一维势阱中运动V(x) a (x) (a 0),求粒子的束缚定态能级与相应的归一化波函数。4.(3)设有质量为m的粒子(能量E 0)从左入射,碰到势垒V(x) (x)(常数0),5.(3)试推导出势中的跃变条件。质量为m的粒子,在位势V(x)(x) V(0)

22、中运动,其中0VoV并给出其能量本征值和相应的本征函数;a. 试给出存在束缚态的条件,b. 给出粒子处于x0区域中的几率。它是大于1/2,还是小于1/2,为什么?6.(3)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在一维势场 V (x)(x)I x | a,求波函数满足的方程及连续性|x| a条件,并给出奇宇称能量本征波函数及相应的本征能量。7.(3)质量为m的粒子在一维势场 V(x) 0|x|x|中运动。求粒子的定态能量En与归一化的波函数n(x);粒子在态n ( x)上的位置平均值 x。-q-8.(3)如图所示,一电量为 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处在电量为Q固定点电荷的强电场中, 并被约束在一直线 AB上运动,AB的

23、距离为a,由于 Q产生的电场很强,q只能在平衡位置O附近振动,即a远大于粒子的运动范围,设平衡位置O为能量参考点,试求体系可能的低能态能级。+ +Q9. ( 3) 电量为 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处在强度为E的均匀强电场中,并被约束在一半径为 R的圆弧上运动,电场方向如图所示, 由于电场很强,q只能在平衡位置 O附近振动,即R远大于粒子的运动范围,设平衡位置 O为能量参考点,试求体系可能 的低能态能级。10. (3) 一维谐振子处于基态0(X)122x2,求谐振子的2 21)平均值x ; 2)平均值p2 ; 3)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提示:xne dx0K 0,函数满足递推关系:(z 1) z (

24、z),(1)1,(2),;2idx2 厂弋 e )。11.( 3)把传导电子限制在金属内部的是金属内势的一种平均势, 对于下列一维模型(如图)V(x)V(x) V。,x0 ,xVacuum试就(1)(2) V0 E 0两种情况计算-V。B12.( 3、4)设t 0时,质量为 m、频率为的谐振子处于sin)H( x)H2( x)2J2H n ( x)是厄米多项式。(x,c)状态,其中A,是实常数,1 2x2Ae 2m(cos1/2j(1)求归一化常数A;(2)求t时刻体系的状态(x,t);(3)求t时刻位置的平均值x(t);(4)求谐振子能量取值及相应几率13.( 3)设一维粒子由x处以平面波i

25、neikx入射,在原点处受到势能 V(x)V0 (x)的作用(1)写出波函数的一般表达式;(2 )确定粒子在原点处满足的边界条件;(3)求出该粒子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4)分别指出V00与V。0时的量子力学效应。14.( 3、4、5)设一维线性谐振子处于基态(1 )求 x ,?x接近金属表面的传导电子的反射和透射几率。O?x2?x(2) 写出本征能量 E,并说明它反映微观粒子的什么性质x(3) 利用位力定理证明:x px/2,其中Px15. (4)设一维谐振子能量本征函数为n。试利用递推公式X n 丄.n1 n 1求谐振子坐标在能量表象中的矩阵表示16. ( 4、5) 一维谐振子t 0时处于

26、基态和第一激发态1的叠加态1(X,0),2(X)1(X)其中o(X)Ne1(x)XN 1e 22 x(1)求t时刻位置和动量的平均值x t, pt ;(2)证明对于一维谐振子的任何状态,t时刻位置和动量的平均值有关系;d1x tp t ;dtm(3) 求t时刻能量的平均值 H t17.( 4)设体系处于2|C2 |1 )。求2C1Y10 C2Y21状态(已归一化,即| G |?的可能测值及平均值;的可能测值及相应的几率。18. (4)设一量子体系处于用波函数cos )所描述的量子态中。试求(1) 在该态下?Z的可能测值和各个值出现的几率;(2) ?的平均值19. (6) t 0时氢原子的波函数

27、为(r ,0)I 2 100210 Q2 211 73 21 1 。忽略自旋和0 )r r21. (7、8)设有一个定域电子,受到沿x方向均匀磁场 B的作用,Hamiltonian量(不考虑轨道运动)LjLj表为H Sx x。设t 0时电子自旋“向上” (Sz -),求t 0时?的平均值。 B沿z轴正向,电子磁矩2)为电子的磁矩,自旋用mc 2mc222.( 8)假设一个定域电子(忽略电子轨道运动)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磁场、, r rer在均匀磁场中的势能为:VB,其中gs s,( gs2me泡利矩阵? ?表示。2(1)求定域电子在磁场中的哈密顿量,并列出电子满足的薛定谔方程:ih H?; th

28、r(2)假设t 0时,电子自旋指向x轴正向,即S,-,求t 0时,自旋S的平均值;2(3)求t 0时,电子自旋指向 y轴负向,即s -的几率是多少?223. (8)自旋S 2,并具有自旋磁矩 M?0S?的粒子处于沿 x方向的均匀磁场B中。已知t=0时,粒子的Sz 2,求在以后任意时刻发现粒子具有Sy -的几率。24. ( 8)在SZ表象中求自旋角动量在(sin cos , sin sin , cos )方向的投影S?n S,sin cosS?y sin sinScos25. ( 8)两个自旋为1/2的粒子,在(qz,s2z)表象中的表示为2,其中,2是第i个粒子自旋向上的几率,2i是第i个粒子

29、自旋向下的几率。a.求哈密顿量H?V。( 1x 2y1y 2x)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VO为一常数);的本征值和所属的本征函数。b. t=0时,体系处于态121, 210,求t时刻发现体系在态120, 211的几率(注:ix, iy为第i个粒子泡利算符的x, y分量)26. ( 8)考虑由两个自旋为 1的粒子组成的体系,总自旋 ?,求总自旋的平方及 z分量(彳,耳) 的共同本征态,并表示成 ?和?本征函数乘积的线性叠加(取 ?=1)。1127. (8) 一束自旋为的粒子进入Stern-Gerlach装置SG (I)后被分成两束,去掉其中sz的一221束,另一束(Sz )进入第二个 SG (II

30、), SG (I)与SG (II)的夹角为。则粒子2束穿过SG (II)后又被分为两束,求这两束粒子的相对数目之比。A28. ( 8)试求?z表象中?x的矩阵表示29. (8)自旋为1/2的粒子,其自旋角动量算符和动量算符分别为S和P?。令丨Px, Py,Pz, 1/2为PX,Py,!?Z和Sz的共同本征态,其本征值分别为Px,Py,Pz和/2 ,算符A S P?。试问:(1) A是否为厄米算符?在以IPx,Py,Pz,1/2 为基的空间中,A的矩阵形式如何?(2)A的本征值是什么?求出 氏 PX,Py,PZ 的共同本征函数系30. (8)对自旋为1/2的粒子,Sy和Sz是自旋角动量算符,求

31、H? ASy BSz的本征函数和本征值(A与B是实常数)31. ( 8)电子处于沿y轴方向的均匀恒定磁场 B中,t=0时刻在Sz表象中电子的自旋态为COS(0),不考虑电子的轨道运动。sin(1)求任意t0时刻体系的自旋波函数(t);(2 )在t时刻电子自旋各分量的平均值;(3)指出哪些自旋分量是守恒量,并简述其理由。32. ( 8)考虑两个电子组成的系统。它们空间部分波函数在交换电子空间部分坐标时可以是对称的或 是反对称的。由于电子是费米子,整体波函数在交换全部坐标变量(包括空间部分和自旋部分) 时必须是反对称的。r(1) 假设空间部分波函数是反对称的,求对应自旋部分波函数。总自旋算符定义为

32、:s Sh S。 求:S2和Sz的本征值;(2) 假设空间部分波函数是对称的,求对应自旋部分波函数,S2和Sz的本征值;(3) 假设两电子系统哈密顿量为:HjS|打,分别针对(1) ( 2)两种情形,求系统的能量。A哈密利h利用;酊2h3-2x-h- .2.什村打轆二虫态I叶鎳=一 = 一,对应龍量= -h244244它町出分谁T 口;I比前昭的.目咖殛对漲-trZf =弓 ZJ-U + H)对应总口旋平方护本征值环2h2村应总fI龊第二分岸S.本证值舍別为 h-h.O2) 创吉雄单点(Bpiniuglcr)空间齡分谀函数是肘称的.自雄部分应反对称:新 IT)対应总门碇平厅刖不価值沁荊应总自庭

33、第三分量工本征值分别为匕033. ( 8)两个电子处在自旋单态1(。)2 (1)(2)中,其中分别是自旋算符Sz/2和Sz /2的单粒子自旋态。(1 )试证明:(00)是算符?1 ?2的本征态(?1和?2分别是两个单电子的自旋算符);(2)如果测量一个电子的自旋z分量,得Sz/2,那么测量另一个电子的自旋Sz/2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测量 (00)态的一个电子的自旋Sy,测量结果表明它处在Sy/2的本征态,那么再测/2,不考虑轨道运动,粒子间相互作用可量另一个电子自旋 x分量,得到Sx/2的概率是多少?34. (8)由两个非全同粒子组成的体系,二粒子自旋均为写作H?ASi s2。设初始时刻(

34、t 0 )粒子1自旋朝上(Siz1/2),粒子2自旋朝下(s1z 1/2)。求 t 时刻(1)粒子1自旋向上的概率;(2)粒子1和2自旋均向上的概率;(3)总自旋为0和1的概率35. ( 8)质量为m的一个粒子在边长为 a的立方盒子中运动,粒子所受势能V(x, y,z)由下式给出:0,x0,a ; y 0,a ; z 0,aV(x, y, z),others(i)列出定态薛定谔方程,并求系统能量本征值和归一化波函数;(ii)假设有两个电子在立方盒子中运动,不考虑电子间相互作用,系统基态能是多少?并写出归一化系统基态波函数(提示:电子自旋为g,是费米子);(iii)假设有两个玻色子在立方盒子中运

35、动,不考虑玻色子间相互作用,系统基态能是多少?并写出归一化系统基态波函数。36.( 2、4、6、8 )已知t 0时,氢原子的波函数为(r,Sz,t0)1232100 (r)211 (r )nlm(r)Rn.(r)Ym(,)满足归一化条件| nlmWkdr 1。试(1)写出任意t时刻的波函数(r,sz,t)(2) 求能量E、轨道角动量L2和L?z、自旋Sz的可能取值和相应的几率以及平均值(3)计算t时刻自旋分量SX的平均值Sx(4) 写出t时刻电子处在以原子核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体积内,且 Sz 的几率的表达2式37. ( 6、10)粒子处在无限深球方势阱中(1)求其径向波函数Rnr,0(r)和

36、能量本征值Enr,0 ;(2)今加上一微扰V r (为小量),求能量一级修正值(只求第一激发态nr 1的结果)。38. (6、10)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0 x a)中的粒子受到微扰H? Acosx (0 x a)a的作用,其中 A为常数。求基态能量的二级近似与波函数的一级近似。39.( 3、10)一维谐振子的哈密顿为H?02 d22m dx2Im 2x2,若再加上一个外场作用2H ax (a1),使用微扰论计算体系的能量到二级修正,并与严格解比较。40.( 10)有一两能级体系,哈密顿量为H?HoH?,在H?o表象中,H?。和H?表示为H?oEi00 , H? b01E210E1 E2F?为微

37、扰,b表示微扰程度,试求 F?的本征值和本征态。1 c 041. ( 10)设Hamilton量的矩阵形式为:H c 3000 c 2(1) 设c1,应用微扰论求 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2) 求H的精确本征值;(3) 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42.( 10)设在表象H?0中,H? H?0H?,H0与微扰的矩阵为10 0H?0E0 0 10002011H? c101112其中E。与2E。分别是基态与激发态的零级近似能量,c是微小量。(1) 求基态的一级近似能量与零级近似态矢00 x,y a中运动,设加上微扰otherwhere(2) 激发态的二级近似能量与一级近似态矢。1000a043.(

38、 10)已知系统的哈密顿量为H。010,Ha0b 。用微扰法求能量至二级修0030b0正。44. ( 10)设粒子在二维无限深势阱V (x, y)H?i xy (0 x,y a)。求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一阶能量修正。45. ( 10) 一个取向用角坐标 和 确定的转子作受碍转动,用下述哈密顿描述:AWAl?B 2 cos(2 ),式中a和B均为常数,且A B , L?是角动量平方算符。试用一级微扰论计算系统的p能级(1=1)的分裂,并算出微扰后的零级近似波函数。46.(3、10)对于一维谐振子,取基态试探波函数形式为为参数。用变分法求基态能量,并47.与严格解进行比较。(3、10)一维无限深势阱

39、加上如图所示的微扰, 势函数为VW48.V(x)VoXa(V。为小量)x 0或试用微扰论求基态能量本和波函数至一级近似。(10)氢原子处于基态:沿 z方向加一个均匀弱电场xx,视电场为微扰。求电场作用后的基态波函 数(一级近似),能级(二级近似),平均电矩和电极化系数(不考虑自旋)。0Ax (A 0) x 0 49.( 10)考虑体系 * T V(x),且 V(x) cx 0a.利用变分法,取试探波函数为b.我们知道,如试探波函数为2(x)(匚1 )1/2。乔,则基态能量上限为E2(1、1/3,A2h2(4厂(计1/3。对这两个基态的能量上限,你能接受哪一个?为什么?50.( 10 )以2xe 为变分函数,式中为变分参数,试用变分法求一维谐振子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已知x2n expx2 dx02n1 3( 2n51.( 10)质量为的粒子在一维势场 V(Z)Gz, z00中运动,式中G(1)用变分法计算基态能量时,在 么?z 0区域内的试探波函数应取下列波函数中的哪一个?为什(a) z z2,(b)z2(c) ze z, (d)sin z(2)算出基态能量。提示:必要时可利用积分公式:zdzn!n 1 A52. (10)质量为 m的的粒子在势场 V(X)2(C 0)中运动。Cx , x 0(1)用变分法估算粒子基态能量,试探波函数取(x) Axe % ,为变分参量。(2)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