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口语测试设计研究姓名:霍晓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孔德惠20051001第一章 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 我国是利用考试方法选拔人才最早的国家,但是对测试理论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TOEFL, GRE、剑桥英语水平测试等外语考试的引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语测试的研究。 近二十年来,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测试交际能力为宗旨的交际性测试对传统的测试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当代语言测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活跃发展时期,开始了测试交际能力的探索性考试 口语测试。托福考试于 1981年推出了托福口试,每年
2、施考4次;雅思IELTS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口试BEC、全国英语等级考试CET于1999年增加了CET-SET口语考试,每年施考2次;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于2002年加入口语测试。中学高中阶段的口试,近年来由上海、广东等经济教育发达省市率先进入实验阶段。 本章将介绍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交际性口试的理论基础、口试特点以及不同的口试分类。 1.1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 外语测试是通过对各种外语考试的内容、方法、命题技巧和对测试成绩的评估的研究,探讨外语测试规律的一门学科。外语测试到了60年代初才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语言学、心理学与教学法、教育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一种语言测试
3、,语言是所要测定的对象。因此,外语考试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叫语言。不同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对语言的本质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与心理学理论,目前广为使用的外语测试可分为分离式测试、综合性测试和交际性测试三大类;根据考试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外语测试可分为学业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和诊断性测试;不同的评分方法把外语测试又分为客观性测试和主观性测试:根据解释成绩时所采用的不同参照体系,外语测试可分为常模参照测试和1 / 36目标参照测试。不同类型的外语考试有不同的特点,并服务于不同的考试目的与要求,根据考试要求选用适当的考试类型是编好外语测试的基本要求。 回顾国外外语测试发
4、展的历史,语言测试受语言学、语言教学和心理测量学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以教什么就测什么为特征的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强调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心理测量学 结构主义阶段 (Lado 1961);以及80年代以后流行的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交际语言测试阶段 (Carroll 1980; Bachman 1990; Bachman & Palmer1996)0 1. 1. 1前科学测试阶段 口re-scientific Period 1940s) 这一时期的测试受机械语言学影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测试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如语法分析、双语互译、外语作文、阅读等。只有笔试,没
5、有口试。 l. 1. 2结构主义测试阶段住he Period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1950s- 1960s)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由一套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意义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存在于结构关系之中。结构主义测试深受当时同期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是外语测试科学的开始,并有该体系的标志性著作,拉多 (Lado)于1961年出版的 语言测试详细地介绍了结构主义测试的原则和实践。 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提倡客观题。结构主义口试以测试说的技能以及与说相关的分项
6、技能为宗旨。口试题型比较机械,脱离语言环境,缺少信息交流。典型的题型有朗读、复述、补全对话、看图说话、口头报告和问答。所采用的交际模式为单项表达和双向单回合。评分方法采用分项打分的方法,总分为各项分数之和。评分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技能的熟练性。 虽然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既有口语测试,又有书面语测试,但口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大规模的考试只考听、读技能以及语法、词汇。因为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崇尚测试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而口试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和可靠。 1. 1. 3交际测试阶段(Communicative Testing Period, 1970s ) 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默斯(Hymes)为
7、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乔姆斯基那种脱离交际环境的语言能力远不能满足有效交际的需要。为此,海默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同一时期,魏多逊(Widdowso劝、威金斯(Wilkins)等对交际能力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交际法。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交际能力。因此,交际测试测量的不是某个语言技能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交际口试更加重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的得体性和有效性。根据李筱菊 (1997)、贾志高 (1998)、和徐强 (1992)的观点
8、交际法GI试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综合性。口试题型有大约20种(Underhill 2003: 46-76),典型的有角色扮演 (role play)、面试(interview)和讨论(discussion)等。口试模式有两种:双向交互式和多项交互式。评分方法一般采用等级评分。 比较交际口试和结构主义口试,从测试的目和内容来看,交际口试覆盖面要比结构主义口试广得多;从题型和交际模式来看,交际口试更能体现交际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从评分方法来看,交际口试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交际能力。然而在具体实施口试时,命题和评分方法并不容易实施。结构主义口试最大的优点是:命题容易,
9、对考官本身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评分相对客观,可靠。 虽然外语测试的历史有上百年,但外语口试的历史却比较短。前科学测试体系只测量书面语,不测量口语。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兴起,口试才成为外语学习评估的一部分。因此只有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测试体系包含了口试。 1. 2交际性口试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语言考试只需要考虑如何衡量考生的语法能力,而交际性测试则是全面考虑如何衡量考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交际语言能力模式是交际英语考试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交际法英语考试内容选择的参照依据。 1. 2. 1交际语言能力 1972年海姆斯(Hymes)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
10、可能、可行性、确当性、有效性。(Hymes1972) 1980年卡内尔和斯魏恩(Canale&Swain 1980)提出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1983年内尔又把它扩展为四部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a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ompetence). 海姆斯的学说比较抽象、内容比较广泛,卡内尔和斯魏恩的学说则比较具体,具有常具体的指导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作用。 1990年巴克曼 (Bacman)在卡内尔和斯魏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交能
11、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strategic competence)以及心理一生理语言机制(psychophysilogical mechanisms)。该模中的语言能力与其他研究者所用的交际能力很相近,既包括组织能力 (语法与语篇能),又包括语用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篇能力指篇章水平上的技能,如衔接、连贯、组织;语用能力包括表达和实施语言的力以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这里的策略能力与某些学习策略研究者提出的元认策略很相近,包括评价、计划和执行三个部分。交际者通过策略能力将语言、语篇知
12、和语用能力联系到一起。 1.2.2 语言使用 Bachman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对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作用。Bachman和Palmer进一步将语言使用定义为:语言使用的某一个体或多个体间将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某场景结合起来,通过语篇创造或解释特定意义的过程。他们出,语言使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互动过程,即语言使用者个体特征的各组成因素,以语言使用场景和测试环境中各组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语言使用 图1展示了语言使用涉及的主要互动过程。其中,.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语言使用者个体特征的各组成因素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它还通过认知这
13、一环节,使与语言使用的场景和任务连接起来。图中的个体特征(personal characteristics)主要包括龄、性别、外语语言能力、性格和民族等因素,不属于受试者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可能影响受试者的语言使用或测试表现。背景知识(topical knowledge)主要是指受试个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知识结构。在某一特定的语言任务中,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受试者测试中的表现通常优于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受试者。情感因素(affe哟是指语言使用者根以往在相似情景下的情感经历,对特定的语言人物及其场景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评。在任何场景下使用语言,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无先后之分
14、。因此,语言能力不只是听、说、读、写这几个孤立的语言技能,而是较层次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3交际性口试的特点 交际能力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交际性语言测试既要考查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又考查其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而测试的重点是要考查“在社会言场景中轻松和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Weir 1981:26)。也可以说,交际性测试的目就是要评价语言学习者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从测试的内容来看,交际性测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3. 1真实性(authenticity) 真实性是交际性测试的核心。它要求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情,从而
15、有效地考察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交际性口语测试测量的不是某个语言能力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考生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其设计原则是:以信息为纲,提供正式的交际情景,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所谓真实语境是指考试任务必须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情景相适应,应体现他们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可能遇到的活动,如讨论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就一般话题表现态度等,使考生有话可说,尽可能表现其语言能力。真实的语境不仅能给考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而且还能判断交际双方对交流对象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否根据交流对象的身份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了解考生的语言是否得体。 1. 3. 2互动性(interac
16、tivity) 互动是指考生与考生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考生与考试任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双方的主要方为考生。交流双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语言的产出者。英语口试试题运用画面或文字形式对不同的考生输入不完全相同的信息,使得交际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考生必须不断地交换听说角色去获得和处理新的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一过程使考生有机会表现其语言交际的独立性、进行语段分析的策略能力和对交流有效性的自我检测能力,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 3. 3直接性(directness) 直接性要求测试直接和全面地考察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口语测试是典型的直接性测试。 交际性测试的形式主
17、要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两种。信息传递是指交际的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彼此间不需要回应。信息交流是指交际的双方在存在信息差的前提下交换信息,彼此回应对方以获取信息,如采访、问路、购物等。交际性测试时要将评判标准明确化,这种标准的形式是对语言交际行为的一套描述系统。 交际性测试与交际教学思想紧密相连。随着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测试模式正经历着从传统测试向交际性测试的过渡,英语测试更加注重对语言运用及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1. 4口语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的组织形式来看,目前英语口试可分为三种:直接面试、半直接面试和间接口试。 1.4.1直接面试 直接面试是一种传统的口语能力测试方式,需要考
18、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交谈。它可以是一个考生面对一个或两个考官,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考生同时参加口试,考官当场评定考生的成绩。优点是:考官直接参加交际,可以观察到考生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有交际的真实性,有更高的卷面效度。缺点是:训练大批考官以及逐个测试考生耗时费力,考官的语言水平与情绪影响考生口语水平的发挥。 1. 4. 1. 1“一对一”。一对一口试是一位考官对一位考生的口试形式。这是最早应用的面对面的口试形式。如:美国外交服务学院自20世纪 50年代开始实施的FS口试就是比较典型的“一对一”口试。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采用这种形式来测试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外语水平。目前风靡全球的IELTS考试采用的
19、也是这种形式。 1. 4. 1. 2“二对一”。两位考官面试一位考生。两位考宫中,一位主持口试,同时评定总体分;另一位专门评定分项分。 1. 4. 1. 3“二对二”。两位考官面两位考生的口试形式。两位考宫中,一位主持 口试,同时评定总体分:另一位专门评定分项分。考生主要通过彼此间相互交谈反映其口语水平。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我国的英语等级考试PETS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交际型外语口试形式。首先,它有利于考官集中更多的注意力进行评分;其次,它有利于考生相互交谈,不存在由于地位和口语水平相差悬殊而产生心理障碍:第三,有利于考务工作,由于两位考生同时参加考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20、和物力。 1. 4. 1. 4“二对三I。两位考官面试三位考生的口试形式。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四级面试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4.2半直接面试 半直接口试是一种介于直接面试和间接 录音)口试之间的口语测试方式。考官与考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考试过程全部录音。考官当时不评分,待全部考试结束后,根据考生的录音评定成绩。优点如下:面试时有一定的交际真实性,考官能直接观察到考生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考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考试过程中适当增加或删减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评分可在方便的时间进行,磁带可反复审听,提高评分准确性。缺点是:考生口语水平的发挥受考官语言水平及情绪的影响,训练大量的考官费时费力。这种口试
21、只能用于小范围内的口试,否则口试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会非常大。 1. 4. 3间接口试 间接口试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口语测试手段。 这种“人机口试”中所运用的设备主要是录音机、计算机或电话。在语言实验室或电脑实验室内进行。测试时不需要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交谈,一个考官可以同时测试大批考生,考生根据录音要求,将所有的口语活动均被录在磁带或光盘上。考试结束后,考生录音带寄往考试中心,由经过训练的考官统一审听评分。 这种口试分为现场口试和远程口试两种。 1. 4. 3. 1现场人机口试 口试在专门的考室进行,考生的回答被录音。之后,评分员对录音进行统一评分。每位考生的录音一般要经过两位评分员评分,然后取其
22、平均分。若两位评分员评分差距过大,则由第三位评分员仲裁。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试CET SET、美国教育测量服务中心举办的TSE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上海、广东、天津的高考英语口试和北京海淀区、石景山区的初中毕业口语考试,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口试的方式。这种考试在规定的连网电脑实验室里进行。报名号的输入、试音、试题的发放、考生答题录音的收集都由考点管理员通过考点管理服务器统一进行。然后,考点管理员定期把收集好的考生答题语音文件刻录到光盘上。评分也在电脑上进行,并将分数直接输入评分软件上的分数单中,计算机自行进行成绩统计。 采用计算机辅助口试有更明显的优势:大批量的考生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套题目进行考试,
23、使大规模口试的实施有可能实现;“人机对话”模式考试可以为考生创造轻松的考试环境,避免考生在直接面对考官时因紧张而发挥失常的情况;电脑评分系统能显示两位评分员对同一考生录音评分的误差。如果误差过大,将由第三位评分员复评,增加了评分的可靠性;直接在电脑上评分与统计成绩,大大减少了评分与成绩处理的时间和人力,且避免了登分、成绩录入过程中的差错;在整个口试过程中,无需考官的介入,对考试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这符合我国外语合格老师数量不充足,各地教师水平不一致的现状。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这种考试模式对考生要求比较高,因为电脑只读一遍,考生没有听明白的地方没有向老师发问的机会;口试的整个过程都被刻录在光
24、盘上,考官无法考查考生的非语言特征;这种口试必须在规定的联网电脑实验室里进行,对设备要求较高,不利于在我国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推广。 1.4.3.2远程人机口试 由美国Ordinate公司研发设计的PhonePass SET英语口语测试方案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可以测试人们英语自语能力的全自动测试系统。参加测试者只需要一部电话机,拨通指定的电话号码,通过与PhonePass自动测试系统10分钟左右的互动交流即可完成英语口语测试。并在几分种内就能在 PhonePass考试中心或在互联网上获取成绩报告。PhonePass SET在全世界已拥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2003年由联晨教育咨询 (上海)有限公司引
25、进中国,该测试系统得到认可和好评。第二章 新 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口语技能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新起点。它以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而设置。有研究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精髓归纳为:一个途径,两个评价,两个过程,四个任务,五个方面和九个等级。一个途径即任务型教学途径,两个评价即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两个过程即英语课程教学过程既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四个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跨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九个级别
26、是新课标对于以上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把总目标划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均制定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2. 1新 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如图2所示:图2课程目标结构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
27、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2. 2英语课程标准对 “说”的技能的分级目标描述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以下是高中
28、阶段语言技能中对“说”的六一一九级的目标描述。 六级 1,能传递信息并就熟悉的话题表达看法; z.能通过重复、举例、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 3,能有条理地描述个人体验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4.能用恰当方式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态度和意愿: 5 能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表达自己的意图。 七级 1.能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2.能根据命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的发言; 3.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4.能就一般话题作口头陈述; 5.能对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八级 1.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 2.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订计划; 3.能报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4.能经
29、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 5,能在日常入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 6.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 九级 1.能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环保、人口、和平与发展等用英语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2.能把握交谈时的分寸,会用客套语,会提出问题,会结束谈话; 3。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5-10分钟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 4.能用英语接受面试; 5.能作一般性口头翻译; 6.能在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7.能对交际中产生的误会加以澄清或解释。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
30、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2. 3新 英语课标的评价体系及对高中阶段口试操作形式、评分方法与标准要求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
31、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不仅仅是纸笔考试,还要采用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发挥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根据高中学
32、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与考查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新课标将“学期或学年口试应能评价学生的实际口语表达能力”写入实施建议,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主要可以从语音、语调、听力理解、表达的流利程度及表达的可理解度、用词恰当、交际策略、文化理解和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等诸方面来评价学生。一般可采用等级方式记录成绩。第三章 依据新 英语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口语测试的设计方案 作为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里
33、程碑式的文件,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本文研究的高中英语口语测试以课标为依据,以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国情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经验为总体构想而设计。考虑到了测试的对象及其特点、设计的内容、形式、题型以及评分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口试是各种语言技能测试中较难实施的一类考试,因此,命题时首先考虑了可能的环境,然后确定口试目标,最后再计划如何命题。控制的重点是口试教师、口试时间、口试地点和口试材料等几个环节。 3. 1测试的目的和性质 英语口语测试属于较高层次的测试,除了要检验学生的微语言技能,更主要的是检验其描绘与叙述能力和互动
34、交际能力。 口语测试的目的首先要关注语言交流的有效性,进而从语言的流畅程度,语意表达的准确、恰当程度,语言结构的丰富程度和交际技能的恰当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或分析性评价。 本文设计的口试属于标准参照测试,评价性质为终结性评价。 3. 2测试对象及其特点 本文设计的测试对象为高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因此试题的设计要全面反映学生高中阶段的听说能力,材料的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忌成人化,专业化。高中生往往喜欢表现自己思想的成熟和知识的广博,但在使用外语时,又会发现语言的表达上不够,因而容易影响口试的进行。“在口语考试的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编制合适的问题”(舒运祥 2000: 194)0
35、3.3测试的组织形式 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英语教育评价有了技术上的支持和扩展的广阔空间,更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现代评价理念。利用计算机辅助口试测试是大规模口语测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人机对话”需在语言实验室或微机室内进行,设备要求比较高,不利于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推广;其次,考官无法考查考生的非语言特征。 本文设计的口试是与大规模的中考高考相匹配的小规模的学校范围内进行的学期学年口试,因此适宜采用直接面试形式,包括单人面试和小组面试。 采用面试进行口试 “可以将考生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考官与考生面对面交流比较自然 (刘润清、韩宝
36、成2000: 163)。根据 新课标的要求,面对面的口语测试应成为首选。为了更好地考查交际能力,最好将两种面试方式结合起来。强调被测试对象之间的交流与考官和被测试对象的互动交流。 3. 4测试的内容范围 新课标反映了建构主义的学生发展观和语言习得理论的前沿思想。新课标的突出特色之一是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体现高中阶段课程的特点,口语测试的话题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社会体验以及发展需求。试题内容的选材应具有以下特点: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利于参与
37、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跨学科学习作好准备,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口试所考查的基本技能有:英语发音:引出话题与维持交谈:插话;转移话题:话轮转换:引起注意;澄清意思:利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表示倾听和理解;预示和结束谈话:身势语与口语的配合。 口语测试的命题范围应该全面涉及到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考查与检验。 3. 5测试的题型 按照以上语言测试理论及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不同的测试对象,提出了在不同的年级采
38、用不同的题型,即高一年级:朗读、对话、看图说话;高二年级:对话、角色扮演、话题谈论;高三年级 (自由组成3人小组):对话、谈论图片小组讨论。 口语测试题的形式手段多种多样,常见方法列举如下: 3. 5. 1朗读 (reading) 从简写读物或其它任何合适的书中选取适当的段落,供考生朗读,但不能选用课文。要求考生面对考官朗读之前,有几分钟时间研究一下朗读材料。为设计合适的朗读测试,最有效的方法是设想现实生活的实际环境,要求考生按这种环境朗读,如可以假设向朋友、同学朗读命令、规定、一封信或信的一部分等。 3. 5. 2对话 (controlled interview) 对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考官
39、就所朗读的短文内容向考生提出5-7个问题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英语口试采用此种方法)。另一种是考官提出十个问题,与考生进行语言交流。内容可涉及考生个人信息及其它熟悉的话题。可以先提出YeSINO问句、 反意疑问句,再接着提Wb问句,例如: 1. Are you nervous now? If yes, why? If not, why not? 2. Could you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 3.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4. What do you love to do on weekends? 5. How
40、do you like fast food restaurants? 6. Which do you think is a bett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calling somebody by户。 or writing a letter? Why? 7.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y? 8. Describe your mother. 9. If you were an English teacher, how would you teach your students? 10. Some people say watching too
41、 much TV is not good. What do you think? 为保持灵活性,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范围广泛的题目,准备一系列问题,下面列出20个主题项目:family, home, school, sports, hobbies, books, films, transport, weekendsholidays, radio, health, teeth, shopping, jobs, friends, money, language, weather, food, etc其中每个题目至少可以提出十几个问题,但不必将所列问题全部问一遍。如关于sports andgames的问
42、题有: 1. Do you play any games? 2.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3. How often do you play? 4. Are you in your school team? 5. Do you like watching sport? 6.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sport to watch? 7. Can you swim? 8. How did you learn to swim? 9. Where do you go swimming? 10. Which ga
43、me would you advise me to take up? 11. Which is the most difficult game to play? 12. Which is better as an exercise, basketball or football? 口试时考官与考生的“一对一”的对话容易使考生产生畏惧感,而且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提问和表达思想,影响考生口语水平的发挥,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采用上述测试方法,时间不宜长,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使考生放松,建立信心。这里重要的是考官应当保持灵活性,根据情况适当改变问题的范围。 3. 5. 3角色
44、扮演 (role play) 考生将通过抽签方式得到一张卡片 (cue-card),卡片上描述某一特定的情景,由两个考生 (自由结对或抽签决定)或考生和考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可先准备1分钟。 这种测试方法改变了“考官问考生答”的模式,创设多种情景让考生提问或作出反应,考查其是否能使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开始并维持对话或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操作中要注意考生的水平匹配,水平差异过大,能力强的一方控制主动权,而能力弱的一方容易产生胆怯,自卑的心理,往往造成交际失败。 3. 5. 4图片叙述或描述(pictures description) 这是口语测试中较为普遍
45、的一种方法,即要求考生利用图画、地图或示意图进行描述、叙述,也包括对图中内容进行讨论. 一种方法是给考生一幅图片系列,允许其先准备几分钟,再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命题人仔细选择测试用的图画,要能控制YT需妥的基本词汇及占主导地位的句子结构。 另一种利用图片进行测试的方法是A.S.Pahner曾在IRAL发表的交际测验。方法如下:考生和考官面前摆有五幅图画 (图略),每幅图画只在一个方面与另外四幅有所不同,给学生一张带有一个字母 (A. B, C, D或 E)的卡片,考官看不见字母,要求该考生描述与字母相对应的图画,然后,考官根据描述内容找出那幅图画。考官不仅要根据考生演说的正确与流利程度
46、,而且还要根据描述同一幅图画之前所花费的时间长短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最后核对卡片。这种方法趣味性强,适合于在低年级使用。 3. 5. 5话题谈论(oral presentation) 考官提供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陈述或表达观点和意见,谈1-2分钟,考生有1分钟的时间作准备,也可做笔记。此项测试考查的不是知识,而是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命题人话题的选择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并且与上一部分测试内容相关,如在对话(controlled interview)中考生提到周末常看电视,那么就可以问对电视的看法。 3. 5. 6小组讨论(discussio幻 由考生自由组合成3人小组,就熟悉
47、的话题或所读的故事加以讨论。这种形式考查考生能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进行辩论,并发表个人观点、见解。考生之间必须有积极的交流,不是一人说一段,另一人再说一大段。 设计口试时,不必所有形式都采用,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 2-3种,见表3.10表 3.1高中英语口语测试命题设计 该方案口试分为3节,测试内容应由易到难,题量多少和测试时间长短 (一般不超10分钟)应视考生人数、试题难度等实际情况而定,如有不妥,可做相应的调整。3. 6测试的成绩评定3.6.1评分方法制定评分标准和编写试题都是口试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编写试题时要考虑测试 的标准和方法;评分标准的制定和评分方法的选择要
48、以试题的内容和类型为依据。 测试主要有两种:标准参照性测试:检查学生的成绩,找出差距,以便改进教学, 这是形成性或诊断性测试;常模参照性测试:主要指大规模的选拔性测试,是终结性测 试,如中考和高考。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外语测试与评估强调由常模参照性测试转向标准参照性测 试,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在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进行分级测试。 本文研究设计的高中英语口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测试与评价的三个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 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
49、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主张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由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 (srunmativeassessment)构成。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终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要注重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 考试的目的和试题设计应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级别目标相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相适应。在终结性评价
50、中,通过理解与表达的任务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大规模终结性评价中,从操作的可行性出发,对语言技能的评价,一般以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单独分别设计试题,但在项目设计和评价标准的设定_匕 应从语言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技能的综合性。 常见的口试评分方法采用分解评分法和整体评分法。 分解评分法 (analytic scoring),即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按照每个部分给分或分级,然后根据每部分的分数算出总分或总的级别。这种评分法标准统一,信度高,易操作,还可以诊断出学生在某项技能卜的缺陷。但最大的弱点是各部分得分都高的未必就是口语表达能力最强的,这一方法比较适合测试非交际性的语言行为如朗
51、读、复述等。 整体评分法(holistic scoring ),即评分人根据总体印象给出分数或划分等级,有时只需评出好、中、差及格或不及格的方法。这一方法比较省时,在评定考生的交际能力方面比分解法更为准确,但缺点是考生无法从考试结果中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且评分的随意性较大,不够稳定。因此重要的口试必须采用多人评分,以保证侧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口试评分适宜采用分解评分法和整体评分法相结合的办法。既可以保持总体印象,也不忽视口语能力中的各个要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PETS)的口语部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口试就是用这种方法。 这种口试评分方法不仅测试学生的外显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自我
52、诊断和激励后继学习。借助口语评价,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事实和恰当的机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 “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目标。 3.2评分标准 口试评分中的最大问题是评分的主观性。为了减少评分中的随意性,在评分时应确评定的内容,预先制定一个科学的评分标准,以提高测试的信度。标准参照测试需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口语测试首先要关注语言交流的有效性,进而从语言的流畅程度,语意表达的准确恰
53、当程度,语言结构的丰富程度和交际技能的恰当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或分析性评价主要可以从语音、语调、听力理解、表达的流利程度及表达的可理解度、用词恰当、际策略、文化理解和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等诸方面来评价学生。 比如具体要求:在语音、语调、节奏方面,考查学生的语音是否准确、清晰;语是否自然流畅。还要注意其连读、重音、失去爆破、同化等技巧的使用。意群断句是正确、是否有节奏感也是考查的内容。在语法、词汇方面,考查学生语言的组织是否确、得体;句法结构是否多样化,既使用简单结构,同时也使用复杂的结构;词汇使范围及词汇使用是否合适等等。交际策略的使用方面,考查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交际合选用不同的语言;能否
54、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的效果;能否在交际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能否在交际中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等等。 参考Frank Chaplen博士为评估英国大学中海外学生的口语技能而设计的评分方案国际英语考试中心对口试水平等级的文字说明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试的评分标准定出如下的整体评分标准和分解评分标准。 高中英语口语测试整体评分的评分标准: 5.语言流利;语音准确、清晰;词汇丰富、恰当,语法结构较为复杂;能十分松、自然地进行任何话题的对话或讨论,语言组织逻辑性强,交际策略使用得体。 4.语言比较流利,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允许偶尔的停顿:语和词汇基本正确,表达中词汇丰富、语法结构较为复杂;允许有母语口音;能自然、积极地参与讨论,总体上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3。语言连贯,但较短,组织思维和词语时频繁停顿,有时会影响交际;语法和汇有一定错误但不严重影响交际,词汇较丰富,发音尚可;能积极参与讨论,但有时不切题或不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选修原电池课件
- 2024学年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厂闸门安装施工方案
- 高一民主监督课件
- 高一地球自转课件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经济补偿合同
- 离婚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离婚协议书英汉对照:法律条款解读与应用
- 离婚协议书中涉及知识产权分割的法院模板
- 旅游景区租赁合同转让与权益调整协议范本
- 教材研讨问题参考答案(课件)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2024年企业现场管理5S培训课件
- 综合测试01 识记默写(高考背诵课内分篇训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 《大学语文》普通高等院校语文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学校护学岗制度
- 燕子矶水厂改建工程(净水厂工程)环评报告表
- 北京导游资格考试外语口试题四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下册单词(含音标)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 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