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案例分析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案例分析如何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中国企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这几年随着信息的全球化, 酋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经营理 论上己经逐渐缩小了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但理论不等于行为,在具 体的操作层而上,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 距,尤其是在基础管理和执行能力等方面。中大集团汽车产业充分 展现了这一现象。中大集团是一家于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汽保行业的龙头 企业,占据着国内汽保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2年起,中大 集团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客车行业,先后控股了盐城中威、上 海光辉、北京燕京、
2、四川娥眉、南京金陵等客车生产厂家,形成了 中大客车系。从进入客车行业伊始,中大集团汽车产业便确立了与众不同的战 略方案:第一步寻求行业内的影响力,使业内外人士和目标客户对 中大客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第二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营销 创新使中大成为行业内引人瞩目的客车品牌;第三步强化内部基础管 理,提升产能,实现产销平衡,并进入行业前三强。经过近五年的 不断创新和努力,目前前两步己经顺利完成,尽管目前中大客车的 市场占有率仍然很小,但其在营销和品牌方而的努力,使它成为行 业内增长最快和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逐渐从客车行业的搅局者转 变成创新者。可以说,目前中大客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处 于高
3、速成长期,然而,制造生产的置后成为制约下一步发展最为重 要的问题。客车制造与大众类消费品的生产系统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客户的需要不一,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客车的生产是根据客 户的定单进行的,客户会根据实际需要指定客车的主要部件,甚至 是座位和内饰,通常情况下,十辆车会有十种不同的配置要求);第 二,客车制造厂家不可能拥有客车生产所需的一切生产资料。我们知道客车制造厂实际上就是各种客车配件的组装厂,组装的 工艺技术和速度是客车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因为客户的需求不一, 难以形成规模性采购,除了几个大的配件如底盘、发动机等可以拥 有长久的合作伙伴外,大多配件的供应商都处于变动之中。这对采
4、 购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采购仅仅是制造开始的第一个步骤, 制造过程中还包括钢材切割、焊接、涂装等多个步骤,任何一个步 骤出现问题便将延误销售公司指定的交车时间,而且多数客户一般 选择在客运高峰期前下定单,因此造成冬季定单很多,这样给制造 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由于中大收购的客车制造企业多为国营企业,管理制度相对缺乏, 没有明确的制度管理,加上企业所在城市是三四级城市(很多汽车企 业都是如此),员工的整体素质也相对较低,最终一旦岀现问题,各 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使得许多客户对中大 缺乏信任,导致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受损。为了提升制造部门的生 产效率,集团先后为制造中心换了几
5、任管理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由于缺乏系统化,最终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生产延误的事件 仍旧时常发生,销售公司与制造中心时常剑拔弩张,但这一切都无 法解决实际问题。集团领导清晰的认识到“提高制造中心的生产效率,缩短单车的 制造时间”是中大下一步发展的关键,集团2004年新建的客车制造 中心可以达到年产逾万辆客车的产能,在硬件设施上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未来几年将是我国交通迅猛发展的时间,可以说提升了生产效 率,中大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的。为此,集团领导进行了反复的 研究,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中强化绩效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只能够激发短期的工作效率,对 于长期却有
6、一定的负而影响。绩效考核是以提升工资为基础的,一 旦不能够对员工工资起到提升,绩效考核将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工资在一年一年的增长,生产效率却不见提升甚至逐年下降。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制造为重心,我相信一定有许多企业 也而临着与中大相同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基础管理相对薄 弱,仅仅期望通过经营观念的提升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几乎是 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从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问题的 本质出发,考虑如何促进企业发展,对于中大来说,一旦错过了发 展的黄金时期,将很难再在行业内获得领先地位了,那么,如何才 能够帮助中大的制造中心提升生产效率呢?全面创新企业文化、体制、流程和人中大集团
7、的问题,在制造企业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的制造企 业一一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一一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就是 在不断地和低生产效率做斗争,事实上,也的确在不断地进步。现在中大的问题己经暴露得很明显了,首先是零配件供应方面的 问题,其次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再就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首先,体制革新。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些问 题之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体制问题,如果不解决体制问题,下面 的任何方法都是徒劳。中大是一家民企,但是它收购的却大多数是 国企。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对这些国企的改造是否彻底?制造工人和 管理人员是否还在吃着以前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是否还是和 以前一样,连个工人都炒
8、不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中大 就是很危险的,再多的努力都是徙劳,市场经济绝对不会青睐一家 用国营单位落后陈旧的管理方式运作的企业,除非它在机制上做出 改变,适应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竞争环境。所以,体制问题是解决这 些前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其次,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定新的流程。“人”既是流程的制定 者也是执行者。对中大而言,它需要的是大量地引进职业经理人一 尤其是中层经理一一并靠这些新人的观念和职业素养去影响原有 的这些国营单位“老人”,而如果靠原有的国营单位的这些中层干 部去制定新的流程并且严格执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国营几乎 就是效率低下和观念陈旧的代名词,他们也许可以继续在垄断行业
9、中苟延残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几无可能。再次,协调各部门合作。各个部门互相推委的问题,除了人的问 题之外,组织架构的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或者授权不够也是重要 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找到瓶颈所在,调整公司的组织架 构,并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但是,不管多好的组织架构,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肯定会存在一些三不管的灰色地带,岗位职责也 不可能完全描述详尽。这个时候,恐怕就更需要员工依照企业的文 化和价值观去做事,以臻完美,这就需要具有职业素养的经理人了。而如果这也存在问题,更为现实的办法是组建一个总经理挂帅的 跨部门协调小组,以定期会议(比如每天一次)或现场办公的形式通 报各个部门需要相互协调解决的事情,由总经理立刻拍板解决。在 组织存在缺陷的时候,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这种总经理的强势领导, 它的缺陷是会造成总经理的集权,但对提高效率却大有裨益。从长 远的看,授权是必须的,也必须做到职责分明。权责利永远是对等 的关系,而且依次存在着逻辑关系。第四,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跨部门协调也的确是只有总 经理才能干的活,但是总经理不能就事论事,他必须通过跨部门协 调来不断强化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因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也是员工在跨部门协调或者无监督工作时的唯一价值准绳。但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多职业背景下的员工的文化融合问题。事 实上这也是中大的硬伤,它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型市场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技术应用与环保效益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全球威胁态势与网络防御技术研究报告
- 2025会计中级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通信科技行业5G技术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高跟鞋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高教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100+岗位人才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S9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JG/T 441-2014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线
- 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室教材使用计划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普速列车设备设施规范课件
- 外聘电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金融科技监管法律法规-全面剖析
- COPD相关环状RNA circ_0000378通过调控miR-3529-3p抑制苯并a芘致COPD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自卸车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依伏卡塞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脱“瘾”而出 拒绝躺“屏”-小学生手机管理防沉溺家长会
- 高效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事务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