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3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 (2021北京市)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 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 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 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2. (2021山西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 “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3. (2021吉林省)
2、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朝露晶莹C. 晚秋,霜打枝头D. 严冬,滴水成冰4. (2021江苏省南京市)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A. B. C. D. 5. (2021江苏省苏州市)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 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 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6. (2021浙江省杭州市)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
3、述,正确的是()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7. (2021安徽省)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 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8. (2021福建省)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
4、内外罐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9. (2021山东省菏泽市)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 冰雪融化B. 滴水成冰C. 气结成露D. 气凝结霜10. (2021湖北省宜昌市)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1. (2021海南省)今年
5、1月份海南最低气温跌破0,五指山水满乡出现结霜现象。霜的形成属于()A. 凝固现象B. 汽化现象C. 凝华现象D. 液化现象12. (2021四川省成都市)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13. (202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
6、吸热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14. (2021陕西省)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 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 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 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15. (2021甘肃省武威市)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烘干湿手B. 哈出白气C. 霜打枝头D. 湖面结冰16.
7、 (2021青海省历年真题)“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17. (2021黑龙江省伊春市)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二、多选题18. (2021河北省)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
8、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D. 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三、填空题19. (2021江苏省苏州市)如图是铺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_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20. (2021浙江省嘉兴市)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如图是核电机组示意图,通过三个回路的
9、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_ 。(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 。21. (2021湖北省十堰市)小红“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 ;(2)她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实验结束,他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水将_
10、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22. (2021海南省)用天平测量一个芒果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芒果的质量是_ g。受疫情影响,中考要求入场前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 。23. (2021云南省)民间俗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属于_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和蓖麻油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蓖麻油比煤油的温度变化大,说明_ 的比热容更大。24. (2021陕西省)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 。25. (2021甘肃省武威市)如
11、图甲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 ;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 cm。26. (2021黑龙江省绥化)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 。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 。四、实验探究题27. (2021北京市)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_ 判断水是否沸腾。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
12、验结论:_ 。 加热时间/min00.511.522.53温度/9999999999999928. (2021山西省)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撒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盐水浓度/%0481216202428凝固点/05111418222522(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_ (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_ 。29. (2021吉
13、林省)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 ;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 。30. (2021江苏省泰州市)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 来确定的。(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
14、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_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_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31. (2021浙江省湖州市)如图为验证沸腾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小烧杯内水的最终状况,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小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且会沸腾。小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小红认为: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通过实验观察到小烧杯内的水没有沸腾,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验证小李和小红的观
15、点,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变化,如下表。 时间/分钟03691215182124甲的示数/405771819197100100100乙的示数/404861748490949494(1)通过实验数据分析,_ 的观点是正确的。(2)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_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3)18分钟以后,为什么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但又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请分析其原因。_ (4)为了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改
16、进原装置即可。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案中,_ 更合理。32. (2021山东省临沂市)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_ (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2)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_ 制作的温度计。(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 。(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_ 。(5)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拟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象,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 (选填序号)。A
17、.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33. (2021山东省枣庄市)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的_ 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1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
18、制_ 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34. (2021山东省泰安市)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_ (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
19、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_ (选填“前”或“时”)的现象。(4)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 ;由图象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 不同。35. (2021河南省)利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 。(2)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温是_ 。(4)图乙为某小组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 。36. (2021
20、湖南省长沙市)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 ;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 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 。(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37. (2021湖南省常德市)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_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_ (选“A”或“B”)。(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
21、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 。(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38. (2021四川省南充市)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_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2)请根据下方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024681012温度94959697989898(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_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4)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 。(5)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
22、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 。39. (2021四川省泸州市)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质量不同的水,如图甲乙所示。通过实验,该小组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A、B图线如图丙所示。 (1)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但温度_ 。(3)分析甲乙两个装置烧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丙中_ (选填“A”或“B”)图线反映的是甲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40. (2021上海市)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
23、后温度不在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沸点之间的关系。 实验序号大气压(kPa)沸点()10.518121.0110032.03120第1问:气压和沸点的关系;_ 第2问:说明鸡蛋煮不熟的原因;_ 第3问: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鸡蛋需要:_ A.耐烧的锅B.比热容大的锅C.内部气压高的锅41. (2021黑龙江省鹤岗市)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则烧瓶中的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将水果放在低
24、温冷藏柜中,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C、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故C不合题意;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是通过增大表面积、提高温度来加快蒸发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
25、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2.【答案】C【解析】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故选:C。(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26、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3.【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B、朝露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D、滴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27、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答案】D【解析】解:金属盘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烧杯内的冰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推动活塞乙醚变多,是气体乙醚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碘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
28、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5.【答案】D【解析】解:A、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发生沸腾现象,汽化为水蒸气,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故A正确;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使盘的温度低一些,可以在盘中加些冰块,故B正确;C、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会放热,从而液化成水珠,金属盘温度升高;也有可能是金属盘从水蒸气中吸收热量造成的,金属盘温度升高,故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D。(1)
29、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个: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本题考查液化和汽化现象等,重点是液化的条件和特点,难度不大。6.【答案】C【解析】解: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
30、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熔化的知识,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熔化前处
31、于固态,熔化过程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解答】ABD.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分钟,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AD错误,B正确;C.在第30min熔化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故选B。8.【答案】B【解析】解:A、铁质材料比陶制品表面更加紧密,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使水分充足促进水的蒸发,符合题意;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抑制了空气流通,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空气潮湿、闷
32、热,不利于水的蒸发,不合题意。故选:B。陶制的罐中罐“冰箱”,是通过水的蒸发吸热降低物体的温度。所以只要围绕如何加快水的蒸发进行思考。掌握物态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的物理现象。9.【答案】B【解析】解:A、雪花融化是熔化现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故A不符合题意;B、冬季的冰是由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是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小水滴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晶体,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晶体凝固规律:晶体凝固时要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
33、;非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时,随着物质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本题考查的物态变化现象均是基础知识,要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10.【答案】C【解析】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
34、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1.【答案】C【解析】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化的条件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2.【答案】D【解析】解:A.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项A错误;B.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故选
35、项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选项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项D正确。故选:D。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应该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开始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要与刻度平行。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13.【答案】C【解析】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36、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答案】B【解析】解:A、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故A错误;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由液体变成气态,是汽化现
37、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冰是晶体,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1)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4)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掌握各种物态变化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C【解析】解:A.烘干湿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
38、现象,故A错误;B.哈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湖面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过程,解此类题关键是搞清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再利用概念辨析法判断即可。16.【答案】C【解析】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
39、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故选: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7.【答案】B【解析】解:A、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屋檐下的冰凌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先熔化后凝固,故B正确;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出现的现
40、象,故D错误。故选:B。(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18.【答案】ACD【解析】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说法正确;B、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说法不正确;C、雾凇形成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故C说法正确;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后,其凝固点降低,所以混合
41、物的温度低于0,故D说法正确。故选:ACD。(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3)物质混合后,其凝固点会降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9.【答案】汽化 导热性【解析】解: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
42、就不会熔化。热棒应采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故答案为:汽化;导热性。(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2)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其工作效率。知道汽化概念和汽化吸热,了解材料的导热性,可解答此题。20.【答案】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汽化 比热容大【解析】解:(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上方气压增加时,沸点也增加,此题中水面上方有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所以将水加热到约320也不会沸腾。(2)蒸发器中的水是液体,被加热后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3)因为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核电
43、站用水做冷却剂就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故答案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汽化;比热容大(1)液体的沸点与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2)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3)水常被用来作冷却剂是因为其比热容大。本体考察了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物态变化和比热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1.【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 水蒸气 不能【解析】解:(1)观察甲图可知,图中有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2)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3)水达到沸点,还要不断吸收热量,水才能沸腾,所以在水沸腾过程中,突然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则水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继续沸腾。故答案为:
44、(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2)水蒸气;(3)不能。(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液化的概念: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3)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解题关键是将实验操作要求及结论熟练掌握,认真审题分析。22.【答案】82 36.5【解析】解:由图甲可知,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以游码的左边缘对应的刻度)是2g,芒果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20g+10g+2g=82g;图乙中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它的分度值是
45、0.1,因此它的读数为36+0.5=36.5。故答案为:82;36.5。根据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计算物体的质量;掌握体温计的基本结构,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等,读数的时候要看液柱与哪个刻度对齐,然后根据刻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天平的读数和温度计的读数,难度不大,但易错。23.【答案】凝华 煤油【解析】解: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形成的。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较快,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较慢,蓖麻油比煤油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比热容更大。故答案为:凝华;煤油。凝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该过程会放热。比热容:单位质量某物质,温度变化1
46、,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初温相同,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慢。本题考查自然现象中的凝华现象和比热容的概念,难度较小。24.【答案】热胀冷缩 36.5【解析】解: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示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6+0.5=36.5。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6.5。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本题考查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体温计的读数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5.【答案
47、】4 2.60【解析】解:(1)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示数为4;(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0.0cm刻度线对齐,读作0.00cm;右侧与2.6cm刻度线对齐,读作2.6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60cm0.00cm=2.60cm。故答案为:4;2.60。(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2)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
48、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26.【答案】先下降后上升 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解析】解: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首先玻璃瓶受热膨胀,容积增大;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故答案为:先下降后上升;玻璃瓶先受热膨
49、胀,容积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首先是玻璃瓶热胀冷缩,然后考虑温度升高液体体积膨胀,细玻璃管中液柱升高。本题通过探究小实验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固体的热胀冷缩,考查我们考虑问题的全面性。27.【答案】水中是否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解析】解:(1)水沸腾前,可观察到水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水沸腾时,可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2)由表中数据可得结论为: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水中是否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水沸腾前,产生少量的
50、气泡,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水沸腾后,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上升至水面破裂。(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本题考查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水是否沸腾,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难度一般。28.【答案】盐水的凝固点随浓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 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解析】解:(1)在图像上描出(0,0)(4,5)(8,11)(12,14)(16,18)(20,22)(24,25)(28,22)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2)由凝固点和盐水浓度的变化图像知,盐水的浓度增大,盐水的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3)路面积雪造成路面摩擦力减小,要增大摩擦力,故在
51、车轮上安装防滑链来增大摩擦力或在路面上撒盐加快积雪熔化。故答案为:(1)如上图;(2)盐水的凝固点随浓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3)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答案不唯一)。(1)从图像上描出盐水浓度和凝固点的对应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根据凝固点和盐水浓度的变化图像分析两者的关系。(3)路面上有积雪造成路面摩擦力减小,从增大摩擦力方法进行分析或从撒盐来加快积雪熔化。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了凝固点跟杂质的关系,积雪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29.【答案】点燃 92 保持不变【解析】解:(1)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2)如
52、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温度为92;(3)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点燃;92;保持不变。(1)点燃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可得示数;(3)掌握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题通过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器材的调节、温度计的使用、沸腾的特点等基础知识。30.【答案】酒精灯外焰的位置 相平 99 沸腾时【解析】解:(1)根据自下而上的组装顺序,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来确定;(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
5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水的沸点为99,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99;(4)水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气泡越来越大,符合图中情境,故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故答案为:(1)酒精灯外焰的位置;(2)相平;(3)99;(4)沸腾时。(1)根据自下而上的组装顺序分析;(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水的沸点为99,据此分析;(4)水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气泡越
54、来越大,据此分析。本题考查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重点考查器材组装、温度计使用、沸腾特点等知识,难度不大。31.【答案】小红 大于 小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处于平衡状态,不能使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在升高 方案2【解析】解:(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水的沸点是100;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18分钟以后,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没有达到水的沸点,小烧杯中的水不沸腾,所以小烧杯中的水,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故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2)本实验是利用“水浴法”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之所以升高是由于大烧杯中的高温度的水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小烧杯中的水散失的热量,所以,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潍坊职业学院《财务管理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BIM原理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财经大学《展示与陈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频电子线路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师范学院《媒体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山学院《证券投资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基础色彩构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大学《测绘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大数据可视化W》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发行碳中和债券对股价的影响分析:市场反应与策略考量
- 输血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汉字书写笔顺》课件
- 2024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备考资料
- 2024螺旋锥体挤土压灌桩技术标准
- 生命的起源小学生课件
- 酒吧督察管理制度大纲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202405
-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护理
- 电子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