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_第1页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_第2页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_第3页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本文是关于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1:重阳登高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不少,有北溪、魁星岩、牛姆林、东溪大峡谷、仙洞山 等风景。今日是重阳节,凑巧的是,它在国庆节假日当中。因而,时间自由,甚 是充裕。老婆的同学六人,携妻带子,从南安来到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永春。 吃完午饭后,一行人浩浩荡荡,便向逢壶仙洞山驶去。仙洞山是国家AAA级旅游胜地,古称瑞峰、陈岩山,海拔 580米,位于蓬壶 镇之西北面。它吸引了不少游人文客和情人佳偶。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上 至七十几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样样俱全”。他们有的来烧香拜

2、佛,请 神还愿; 有的登山越谷,锻炼身体 ; 有的慕名而来,游览名胜。一路上,都是水泥道路,甚是平坦宽阔。我们二十几人,四辆轿车,急匆匆 地驶向仙洞山,来到山脚,眺目远望。只见山葱葱郁郁,绿色盎然。一大片古老 而朴素的岩石镶嵌在山的中上部,怪石嶙峋、奇峰耸秀,甚是显眼。其余的亭台 楼榭掩映其中, 被椎子树林遮住, 有的也只能看到屋脊, 有的只能看到突出树林, 较为高耸的楼台。在仙洞山,有十二种树木,其中珍稀树木有六种,是一片罕见的亚热带季雨 林,林深树茂。人们处于里面,如处一片清凉之地。由于地理优势,风调雨顺, 气候得宜,在这江南的秋季中,仙洞山的树木仍然长势良好,一片绿意,一片生 机勃勃。我

3、们走向山坡的蜿蜒大路,在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树下,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几个红色大字“美山经草翠”。它刻在石上,笔力遒劲,甚是显眼,颇有特色。 石刻左边是放生池,池里人造仙鹤屹立,姿态优美 ; 大鱼栩栩如生,嘴尾朝天 ; 青 蛙匍匐在石上,仿佛在时刻鸣叫,令人耳目一新,有一种活跃之美,有一种亮丽 之色。走过一段鹅卵石小道,人们可看到一只石象,身形大如真象,巧夺天工,惹 人注目。据说在原始时代,神农氏教民耕地,是以象拖犁,后来将野牛驯化后, 代替象耕。石浩似象型,加以雕刻,犹如真象立在眼前,常伴神农于仙山之中。它颇受人们喜爱,不少人与象合照,人象合一,以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独特的 留念。这真是一件颇有意

4、义的事情。在鹅卵石小道两边,一些茶花树一字排开,经过人工打扮,姿势柔美,绿叶 亮泽; 万年青鲜翠欲滴,立在两旁,随路而行。小道旁边一尊弥勒佛塑像,体型巨 大,耳垂至肩。他安然静坐,笑容可掬,感染了光临的客人,带给人们一片片好 心情,带来一个个好希望。登上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真宝殿。殿前钟楼鼓楼互相对望,真不知有多少年 了。它们布局对称,遥遥相对,甚是庄严,甚是有气派。殿里供奉的神农大帝, 香火不断,紫烟袅娜,烛光闪烁。有些人烧香朝拜,祁佛保佑,保佑身体健康, 平安吉祥 ; 有些人诚心叩首,默默许愿,求神呵护,事事如意。一路登山,拾阶而上。不久,我们来到“神农洞府”。它又名“鼓石室”。 相传神农大

5、帝驾祥云南游时, 因爱慕逢壶胜境, 降居此山, 在这石室中设坛传道, 教化人民。洞中的底部以石击之,杳如鼓声咚咚。那简陋的石室赋予了美丽的传 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让人肃然起敬,不由得令人神往。在仿佛中,在此时此 刻,神农大帝在给我们讲道授经。据说该洞是八仙拜访神农氏的居所,内有天然 石桌,可容八人环坐。但现在,已不见石桌,只留下我们的想象,留下我们的神 往,与神心语,与佛神交。山中有九曲岭, 曲径通幽, 是通往仙洞山峰顶之路。 道路全用石头砌成台阶, 迂回曲折。在这林荫小道中,品尝山林石景,享受仙洞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面 貌焕然一新。我们一行人一鼓作气,历经九曲,沿石阶而上,也不禁微汗流出,

6、 气喘吁吁。在九曲岭路上,可见“逢壶仙界”四个大字。该摩崖石刻为明代大书法家张 瑞图所书。他是福建晋江人,万历 35 年进士,官至大学士。他的字笔力遒劲,结 构严谨,令人叹服,令人难忘,让我在欣赏中频频回首,不忍离去,真是魅力十 足,光芒四射。仙洞山峰顶,古代是座古寨,整个寨有三个寨门,即南门,北门和东门,非 常险要。人们要攀藤附壁才能爬上峰顶。如飞鸟行走的路线,因而,人们将通往 山上的道路称为“鸟道”。但现在,攀上峰顶有路可循,有路可走,不必费太大 的劲,经“鸟道”而至天后宫。里面供奉“海神”天后娘娘。据介绍,她祖籍莆 田,自小生于海边,熟悉水性,通晓天文气象,平生救人无数,终生未嫁,是中

7、国影响最大,供奉最多的女神。后世称其为“马祖”,“天妃”,“天后”,“天 上圣母”等。有些人烧香礼佛,虔诚祈祷,甚是诚恳,甚是真切。殿里殿外也很 是热闹,香烟上升,鞭炮声响,人流不断。经过诵经堂,我们来到峰顶的无极殿。它系双层仿天坛圆形殿宇,高度与底 部直径约为 999 厘米。上层供奉神农大帝,下层供奉弥勒佛,保佑国家安泰,人 民康安,笑口常开。在无极殿眺目远望,远处的景物被树木遮挡,只能从树的缝 隙看到部分的远景,这真是一点小小的遗憾。我只能感叹树林的高大与雄伟,感 叹树木的生命力旺盛,感叹绿色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我们二十几人在无极殿前留影,作为一群人重阳登山的见证。这既见证了同 学情,朋友谊

8、 ; 见证了仙洞山与人的密切联系 ;也见证了人舍不了山,山与人不可 分。仙洞山的殿老径幽, 胜景殊多。它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引人沉迷, 美丽动人, 是一个好去处,值得一见,值得一游,值得观赏。我喜欢仙洞山的山山水水,翠 绿的树林,优美的故事,依山的建筑,名人的笔迹,值得礼拜的神佛等等。仙洞 山,亮在我的眼里,醉在我的心里,它将留在记忆的深处,伴我长行。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2:重阳节随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采桑子重阳毛 泽东) 在枪林弹雨中,在战火纷飞时,毛泽东同志于戎马倥偬中挥笔填词,还有着 如此

9、浪漫的情怀。斗转星移,日升月落,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 ; 改革开放,各种为经济 搭台的新造节日如雨后春笋,加上许多洋节日漂洋过海而来,并颇受追捧。于是 乎,传统老节备感冷落,常常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在这个以高速为时尚的现代社会里,传统节日可能会被不少人忽略。我是一 个年过半百的人,基本上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长大的,尽管外表要紧跟时尚, 如上网冲浪、用“伊麦尔”写信等,但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加上还有八十高龄的慈母在世,今天这个好日子我自然记得的。据有关记载,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 唐朝,有了正式的名分尽管是民间的。这以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关于重 阳,由于

10、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因地而异,于是就有了有登高、踏青、赏菊、 饮酒等许多习俗。古今文人墨客传下来诗词,最熟悉的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久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我的心田里,它已经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寄 托着亲友情感的载体 ; 它,已经渗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中,融化在炎黄子孙的血液 里。然而,时至今日,传统节日正日渐衰微。在许多新生代心目中,不少传统节 日,似乎简化为一顿饭、两瓶酒,那些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因素只剩下一个 遥远的模糊背影“ 80后”和“90后”们,他们可以在平安夜“今夜无眠”, 可以为圣诞老人而大煲“电话粥

11、”。但是,却不愿意在重阳节打一个问候电话, 甚至发一条祝福短信。前几日,有长沙周南中学老师来我校交流, 其中就有与我两度共事的黎老师。 日月如梭,感觉更甚 !想当年,他们夫妇携手远赴长沙, 仿佛还是昨日, 不经意间, 已经 20xx 年有余,她的女儿今年已经考入武汉大学 ( 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 。战友久 别重逢,自然十分高兴,于是在校园里合影留念,一切尽在不言中。但愿我们的发展,不是以牺牲传统为代价,因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 !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3:重阳节所见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景色迷人的佳美悦境中, 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律规定的首个老年节。节日里,

12、开化县教育局在天地学校大会堂举办了“庆祝首个法定老年节”的文艺表演大会。与会的古稀寿 星老师们乐开情怀,兴致昂然。华埠镇街道的东岸社区,横街社区,枫树底社区 为 14 对金婚幸福老人在华埠区域浪漫巡游。华埠镇华阳村聚集全村花甲以上的老 人共进宴席,两委干部在宴席会上,代表全村村民共祝老人们幸福安康,寿比南 山!重阳节,既是人们赏菊、登高的传统节日,更是尊敬老人的节日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更代表着我们应该敬老爱老尊老。期盼着,当地政府像节日里一样,关爱老人,常常顾问。 期盼着,炎黄子孙们,继承中国敬老爱老尊老的光荣传统,常回家看看 !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4:九九重阳,一地落叶 凉爽的秋

13、风,赶跑了夏的酷热,果实熟了,叶子黄了,小草枯了,夏的浓绿 和茂盛褪去了,大地一片萧杀。秋来了,让人生出许多怀恋和思念,也让人生出许多凄凉和哀伤,让人看到 了满地菊的花黄,也让人见到遍地霜的孝白。让人喜收累累硕果,也让人承受飘 飘落叶。秋来了,秋天里有个重阳节。 重阳节里让人重吟古人重阳诗词的隽永和绵缠, 温雅和忧伤。王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写出了诗人独处异乡异土生活的 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白居易“有恨头还白, 无情菊自黄。”毛泽东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遍地黄花分外香”秋天来了,重阳节里,顶着落叶,踏着白霜,无限感慨,惨然忧伤。八十五 年前的那个重阳节里,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人们,敲响了腐 朽政权的丧钟,战地黄花分外香,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三十六年前的那 个重阳节里,高山垂首,江河呜咽,大地哀伤 ; 今又重阳,西风猎猎,花红褪色, 满目叶黄。秋天来了,刮起瑟瑟的秋风,一地腐叶,让人心冷,也让人有许多追忆和联 想。重阳节里,追忆着天郎气晴的梦,依稀梦里,仿佛又回到官兵一致,没有一 星和五星相差的不平 ; 老乡的炕头,喊着大爷大娘,品尝着透心甜的红枣,话着家 常,谈着五帝三皇 ; 一个遇到坎坷的路人,许多人出手搀扶相帮,当感激的问声你 叫什么,助人者回答,我叫雷锋,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