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_第1页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_第2页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_第3页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_第4页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山煤矿冲击地压显现记录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5年12月12日 3时41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 北五区15层七分段工作面采出52后,在工作面及两巷发生冲击。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工作面的支护全部变形,设备码放的材料和防爆水袋被冲翻,工作面高度由原来的1.8-2.0米降到1.2-1.5米,瞬间瓦斯涌出量最大达到52%。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

2、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6年1月12日 11时4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 北五区15层七分段放工作面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2震级E+ (J)延误工期(天)1/3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4 冲击现象描述下巷超前维护木梁压折4根,工作面瞬间瓦斯浓度达到1%,软硬帮瓦斯浓度达到0.8%,上山角瓦斯浓度达到0.5%(回风道设的风机正常供风)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2012 年 12月

3、 7日11时44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盆底区南翼15层三分段距离溜子道变坡点107.5米重伤人数(个) 2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4.55E+5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破坏巷道(米) 51冲击现象描述从变坡点向里94米范围内发生冲击,最严重从溜子道变坡点13米至64米,共计51米范围,产生底鼓最大1.0米左右,造成4架丛梁和丛梁架变形,整个64米范围平均底鼓0.8米,严重处30米范围,中心顶子底根向下帮平均移动0.5米,两帮平均移动0.8米,碹皮大量脱落,巷道距工作面30米处断面0.2平方米,同时有18架左右U型棚卡缆崩开。

4、基本原因分析1、孤岛面开采造成应力集中。2、工作面开采平均走向78.5米,与工作面倾向90米基本见方,导致能量蓄积。3、溜子道下区段盆底区南翼15层二分段综放面2008年5月30日已开采完,区段煤柱8米,按目前冲击矿压理论为应力煤柱集中临界值,易导致应力集中。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7年8月6日 5时2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顶板瓦斯尾巷场子头重伤人数(个) 1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

5、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场子平台溜子被掀起,抛出0.5米远,平台处巷道中心顶子被掀起倒向右帮,巷道所设U型棚有不同程度被压缩0.20.4米,场子迎头滞后4片网移近量增大,右帮达0.5米,巷道底鼓较严重达0.5米,风筒一处被鼓开。基本原因分析1、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是西二区三分段(已采)与西二区四分段(已采)之间的区段煤柱,此工作面倾斜仅48米,属于压力集中带。2、顶板瓦斯尾巷和回风道距上端溜子道的距离为12-20米,处于高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1月17日 10时3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6、 具体位置 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后期顶板瓦斯尾巷场子头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测点7C866点前7米出至点前28米之间U型棚变形,断面高度小于2.2米宽度小于2.0米;机组右帮贴上机组,水管漏水,激光线在测点出被抻断。基本原因分析1、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是西二区三分段(已采)与西二区四分段(已采)之间的区段煤柱,此工作面倾斜仅48米,属于压力集中带。2、顶板瓦斯尾巷和回风道距上端溜子道的距离为12-20米,处于高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

7、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1月22日 1时0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 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后期顶板瓦斯尾巷场子头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从场子头后4架棚开始至10架棚严重变形,最窄处宽度为1.8米,高度小于2.0米。基本原因分析1、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是西二区三分段(已采)与西二区四分段(已采)之间的区段煤柱,此工作面倾斜仅48米,属于压力集中带。2、顶板瓦斯尾巷和回风道距上端溜子道的距离为12-

8、20米,处于高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2月21日 4时0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 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后期回风道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场子头后11米开始有19架棚子变形,高度在2.4米,棚子腿最大向下缩1.1米,最小为0.6米。基本原因分析1、西二区18层三分段下块是西二区三分段(已采)与西二区四分段(已采)之间的区段煤柱,此工作面倾斜仅48米,属

9、于压力集中带。2、顶板瓦斯尾巷和回风道距上端溜子道的距离为12-20米,处于高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3月23日 18时2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 盆底区北翼15层二分段顶板瓦斯尾巷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前3架棚及场子头两架棚完好,其余4-16架棚左帮腿全部折断,共计13架棚。左帮严重偏帮,测点8D707前28-33米产生底鼓0.5米,24-28米发

10、生冒顶。基本原因分析向前施工将要接近煤柱和采空区的应力集中区,同时即将两头贯通,受三个场子掘进影响,处于压力集中区内。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1月22日 1时1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距原切眼326米处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距原切眼326米处第二段皮带头往外15米之间发生冲击,底板鼓起0.5米,将皮带尾甩掉下帮并立起,发出响声。基本原

11、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2月1日 20时3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距原切眼170米处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第二段皮带尾与顺槽溜子搭接处,皮带尾与溜子头受冲击影响,往溜子道下帮偏移0.5米,底板底鼓0.4-0.5米,回风道和工作面没有冲击现象。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

12、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3月5日 9时4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距原切眼325米处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第二段皮带头与第一段皮带尾之间发生冲击,第二段皮带头与第一段皮带尾往溜子道下帮偏移1.0米。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3月6日 4时5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距原切眼2

13、61-288米处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距原切眼261-279米之间底鼓0.3-0.5米,279-288米之间新设矩形棚木梁有10架压折,皮带架及丛梁压歪,巷道高度由原来的2.0米降到1.4米。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3月6日 4时5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第一段皮带尾往外20米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14、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有3根单体歪倒,底板鼓起0.2-0.4米,回风道弓弯处底鼓起0.2米左右。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08年3月6日 4时5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西二区18-2层三分段下块后期溜子道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8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后期溜子道第75架至87架皮带架外来压,底板

15、鼓起0.2-0.5米,中心顶子歪倒18根,皮带移向下帮,第80个丛梁弯曲。基本原因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12年11月4日 23时10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盆底区南翼15-3层二分段综放面回风石门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1.17E+5(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受冲击地压影响严重的区域20米范围内巷道发生底鼓0.3米、碹皮脱落、棚子变形缩进0.4米,造成耙斗机和矿车倾向右帮。基本原因分析1、由于盆

16、底区南翼15-3层二分段综放面回风石门在四面已开采的孤岛临区内掘进,应力集中到该区段内,震源点在采空区内。2、此次冲击地点震源震动能量1.17E+5(11.7万焦耳)、标高-284米。距冲击地压发生地点161米。3、盆底区南翼15-3层二分段综放面已形成区域内孤立综放面。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12年11月8日 15时2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盆底区南翼15层三分段综放面溜子道和回风道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2.62E+6(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17、(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溜子道从变坡点向里90米范围(工作面超前65-155米范围)发生冲击,最严重从70-90米,共计20米范围,产生底鼓0.7米左右,造成3架丛梁和丛梁架变形,整个90米范围内平均底鼓0.3米,严重处20米范围中心顶子底根向下帮平均移动0.35米,两帮平均移动量为0.3米。回风道从12N707点向里80米范围(工作面超前80-160米范围)内发生冲击,平均底鼓量0.3米,多处发生碹皮脱落,最大块为长宽高=0.9米1.0米0.5米。基本原因分析由于盆底区南翼15层三分段综放面处在三面已开采的孤岛面开采,该区段内应力集中。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矿井名称南山煤

18、矿矿井位置龙煤集团鹤岗分子公司南山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基本情况发生时间 2013年10月21日 14时15分事故损失死亡人数(个) 具体位置盆底区南翼15-3层二分段综放面回风道重伤人数(个) 所属煤层15-3层经济损失(万元) 震级E+ (J)延误工期(天) 类型()重力型( );构造型( );复合型( )破坏巷道(米) 冲击现象描述1、两道风门冲掉6个,剩余2个损坏,两道风门之间有大块碹皮脱落。2、最严重在回风道风门与回风联络巷之间,外部门套子有些损坏,里部门套子闭已经垮掉。3、风门与联络巷之间底鼓有0.5-0.8米,轨道鼓坏(开采帮侧严重),碹皮破坏严重,有大块脱落。4、有4架U型棚卡子两侧全部崩掉。5、回风联络巷木制调节风窗损坏,通风区修复。6、风水管路掉下来。基本原因分析由于上区段盆底区南翼15-3层一份段底板层综放面,由综采一队于2009年8月17日已开采完毕,右部上覆为盆底区北翼15层三分段底板层综放面,由综采一队于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