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窗体顶端鼎儿老师关于“科学教学问题设计以及提问策略的讲座”培训笔记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方法,一节课内有多少个问题?我们可以数一数,平均有50多个,其中有教师准备的、也有临时的、还有口头禅。们用什么去影响、干预学生的思维?我们不能像体育课那样用口令,只能通过提问。提问是科学课上干预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所有带了问号的都是问题吗?这有必要研究。一、关于问题设计的研究 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还三个度:广度、深度、难度。(一)问题广度的设计 广度即问题的思考范围或问题的空间。如:问题1:“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里溶解?” 这个问题的空间过大。有时学生会无从回答,适当地缩
2、小问题空间就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可以改问:“ 厨房里有哪些物体能在水里溶解? 实验桌上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 白糖、木屑、食盐、味精这些物体哪些在水里能溶解?刚才的问题空间一个比一个小,是用限定、制定范围的方法来缩小问题空间。问题2:“蝙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来压缩问题空间。可以改为: 蝙蝠是杂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 蝙蝠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根据食性,蝙蝠属于什么动物?问题3:“讨论: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物,月球上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太大。有的是两种之间的联系,有的是三种之间的联系,学生要讨论的范围太大了。可以改为:“月球引力很小,与月球上没有空气之间有什么
3、联系?”(问题压缩了)当然,问题的空间不是压缩得越小越好。压缩问题的空间有利于突出问题的重点,迅速发动学生思维,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但是,问题空间太小也会产生束缚影响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副作用,扩大问题的空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但问题过大影响教学效率、思维效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空间。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空间。比如:需要学生了解根的特点,就要缩小问题的空间;需要学生梳理、整理(植物的特点),就要把空间扩大一些。(二)问题深度的设计问题深度是指提问所规定的学生认知活动的层次。分记忆、理解、应用、发展几个层次。1记忆层次如:“水的净化方法有哪几种?”、“蚕宝宝是不
4、是昆虫?”记忆层次的问题很难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以上问题可以改为理解层次的问题。2理解层次如:“蚕宝宝是不是昆虫?为什么?”、“自然水域里的水为什么不纯净?这样的问题用纯粹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解决的。3应用层次如:“盐、铁屑、木屑、沙子,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一一分离开来?进入应用层次的问题就能使知识之间联系起来,是活的知识。”、“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水的认识?”3发展层次即引导孩子在原有层次上求得发展。如:打孔卡片,“用有孔、无孔的三个空位卡片可以表示8个字母,那么如果有5个孔位呢?请研究孔位的多少与表达的字母数的联系。”,又如:“统计豌豆数”、“统计身高、体重”通过统计得到的认知就是发展层
5、面的。问题的深度,有时还可以解释为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的深度。(三)问题的难度设计可以表达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距离大的问题难度就大,无距离就无难度可言。作为问题的特性,广度和深度是问题固有的,而难度则是呈现给学生以后表现出来的。如:“这个几天晚上九点,我们可以在头顶看到哪些星座?”对于实际观察过的学生来说,这是个记忆复述的问题;对于星空知识掌握得扎实的学生来说,是可以推测出来的;对于连星座知识都不知道的学生来说,就无从解决了。(对于教师来说)知识的难度还比较好把握,更难把握的是思维的难度的掌握。是由学生对这一问题没有理解、储备而造成的;是由思维活动的程度明显超越
6、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造成的。如:让学生同时思考两个变量就比较难;如:蜡烛会熄灭吗?,要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检索,既涉及到已有知识信息的质量,又涉及到提炼加工。二、问题的准备与设计(一)一个好问题的标准1、问题的目标:既要符合课的总体目标,也要有该问题自己的特定目标。听课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是随意性的。2、问题的内容:问题的内容要合适。? 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 与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兴趣动机、这个阶段的需求相适应。所以,课进行到某个阶段,提出的问题是很讲究的,最佳状态: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产生的问题一致。? 与课堂教学的形式、时间想适应3、语言文字上的要求:要简单明了。比如:教师手拿一个空杯
7、子,问学生:“这是一个空杯子吗?”学生很难回答:是生活中的“空”的标准,还是要说“杯子里有空气”?这个提问应该调整为:出示一个杯子中有水的杯子,问:“杯中有什么?”学生会说有水,教师把杯子中的水倒掉,然后用毛巾擦干,问:“现在杯中有什么?”,学生一般会说有空气,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提出来后要让学生说得清楚,不产生歧义,教师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能否回答。4、问题的结构。每个问题够不是鼓励的,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与其它活动之间应有良好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优化的结构。(二)问题的编制1、试答检查检查是否适合学生、是否符合目标、能否回答、是否好回答、是否会引起有争议(是有益的
8、争议还是无益的)、是否会产生歧义、是否会答非所问等。通过试答来改善问题,重新设计。老师们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先确定答案是什么,然后根据答案设计问题。2、变式表述同一个问题用多种方式表达,从而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最有效的问题。比如:“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不倒翁”是怎么立起来的?“不倒翁”怎么能使自己立起来?是什么原因使“不倒翁”自己立起来?(此问题最佳)3、弹性处理把一个问题向难易两头设计。一个问题确立以后,想一个更难的或更简单的问题,在比较。(同样问题设计多个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可对付不同层面的孩子。)比如:“(蒸馒头时的)白气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弹性处理:改变成较容易的问题:
9、“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白气是看得见的,所以白气不是水蒸气,请问:白气是什么?”改变成难容易的问题:“冰棍周围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4、问题结构设计形成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以问题来结构活动。比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三、问题的提出与分配的设计(一)问题提出的原则:全体参与思考。激发每个孩子的思考活动,使每个孩子都作出回答反应。(二)问题提出的具体方法建议:1、选择提问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选择。A在安静、专注环境下口述提问;B在热闹、复杂、注意力分散的环境中文字提问(把问题写下来);C在分组、比赛、游戏、需要个别指导的情况下卡片提问(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些问题的指导);D其他用图片、实
10、物、实验等来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来)。2、选择提问的时机。进一步创造时机、创早条件。选择注意力集中的时机;选择有心理准备的时间。最高境界:把教师要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提问,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科学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三)问题分配的具体方法(提问后请谁回答)1、平均分配。不要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关注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2、无规律分配。不要让学生找着规律,不只点举手的,也点不举手的。3、针对性分配。有策划的、有计划的的分配:不难的问题分配给基础差的学生,难的问题分配给不怕答错的。4、延缓和优先。已经回答过的延缓分配,不举手的有限分配。如:“我知道你会,这次要把机会留
11、给别人。”“你把手放下,灯会还有更难的问题。”5、先分配,后提问,或先提问,后分配。特殊情况下(有学生开小差时),可以先点名后提问。四、问题的候答与理答(一)候答候答是指提出问题后等候学生回答的过程。1时间不宜过短。现状:老师急于获得答案与往前推进,忽略思考问题的时间,造成问题答案与问题本身质量比高,易养成学生不加思索、马虎随便的习惯。改进: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举手的反应情况),如:有十几个学生举手。即时有学生举手了,也不要急于分配。2关于重复问题。要注意:一般主张问题哦不重复,即:说的时候简明扼要,候答过程中不要重复,养成只说一遍的习惯,对反应明显不足时,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二)理答理答
12、是对学生答案的处理。注意点:1、注意倾听。学生回答是一种自我表现行为,教师必须至始至终倾听,教师带头倾听具有安定课堂、鼓励的作用。2、不作暗示,不露声色。对答题的学生只能有鼓励往下说的表示,不要打断、不要不耐烦;有兴趣地听、微笑地点头,让孩子说完。许多孩子并不离谱,有自己的道理,但老师常会忽略。有的情况下可以作出相反的表示,如:对说对的学生皱眉头、对说错的学生点头,以引起全班的思考。3、努力理解学生答题的思路、背景。是什么使他这样想的?有什么背景?学生的回答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说到底都有对的地方,都有其来龙去脉,都有天然的“合理性”。4、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帮助。帮助措词、澄清(事实)、整理归纳
13、。5、积极评价学生的回答。用正面评价、促进性的评价,因为相对于思维的结果来说,思维的过程更重要。6、对答案进行达标处理。用补充题为(“还有补充吗?”)、用归纳整理的方法,或对错误答案重新组织讨论,进一步分析。7.对答对、答错的评价。答对了就答对了,不用大肆表扬,用无声的表扬:不要老是说“你真棒,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小科学家”。说对了就是一种快乐,任何表扬没有意思,会引起更多的副作用。答错了要鼓励。楼主(chener) 回复(0) 回复请先登录,游客请先注册窗体底端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纯碱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藏与鉴赏课件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支付领域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酿啤酒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身份识别制度题库(含答案)
- 撞憬美好集体课件
- 2025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复审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检测员岗位职责及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老师聘请考试真题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
- CT机拆装协议书
- 抖音官方个人协议书
- 亚行贷款资金管理办法
- DB34T 4839-2024一体化智能泵站应用技术规范
- 家装返修协议合同书模板
- 对标工作的方案和计划对标管理实施方案
- 《油烟机清洗》课件
- 长鑫存储在线测评
- 图书管理员考试的注意事项和建议试题及答案
- Q-GDW-1480-2015-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