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学2、循环_第1页
内燃机学2、循环_第2页
内燃机学2、循环_第3页
内燃机学2、循环_第4页
内燃机学2、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内燃机的基本概念内燃机的基本概念内燃机的循环内燃机的循环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的基本概念v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v内燃机的指示指标内燃机的指示指标v内燃机的有效指标内燃机的有效指标v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v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内燃机的强化指标v 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工作循环工作循环上止点和下止点上止点和下止点曲柄半径和活塞行曲柄半径和活塞行程程气缸工作容积和发动机排量气缸工作容积和发动机排量压缩比压缩比发动机运转工况和特发动机运转工况和特性性发动机示功图发动机示功图v 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工作循环工作循

2、环上止点和下止点上止点和下止点曲柄半径和活塞行曲柄半径和活塞行程程气缸工作容积和发动机排量气缸工作容积和发动机排量压缩比压缩比发动机运转工况和特发动机运转工况和特性性发动机示功图发动机示功图v 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发动机示功图发动机示功图v 要研究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应首先对要研究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应首先对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热功转换的质和量两方面加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热功转换的质和量两方面加以分析。以分析。v 从示功图可以观察到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阶段从示功图可以观察到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阶段(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排气行程中的压(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

3、气、排气行程中的压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运用热力学知识,将它们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运用热力学知识,将它们与所积累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其工作与所积累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其工作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v 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发动机示功图发动机示功图v 要研究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应首先对要研究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应首先对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热功转换的质和量两方面加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热功转换的质和量两方面加以分析。以分析。v 从示功图可以观察到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阶段从示功图可以观察到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阶段(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

4、气、排气行程中的压(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排气行程中的压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运用热力学知识,将它们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运用热力学知识,将它们与所积累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其工作与所积累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其工作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v 内燃机的基础概念内燃机的基础概念温度图示例温度图示例内燃机的性能指标内燃机的性能指标u动力性能指标动力性能指标功率功率转矩转矩转速转速燃油和润滑油消耗率燃油和润滑油消耗率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性能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性能大修或更换零件之间的最长运行时间大修或更换零件之间的最长运行时间无故障长期工作能力无故障长期工作

5、能力u运转性能指标运转性能指标u经济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u耐久可靠性指标耐久可靠性指标v 内燃机的指示指标内燃机的指示指标u指示功指示功: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而得到的有用功。: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而得到的有用功。u平均指示压力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而作的: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而作的 指示功。指示功。u 指示功率指示功率:单位时间所作的功。:单位时间所作的功。u指示热效率指示热效率:指示功与耗能之比。:指示功与耗能之比。u指示油耗指示油耗: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v 内燃机的指示指标内燃机的指示指标u平均指示压力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而作

6、的: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而作的 指示功。指示功。 平均指示压力不仅表示热功转换程度,还平均指示压力不仅表示热功转换程度,还表示气缸容积的利用程度。表示气缸容积的利用程度。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增压度增压度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油气混合的完善程度油气混合的完善程度换气质量换气质量燃烧的完善程度燃烧的完善程度平均指示压力的范围平均指示压力的范围柴油机柴油机四冲程四冲程非增压:非增压: 0.60.95MPa 增压:增压: 0.852.6MPa二冲程:二冲程:0.60.95MPa 汽油机汽油机二冲程:二冲程:0.40.85MPa 四冲程:四冲程:0.61.4MPa v 内燃机的指示指标内燃机的指示指标

7、影响因素影响因素u指示热效率指示热效率:指示功与耗能之比。:指示功与耗能之比。燃料热能释放的好坏燃料热能释放的好坏热能损失的大小热能损失的大小热能转化的有效程度热能转化的有效程度指示热效率与指标油耗范围:指示热效率与指标油耗范围:biit四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 0.410.4 210175二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柴油机 0.40.48 218177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 0.250.4 344218二冲程汽油机二冲程汽油机 0.190.27 435305v 内燃机的有效指标内燃机的有效指标指标功率减去机械损失功率。指标功率减去机械损失功率。单位工作容积的有效功。单位工作容积的有效功。一个假想的、

8、平均不变的压力作用在活塞一个假想的、平均不变的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是活塞移动一个冲程所作的功等于每顶上,是活塞移动一个冲程所作的功等于每循环所作的有效功。循环所作的有效功。有效功率有效功率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有效油耗率有效油耗率 / 有效效率有效效率有效热效率与有效油耗范围:有效热效率与有效油耗范围:beet低速柴油机低速柴油机 0.380.45 190225中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 0.360.43 195240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 0.200.30 410274二冲程汽油机二冲程汽油机 0.150.20 545410高速柴油机高速柴油机 0.300.40 215285进气与燃烧过程的参

9、数进气与燃烧过程的参数 每循环吸入气缸的空气量换算成进气管状每循环吸入气缸的空气量换算成进气管状态的体积与活塞排量之比。态的体积与活塞排量之比。 燃烧燃烧1kg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之比。充量系数充量系数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setmeVQp10lHupasetcme01lHuVHugQasscb0001lVlmlmgasscashcab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平均有效压力的计算setmeVQp10lHupasetcme01lHuVHugQasscb0001lVlmlmgasscashcab 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

10、setmeVQp1与其他参数的关系与其他参数的关系ssetacmeTpLHukp0v 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有效功率。v单位质量功率单位质量功率v常用的一种强化指标:常用的一种强化指标:PmeVmPmeVmv 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有效功率。v单位质量功率单位质量功率v常用的一种强化指标:常用的一种强化指标:PmeVmPmeVmv 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内燃机的强化指标升功率

11、提高方法提高方法l 采用二冲程循环采用二冲程循环l 增大压缩比增大压缩比l 减小过量空气系数减小过量空气系数l 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发动机的转速l 利用进排气系统的气动效应利用进排气系统的气动效应提高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途径提高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途径采采用用增增压压技技术术合合理理组组织织燃燃烧烧过过程程改改善善换换气气过过程程提提高高发发动动机机转转速速提提高高机机械械效效率率提提高高升升功功率率内燃机的循环内燃机的循环 内燃机的循环过程内燃机的循环过程 内燃机理想工作循环内燃机理想工作循环 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压缩过程与膨胀过程压缩过程与膨胀过程 内燃机的压缩比内燃机的压

12、缩比 内燃机的循环过程内燃机的循环过程汽油机循环汽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二冲程汽油机二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柴油机汽油机循环汽油机循环四冲程汽油机循四冲程汽油机循环环汽油机循环汽油机循环二冲程汽油机原二冲程汽油机原理理柴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循四冲程柴油机循环环柴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循四冲程柴油机循环环柴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循四冲程柴油机循环环单缸柴油机循环柴油机循环二冲程柴油机原二冲程柴油机原理理内燃机理想工作循环内燃机理想工作循环 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是以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是以卡诺循环

13、卡诺循环为基础的为基础的卡诺循环卡诺循环u 奥托循环奥托循环u 狄塞尔循环狄塞尔循环u 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主要有两种不利的情况:卡诺循环主要有两种不利的情况:1、峰值压力高、峰值压力高其结果增加了机械负荷,需要增强其结果增加了机械负荷,需要增强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的结构;2、比输出功率低、比输出功率低因此需要采用大的气缸排量因此需要采用大的气缸排量(大的大的发动机尺寸和重量发动机尺寸和重量)以达到合用的功率值。以达到合用的功率值。 对任何一种循环。其最大热效率产生于当热源温度尽对任何一种循环。其最大热效率产生于当热源温度尽可能最高,而冷源温度尽可能最低时。因此,可以

14、看出,可能最高,而冷源温度尽可能最低时。因此,可以看出,卡诺循环指出了运行在温度卡诺循环指出了运行在温度T1与与T2之间的热机可能达到之间的热机可能达到的最高热效率。的最高热效率。TTTt)(12卡诺循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主要有两种不利的情况:卡诺循环主要有两种不利的情况:1、峰值压力高、峰值压力高其结果增加了机械负荷,需要增强其结果增加了机械负荷,需要增强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的结构;2、比输出功率低、比输出功率低因此需要采用大的气缸排量因此需要采用大的气缸排量(大的大的发动机尺寸和重量发动机尺寸和重量)以达到合用的功率值。以达到合用的功率值。 对任何一种循环。其最大热效率产生于当热源温度尽对

15、任何一种循环。其最大热效率产生于当热源温度尽可能最高,而冷源温度尽可能最低时。因此,可以看出,可能最高,而冷源温度尽可能最低时。因此,可以看出,卡诺循环指出了运行在温度卡诺循环指出了运行在温度T1与与T2之间的热机可能达到之间的热机可能达到的最高热效率。的最高热效率。TTTt)(12奥托循环奥托循环111kt狄塞尔循环狄塞尔循环)1(11111kkkt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1(1111kkkt工作循环的划分工作循环的划分1 1、吸气、吸气2 2、压缩、压缩3 3、膨胀、膨胀4 4、排气、排气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1 1、工质

16、不同:实际工质成份会变化;、工质不同:实际工质成份会变化;2 2、换气损失:存在进排气提前和延迟换气损失:存在进排气提前和延迟 ;3 3、传热损失传热损失;4 4、燃烧损失燃烧损失;a.燃烧速度有限燃烧速度有限b.后燃及不完全燃烧后燃及不完全燃烧 压缩过程压缩过程三三 个个 作作 用用 压缩过程扩大了工作循环的温度范围。就压缩过程扩大了工作循环的温度范围。就是说在压缩过程终点的温度能使可燃混合气是说在压缩过程终点的温度能使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使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提高,从着火燃烧,使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循环的热效率;而提高了工作循环的热效率; 压缩过程使循环助工质得到更大的膨胀

17、比,压缩过程使循环助工质得到更大的膨胀比,对活塞作更多的功;对活塞作更多的功; 压缩过程提高了工质的温度和压力,为冷压缩过程提高了工质的温度和压力,为冷机起动及着火燃烧创造了条件。机起动及着火燃烧创造了条件。 压缩过程压缩过程1.1.压缩终点的确定;压缩终点的确定; 2.2.压缩多变指数(压缩多变指数(1.281.281.421.42)。)。 caacInVInVInPInPn1压缩多变指数的特点压缩多变指数的特点n1 1.4: dq 0n1 = 1.4: dq = 0n1 0影响压缩指数的因素影响压缩指数的因素v 气缸的尺寸;气缸的尺寸;v 气缸壁冷却程度;气缸壁冷却程度;v 燃烧室形式;燃

18、烧室形式;v 转速;转速;v 负荷;负荷;v 其他一些因素;其他一些因素; 膨胀过程膨胀过程内燃机的做功过程内燃机的做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质的部分热能转变为机械在这一过程中,工质的部分热能转变为机械功。在理想循环中,膨胀过程为绝热的等熵过功。在理想循环中,膨胀过程为绝热的等熵过程,而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膨胀过程则是一个比程,而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膨胀过程则是一个比压缩过程更为复杂的热力过程,除了在压缩过压缩过程更为复杂的热力过程,除了在压缩过程中存在工质与壁间的热交换和漏气损失外,程中存在工质与壁间的热交换和漏气损失外,还出现后燃现象和在高温时被裂解了的物质的还出现后燃现象和在高温时被裂解了的物质

19、的复合现象。复合现象。膨胀过程特征膨胀过程特征v膨胀过程是燃烧过程的后继过程,膨胀过程中膨胀过程是燃烧过程的后继过程,膨胀过程中的后燃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在膨胀过程初期,的后燃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在膨胀过程初期,放热率急骤增加,以后逐渐降低。在这过程中,放热率急骤增加,以后逐渐降低。在这过程中,不仅放出热量,也改变了工质的成分和数量。不仅放出热量,也改变了工质的成分和数量。v在膨胀过程中还发生高温分解产物重新化合。在膨胀过程中还发生高温分解产物重新化合。在膨胀过程初期较为强烈,以后逐渐减少。在膨胀过程初期较为强烈,以后逐渐减少。v工质与周壁的温度差不断变化,活塞在膨胀过工质与周壁的温度差不断变

20、化,活塞在膨胀过程中逐步下行时,散热面积不断扩大,而且活程中逐步下行时,散热面积不断扩大,而且活塞运动的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周壁传热的传热塞运动的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周壁传热的传热系数也在改变。这些使膨胀过程中工质向周壁系数也在改变。这些使膨胀过程中工质向周壁的传热情况变得相当复杂。的传热情况变得相当复杂。v通过活塞环及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工质有微量通过活塞环及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工质有微量泄漏改变了工质数量。泄漏改变了工质数量。1.1.膨胀始点的确定;膨胀始点的确定; 2.2.膨胀多变指数(膨胀多变指数(1.201.201.301.30)。)。 膨胀过程膨胀过程zbbzInVInVInPInPn2影

21、响膨胀指数的因素影响膨胀指数的因素v 气缸的尺寸;气缸的尺寸;v 气缸壁冷却程度;气缸壁冷却程度;v 燃烧速度与后燃情况;燃烧速度与后燃情况;v 转速;转速;v 负荷;负荷; 膨胀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膨胀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n21.4 内燃机的压缩比内燃机的压缩比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说明发动机的压缩比是说明工质的容积变化工质的容积变化和和压缩程压缩程度度的一个参数。根据发动机所采用的循环与着火方的一个参数。根据发动机所采用的循环与着火方式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内燃机应有不同的要求。式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内燃机应有不同的要求。 为使柴油机能正常工作,必须使压缩终了的空气为使柴油机能正常工作,必须使压

22、缩终了的空气温度不低于燃料着火燃烧的自燃温度,这个条件就温度不低于燃料着火燃烧的自燃温度,这个条件就决定了柴油机正常工作的最低压缩比。但是,实际决定了柴油机正常工作的最低压缩比。但是,实际上压缩比的取值应该远高于上面所说的最低压缩上压缩比的取值应该远高于上面所说的最低压缩比比 。压缩比压缩比对经济性的影响对经济性的影响对机械负荷的影响对机械负荷的影响对燃烧和起动的影响对燃烧和起动的影响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机械损失的测量机械损失的测量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 活塞、活塞环、轴承、气门;活塞、活塞环、轴承、气门;水泵、油泵、喷油泵、发电机、空压机、风扇;水泵、油泵、喷油泵、发电机、空压机、风扇;u 摩擦损失摩擦损失u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u 其他损失其他损失 泵气损失等;泵气损失等;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组成u 摩擦损失摩擦损失活塞、连杆、曲轴的摩擦:活塞、连杆、曲轴的摩擦:6075%活塞:活塞:4565%;气门驱动:气门驱动:23%;附属机构:附属机构:1020%;泵气损失:泵气损失:1020%机械损失的测量机械损失的测量 示功图法示功图法 倒拖法(需电力测功器)倒拖法(需电力测功器) 灭缸法(适用于多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