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以景结情.docx_第1页
(完整版)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以景结情.docx_第2页
(完整版)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以景结情.docx_第3页
(完整版)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以景结情.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景结情”类诗歌的解题技巧“以景语结情语” 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 耐人咀嚼。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下面以高考题为例来探讨一下这类诗歌的解题技巧:如 2005 年全国卷中出现过这样一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 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分析: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 “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 景

3、象壮阔而悲凉, 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末两句, 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 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在上海高考卷中,近年两次考题涉及到这一表达技巧。2004 年要求阅读明朝诗人杜庠赤壁诗:“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

4、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完成下题: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与情的关系 )写一段鉴赏文字(80 字左右 )。此题是鉴赏题,要注意寻找切入点,不过题干已作了提示:景与情的关系。这一提示实际上告诉了你如下信息:从末句的位置看,是以景结情;从抒情方式看,是借景抒情。因此必须弄清楚作者为什么写景, 景中含有怎样的情。 在分析前六句的基础上,再看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兴感的眼前风物,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三国英雄今安在,苏子泛舟何处寻。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更兼仕途失意,生活坎坷,命

5、运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说,以景结情,诗人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2006 年上海春考卷要求阅读宋词喜迁莺端午泛湖:“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 且是描写, 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从题干

6、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这类诗歌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答题,第一步先分析诗歌前几联的内容,可以从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上考虑,答题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思路:此诗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出了什么。第二步答表现手法,因为这类诗歌的特殊性以景结句,往往可以直接答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比如融情于景,情含景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等。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可以先从抒情角度来写,比如答到这类话语此诗抒情含蓄而委婉; 再从这样写的最终效果来分析,可以按这样思路来答这样写能引起读者联想,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尾联在写法上与前三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