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复习课件_第1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复习课件_第2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复习课件_第3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复习课件_第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复习课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土名师复习计划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三)醉翁亭记(十三)醉翁亭记【中考热度】【中考热度】2015昆明卷曾以课内外对比阅读形式考查,昆明卷曾以课内外对比阅读形式考查,2011玉溪卷、玉溪卷、2011普洱卷、普洱卷、2008云南省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云南省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时期)史学家、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时期)史学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

2、千古文章四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1【云南真题】【云南真题】(2011玉溪)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后面题目。玉溪)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后面题目。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临溪而渔 渔: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2)颓然乎其间者 乎: 捕鱼捕鱼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1)野芳发而幽香。(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译:人们只知道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

3、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相当于“于”离开24.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各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从文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3.选文描写山间的美景时,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朝暮四季3【本土预测】【本土预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宴酣之乐 酣: (2)临溪而渔 临: 2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译: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出游的情景。译: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尽兴地喝酒到43.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4.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答: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