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_第1页
第11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_第2页
第11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_第3页
第11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_第4页
第11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磷肥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要求要求植物的磷素营养植物的磷素营养 了解了解 (掌握磷素的失调症状及其原因掌握磷素的失调症状及其原因)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了解了解 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 掌握掌握磷肥的合理施用磷肥的合理施用 掌握掌握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磷素营养植物的磷素营养一、植物体内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和形态一、植物体内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和形态1. 含量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植株干物重的0.21.1%0.21.1%植物种类:植物种类:油料作物油料作物 豆科作物豆科作物 禾本科作物禾本科作物

2、生育期:生育期:生育前期生育前期 生育后期生育后期器官:器官:幼嫩器官幼嫩器官 衰老器官、繁殖器官衰老器官、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种子种子 叶片叶片 根系根系 茎秆茎秆生长环境:生长环境:高磷土壤高磷土壤 低磷土壤低磷土壤植物体的含磷量一般为干物重的植物体的含磷量一般为干物重的 0.2-1.10.2-1.1其中大部分是有机态磷,约占全磷量的其中大部分是有机态磷,约占全磷量的8585,而无机磷仅占而无机磷仅占1515左右。幼叶中含有机态磷较高,左右。幼叶中含有机态磷较高,老叶中则含无机态磷较多。虽然植物体内无机磷老叶中则含无机态磷较多。虽然植物体内无机磷所占比例不高,但从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能

3、反应出所占比例不高,但从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能反应出植株磷营养的状况。植物缺磷时,常表现出组织植株磷营养的状况。植物缺磷时,常表现出组织(尤其是营养器管)中的无机磷含量明显下降,(尤其是营养器管)中的无机磷含量明显下降,而有机磷含量变化较小。而有机磷含量变化较小。2. 分布:分布:集中在幼芽和根尖集中在幼芽和根尖再利用能力强达再利用能力强达80以上以上 有机磷:有机磷:占占85,以核酸、磷脂、,以核酸、磷脂、3. 形态形态 植素为主植素为主 无机磷:无机磷:占占15,以钙、镁、钾的,以钙、镁、钾的 磷酸盐形式存在磷酸盐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含量与分布的变化与供磷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植物某一部位

4、中的的含量来判断其磷营养的状况。磷是运转和分配能力很强的元素,在植物体内表现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二、磷的生理作用二、磷的生理作用(一)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一)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磷脂、植素、核酸和核蛋白、磷脂、植素、atp、辅酶、辅酶(二)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二)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 合成与合成与运载运载(三)促进氮素代谢(三)促进氮素代谢1.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2.利于体内硝酸的还原和利用利于体内硝酸的还原和利用3. 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量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量(四(四 )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脂肪代谢(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5、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如抗旱、如抗旱、 抗寒、抗病等抗寒、抗病等 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1.核酸和核蛋白核酸和核蛋白 核酸是核蛋白的重要组分,核酸是核蛋白的重要组分,核蛋白是细胞核和原生质的主要成分,它们都含核蛋白是细胞核和原生质的主要成分,它们都含有磷。核酸和核蛋白是保持细胞结构稳定,进行有磷。核酸和核蛋白是保持细胞结构稳定,进行正常分裂、能量代谢和遗传所必需的物质。正常分裂、能量代谢和遗传所必需的物质。 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2.2.磷脂磷脂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糖脂、胆固醇、蛋白质以生物膜是由磷脂和糖脂、胆固醇、蛋白质以及糖类构成的。生物膜具

6、有多种选择性功能。它及糖类构成的。生物膜具有多种选择性功能。它对植物与外界介质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交流和信对植物与外界介质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交流和信息交流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此外,大部分磷酸息交流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此外,大部分磷酸酯都是生物合成或降解作用的媒介物,它与细胞酯都是生物合成或降解作用的媒介物,它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直接有关。的能量代谢直接有关。 3.3.植素植素 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是植酸的钙、镁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是植酸的钙、镁盐或钾、镁盐,而植酸是六磷酸肌醇,它是由环己盐或钾、镁盐,而植酸是六磷酸肌醇,它是由环己六醇通过羟基酯化而生成的。六醇通过羟基酯化而生成的

7、。 ohohohohohohoho p oo(- 6 h )2o po34+6hoho p ooho p oooho p oooho p oooho p ooo环己六醇环己六醇植酸植酸4.腺苷三磷酸腺苷三磷酸(atp) 植物体内糖酵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释放出植物体内糖酵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能量常用于合成高能焦磷酸键,的能量常用于合成高能焦磷酸键,atp就是含有高就是含有高能焦磷酸键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能焦磷酸键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能为生物合能为生物合成、吸收养分、运动等提供能量,它是淀粉合成时成、吸收养分、运动等提供能量,它是淀粉合成时所必需的。所必需的。atp和和adp之

8、间的转化伴随有能量的释之间的转化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和贮存,因此放和贮存,因此atp 可视为是能量的中转站。可视为是能量的中转站。 积极参与体内的代谢积极参与体内的代谢 1、碳水化合物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光合作用中,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需有磷参加;光合产物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需有磷参加;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磷的运输也离不开磷; 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合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合成需要磷,否则合成受阻,形成花青素。成需要磷,否则合成受阻,形成花青素。磷的营养功能磷的营养功能u磷参与光合磷酸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化磷参与光合磷酸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学能,产生atpuco2的固定和同化产物形成要磷参加

9、的固定和同化产物形成要磷参加u蔗糖在筛管中以磷酸脂形态运输蔗糖在筛管中以磷酸脂形态运输 磷不足影响蔗糖运输,植株内糖相对积累,并形磷不足影响蔗糖运输,植株内糖相对积累,并形成较多的花青素,使植株呈紫红色。(缺磷症状成较多的花青素,使植株呈紫红色。(缺磷症状)蔗糖合成不同途经的示意图蔗糖合成不同途经的示意图葡萄糖葡萄糖 6-6-磷酸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6-6-磷酸磷酸果糖果糖 蔗糖蔗糖磷酸磷酸蔗糖蔗糖果糖果糖磷酸蔗糖磷酸蔗糖合成酶合成酶pi蔗糖合成酶蔗糖合成酶2.2.氮素代谢氮素代谢: : 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硝酸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硝酸还原酶含有磷,磷能促进植物更

10、多的利用硝态氮。还原酶含有磷,磷能促进植物更多的利用硝态氮。 氮素代谢过程中,无论是能源还是氨的受体都氮素代谢过程中,无论是能源还是氨的受体都与磷有关。能量来自与磷有关。能量来自 atpatp,氨的受体来自与磷有关,氨的受体来自与磷有关的呼吸作用。的呼吸作用。 磷也是生物固氮所必需。磷也是生物固氮所必需。因此,缺磷将使氮素代谢明显受阻。因此,缺磷将使氮素代谢明显受阻。3.3.脂肪代谢脂肪代谢: : 脂肪代谢同样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脂肪代谢同样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多种含磷化合物( (图图2-8)2-8)。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原料,而糖的合成、糖

11、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原料,而糖的合成、糖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a a就是就是含磷的酶。实践证明,含磷的酶。实践证明, 油料作物需要更多的磷。油料作物需要更多的磷。施用磷肥既可增加产量,又能提高产油率施用磷肥既可增加产量,又能提高产油率。 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 糖 1,6- 二磷酸果糖 3- 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甘油 3-磷酸甘油酸脂肪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脂肪酸1.1.抗旱和抗寒抗旱和抗寒 抗旱抗旱: 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

12、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能力。抗寒抗寒: : 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全越冬。 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施用磷肥能提高植物体内无机磷酸盐的施用磷

13、肥能提高植物体内无机磷酸盐的含量,有时其数量可达到含磷总量的一半。含量,有时其数量可达到含磷总量的一半。这些磷酸盐主要是以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这些磷酸盐主要是以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的形式存在。它们常形成缓冲系统,使细胞的形式存在。它们常形成缓冲系统,使细胞内原生质具有抗酸碱变化能力的缓冲性。当内原生质具有抗酸碱变化能力的缓冲性。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这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ph6-8时缓冲能力最大,时缓冲能力

14、最大, 因此在盐碱地上施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盐碱的能力。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盐碱的能力。 缓冲性缓冲性: : 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一)(一) 吸收形态:吸收形态:1. 主要是主要是正磷正磷 酸盐酸盐:h2po4 hpo42p0432.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3.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吸收:吸收:一般认为磷的主动吸收过程是以液泡膜上一般认为磷的主动吸收过程是以液泡膜上 h + -atp酶的酶的h+为驱动力,借助于质子化的磷酸根载体为驱动力,借助于质子化的磷酸根载体而实现的,即属于而实现的,即属于h+与与h2po4共运方式。进

15、一步的共运方式。进一步的试验证明,根的表皮细胞是植物积累磷酸盐的主要试验证明,根的表皮细胞是植物积累磷酸盐的主要场所,并通过共质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导管,然后运场所,并通过共质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导管,然后运往植物地上部。往植物地上部。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一)磷素营养缺乏症(一)磷素营养缺乏症叶片变小,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叶片变小,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细胞发育细胞发育不良,细胞变小的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程度,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缺磷有利不良,细胞变小的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程度,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缺磷有利于植

16、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间接促进叶绿素合成,使叶色深暗)于植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间接促进叶绿素合成,使叶色深暗)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延迟或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延迟或不分蘖,形成僵苗,长相似一炷香。延迟开花成熟。不分蘖,形成僵苗,长相似一炷香。延迟开花成熟。落花落果多落花落果多糖分运输受阻,糖分相对积累形成花青苷,多种糖分运输受阻,糖分相对积累形成花青苷,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条纹或斑点。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条纹或斑点。植物缺磷的症状常首先出现在老叶植物缺磷的症状常首先出现在老叶1、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出现生长

17、明显受抑制的症状;间过短;出现生长明显受抑制的症状;2 2、繁殖器官常因磷肥过量而加速成熟进程,并、繁殖器官常因磷肥过量而加速成熟进程,并由此而导致营养体小,茎叶生长受抑制,也会降低由此而导致营养体小,茎叶生长受抑制,也会降低产量。地上部与根系生长比例失调,在地上部生长产量。地上部与根系生长比例失调,在地上部生长受抑制的同时,根系非常发达,根量极多而粗短。受抑制的同时,根系非常发达,根量极多而粗短。3 3、谷类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用蔬菜、谷类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用蔬菜的纤维素含量增加、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的纤维素含量增加、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4 4、施用磷肥过多还会

18、诱发缺铁、锌、镁等养分。、施用磷肥过多还会诱发缺铁、锌、镁等养分。(二)供磷过多(二)供磷过多植物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对植物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对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缺磷使小麦锈病加重缺磷使小麦锈病加重+p -zn+p +zn磷肥促进玉米成熟磷肥促进玉米成熟中磷中磷 高磷高磷缺磷导致作物植株矮小,禾谷类作物分蘖减少,叶色暗绿缺磷缺磷正常正常缺磷使柑桔果实变小缺磷使柑桔果实变小缺磷导致小麦成熟期推迟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较重,如玉米秃尖,较重,如玉米秃尖,-k +k葡萄葡萄自左至右,依次为油菜幼叶至老叶

19、,缺磷油菜叶片从暗紫发展至紫红色。幼叶 老叶缺磷缺磷图为缺磷的油菜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图为缺磷的油菜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黄瓜缺磷 左边为缺磷植株 右边为正常植株左为缺磷的最老叶左为缺磷的最老叶右为缺磷的较老叶右为缺磷的较老叶 缺磷的苹果叶:叶片缺磷的苹果叶:叶片小、叶色暗淡、发紫小、叶色暗淡、发紫色或青铜色。色或青铜色。油菜缺磷:深紫色的叶片正在转红色 芹菜缺磷:生长芹菜缺磷:生长矮小,叶色发暗,蓝矮小,叶色发暗,蓝绿色、老叶发黄、提绿色、老叶发黄、提前死亡脱落。前死亡脱落。图为缺磷的大豆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图为缺磷的

20、大豆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一炷香型水稻一炷香型水稻玉米缺磷出现紫苗玉米缺磷出现紫苗缺磷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现紫红色,叶缺磷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现紫红色,叶尖枯萎呈褐色,花丝抽出迟,结实率低尖枯萎呈褐色,花丝抽出迟,结实率低磷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结果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一、土壤中磷的质量分数一、土壤中磷的质量分数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1.1g/kg,呈地带性分布规律: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逐渐增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土

21、壤母质、成土过程、耕作施肥等土壤母质、成土过程、耕作施肥等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示:含量表示: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磷(p)10mg/kg,表示有效磷较高,表示有效磷较高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磷(p)28% 高高 酸制法酸制法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1828 中中 热制法热制法 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钙镁磷肥 20 18 16 14 12 游离酸 3.5 4 4.5 5 5 水分 固定固定h+ h+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二)其它枸溶性磷肥(二)其它枸溶性磷肥 钢渣磷肥钢渣磷肥 脱氟磷肥脱氟磷肥 沉淀磷酸钙沉淀磷酸钙 偏磷酸钙偏磷酸钙三三、难溶

22、性磷肥难溶性磷肥特点:所含磷酸盐不溶于水,只溶于强酸,特点:所含磷酸盐不溶于水,只溶于强酸, 肥效迟缓而稳长,属迟效性磷肥肥效迟缓而稳长,属迟效性磷肥(一一)磷矿粉磷矿粉成分:主要是氟磷灰石成分:主要是氟磷灰石ca10 (po4) 6f2性质:灰褐色或黑褐色粉末、难溶于水、呈化学中性性质:灰褐色或黑褐色粉末、难溶于水、呈化学中性 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条件: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条件:磷矿的结晶性质(磷矿的结晶性质(枸溶率枸溶率15;粒径细度粒径细度90过过0.149mm筛筛)土壤土壤条件(条件(主要是主要是土壤土壤ph)、作物作物特性(特性(宜宜吸磷能力较强吸磷能力较强的及多年生的及多年生经济林木和果树

23、)经济林木和果树)磷矿粉的施用方法和后效磷矿粉的施用方法和后效方法:方法:宜作基肥宜作基肥用量:用量:7501 500kg/ha(50100公斤公斤/亩)亩)措施:措施:与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混施,与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混施, 与过磷酸钙配施与过磷酸钙配施后效:后效:肥效肥效持久,连施几年后,可暂停施用持久,连施几年后,可暂停施用小结:小结: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施肥施肥 有机质有机质 难溶性难溶性 (有机、无机有机、无机) 矿化矿化 磷释放磷释放 植物吸收植物吸收 生物固定生物固定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 闭蓄态固定闭蓄态固定 淋失淋失 吸附固定吸附固定我国磷肥的利用率平

24、均为我国磷肥的利用率平均为1025 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磷第五节第五节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全磷含量在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效果效果有效磷含量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性和石灰性土壤:0.5m nahco3,p5mg/kg酸性土壤:酸性土壤:0.03m nh4f0.025m hcl,p15mg/kg水稻土:水稻土: 0.3m naoh0.5m nac2o4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

25、肥反应的分级指标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肥反应的分级指标测定测定方法方法 有效磷有效磷(p)含量)含量 作物对磷肥的反应作物对磷肥的反应 0.5mnahco3 浸提法浸提法 5ppm 15ppm 严重缺磷,对磷肥反应极好,磷严重缺磷,对磷肥反应极好,磷是限制因子是限制因子 缺磷,磷肥有良好的反应缺磷,磷肥有良好的反应 对需磷迫切的豆科及绿肥作物,对需磷迫切的豆科及绿肥作物,磷肥有效,对水稻小麦效果不显磷肥有效,对水稻小麦效果不显著著 一般无效一般无效 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1. . 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4,磷肥效果明显,磷肥效果明显2. 2.

26、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0.50.5的有机质,可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相应提高5mg/kg5mg/kg的有效磷的有效磷3. 3. 土壤土壤phph:在在ph5.57.0ph5.57.0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4. 4. 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5. 5. 水田淹水后,水田淹水后,eh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性土壤ph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

27、闭蓄态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闭蓄态铁膜消失;有机阴离子与磷酸铝铁中磷酸离子发生代换。铁膜消失;有机阴离子与磷酸铝铁中磷酸离子发生代换。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的低产土壤上。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作物的需磷特性作物的需磷特性需磷较多的作物,如:需磷较多的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块根块茎作物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块根块茎作物(甘薯、马铃薯

28、)、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甘薯、马铃薯)、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冬季绿肥作物冬季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大麦、小麦早稻早稻旱稻旱稻 (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绿肥水稻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旱重水轻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原因?原

29、因? 当绿肥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当绿肥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在绿肥上,特别是豆科绿肥,更能充分发挥在绿肥上,特别是豆科绿肥,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以磷增氮”的效果。的效果。以磷增氮:以磷增氮:?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发。发。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施用原则: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施用原则: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表表 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品种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作物品种生长期生长期土壤类型土壤类型难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