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 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领会课文内容,感觉黄山松的奇美,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江河山的挚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2、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教与学的策略分析:1、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1、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它就是黄山。板书:黄山。黄山在安徽省西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
2、树最为神奇。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松,板书课题:奇松 谁来给奇字组词?(奇特、奇怪、神奇)明代闻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二、初读课文。1、 出示自学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陡崖 屹立 情有独钟 姿态优美盆景 宾客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仰卧 誉为 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思考: 文章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1指名读,正音。 5交流三、细读课文。 出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
3、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出示填空:被誉为“ ”的黄山,以 、 、 、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 。 2、指名回答。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吗? 让学生体会“被、以、而、更”的妙处。 你能读好这句吗?什么是“情有独钟”?这里指什么?第二句写了什么?板书: 奇松 奇 美从“处处”一词可以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四、认识三大名松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
4、学生自由读)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潜心默读课文,要求:找到你最喜欢的一种奇松,圈圈画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交流。A 迎客松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指名说)、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5、出示图片。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这就叫饱经风霜,这里的饱是充分的意思。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这因为它如此奇特,所以(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同学们,现在这句话能读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
6、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们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B陪客松出示“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交流:出示填空: 这是一棵( )的送客松。从哪里看出来?(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陪客松以及其名字的由来。)是呀,这是一棵高大绿色的陪客松,我们来读。同学们发现没有,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为什么这样?谁来读好这句话
7、?B送客松出示句子“手臂”指什么?体会比喻句的妙处。7、同学们,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师引读第二节。)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三遍。2、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谈话吸引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哪“四绝”?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2、今天,我们就去黄山走一走,看一看,感觉一下黄山奇松的独特新颖。二、
8、精读课文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课件,欣赏。)2、看了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什么?(板书: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的奇松,文里面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松树呢?完成想象说话。(4)、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再一起读一遍,好吗?(齐读)5、总结同学的说明介绍解释,使我们对黄山有了更多的知道明白。黄山无石不奇,无松不奇,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
9、姿,若隐若现,再配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鹃花,真可谓是世间仙境,令人心驰向往。大自然的这般鬼斧神工,怎能不让我们喜欢之极、发出赞叹呢!大家想不想亲自到黄山去走一走,看一看啊!同学们回去可以把这漂亮独特新颖的黄山风光说明介绍解释给你自己的父母,说不定他们一动心,暑假就带你们去看奇松,观云海,赏怪石,泡温泉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17 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
10、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教与学的策略分析:1、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1、师板书“瀑布”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板书黄果树)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11、并且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生自渎课文 师巡视了解学情 点拨帮助3、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 凝神谛听 人喧马嘶挟来 缝隙 悬挂 沉醉 山回谷应 气势非凡4、交流: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小结: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1、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2、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2、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出示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四、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比一比,再组词。谛()嘶()聆()膛()啼()撕()玲()堂()3、造句。(1)像 _(2)宛如 _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黄果树瀑布
13、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两个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 声音)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瀑布,去欣赏、领略一番吧!二、走近瀑布,感受壮美读书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我们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师边说边给“听”、“看”上加引号)咦?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字上加引号呢?对!唯有善于联想的人,才会从一个个方块字中听出瀑布的豪情,看出瀑布的壮观。(一)听瀑 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空行留空白给孩子做
14、标记)2、汇报(1)、你“听”出什么来了?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那作者又是在那些地方听瀑的呢?分别听到怎样的声音?a 远处 b 近处 c谷底 (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点击感受声音)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指导生朗读:“渐近渐响”、“涌了过来”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3)作者来到群山怀抱的谷地里,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瀑布,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理解难点乐池)(4)你看,这就是乐池(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乐池的形状),现在我们就是一名听众,我们一起走进乐声齐奏的乐池,置身其间,(点击感受乐池)(5)听了这交响乐团的演奏,我
15、们不免心胸为之开阔,心情为之振奋,心中涌起无限豪迈,那作者来到谷底为什么也有这种感觉呢?看地形图,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文中说的“圆形的乐池”(6)在这圆形的乐池中,作者听到的是,感觉(每个细胞)引读课文相关片段这么磅礴的气势,这么雄浑的力量,你们想亲身感受一下吗,点击,听声音。 指名读(7)的确,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同学们说得精彩,是不是也读得精彩呢!3、师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二)看瀑1、你还“看”出什么来了呢?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变化,冬天水小时,他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天,水量大增,那撼天
16、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师述,并随境出示)读了这一段后,你觉得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黄果树瀑布的?为什么?(理解宽幅白练、泻下来、千万架织布机大合奏)是呀!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撼天动地啊!过渡:如果说:如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读第4小节。做下批注,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2、生自学3、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感受?师评价:是呀,银雨撒金街真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他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诗意美,也从另一个侧面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4、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憾天动地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
17、,齐读)三、离开瀑布,拓展感悟1、不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请大家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还要描写徐霞客的塑像?而且写他“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2、你们查阅过徐霞客的资料吗?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3、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4、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5、让我们再次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吧!6、
18、面对此情此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诗兴大发,写下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7、学着叶圣陶先生,请同学们续写诗歌,用诗一样的语言将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黄果树瀑布你那雄壮的身躯 让我感到我是多么的渺小啊! 你那美妙的歌声 让我陶醉之中 你那非凡的气势 让我胆战心惊 你那. 让我.8、交流四、总结师:我想对大家说,为了使我们的世界更美,请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吧!板书设计:看:形态宽 听:声响大17黄果树瀑布 感受舒服极了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18 莫高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19、。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与学的策略分析: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1、开门见山:(事先板书好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2、设置疑念:课前读课文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猜
20、猜“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3、这个“莫”字呀,读音同沙漠的“漠”,在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应该是(引导学生说)是说她的位置高罗,请再读课文,看谁最先发现文中哪段话与“莫高窟”的名字联系最紧密。4、出示文章第一段学生会答到: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现在你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来了吧,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注意需要强调的地方。5、让我们再次把课题齐读一下。6、小结: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编写提纲,寻文思路1、过渡:课文是怎样介绍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的呢
2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用心思考:(1)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选择正确读音。一尊(zn zhn) 威风凛凛(ln lng) 银弦(xin xun)敦(dn dn)煌 卧佛(f f ) 菩萨(s sh)读四字词语。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简练,运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断崖绝壁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啧啧赞叹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成百上千臂跨花篮 怀抱琵琶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引人注目 灿烂辉煌 腐败无能 举世闻名 (A读词语要
22、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比如(师示范读)“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B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由读 C喊五位学生分行读)过渡: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来感悟词语,很好,现在我们来解决读文前提出的问题。A、回答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相应点击出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B、回答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事先打好横线,让说的同学上台板书: 彩塑 壁画 藏经洞)C、下面请看大屏幕,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呢?(学生会答到:2、3、4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并点击出示。)D、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来就是编写段落提纲。小结并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
23、莫高窟彩塑的美妙,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三、精读课文,欣赏彩塑,感悟语言,积累运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突出介绍了彩塑的什么特点?2、学生快速读完后,应该找到:形象鲜明,神态各异。事先画好横线,让生上台板书。3、课文围绕这些特点,又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菩萨慈眉善目4、同学们完成得不错,你们能想象出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吗?(可以就其中一个谈谈自己的想法。)5、小结:谈得不错,下面老师出示四幅彩塑图(打乱),你能辨别出来吗?(学生应该很快辨别出来,继而引导学生读读有关描写四幅彩塑图的句子。)6、小气的作者只为我
24、们展示了这么几种彩塑,你想不想把更多彩塑看个仔细看个够?那怎么办呢?A你可以尽情想象,除了书中说的几种你还能想象出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来?(学生可能会说出:释迦牟尼、弥勒、药师、三世佛、七世佛,观音、天王、力士等,如果说妖怪,引导一下:这里的彩塑都跟佛教有关,不会有妖怪的)你能想象出2千多种来吗?(不能)B把这些都写出来不是很好吗?(窥一斑见全豹,画蛇添足,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
25、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C其实更高明的是作者也巧妙地写了所有的彩塑,告诉我们其他的彩塑也如这几尊彩塑一样个性鲜明。你能发现是哪一句吗?学生回答后投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老师带来了一些莫高窟部分彩塑的图片,想看吗?有个条件,想看就要用心看,还要学会赞叹。(播放图片)看到这些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5、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赞叹的语气来读一读读第二自然段。6、会填吗(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
26、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8、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总结课文,编三字经,激发兴趣,拓展提高1、最后让我们回顾小结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共同为莫高窟编个“三字经”。投示:莫高窟,坐西北,地势险,列崖壁,是明珠。彩塑真,数量多,个性明,神态异,游人赞。2、作业:预习第35小节,尝试着编编三字经。板书设计: 彩塑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18 莫高窟 壁画 藏经洞 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师范读第1自然段。2、
27、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4、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一)、回味“壁画” 交流。(1)(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指导朗读。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面积之大,实属罕见。你能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读出来吗?请你读。同学们,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读。同学们
28、,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2)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课件播放飞天视频。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把你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课件出示,引导美读课文: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请你读壁画上的飞天,
29、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请你读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请你读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一起读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指多名生汇报交流。师: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乐和画面)3、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
30、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生)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二)、体味“藏经洞”1、刚才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的词句。(板书:藏经洞) 2、交流。3、课件出示藏经洞被掠夺的资料。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4、同学们,那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三、总结全课,积淀情感。1、师: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31、几千年来,在大漠深处,敦煌静静地守着孤寂,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的辉煌。1987年,因为它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2、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课件出示,指名读。“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3、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面对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想说些什么?4、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
32、书:智慧的结晶)它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他也是全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和佛教艺术中心。所以称它是(生接)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四、小练笔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五、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为莫高窟聘请小导游,条件就是对莫高窟的内容很熟悉(要会背诵课文),对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
33、看谁能被聘上,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准备。板书设计: 彩塑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18 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藏经洞 教学后记:习作5教学目标:1、看清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的彩翼,感受它们分别表示的内心情感 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题目由自己来定,可为自己的作文配上合适的表情插图。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难点:1、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2、
34、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与学的策略分析:以学生自写为主,要求明确,说真实的感情。教具准备: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热情1、 投影出示四副表情图,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2、 生活中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呢?出示句子,齐读:你会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3、 课前,请同学去作了预习,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4、这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自己的笔来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1、 看照片,交流。2、 采访几位同学,问问他们
35、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1)某同学笑得多欢啊!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2)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1、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2、 教师巡视指导。3、 选择学生习作片断进行点评,使学生明确(1) 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2) 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来写具体。4、 学生继续习作。第二课时一、评优激励1、教师总结本次习作情况。把优秀作文布置到该生的图片旁,并给予鼓励
36、。2、说说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一是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交待清,二是不会将表情、动作、心理等结合起来写具体。二、评讲作文1、请优秀范文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评价。3、大堂交流。(1) 交流好词佳句,说说读了之后的感觉。(2) 指出文中一些不足,如标点使用不规范,表达不够精练等。4、教师小结(对谋篇布局等大处作点评)。5、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感想。6、教师提出建议:可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使文章图文并茂。7、学生修改、誊写 设计2一、谈话引入,诱导发言。1、从生活、学习中找情感话题。一方面组织教学,与学生沟通情感,创设和谐氛围,为开展教学活动作准备;另一方面潜入教学内容
37、,节约教学时间。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无意识中积累作文材料(1)指名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开心事。(2)出示课件学生活动的相片,问:你在做什么,这么开心?(3)小结。二、读图思考,展开联想。1、出示课件(喜恕哀乐图)看图思考:它们分别代表人物什么表情?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四幅神情图。(1)高兴图(2)气愤图(3)伤心图(4)开心图三、围绕中心,学会选材1选择一幅图,联系具体事件展开想象。提示:看到课本上的几幅图,你个人认为哪一种表情最难以忘怀的?哪件事对你印象最深刻?好好回忆事情的经过,然后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和幸福,分担你的悲伤与痛苦。2、学生发言,确定写作内容和材料。汇报发
38、言情况。(习作材料:一本书、一个地方、一种游戏、一道菜等再写下来)3、小结。四、讨论写法,重在细节。1、以课文为例,(第六册李广射虎)学习细节描写。(出示课件)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2、联想运动中的细节。(1)运动过程的细节描写:(2)做游戏的细节描写:3、表演学习过程的动作,让学生观察后发言。4、小结。五、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写作信心。1、出示作文要求。习作五:联系表情,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2、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准备开始习作。3、学生动笔
39、成文。老师巡视指导。4、总结。六、板书设计: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过程写具体(学会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练习5 教学目标: 1、学习把句子写通顺。 2、学习把一段话写具体。 3、诵读边疆小夜曲,试着“走进诗歌境界”,读出味儿。教学重难点: 诵读边疆小夜曲,试着“走进诗歌境界”,读出味儿。教与学的策略分析: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具准备:歌曲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出示句子: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补写,使句子具体?(2)教师归纳基本方法:要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如“大”,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读这部分的
40、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2)学生试着补写句子。(3)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4)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5)教师设计巩固练习。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再次感受文章是怎样把“彩塑”“壁画”“藏经洞”写具体的。 (2)小结:课文每段都是先以第一句话简要说明要描述的内容,接着围绕这个句子作具体的描述。 (3)你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景物写具体吗? (4)指名练说,师生评议。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读背边疆小夜曲。(1)讨论: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边疆是个什么样
41、子?你们听过小夜曲吗?(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表情和手势。(6)指名朗读,读出味儿,读出感情。(7)学生练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2、反馈。(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三、布置作业完成家乡景物的片断描写。板书设计: 练习5 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_ 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_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
42、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钉、给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三、布置作业搜集公益用语,准备下节课交流。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泊尔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成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压力蒸汽消毒锅灭菌验证讲课文档
- 江苏联考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 苏州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洛阳市第三批中小学面向社会公开联考招聘教师10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嘉兴平湖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编外用工9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嘉兴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幼儿园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教职工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衢州市衢江区公开招聘体育教练员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题库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标准
- GB/T 26527-2024有机硅消泡剂
- 业主授权租户安装充电桩委托书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1全册导学案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15
- 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变应性鼻炎
- T-JSIA 0002-2022 能源大数据数据目录指南
- 药食同源课件
- 《数学与科技》课件
- 医疗设备与医院感染控制
- 铁路桥涵设备检查-铁路桥梁桥面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