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2017年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参考材料重点内容:1、消防安全理论知识。2、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3、安全基本常识等。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C )火灾属于C类火灾。(A)火柴仓库(B)钾金属(C)煤气(D)汽油2、根据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将火灾分为(D ) 类。(A)三(B)四(C)五(D) 六3、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的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E类 火灾的事(B )(A)石蜡(B)电气油开关(C)布匹(D)甲烷4、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 )的方针。(A)以防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专门机关5、燃烧是可燃物与(A)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
2、有火焰、发 光和发烟现象。(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D )现象,称为燃烧(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7、燃烧应具备(A)、放热和发光三个特征。(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8根据燃烧的定义(D)不是燃烧中的常见现象。(A)火焰(B)发光(Q发烟(D)爆炸9、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B)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
3、危险性就越大。(C)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D)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 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D)(A)自燃点(B)闪点(C)自燃(D)燃点11、 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A )。(A)黄磷(B) 金属钠 (C) 高锰酸钾 (D) 氯酸铵12、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磨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A )的危险特性。(A)燃点低,易点燃(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自燃性13、 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
4、沫扑救。是因为它具有_B_ 的危险特性。(A)遇空气自燃惟 (B)遇湿易燃易爆性(C) 积热自燃性(D)以上都不对14、下列(B)不属于危险化学品。(A)硝化甘油 (B)菜油 (C) 液氨 (D) 汽油15、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 放出(C),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A)氢气(B) 氮气(C)氧气 (D) 氯气16、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凡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 为(A)。(A)直流电流(B)稳恒电流(C)交流电流(D)稳压电流17、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电路连接方式称为(B )。(A)并联(B)串联(C)串并联(D)混联18、
5、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在运行中超过安全载流量或额定值,称为(C )。(A)短路 (B)接触不良(C)过载 (D) 漏电19、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一点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造成相碰或相袭,引起电气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A)(A)短路(B)接触不良(C)过载 (D) 漏电20、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由于接触面处理不好,接头松动,造成连接处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的现象。称为(B )。(A)短路(B)接触不良(C) 过载(D)漏电21、( D )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的电荷,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 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A)短路(B) 接触不良(C)过载(D)静电22、下
6、列不属于高层民用建筑的一项是(B )。(A) 10 层的居住建筑 (B)建筑高度为25. 0m的单层公共建筑(C) 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D)建筑高度为25. 0m的2层公共建筑23、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指发泡倍数为(B )的饱沫灭火系统。(A)20 ( B)21200 (C)201 1000 (D)1001 200024、属于梯类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是(D )。(A)逃生缓降器(B)应急逃生器(C)逃生绳 (D)悬挂式逃生梯25、下列关于身上着火的处置方法,错误的一种是 (B )。(A) 身上着火,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B) 身上着火,应尽快脱掉衣帽,快速奔跑,把身上的火
7、焰吹灭(C) 身上着火,在场的其他人员可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把火扑灭(D) 身上着火,在场的其他人员可用湿麻袋、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 起来窒息灭火26、我国现行的消防法于(C )开始施行。(A) 1998 年 9 月 1 日(B)2002年 4 月 29 日(C) 2009年5月1日(D)2005年9月1日28、下列各项不属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是(D )。(A)火灾报警系统 (B) 疏散指示标志 (C) 机械防排烟系统(D) 普通电梯2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C)A、储罐区内B、储罐下C防护堤外D防护堤内30、 下列哪种灭火器使用前需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C )
8、。(A)手提式清水灭火器(B)手提式机械泡沫灭火器(C)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D)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31、BC类干粉灭火器又称为(A )干粉灭火器。(A)碳酸氢钠(B )磷酸钱盐(C) 钾盐(D)氨基32、ABC类干粉灭火器又称为(B )干粉灭火器。(A)碳酸氢钠(B) 磷酸铵盐(C) 钾盐(D)氨基33、室外消火栓使用完毕后,需打开(B),将消火栓内的积水排出, 以免结冰将消火栓损坏。(A)阀瓣(B)排水阀(C)阀杆(D)接口34、防火门按其(D )可分为非隔热防火门、部分隔热防火门及隔热 防火门。(A)材质 (B) 结构形式 (C)开启方式(D)耐火性能35、( D )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9、A)A类(B)B类(C)C类(D)D类36、( D )火灾是指带电火灾(A) A类(B)B类(C)C类(D)E类37、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B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 素。(A)初期阶段(B)发展阶段(C)猛烈燃烧阶段(D)熄灭阶段38、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 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称为(B)(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39、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定期开展全员消防教育培训, 提髙全员的消防 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能力。下列能力中,不属于员工通过教育培训必须具备的消防安全能力的是(D )。A. 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B. 扑救初期
10、火灾的能力C.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D. 救援被困人员的能力40、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施(A)2015 年 5 月 1 日 (B)2014(C)2011 年 12 月 31 日 (D) 201541、焦炭的燃烧属于(C)(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42、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A)(A)着火(B)爆炸(C)43、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液体的(A)燃点(B)自燃点(C)GB50016-2014,自(A)日起实年1月11日年12月31日(C)表面燃烧(D)阴燃的先兆。自燃(D)沸溢(C)分类的。闪点(D)凝固点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工作贯彻的原则是(C )A.政府统一监
11、管B.部门依法参与C.公民全面参与D.公民积极监管45、根据ZGS15023动火作业管理标准(第2版)规定,动火许可 证有效时限一级动火期限为(),二级动火期限为(),三级动火期限 为()。(A)(A) 1 天,5 天,7 天(B)1 天,3天,5天(C )2 天,5 天,7 天(D)2 天,3 天,4天4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特种作 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第二一条:“特种作 业操作证每()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 内,连续从事本工种()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 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
12、同意,特种作业操作 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年 1次。”(B)(A)3,15,6(B) 3 ,10,6 (C) 6,10,6(D)6, 15, 647、 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产生装置、(A )、泡沫混合液管道、 泡沫液储罐、消防泵、消防水源、控制阀门等组成。(A)泡沫比例混合器 (B)报警阀(C)驱动气体瓶组(D)水流报警装置48、消防控制室值班期间,每班不应少于(B)人。(A)l (B)2(C)3(D)449、 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B)。(A)排烟阀(B)防火阀(C)百叶窗(D)挡烟垂臂50、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正面操作 距离不应小于(C
13、)米。(A)1.0(B)1.1(C)1.2(D)1.3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人工触发火灾报警信号的设备是:(B)(A)感烟探测器(B)手动报警按钮(C)声光警报器 (D)消火栓按钮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探测火灾的设备是:(A)(A)火灾探测器 (B)手动报警按钮(C)声光警报器 (D)消火栓按钮53、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发生故障时所处的状态是(D)。(A)正常监视状态(B)自检状态(C)屏蔽状态 (D)故障报警状态54、 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复位操作可以实现的功能(A)。(A)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屏蔽状态受到复位操作的影响(B) 复位所有总线制被控设备和手动消防启动盘、
14、多线制消防联动控制盘上的状态指示灯(C) 清除消音状态(D) 清除当前的所有火警、故障和反馈等显示二、多项选择题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等。(A)监管功能(B)故障报警功能(C)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D)电源功能2、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主要由(ABD)等软硬件设备组成。(A)主机(B)显示器(C)扬声器(D)图形显示装置软件3、 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的信息特征:(ABD)(A)显示器显示火灾发生部位、设备类型、报警时间(B)点亮“火警”总指示灯,不能自动清除,只能通过手动复位操作进行清除(C)显示器显示“系统运行正常”等类似提示信息(D)发出火警声响音调(消防车声
15、)4、防火的基本措施包括:(ABCD(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C)消除引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5、火灾是在(AB所造成的灾害。(A)时间或空间上 (B)失去控制的燃烧(C)燃烧(D) 化学反应6、 按建筑高度分类,建筑物可分为:(ABD等。(A)高层建筑 (B)单层、多层建筑(C)超低层建筑(D) 地下建筑7、 以下建筑材料属于无机材料的是:(AC)(A)天然石材 (B) 建筑塑料 (C)建筑金属 (D)建筑木材8以下建筑构件属于难燃烧体的是:(CD(A)木柱(B)砖体墙(C)水泥刨花板 (D)木质防火门9、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ABCD)等凸出物,以免影响疏散。(A)阶梯(B)门槛(
16、C)门垛(D)管道10、常见的防火分隔物有(ABCD)等。(A)防火卷帘 (B)排烟防火阀(C)防火窗 (D) 防火墙11、 防火门和防火窗按耐火极限可分为:(ABC)(A)甲级 (B)乙级(C)丙级(D) 丁级12、消防水炮按安装方式可分为(ACD三种类型。(A)固定式(B)手动式(C)车载式(D)移动式13、 灭火器有效性的检查包括:(ABC)(A)外观检查 (B) 密封性检查(C)强度检查 (D) 耐火检查14、干粉灭火器清洁维护要求包括(ABC)等。(A) 灭火器应放置在保护物体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B) 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进行再充装(C) 灭火器满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及以后每
17、隔二年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的方可使用(D) 灭火器满三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及以后每隔一年应进行水压试验1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雨淋报警阀组用于(ABCD)等。(A)雨淋系统 (B)预作用系统(C)水幕系统 (D)水喷雾系统16、消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包括:(ABCD)等(A)消防法律 (B)消防行政法规(C)地方性消防法规 (D)消防行政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17、根据闪点,将液体生产、加工、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 乙()、丙()三个类别,以便根据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采取相应的 消防安全措施(ABD)。(A)闪点v 28C的液体 (B)闪点28C,但v 6
18、0C的液体(C)闪点28C (D) 闪点60C液18、电气室发生火灾的原因有(ABCD(A)短路(B)过电荷(C)电弧(D)电火花19、根据ZGS15023动火作业管理标准(第2版)规定,以下属于动火作业的是(ABC(A)气焊、电焊或切割(B)喷灯(C)电钻、砂轮、风镐(仅限于易燃易爆设备、管道本体及防爆区 域内)(D)原设计在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切割、明火作业(含电加热等)三、填空题1、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 灭火最有利阶段为(火灾初期)。窒息法、冷却法、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3、最常见的四种灭火方法有(抑制法 隔离法)。4、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 红、黄、压力情况,当指针
19、在(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已经不能使用5、乙炔瓶、氧气瓶的存放和使用,必须距明火10米以上,瓶距在5米以上。乙炔瓶必须加装(回火阻止器)6、根据ZGS15023动火作业管理标准(第2版)规定,六级以上 (含六级)大风天,禁止在(高处动火)和(室外动火)。7、二级动火经禁火区域作业长现场确认,由(单元负责人)签发。 &根据ZGZ15022动火作业管理办法(第1版)规定,一、二级 动火作业由(委托单位)和(动火单位)双方监护,三级动火由(动 火单位)监护。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
20、离)。10、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 限不低于(3.00h )的不燃性墙体。11、消火栓由(阀门、出水口、壳体)部件组成。12、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部件组成的。13、甲醇、原油、乙醇火灾等属于 B类火灾。14、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 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 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16、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报废年限(12年)。17、2017年 消防活动主题是(关注消防、平安你我)。18、 公司消防水管网增压联系能环水调电话:(3526674或35
21、26675)19、火焰是由(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构成的。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构成。四、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 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 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 别。(V )2、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V)3、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X )15欢迎下载精品文档4、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
22、和称为烟气。(对)5、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高,火灾危 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X)6、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7、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 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X)8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V)9、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V )10、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 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V )11、电路一般总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控制设备四个基本部分 组成。(V)12、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
23、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 厂房和库房属于高层建筑。(X)13、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分为甲、 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V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电源等四部分组成。(V )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V)16、逃生避难器材按结构分为绳索类、滑道类、梯类、呼吸器类等17、根据不安全因素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的 不同,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特大火灾隐患。 (x )18、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
24、带电设备火灾和 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 灾。(“)19、于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 灾。(“)20、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又叫BC类干粉灭火器,可灭固体、液体、 气体火灾,应用范围较广。(x )21、 水基型灭火器每次更换灭火剂或者出厂己满三年的,及以后每隔 二年应对灭火器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强度合格才能继续使用。(x )22、室外消火栓DN100 DN150mr出水口专供灭火消防车吸水之用。DN65m出水口供连接水带后放水灭火之用。(V )23、 疏散指示标志灯,一般设在距地面不超过 Im的墙上,千万不可 设在顶棚吊顶上。(V )24、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25、的门为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门主要安装 于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墙上。建筑物内附设一些特殊房间的门也为甲级 防火门,如燃油气锅炉房、变压器室、中间储油间等。 (V )26、耐火极限不低于1. Oh的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和通向前 室的门,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以及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 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V )26、耐火极限不低于0. 5h的门为丙级防火门。建筑物中管道井、电 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门均应采17欠迎下载精品文档用丙级防火门。(V )27、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V)28、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 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V)29、 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X )30、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V )31、 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 止。(V )32、 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X )33、 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 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 熄灭。(X )34、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V )35、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