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教授儿科特殊望诊经验_第1页
王鹏飞教授儿科特殊望诊经验_第2页
王鹏飞教授儿科特殊望诊经验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壬鹏飞教授儿科特殊望诊经验我父王鹏飞大夫,积三代祖传医术及五十余年中医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和用药方面以 及对于儿科望诊等有丰富经验和独到之处,尤其对于望头顶、望上腭等颇有心得,现初步 整理如下。望头顶“污垢一岁左右的某些病儿头顶部位生有泥污、呈垢腻样、疤块状的“污垢,此种“污垢 水洗不脱,即使用水洗掉或用手挖掉,很快又会复生。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发现:此种“污 垢并非真正的泥、污物质,而是头顶部份分泌结成的疤块。为一种病理表现。观察病儿 头顶“污垢的有无及其形状、颜色,对于临床辨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头顶“污垢形状、性质及颜色在病儿头顶部位出现的“污垢有圆形、鱼鳞形、条形、点状四种。病儿头顶部位

2、所生“污垢是垢腻、油污所团聚成泥块状的物质。常见颜色可分浅黄揭色、黄褐色、暗褐色 及黑色。二、观察头顶“污垢的临床意义临床所见小儿头顶“污垢与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关系。一按色辨病辨证头顶“污垢色黑:多为便秘或有食滞。临床常见于体质较好的病儿。头顶“污垢褐 色:多为腹泻或消化不良。临床常见于慢性病反复发作的体质较弱病儿。 临床观察头顶“污 垢色浅多偏虚证;色深多偏实证。二按形状辨病之轻重头顶“污垢呈正圆形或鱼鳞状,其“污垢量多的,为病程长、病情重;而条形、点 形,表现“污垢量少的为病情轻、病程短。三、望头顶“污垢的体会头顶为巅,与脏腑、经络关系极为密切,?黄帝内经太素?卷八经脉之一中有:膀 胱

3、足太阳之脉,起目内眦,上额交颠;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 三焦手少阳之脉正脉别于颠。卷第十经脉之三中有: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 额交颠上,入络脑。卷第十二营卫气中有:营气之道其别者,上额循颠下项 中等记载。说明头顶部位与膀胱、肝、三焦、营气都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能协调 脾胃之气的升降,故肝气疏泄,那么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而水谷化生精气。精气进入脉道之 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份,随血脉运行周身,到达营养全身的作用。三焦总司人体气化, 是水谷精微生成和水液代谢的通路,食物自受纳、腐熟,精气的输布,代谢的排泄,都与 三焦有关。综上所述,循行头顶部位经脉所主的脏腑都与脾胃消化、吸收及营养输布

4、、排泄有关。 而临床检查患儿头顶部位“污垢时,其性质是由带有油性的污腻样分泌物结疤而形成的, 且局限于头顶部位,其临床病症亦以消化不良、腹泄、便秘等脾胃消化功能病变为主,故 可将循行于头顶部位的经脉脏腑之功能与头顶“污垢的产生和病儿临床所出现的病症三 者联系在一起,而得出:头顶“污垢的产生与循行头顶部位的经脉和病儿所患病症有关 的结论。所以,通过望病儿头顶“污垢即病态反映的形、色,可以作为小儿体质虚 实即营养状态,胃肠强弱,消化不良病情之轻重诊断的局部依据。一般头顶有“污垢的病儿,多见腹泄、消化不良或便秘、睥胃虚弱等消化系疾病病症、 但有消化系疾病的病儿,头顶不一定都有“污垢;有时亦可见头顶有

5、“污垢的健儿, 但此种小儿多易发生消化系疾病。经过调理脾胃等方法治愈消化系疾病后,头顶“污垢 可逐渐消退。假设不消退,那么说明仍易复发消化系统疾病。望上腭颜色一、上腭位置及部位划分一上腭是指口腔内整个上腭,包括未生牙齿的上臼齿槽面局部。此法以观察五岁以下 小儿为主。临床望诊观察上腭时,可划分为:前腭硬腭局部、分线软硬腭交界处、后腭软 腭局部、臼齿未生牙齿的臼齿槽面左右两面局部见下列图二按部位归属脏腑可分为:前腭主上焦肺、心;后腭主下焦肝、肾;中柱主 肝、脾;臼齿主脾胃、大肠。见下列图三望上腭方法:望上腭时,让病儿面向充足自然光线方向,略抬头,张口。医生从口 腔直望上腭部位,望时力求迅速,防止病

6、儿疲劳。诊前防止饮用较热或较冷的食物或液体, 以免刺激上腭粘膜发生一时性变色。二、上腭颜色和病情变化的关系正常小儿上腭粘膜光滑润泽,颜色粉红。通过望病儿上腭颜色及粘膜外表的变化,可反 映出病儿脏腑虚实,气血盛亏、病位的浅深和病邪轻重的性质。再根据上腭不同部位反映 不同脏腑的病变,诊断就更为准确。一上腭色诊:以红、白、黄三色为主。上腭白如蒙乳皮状,为脾虚胃弱,在腹泄及消化不良时多见。上腭色黄主脾胃疾病,深黄为实证;浅黄为虚证。上腭红紫为实热证:深紫为瘀血、尿血;淡粉发白为血虚。二望腭辨病:根据临床所见,就小儿常见疾病的上腭望诊分述如下,以供参照。1、消化不良:本病分型不一,临床以虚寒、实热两型为

7、主。虚寒型:前后腭均呈粉红或淡粉红色,二臼齿部位呈乳白,中柱色浅发白。臼齿主属脾 胃大肠,色乳白证属虚寒治宜:温中固肠为主。病例请参照望头顶“污垢例二、三。 此型上腭乳白色、粘膜越白越厚,说明腹泄越重,体质差,病情重。实热型:前后腭均为深红色,中柱淡白,臼齿处黄白或红色。腭红为热,深红色为热深 臼齿处黄、红色为脾胃郁热,大肠湿热。故治宜清热分利、化浊健脾。2、肺热证:主要表现前腭深红,甚或紫红色。前腭属上焦,红为热,故上焦肺热,治宜清 泻肺热为主。3、血热上攻:上腭散布紫红点,腭红。紫红点为热毒内蕴血分。假设红色不深为热毒轻浅; 色深红,为热毒炽盛,多见于出血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4、外

8、感寒热,内有停滞:前腭红,中柱桔黄色,二分线明显,臼齿处红。前腭属上焦,红 为上焦有热,中线为肝、胃局部,中线桔黄色为肝热食滞,臼齿主胃肠,色红为胃肠实热。 治宜:清热化滞为法。5、肝脾不调:前腭及中柱色黄。中柱主肝胃,那么色黄为肝胃不调之症。宜用舒肝健脾之法 治疗。6脾胃不和:前腭浅黄,臼齿浅黄或干。臼齿属脾胃,淡黄为虚,干黄为伤津。治宜调理脾胃。7、贫血:全腭呈淡白色,中柱略呈淡黄。淡白为气血缺乏之色,中柱淡黄为肝脾两虚。治 宜补气血。8、遗尿:前腭、后腭多呈正常色泽,中柱略黄,两侧有二或四个孔,多至六、七个孔。后 腭、中线两侧属下焦,有孔、洞为肾气不固的表现。治宜健脾固肾,佐以收涩。三、

9、望上腭的体会一王老大夫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望上腭的珍贵经验,有其独到的临床实用意义。 望上腭的理论根据,从经典着作中实难查找,经脉循行途径之中,亦未记载有经过上腭的 经络。故只能从临床实践中观察上腭颜色变化,推断疾病的虚实,提示我们认识上腭的颜 色变化与病儿气血变化有关。至于其机制如何,尚有待于进一步继续探讨。二上腭粘膜皮薄色显,不受哭叫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性较高,故望上腭的方法简单而 易掌握。在临床中,望上腭与望舌可同时进行,互相参证。三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上腭望诊主要是观察患儿口内上腭部位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 有出血点或小洞、孔的出现。一般来说,小儿患病后,与病变所在脏腑相应的上腭部位颜 色会有变化,尤其患有脾胃病的小儿,其上腭颜色的变化更加明显。而对于上腭颜色的变 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