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豊时,烛焰 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淸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B. 只将透镜向右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向左以一泄可以观察到倒立放大 的实像C. 只将透镜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一泄可以岀现倒立缩小的实像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淸晰的像【答案】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详解】A. 由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淸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物
2、距为20cm,像距为30cm,则根据成像特点有2f u / , v 2/则2/ 20cm f , 30cm 2/可知15cm / 1 Ocm故A项正确;B. 只将透镜向左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可观 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C. 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在 光屏上;故C项正确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 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岀现淸晰的像,故D项错误。故选AC。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淸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
3、物体 与光屏的位宜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淸晰的缩小的像,物 体与光屏的距离(和凸透镜的焦距/的说法正确的是()A. =18cmB. L=14cmC. 4cmv/5cmD. 5cmf 8cm【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淸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淸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 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二10cm+8cm二18cm。由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2/10cm, /8cm2/解得 4cm/5cm 故选 AC。3. 小明在
4、探丸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立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 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務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淸 晰的像,如图所示: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淸晰的像。则对于这两次成像实验()A. 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B. 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大于30cmD. 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小于30cm【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B.凸透镜甲焦距为10cm,物距为:u=50cm-35cm=
5、15cm,当fu2/所以5cmv10cm,故C错误,D 正确。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宜时,烛焰 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B. 照相机利用了这种成像特点C.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岀现淸晰的像D. 蜡烛和光屏不动,透镜向光屏适当移动可再次岀现淸晰的像【答案】A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20cm, fu2ft即 /20cm2f、即3Ocm2/;解得1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二2f,成倒立、等大的实
6、像,v二2f,求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缩小的实像,所以u二30cm2f,解得fV15cm:而像距v二20cm, 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 的范围是:10cm/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右边的像距比 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10. 如图,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 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于是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的四个实 验情境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是()010 2030
7、405060708090 cmc.A 1|iiii|ini|iii 叩 nipiii|iiii|iiii|iiii|iu 1 卩 in010 2030 40 5| | |06070 SO 90 cmD.【答案】B【解析】【详解】A. 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涓晰的像,说明此时的成像原 理与照相机相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由图甲可得,此 时像距为15cm,故可以得到/15cm2f化简可得7.5cm/15cm此外,由图甲可知,像距为15cm时,物距在窗外,说明此时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 靠近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为15cm时,像的位置
8、应该在窗外,像距超出光具座范 闱。选项A图中物距为10cm,此时像距应该超出光具座范囤或成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 此时物距约为38cm,稍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为25cm,稍小于二倍焦距,满足7.5cm/2ft fu2f,即y30cm2/-o 故 AB 错误:C. 当h=60cm时,由*:30cm可知2/2几当物距大于时,光屏上 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 当T5cm时,由30cm今可知15cmf,即“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错误.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
9、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 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 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14.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涓晰放大的像,则下而说法A.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正确的是 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泄成虚像B.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豊互换,一泄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缩小的像C. 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小 于物体務动距离D. 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上不能成完整的像【答案】B【解析
10、】【详解】A. 由题意可知,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淸晰放大的像,说明此时2fuf9 v2/:将物体靠近透镜后,只要物距仍在2fuf这个范围,此时只需要把光屏远离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实像:故A项错误;B.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宜互换后,此时2/v/, U2ff故此一泄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故B项正确;c.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U 2/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2/ i/ /时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故c项错误;D. 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 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彼
11、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 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 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像会变暗。故D项错误:15.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程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 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 30cm 处,贝lj ()A fi!102030 40506070 80cm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淸晰的像
1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3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仁15cm; 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物距为10cm,即uVf,所以应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在光屏上看不到:故选D.二、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6. 医生给病人检査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岀的微弱声音。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B. 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C. 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D. 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A. 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
13、,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而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 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 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17.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而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岀的声 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岀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 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 的是A. 地箴、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14、而人耳听不到次声 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 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B. 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C. 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D. 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岀它们的质量,用量筒疑出它 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疑法:A.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 息,可以确泄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
15、故A不符合题意;B. 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 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 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 法:故C不符合题意:D. 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疑岀它 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 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18. 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期一端可 以听到()A. 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答案】B
16、【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英次是液体 中,最后是在气体中。【详解】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 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故选B。19. 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 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B. 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C.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答案】
17、A【解析】【分析】【详解】A. 在月球上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A符合题意:B. 在月球上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 镜探究成像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C. 在月球上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 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D. 在月球上利用弹簧测力汁测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讣能测量力的大小, 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 山
18、西民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着历史的足迹代代传唱。如图 是某歌手在台上演唱晋北河曲民歌走四口的情景,关于歌手的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歌手停止演唱时麦克风还会传出她的歌声B. 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 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D. 优美的歌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答案】C【解析】【分析】(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4)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
19、都称之为噪声。【详解】A. 歌手停止演唱时,即声带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则麦克风不会再传出她的歌声,故A 错误;B. 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 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故C正确:D. 歌手们动听的歌声,如果彫响了他人的休息或学习时,就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C。2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及声呐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用有限。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髙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 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一一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岀高能 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
20、的表而,使物体表而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 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而的目的。传播特性一一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左向 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声呐系统是超声波应用的一种,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 (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 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超声波能够淸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o(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泄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4)假设开始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岀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
21、射回来的信号,且此时信号频率不变,此时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m(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且传播速度不变)。接下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 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在向潜艇A (选填“靠拢”或“远离”),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请问 声波频率变低1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m.【答案】20Hz-20000Hz能量 真空不能传声7500远离8700【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園是 20Hz-20000Hz;(2)2由于超声波具有能量,所
22、以超声波能够淸洗物件:(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左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4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 1500m/sx 1 Os= 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15000m2=7500m:5 由材料可知,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潜艇A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远离潜艇A;6 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5B=VB=20m/sx60s= 1200m,潜艇B与潜艇A之间的距离52=5i+5B=7500m+ 1200m=8700mo22.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
23、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 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甲 “一 乙丙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髙。由此可以得岀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 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髙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钢丝。 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岀的结论是:【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详解】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T钢丝5cm0.1mm2松(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髙,该 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 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纟幺: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线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 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岀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建投国电准格尔旗能源有限公司招聘31人(内蒙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健康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半导体材料分析测试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半导体物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职业学院《媒介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民族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药品二级库房管理
- 自体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操控基础》课件
- 检测糖化白蛋白临床意义
- 2025年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限公司招聘(9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铍箔及铍合金箔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女小学生关于月经的课件
- 2024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应急广播终端安装施工规范
- 以“蛋白质”为主线的单元境脉设计与教学重构
- 墙面木饰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