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吸附法课件_第1页
水的吸附法课件_第2页
水的吸附法课件_第3页
水的吸附法课件_第4页
水的吸附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的吸附法课件一、一、 吸附原理吸附原理n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体物质。n吸附质吸附质: : 废水中被吸附的物质废水中被吸附的物质. .吸附吸附 : : 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 累累积或浓集的现象。积或浓集的现象。 水处理中水处理中, ,主要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使废水中的主要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使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 .第八章第八章 吸吸 附附 法法水的吸附法课件n 引起吸附的主要原因:引起吸附的主要原因:(1 1)溶质对水的疏水特性和溶

2、质对固体颗)溶质对水的疏水特性和溶质对固体颗粒的高度亲合力粒的高度亲合力 ; ;(2 2)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静电引力、范德)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或化学键力华引力或化学键力 . .水的吸附法课件吸吸附附物理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是通过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是通过分子间引力分子间引力(即范徳华力即范徳华力)而产而产生的吸附生的吸附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产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产生生化学作用化学作用,生成,生成化学键化学键引引起吸附起吸附 (有选择性有选择性) )吸附的类型吸附的类型交换吸附交换吸附水的吸附法课件二、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式

3、二、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式(一) 吸附平衡 吸附过程中,固、液两相经过充分的接触后,吸附过程中,固、液两相经过充分的接触后,最终将达到吸附与脱附的最终将达到吸附与脱附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达到平衡时,单位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达到平衡时,单位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称为量称为平衡吸附量平衡吸附量,常用,常用q qe e(mg/g)(mg/g)表示。表示。 将平衡吸附量将平衡吸附量q qe e与与相应的平衡浓度相应的平衡浓度c ce e作图得吸附作图得吸附等温线。等温线。水的吸附法课件1 1LangmuirLangmuir等温式等温式 LangmuirLangmuir假设假设吸附剂表面均一吸附

4、剂表面均一,各处的吸附能相同,各处的吸附能相同; ;吸附吸附是是单分子层单分子层的,当吸附剂表面为吸附质饱和时,其吸附量达的,当吸附剂表面为吸附质饱和时,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各个吸附点间到最大值;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各个吸附点间没有吸附质转移没有吸附质转移运动运动;达;达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状态时,吸附和脱附速度相等。状态时,吸附和脱附速度相等。 eeebcabcq1( (二二) ) 吸附等温式吸附等温式水的吸附法课件2.B.E.T. 2.B.E.T. 等温式等温式(多层吸附)(多层吸附) 假定在原先被吸附的分子上面仍可吸附另外的分子,假定在原先被吸附的分子上面仍可吸附另外的分子,同发

5、生同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多分子层吸附, ,总吸附量等于各层吸附量之和总吸附量等于各层吸附量之和。由此导出的二常数由此导出的二常数B.E.T.B.E.T.等温式为:等温式为:seeseeccBccBacq/11水的吸附法课件3 3FreundlichFreundlich等温式等温式 此为指数函数型式的此为指数函数型式的经验公式经验公式: 式中,式中,K K称为称为FreundlichFreundlich吸附系数,吸附系数,n n为常数,通常大于为常数,通常大于1 1。 neeKcq/1图解法图解法: Lgq: Lgqe e=lgK+1/nlgc=lgK+1/nlgce e1/n1/n越小,吸附性能越

6、好,越小,吸附性能越好,1/n=0.1-0.51/n=0.1-0.5,容易吸附;,容易吸附;1/n21/n2,则难吸附。,则难吸附。水的吸附法课件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三三 吸附速度吸附速度衡量衡量指标指标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吸附速度吸附速度固体吸附剂用固体吸附剂用吸附量吸附量衡量衡量单位质量吸附剂在单位单位质量吸附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水的吸附法课件吸附吸附阶段阶段颗粒外部颗粒外部扩散阶段扩散阶段孔隙扩散孔隙扩散阶段阶段吸附反应吸附反应阶段阶段吸附质从溶液中扩散到吸附吸附质从溶液中扩散到吸附剂表面剂表

7、面吸附质在吸附剂孔隙中继续吸附质在吸附剂孔隙中继续向吸附点扩散向吸附点扩散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剂孔隙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剂孔隙内的吸附点表面内的吸附点表面吸附过程一般分为吸附过程一般分为3 3个阶段:个阶段:吸附反应阶段非常快,吸附反应阶段非常快,V V主要取决于第主要取决于第I I、IIII阶段速度阶段速度水的吸附法课件外部扩外部扩散速度散速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的大小成正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比吸附剂颗粒直径越小,速度越快吸附剂颗粒直径越小,速度越快增加溶液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加溶液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可提高速度可提高速度孔隙扩孔隙扩散速度散速度

8、吸附剂颗粒越小,速度越快吸附剂颗粒越小,速度越快水的吸附法课件 四、影响吸附的因素四、影响吸附的因素(一)吸附剂性质一)吸附剂性质 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吸附有很大影响。质对吸附有很大影响。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或离子或离子)型的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分子型的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分子(或离子或离子)型的吸附质。型的吸附质。 非极性分子型的吸附剂容易吸附非极性的吸附质。非极性分子型的吸附剂容易吸附非极性的吸附质。水的吸附法课件 (二)吸附质的性质(二)吸附质的性质 吸附质在废水中的溶解度越小吸附质在废水中的溶解度越小, ,越容易被吸附越容易被

9、吸附. . 吸附量随有机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吸附量随有机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活性炭处理废水时,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效活性炭处理废水时,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效果较脂肪族化合物好,不饱和链有机物较饱和链有果较脂肪族化合物好,不饱和链有机物较饱和链有机物好,非极性或极性小的吸附质较极性强吸附质机物好,非极性或极性小的吸附质较极性强吸附质好。应当指出,实际体系的吸附质往往不是单一的,好。应当指出,实际体系的吸附质往往不是单一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干扰或互不相干。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干扰或互不相干。水的吸附法课件(三)操作条件(三)操作条件 1 1 废水的废水的pHpH值值: : 溶液的溶液的

10、pHpH值影响到溶质的存在状态(分子、离子、络合值影响到溶质的存在状态(分子、离子、络合物),也影响到吸附剂表面的电荷特性和化学特性,进而影物),也影响到吸附剂表面的电荷特性和化学特性,进而影响到吸附效果响到吸附效果. . 2 2 温度温度: : 吸附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升温有利于脱附吸附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升温有利于脱附. . 3 3 共存物质共存物质: :对于物理吸附,共存多种物质时的吸附比单一物对于物理吸附,共存多种物质时的吸附比单一物质时的吸附要差。质时的吸附要差。 4 4 接触时间接触时间: :应保证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该时间的大小应保证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该

11、时间的大小取决于吸附速度取决于吸附速度V V,V V大则所需时间短。大则所需时间短。水的吸附法课件四、吸附剂及其再生四、吸附剂及其再生1. 活性炭活性炭 在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活性炭。在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活性炭。 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 粒状活性炭(园柱状、球状),粒径粒状活性炭(园柱状、球状),粒径24mm24mm 棒状活性炭:棒状活性炭:50mm50mm,L=255mmL=255mm 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 :直径一般直径一般5-20um5-20um水的吸附法课件2. 腐植酸类吸附剂腐植酸类吸附剂 腐植酸是一组芳香结构的,性质与酸性物质相腐植酸是一组芳香结构的,性质与酸性物质相似的复杂

12、混合物。似的复杂混合物。 腐植酸类物质能吸附工业废水中的许多金属离腐植酸类物质能吸附工业废水中的许多金属离子,如汞、铬、锌、镉、铅、铜等。子,如汞、铬、锌、镉、铅、铜等。 腐植酸对阳离子的吸附,包括离子交换、螯合、腐植酸对阳离子的吸附,包括离子交换、螯合、表面吸附、凝聚等作用。表面吸附、凝聚等作用。水的吸附法课件 3 3树脂吸附剂树脂吸附剂 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呈多孔海绵状。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呈多孔海绵状。加热不熔加热不熔化,可在化,可在150150下使用,不溶于一般溶剂及酸、碱,下使用,不溶于一般溶剂及酸、碱,比表面积可达比表面积可达800m800m2 2/g/g。 树脂吸附剂的树脂吸附剂的结

13、构容易人为控制,结构容易人为控制,因而它具有因而它具有适应性大、应用范围广、吸附选择性特殊、稳定适应性大、应用范围广、吸附选择性特殊、稳定性高等优点,并且再生简单,多数为溶剂再生。性高等优点,并且再生简单,多数为溶剂再生。水的吸附法课件再再生生方方法法加热再生法加热再生法在高温条件下,提高了吸附质分在高温条件下,提高了吸附质分子的能量,使其易于从活性炭的子的能量,使其易于从活性炭的活性点脱离;而吸附的有机物则活性点脱离;而吸附的有机物则在高温下氧化和分解,成为气态在高温下氧化和分解,成为气态逸出或断裂成低分子逸出或断裂成低分子化学再生法化学再生法通过化学反应,使吸附质转化为通过化学反应,使吸附

14、质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解吸下来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解吸下来 再生再生是在吸附剂本身的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情是在吸附剂本身的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某种方法将吸附质从吸附剂微孔中除去况下,用某种方法将吸附质从吸附剂微孔中除去,恢复恢复它的吸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脱水脱水 干燥干燥 炭化炭化 活化活化 冷却冷却水的吸附法课件水的吸附法课件五、吸附工艺和设备五、吸附工艺和设备操操作作方方式式连续式连续式间歇式间歇式将废水和吸附剂放在吸附池内进行搅拌将废水和吸附剂放在吸附池内进行搅拌30min左右,然后静置沉淀,排除澄清液左右,然后静置沉淀,排除澄清液固定床固定床移动床移动床流化床流化床吸附剂固定

15、填放在吸附柱吸附剂固定填放在吸附柱(或或塔塔)中中在操作过程中定期地将接近饱在操作过程中定期地将接近饱和的一部分吸附剂从吸附柱中和的一部分吸附剂从吸附柱中排出,并同时将等量的新鲜吸排出,并同时将等量的新鲜吸附剂加入柱中附剂加入柱中吸附剂在吸附柱内处于膨胀状态,吸附剂在吸附柱内处于膨胀状态,悬浮于由下而上的水流中悬浮于由下而上的水流中1 1水的吸附法课件水的吸附法课件 当废水连续通过吸附剂层时当废水连续通过吸附剂层时, ,运行运行初期出水中溶质初期出水中溶质几乎为零几乎为零。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 ,上层吸附剂达到饱和上层吸附剂达到饱和,床,床层中发挥层中发挥吸附作用的区域向下移动吸附

16、作用的区域向下移动。吸附区前面的床。吸附区前面的床层尚未起作用。出水中溶质浓度仍然很低。当层尚未起作用。出水中溶质浓度仍然很低。当吸附区吸附区前沿下移至吸附剂层底端前沿下移至吸附剂层底端时,出时,出水浓度水浓度开始超过规定值开始超过规定值。以后出。以后出水浓度迅速增加,当水浓度迅速增加,当吸附吸附区后端面下移到床层底端区后端面下移到床层底端时时,整个床层接近饱和,整个床层接近饱和,出水浓度接近进水浓度出水浓度接近进水浓度。 水的吸附法课件 2.2.穿透曲线穿透曲线(1 1)吸附带吸附带:指:指正在发生吸附作用的那段填充层正在发生吸附作用的那段填充层,在,在吸附带下部的填充层几乎没有发生吸附作用

17、,而在吸附带下部的填充层几乎没有发生吸附作用,而在吸附带上部的填充层已达到饱和状态,不再起吸附吸附带上部的填充层已达到饱和状态,不再起吸附作用。作用。(2 2)穿透曲线穿透曲线:以吸附时间或吸附柱出水总体积为横:以吸附时间或吸附柱出水总体积为横坐标,以出水吸附质浓度为纵坐标所绘制出的曲线。坐标,以出水吸附质浓度为纵坐标所绘制出的曲线。(3 3)穿透点穿透点:当:当出水吸附质浓度出水吸附质浓度CaCa为为(0.05-0.10)Co(0.05-0.10)Co时所对应的出水总体积或吸附时间的穿透曲线上的时所对应的出水总体积或吸附时间的穿透曲线上的那一点。那一点。水的吸附法课件 (4 4)吸附终点吸附

18、终点:出水浓度出水浓度CbCb为为(0.90-0.95)Co(0.90-0.95)Co时所对时所对应的出水总体积的穿透曲线上的那一点叫吸附终点应的出水总体积的穿透曲线上的那一点叫吸附终点. .(5 5)吸附带长度吸附带长度 :从:从tata到到tbtb的的t t时间内,吸附带时间内,吸附带所移动的距离叫吸附带长度所移动的距离叫吸附带长度 。(6 6)吸附带的移动速度吸附带的移动速度: V V吸附带吸附带=/=/t t (2-10m/h2-10m/h)水的吸附法课件 (7 7)无明显吸附带无明显吸附带时,时,多柱串联试验绘制穿透曲线多柱串联试验绘制穿透曲线:将将4646根柱串联起来,见图。根柱串

19、联起来,见图。 填充层总高度为填充层总高度为39m39m,在不同高度处设取样口,首先从,在不同高度处设取样口,首先从第一个柱进水,依次通过第第一个柱进水,依次通过第2 2、3 3、4 4柱。当第柱。当第1 1柱出水柱出水C C1 1= =(0.90.950.90.95)CoCo时,停止向第时,停止向第1 1柱进水,将柱进水,将1 1柱从系统中柱从系统中脱离出来进行再生,将备用柱脱离出来进行再生,将备用柱5 5接在系统柱接在系统柱4 4之后,此时原水之后,此时原水通入第通入第2 2柱,待第二柱出水浓度柱,待第二柱出水浓度C C2 2= =(0.90.950.90.95)CoCo时,时,停止向第停

20、止向第2 2柱进水,将第柱进水,将第2 2柱从系统中脱离开进行再生,并将柱从系统中脱离开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好的柱再生好的柱1 1接于柱接于柱5 5之后,此时原水通入第之后,此时原水通入第3 3柱。以此类推柱。以此类推进行连续吸附操作。进行连续吸附操作。 水的吸附法课件 各柱的吸附量相等时的运行状态(面积各柱的吸附量相等时的运行状态(面积A A= =面积面积B B)视为达到了稳定运行状态。视为达到了稳定运行状态。 面积面积A A为图中第为图中第1 1条曲线与第条曲线与第2 2条曲线所包含的面积,条曲线所包含的面积,面积面积B B为第为第2 2条曲线与第条曲线与第3 3条曲线所包含的面积。条曲线所

21、包含的面积。图 10-1 多柱串联试验CCbCaQ0432156水的吸附法课件3 3. .吸附容量的利用吸附容量的利用: 当吸附柱出水浓度达到穿透时,但此时吸附柱当吸附柱出水浓度达到穿透时,但此时吸附柱内的吸附剂并未完全饱和,仍能吸附相当数量的内的吸附剂并未完全饱和,仍能吸附相当数量的吸附质,直至出水浓度等于吸附质,直至出水浓度等于CbCb( (吸附终点吸附终点) )为止。为止。 这部分吸附容量应该充分利用。这部分吸附容量应该充分利用。 也即是充分利用吸附带的吸附容量。也即是充分利用吸附带的吸附容量。 接触时间接触时间: :t=Q/Vt=Q/V 泄漏时间泄漏时间: :流量一定时流量一定时, ,

22、从开始进水到出水开始不符合从开始进水到出水开始不符合水质要求时所经历的时间水质要求时所经历的时间. .水的吸附法课件 (1 1)采用多床串联操作)采用多床串联操作 IIIIIIIIIIII串联运行;串联运行; IIIIIIIIII串联运行串联运行 IIIIIIII串联运行。串联运行。 图 10-2 三 柱 串 联操 作12340Q1Q2Q3QCaCbC0C水的吸附法课件 (2 2)采用升流式移动床操作)采用升流式移动床操作 从底部排出的吸附剂都是接近饱和的,从而充分利从底部排出的吸附剂都是接近饱和的,从而充分利用了吸附剂的吸附容量。用了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图 1 0 - 3 移 动 床 吸 附

23、塔 构 造 示 意 图溢 流 管直 流 式衬 胶 阀出 水溢 流 水进 料 斗通 气 阀滤 头 = 6 0 活 性 炭进水截 止 阀压 力 水直 流 式衬 胶 阀 = 6 0 水 射 器冲 洗 水水的吸附法课件4 4 吸附塔的设计吸附塔的设计博哈特博哈特亚当斯计算法亚当斯计算法1.1.博哈特博哈特亚当斯方程式亚当斯方程式 式中:式中:tt工作时间,工作时间,h h; VV线速度,即空塔速度,线速度,即空塔速度,m/hm/h; hh炭层高度,炭层高度,m m; CoCo进水吸附质浓度,进水吸附质浓度,kg/m3kg/m3 Ce Ce出水吸附质允许浓度,出水吸附质允许浓度,kg/m3kg/m3 K

24、 K速率系数,速率系数,m3/m3/(kghkgh);); NoNo吸附容量吸附容量, ,即达到饱和时吸附剂的吸附量即达到饱和时吸附剂的吸附量(kg/m3).(kg/m3). tKCVhKNCCe0001/expln1/ln 水的吸附法课件 11,上式等号,上式等号右边括号内的右边括号内的1 1可忽可忽略不计略不计,则,则工作时间工作时间t t: 临界高度临界高度hoho:当:当t=0t=0时,保证出水吸附质浓度时,保证出水吸附质浓度C C不超不超过过CaCa(穿透浓度)时的吸附剂层的理论高度(穿透浓度)时的吸附剂层的理论高度 hoho即吸附带高度,即吸附带高度,hoho吸附反应越快。吸附反应

25、越快。 VhKN/exp0 1/ln10000 eCCKChVCNt 1/ln000 eCCKNVh水的吸附法课件 2.2.模型试验模型试验求临界高度求临界高度hoho进 水C0取 样 口231出 水C0图 10-4 活 性 炭 炭 柱 ( 模 型 试 验 ) 水的吸附法课件 截距:截距: 改变线速度(改变线速度(m/hm/h);以不同的);以不同的V V进行上述试验,将进行上述试验,将不同不同V V时的时的NoNo、K K、hoho作图,可分别得出作图,可分别得出KVKV、NoVNoV、hoVhoV三条曲线。三条曲线。 图 10-5 t对h的图解截距ln( )-1/KC0C0Ceth斜率N0C0V 1/ln/100 eCCKC 水的吸附法课件 图 10-6 K、N0h0对V的图解0VN0Kh0N0h0K水的吸附法课件 3.3.吸附塔设计吸附塔设计 已知废水设计流量已知废水设计流量Q Q(m m3 3/h/h),),原水吸附质浓度原水吸附质浓度CoCo,出水吸附质允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