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地产科目_第1页
最完整地产科目_第2页
最完整地产科目_第3页
最完整地产科目_第4页
最完整地产科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表列示的82个会计科目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其中绝 大部分都是各类企业通用的会计科目,只有个别科目属于房地产业专用的会计科 目。表中所列示的会计科目中,有些会计科目一般企业可能不需要,如应付债券”科目,只有发行债券的企业才使用,还如 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只有购买 了长期债券,才能使用本科目。企业如果没有相关的业务,就不必要设置相关的 科目。总起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科目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资产类科目,本类科目用来核算和反映企业各类不同的资产增减变 化情况,其中包括了流动资产和各项长期资产。在资产类科目中,开发产品”周转房”这两个科目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特设置的科目。其他科目是属

2、于各类企业通用的科目。第二类科目是负债类科目,本类科目用来核算和反映企业各类不同的负债增 减变化情况,其中包括了各项流动负债和各项长期负债。 负债类科目都是各类企 业通用的会计科目。第三类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用来核算各项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科目。 这些科目也是各类企业通用的科目。第四类是成本类科目,这类科目有三个,即: 开发成本” 开发间接费用” 和研发支出”。其中前两个科目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特有的科目, 是用于进行房地 产企业成本核算的科目。如果房地产企业本身也有施工队伍, 有施工业务,那么 还需要在成本类科目中增设 工程施工”和施工间接费用”工程结算”机械作 业”等科目。第五类科目是损益类

3、科目。损益类科目是用于计算企业损益的科目。 损益类 科目在会计期末都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不留余额。这些科目也是各类企业通用 的会计科目。在使用会计科目时需要注意:必须要按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不要随意 打乱和重编。以便于查阅账目和实行 会计电算化。上述会计科目表在许多科目之 间都留有空号,这是供增设会计科目使用的。比如表中第20行次资产类科目中的周转房”科目,国家统一科目表中没有设置此科目, 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增设的 会计科目,可按顺序,在所留的空号中将本科目编号为“1412”。还需要说明,许多会计科目需要设置明细科目, 以便设置明细账,更明细地 反映有关会计信息。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 原材料

4、”总账科目下可设置 设备”钢 材” 水泥”等二级科目,以对库存的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分别进行核算 和反映。在二级科目下,还可以按钢材的品种,设备的种类设置三级科目核算, 如在 原材料一设备”二级科目下还应设置 照明设备” 安全监控设备”等三级科 目,以更详细反映各种不同设备和各种不同钢材的情况。一、会计制度的适用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除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外,共分小 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新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等四个会计制度体 系,其中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1. 小企业会计制度。所谓小企业,就房地产开发行业而言,是指根据国 务院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文件的规定,不能同时满足

5、从业人员数 100人以 上、年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上两个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 务总局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 在内的各类小企业,除已按规定要求或规定程序执行 企业会计制度或新准则 的企业外,都应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得再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 度。2. 企业会计制度。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起先后在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单位施行,其他企业经适当程序也可以执 行该制度。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 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据此,现有股份有限公司、外

6、 商投资企业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除按规定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外,均应执行企 业会计制度。3. 新准则下的会计制度体系。新的 38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包括具体 准则、对准则的解释、财务报表格式、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等,是一个完整 的会计制度体系。这一制度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 因此,如果房地产开发企 业为上市公司,或者按上市的母公司要求执行新准则的, 都应当执行新准则规定 的会计制度。4.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属于旧的行业会计制度体系,按照 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如果达不到执行新准则的条件,也 没有相关规定要求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则仍可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二

7、、应增设的会计科目本世纪已出台的会计制度中,皆没有专门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科目及 核算办法,这给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很大不便。但是,现行所有会计制度涉 及会计科目设置的说明中都规定: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某些会计科目。根据这一些规定,执行小 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或新准则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执行各自适 用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增设以下专门核算房地产开发的会计科目,不但是需要的,也是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1. 开发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的费用和成本,包括:(1)开支的 拆迁补偿费、土地出让金或受让价款及相关税费、前期工程费、基础

8、设施费、建 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备费等费用;(2)开发采用出包方式的,根据预付给承包商 的款项和工程进度估价的开发成本;(3)工程采用自营方式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4) 分配应由开发产品承担的公共配套设施费、 计提应上交有关部门管理的维修费和 分摊的间接开发费用;(5)应予资本化计入产品成本的借款费用等;(6)结转开发完工并验收合格的房地产成本。购入已拆迁平整的土地准备用于房产开发,可先计入无形资产一一土地使用权”科目,待开发时再以适当的分配方法,分摊到开发成本”的明细科目。2. 开发间接费用”科目。本科目相当于工业企业的 制造费用”核算为开发 产品而发生除应由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费用以外的各项

9、间接费用。3. 开发产品”科目。本科目核算已开发完工、经验收合格的房地产。4. 出租开发产品”科目。本科目核算用于出租经营但尚未转为固定资产的土 地和房屋。5. 周转房”科目。本科目核算安置拆迁居民周转使用的房屋。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以上增设的 5 个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 均应计入报表的 “存货”项目。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成本、土地成本的计算分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产品成本,一般可划分为建筑成本和土地成本两大 类,即开发产品成本 =建筑成本 +土地成本。建筑成本构成比较复杂,既包括前 期费用和房屋的建造成本, 还包括与开发产品相关的配套设施费用, 以及预提的 商品房维修费用、白蚁防治费等其他

10、间接费用 ;土地成本构成则比较简单,即取 得用于开发的土地及土地使用权的全部支出。建设一幢房屋或者在同一地块上建设若干幢房屋, 往往因为用途不同、 建筑 结构不同,甚至因为楼层不同而有不同的售价,而且,开发房地产的成本,特别 是土地成本, 往往是笼统的。 因此, 如何尽可能合理地计算分摊完工产品的建筑 成本和土地成本,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核算的一个难题。当然,对于开发的房屋如果用途相同、建筑结构也大致相同,例如,一个小 区若干幢房屋都是成套住宅, 可以采用按可计价销售的房屋面积比例计算分摊建 筑成本和土地成本。具体做法是,将小区可售房产连同归全体业主共有的道路、 休闲场地等的全部开发成本 (包括建

11、筑成本和土地成本,下同 ),除以可出售房屋 的面积总和,得出每平方米住宅的成本,再按各套住宅面积分摊产品成本;如果其中有少量房屋或其他可出售项目, 比如车库或车位, 采用清一色的按面积分摊 不尽合理, 可通过估算方法, 将其估算的成本从总成本中剔除, 然后再按可出售 成套住宅面积分摊产品成本。 这种成本分摊方法, 叫做可售房屋面积比例法, 简 称面积比例法。但是,面积比例法适用范围相对较小, 对于同一小区内开发的结构、 用途不 同的房屋,此法即不可采用。一般情况下,对成片开发不同用途、不同结构的房 屋,建筑成本可采用估价修正法进行计算分摊, 土地成本可采用售价比率法进行 计算分摊,而且这两种方

12、法应合并进行,分步实施。第一步,用估价修正法计算分摊开发房屋的建筑成本。 估价修正法是通过对 建筑成本的估算数额进行修正, 计算出各种不同结构房屋建筑成本的方法。 这种 方法也应分步实施:首先,应估算房屋单位建筑成本。 所谓房屋单位建筑成本, 实际为每平方米 可出售房屋应分摊建筑成本,内容包括: (1)房屋自身的建筑成本 ;(2)应分摊小区 内道路、围墙、休闲场地、休闲设施等附属设施的建筑成本;(3)应分摊其他间接费用构成的开发成本等。单位成本采用估算方法确定后, 再按可出售房屋面积得出估算的开发产品建 筑总成本,即:开发产品估算的建筑总成本 =刀不同结构的房屋面积 眉亥结构房 屋估算的单位建

13、筑成本 );如果可出售开发产品有少量项目单位成本明显偏低或 偏高,也可按估算成本将其单计并从总成本中剔除。接着,应计算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已决算(或按合同及招标预算)的建筑总 成本协发产品估算的建筑总成本。如果可出售产品中有少量项目单独计算成本 的,应将已单独计算的成本从公式中 “少前后的 总成本”中扣除。如果总成本 无法确定或预估,则不计算修正系数,而以上一步骤开发产品估算的建筑总成本”为建筑总成本。最后,计算不同结构房屋应分摊建筑成本和单位建筑成本:各类结构的房屋建筑成本=该类房屋估算成本 穆正系数;该类房屋单位成本=该类房屋建筑成本宁 该类房屋面积,或=估算的单位建筑成本穆正系数。如果竣

14、工决算或预算对不同结构的房屋直接建造成本反映得比较明确,在分摊时则应只计算包括配套设施费、附属费用等间接费用,且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采用面积比例法、估价修正法等较为适宜的方法。第二步,采用售价比率法计算和分摊土地成本。 售价比率法是以房屋单位售 价为基础计算分摊开发房屋土地成本的方法。一般而言,房屋售价的高低,除取决于房屋结构外,更主要是取决于房屋的地理位置,同样结构的房屋,门面房售 价高于住宅房,主要原因是门面房 地势好、地价高”因此,计算既有住宅用房 又有商业用房的地块开发,或者纯商业用房开发的土地成本时,采用售价比率法 较为适宜。售价比率法也需分步实施(以同时开发住宅房和非住宅房为例):

15、首先,应计算或预估不同结构、不同用途房屋的总售价和平均单位售价。接着,应运用售价成本比率计算非住宅房超额成本售价, 以剔除房屋不同结 构对售价的影响。运用售价成本比率计算分摊土地成本时, 应将开发的商品房划 分为价格相对低的住宅房和价格相对高的非住宅房两大类,将非住宅房高于住宅房的成本称为超额成本,将与超额成本相对应的售价称为超额成本售价: 超额成 本售价=超额成本X(1+成本毛利率);各类非住宅房超额成本售价=(该类非住宅房 单位建筑成本-住宅房单位建筑成本)X亥类非住宅房总面积X全部房屋售价总额 S部房屋成本总额)。然后,再计算土地成本比率。土地成本比率是指土地成本与剔除超额成本售 价后的

16、售价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土地成本比率=占用土地的全部成本(土地 使用权价值)十全部房屋售价总额-超额成本售价合计)X00%。最后,再计算不同用途房屋应分摊土地成本。公式为: (1)住宅房应分摊土 地成本=该类房屋售价X土地成本率;(2)非住宅房应分摊的土地成本=(该类房屋售 价-该类房屋的超额成本售价)X土地成本率。以上各公式中的 售价”凡已售出或已用不变价预订售出的, 以实际售价或 预订价为准;尚未售出或虽已订出但价格可能有浮动的,以预估售价为准 ;第二步 应分摊土地成本公式中的房屋建筑成本,应以第一步计算的成本为准 ;全部房屋 总成本,则应为建筑总成本和土地成本总额之和。0顺序号编号科

17、目名称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2其他货币资金4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51121应收票据61122应收账款71123预付账款81131应收股利91132应收利息101221其他应收款111231坏账准备121401材料采购131402在途物资141403原材料151404材料成本差异161405开发产品171406发岀商品181408委托加工物资191411周转材料20周转房211461融资租入资产221471存货跌价准备23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24150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51503可供岀售金融资产261511长期股权投资27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

18、81521投资性房地产29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301531长期应收款311601固定资产321602累计折旧33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1604在建工程351605工程物资361606固定资产清理371701无形资产381702累计摊销39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1711商誉411801长期待摊费用42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43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442001短期借款45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462201应付票据472202应付账款482203预收账款492211应付职工薪酬502221应交税费512231应付利息522232应付股利532251其他应付款542401递延收益552501长期借款562502应付债券572701长期应付款582801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