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考点呈现素养达成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2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3主要降水类型、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区域认知:熟知世界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综合思维: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进行野外或气象站考察搜集地区气温降水资料。人地协调观:气温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读图夯基课前预习一、世界的气温1气温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2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天中气温最低值_14时左
2、右_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a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北半球海洋上南半球大陆上南半球海洋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_7月_8月_1月_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1月2月7月8月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b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3影响因素_纬度_位置、_海陆_位置、地势高低、洋流性质等。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在上图中用红笔描画出北半球0 和10 等温线,看等温线弯曲特点并分析原因?(1)从纬度位置看:由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_降低_。(2)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_高_,冬季海洋气温_
3、高_。(3)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_低_,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_0.6_。二、世界的降水1降水的概念及形成条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并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_降低_;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2世界降水的四种类型降水类型图示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_赤道_及其两侧,中纬度大陆夏季的_午后_地形雨暖湿空气移动时受_地形_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山地_迎风坡_锋面雨_冷暖气团_相遇,暖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
4、围广,强度小_中纬度_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_台风_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_低纬度_大陆东部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如图中a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如图中b地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_降水少_,如图中c地区;大陆东岸_降水多_,如图中e地区。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如图中d地区。(2)时间(季节)分配全年多雨区,如图中a地区。全年少雨区,如图中c地区。夏季多雨区,如图中e、b地区。冬季多雨区,如图中f地区。常年湿润区,如图中g地区。点拨(1)降水不仅仅指降雨,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2)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沿海并受到海风吹
5、拂的地方才降水多。自主思考为什么乞拉朋齐为世界的雨极?答案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由于位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 842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精讲点拨课内探究考点世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规律1 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3)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4)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列表进行比较。在同一纬度陆地海洋气温原因气温原因夏季和白天比海洋高受热快比陆地低受热慢冬季和夜晚比海洋低放热快比陆地高放热慢2 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2)年变化气温下垫面最
6、高月最低月北半球陆地71海洋82南半球陆地17海洋283 等温线的判读(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3)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4)等温线的弯曲规律(高高低低)影响因素气温比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弯曲状况海陆(夏季)陆地气温高向高纬弯曲(冬季)陆地气温低向低纬弯曲地形地势低(山谷)气温高向高纬弯曲地势高(山地)气温低向低纬弯曲注:高温向高纬弯曲,低温向低纬弯曲。归纳总结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如下图所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
7、。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2)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3)地形地势。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典例剖析_例题1下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1月或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该处为高原地形,a、b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时期,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出现(d)a圭亚那高原的北部正值一年中的湿季b此时正值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的季节c此时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割季节d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2)
8、图中a、b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是(b)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b洋流的影响c山脉的分布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解析第(1)题,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地区凸出,说明气温较同纬度海洋高,因此为南半球夏季,即1月份,此时塔里木河为枯水期。第(2)题,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延伸。考点世界的降水及分布规律1 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时间分布类型分布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区副热带高压地区、两极地区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2)降水的空间分布位置年降水量成因赤道附近降
9、水多(2 000 mm左右)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为主两极附近降水少(200 mm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为主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500 mm以上)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西岸降水少(500 mm以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中纬度内陆降水少(500 mm以下)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中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多(5001 000 mm)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多(5001 000 mm)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或冬季受西风带控制)2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赤
10、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3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读图时主要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如图甲,b地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则表明b地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比a地大。(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图乙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典例剖析_例题2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天事故数据分析方法-洞察及研究
- 餐饮订餐合同协议书模板
- 自组装纳米材料-洞察及研究
- 岛弧火山硫同位素特征-洞察及研究
- 跨界雕塑艺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室内装修质保合同协议书
- 建房质量安全合同协议书
- 废旧物料买卖合同协议书
- 大酒店整体租赁合同范本
- 工厂摩托车送货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中国古典舞》PPT课件
- 如何做好设总工作的几点体会
- 故障判断蓝牙音箱类产品faq
- 小学生个人简历WORD模板
- ISO14064-1教材-中文PPT课件.ppt
- SKS0220SE说明书
- 家委会职责分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