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刘永和)_第1页
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刘永和)_第2页
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刘永和)_第3页
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刘永和)_第4页
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刘永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语文教学简单一点 以初中信客教学为例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刘永和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教育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纵观语文江湖,语文被各流派教主以各种方式演绎,语文园子里各种花朵争相绽放,但我始终喜欢那朵“简单语文”之花,我欣赏“一课一得”的简单,以为把语文上得简单一点,实在一点,实用一点,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一样可以呈现语文的本真美。下面,以执教信客为例,呈现关于文本解读的“起承转合”“简单语文”观。 一、理解语义,走近语文师:同学们好!生(站,齐答):老师好!师: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两个字。生(不约而同回答):

2、信客。(教师板书“信客”)师:这个两个字很有讲究。第一个是左右结构,第二个是上下结构。汉字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结构,这两个字写好了,写得像书上的标题,那么70%的汉字都会写得漂亮,因为汉字讲究的是间架结构。这篇课文大家看一下,目录课题前面有一个符号,是什么符号?生(自由回答):号。师:为什么要加号呢?生:略读。师:什么叫略读。生:大致地读。师:大致?是简单。今天,老师教你们略读这篇课文,让你们知道“略读”读什么,怎么读。读什么呢?四个字,第一个是“字”(板书),第二个是“词”(板书),第三个是“句”(板书),第四个是“章”(板书),“章”就是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就这么多,简单不简单?生:(

3、齐答)简单。师:看见有人摇头了,是想说不简单?是课文太长了?下面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其实简单。师:我们先看“字”和“词”。请大家翻到85页。有一个“读一读,写一写”,我用汉字听写大会的方式读,大家看看老师读得对不对。(教师范读,故意读错几个字词。)师:有没地方读得不对?生:“克扣”“稀罕”。师:“稀罕”不对,怎么读?生:“稀罕”的“罕”读轻声。师:还有吗?生:“潦倒”读第二声。师:“克扣”读得对不对,这里面有一个现象叫“变声”或“音变”,在两个词都是第四声的时候,前面一个可能要“变声”。 下面我们看看写得怎么样。(请课代表上黑板写)师:“诘问”“颠沛”“伎俩”“赋闲”(学生写完回座位,全对)师

4、:写得很好,知道老师最担心的是哪个字?生:“颠沛”的“颠”。师:错,是“沛”。这个字右边不是南京市的“市”,上面不是“一点”。好,下面开始理解词义。“颠沛”的意思谁知道?生:不太清楚。师:“颠”是在陆路上颠簸,“沛”是在水里漂流。还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就是“伎俩”,有谁查过这个词?查“伎”让你见“伎俩”,查“俩”也让你见“伎俩”,这叫“连绵词”,好玩吧?这里面有深奥的学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做“研究”。师:那“赋闲”如何理解呢?(学生一起回答不知道)师: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有典故就有文化。有一个人辞官不干回家了,闲着了,叫“闲居”。闲着居住,“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音韵。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闲居

5、赋。后来人家倒过来用赋的形式写闲居在家。同学们看,有文化吧。这篇文章有文化就体现在这。大家看,我们就这几个词,内涵有多丰富。二、整体感知,走近信客师:下面我们来看“句”和“章”。什么叫“信客”?生:专门送信的。师:有几个信客?生(齐答):老信客和信客。师:他们叫什么名?余秋雨怎么回事?忘记写了?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生:因为信客是一种极其普通的职业,没有什么人会注意他是什么人。师:也对,但是,更要思考的是写姓名与不写姓名,效果不一样。如果写“王信客”,那突出的是一个人;只写“信客”突出的是一种职业。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部分?生(齐答):四个。师:哪四个部分呢?只有一二三四不行,我们来给它们加小标题

6、。(学生分四小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一代表回答)生:第一部分“改换信客”。生:第二部分“怎么做信客”。生:第三部分“失业原因”。生:第四部分“信客归属”。 师:很好,我们以“信客”来再梳理一下。第一小组,写的是接受信客;第二小组,是实做信客;第三小组,是辞掉信客;第四小组,是改行信客,或不做信客怎样?生:改行。(教师板书“换、做、辞、改)师: 都用“信客”做标题,这叫什么?叫线索。让人看得很清楚。三、重点突破,品读信客师:好,接下来看,他是怎么做信客的呢?有人介绍吗?信客一开始要不要做信客的呢?生(齐答):不要。师:哪句话表现的呢?生:“从头到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

7、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师:很好,你把我的第二个问题也回答了。老信客到底说什么把他说动了呢?老信客说什么了呢?怎么这么有用呢?第一部分中有四个自然段,“老信客声辩不清”开始,我们请四个小组分别读。(教师领读“老信客声辩不清”,四小组有序先后齐读)师:告诉我第一段老信客说的是什么?生:劝他做信客。师:接下来一段呢?生(自由回答):信客要做什么。师:第三段呢?生:怎么做信客。师:第四段呢?有一个词叫什么?生:信。师:原本不想做信客的,被老信客说来说去,也就没有推辞。这说明信客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善良。师:还有呢?生(自主回答):仁义,老实。(教师板书“善良“)师:信客很辛苦,最辛苦的是什么

8、事?生(随答):报死讯。师:我和课代表把这两段读一下,请大家想一想信客“难”在什么地方。师:看看,“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不能”后面是句号,不是感叹号。“不能!”和“不能。”有什么不同?(学生没有反应)师:那我来揣测一下。“不能!”有点激动,“不能。”显得很平静。认为这是他应该干的事,不需要考虑,不需要激动,更加平静,更加肯定。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好,这一段,信客很“危难”。表现了信客什么特点?有一个词语非常贴切。生:任劳任怨。(教师板书:任劳任怨)师:已经任劳任怨了,后面为什么辞掉了?生:好心得不到理解。师:信客好心送一份满含幽怨的信,结果还被发了财的背叛老婆的老乡扭送巡捕房!这么冤

9、枉,他有没有举报老乡?生(齐声):没有。师:他只说“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为什么?他是怎么想的?读一下。生:“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师:从这里看出了信客什么特点?生(齐答):宽容。师:很好。(教师板书“宽容”)师:信客,太“凶险”了,不能做了,那做什么呢?生(自由答):做教师,校长。师:之前还做了什么?生:代写家书。师:后来当老师、当校长,干得怎么样?先是教地理,地理教的怎样?四个字。生(齐答):绘声绘色师:国文教得怎样?四个字。生(一起从书中找):从容不迫。师:而且他对人特别好,再来四个字。生(自由回答):能体谅人。师:还有一条,他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再来四个字。生:眼界开阔。师

10、:(总结)绘声绘色,从容不迫,眼界开阔,能体谅人,多好的词啊!说明信客有什么特点?再找一个词。生:认真。师(总结):好了,这个地方是文章的结构,我们给它加小标题;这个地方时什么呢?是主题,是通过对信客的描述,表扬了他的什么精神?就是“善良,宽容,任劳任怨,认真。(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当然,不一定非要是这几个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就行。四、适度拓展,回望信客师:结构也理清了,主题也总结了。我还有两个问题。写信客就写信客,还要写一个老信客干什么?你们可以这样想,不写老信客文章会怎么样?生:衬托。师:太好了,太有才了。写老信客,老信客已经很好了,还有问题。那信客呢?更好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写老信客

11、更加衬托出信客的特点。(教师板书“衬托”。)师:背影有没有写其他背影?生:没有。师:老王有没有写其它“老某某”?生:没有。师:只有信客里写了信客,还写一个老信客。这就叫“特点”,写作特点。(教师板书“特点”)师:最后一段又写当教师,又写当校长干什么?我觉得有一点“蛇足”之嫌,就是画蛇添足。生:不同意。这样人物更加丰满。师:把当信客和后面当教师和校长联系起来谈呢?生:以前他闯荡都市,后来当教师、校长积累经验。师:哦,他走南闯北,又是大都市,所以教地理,绘声绘色;然后,他代写家书,还要揣摩句子,教国文就从容不迫;经常跑来跑去,他就眼界开阔;他做信客能体谅好多人,能体谅送信的接信的。原来,写后面做教

12、师和校长,其实和前面做信客是连着的,因为当了一个好信客所以能当一个好教师和校长。师:那么,信客死了,造一个墓,为何要放在老信客的旁边?生:信客理解、同情、感激老信客。师:很好。要是还有一个碑就好了,我们来给他写一段一句话的碑文?生:公正无私,奉献他人!师:很好,就是和信客联系不多。生:诚信,是信客的生命!师:太好了!和信客联系起来了,还有吗?生:诚信,能够赢得尊重!师:老师也来说说。“为客而来,为信而去。”“好信客,好老师,好校长!”“二三十年代信客,两三代人的记忆!”师:好,碑文也写好了。还有人说,这篇文章和背影的语言好像不同,我怎么看来看去都差不多呢?生:背影的语言诚实,而这文章的语言很真

13、实。师:背影的语言也很真实啊!生:背影的语言很质朴,这里的语言很典雅。师:“典雅”从哪看出来呢?生:因为很委婉。师:哦,很“委婉”,有“赋闲”,有“颠沛流离”,有“无以为生”,有还有好多,我们读起来半文不白,其实当中有许多文化。所以,信客不仅平实,还很典雅。刚才我们讨论的是语言的风格(板书“风格”)。师:好,我们回过头来看,略读课文,读什么,怎么读,“字词”要看,最要紧的是“句章”,要看结构、主题、特点。以后,读书就这么读。简单不简单?生(齐答):简单!师:语文就是这么简单(下课铃响,教师板书“简单”)师:其实,语文就是这么简单,语文要简单了我们就好学了;但是,这里确实有一个难点,就是语言风格

14、。建议大家课后把这两篇文章好好读一读,一定要把这篇文章的“典雅”读出来。好不好?生(齐答):好!师:下课!信客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略读课文,言辞质朴典雅,将一个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信客栩栩如生刻画,意义深远耐人寻味,感情深沉蕴藉。但信客的时代距离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有些遥远,要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还有一定难度,因而,我采用了“起承转合”法:情景式导入(起)温故知新(承)重点突破(转)意义建构(合),努力使教学设计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本课设计“起”于字词教学,正音与解释语素,这是夯实根基阶段;“承”于句章分析,给四个部分加上小标题,这是课文整体感知阶段;“转”入人物分析与特点归纳,通过描写分析忠厚、热情、诚信、任劳任怨等性格特征,这是重难点突破阶段;“合”于课堂小结,抓住“碑文”的创写、语言风格的体悟,这是建构与拓展阶段。信客可教给学生的内容太多,我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五管齐下”:一是简化目标。本节课就是展示“略读”,读什么,怎么读。二是精选内容。本节课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字词句章”进行教学,是教材教参的重点和我的选择。三是传授方法。本节课强调“自学”,把“怎么学”的过程与方法展示出来,作为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