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教学设计 现代中学 李剑凡【教材分析】 本节仍然三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上节内容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而本节是用欧姆定律探索新规律。在初中阶段欧姆定律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研究同一段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在推导中通过强调每一段电路的对应关系,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学生分析】 等效的概念和等效的方法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的方法和培养的一些物理思想会在恰当的场合被激活。教材在本节课引题中通过实验给出了等效的概念,做好了实验对概念建立有很大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
2、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体验“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 3.通过理论推导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依据定律和结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串并联电阻和它们的总电阻之间“等效替代”的关
3、系;理解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论推导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数值关系。课前准备 5 的电阻两个,10 的电阻一个,15 的电阻一个,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设计理念】由于串联关系推导相对容易些,我把它设计为根据欧姆定律推导,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并联电阻关系的推导相对不太容易得出结论,我采用的方法是先通过实验归纳结论,再用理论推导解释实验结论这样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学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使问题、实验、讲授、论证统一起来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课上老师说实验室里修理电子仪器需要一个15 的电阻,但
4、手头没有正好的,同学们低头发现实验桌上只有一个10 和几个5 的电阻。你想一下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刚好符合要求呢?学生回答:用一个10 和一个5 的电阻串联提问:为什么可以由一个10 和一个5 的电阻串联呢?一、电阻的串联演示如图1的实验,让学生读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图1 如果用一个电阻r来代替r1=5 和r2=10 电阻的串联,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图2实验现象:两次的电流,电压相等.实验表明: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相等,说明了两个电路的电阻相等,即: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总=r1+r2。 我
5、们既然学了欧姆定律,那我们就从欧姆定律推导出这个结论。复习回顾 你还记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各是怎样的吗?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u1=u2。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流关系可得:r1=,r2=。由串联电压关系得:u总=u1+u2。通过理论推导将等效替换法由初步领会到理论验证,提高学生依据定律和结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培养学生思考并试图做出解答的能力。观察学生完成练习情况。所以:r总=+=r
6、1+r2。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例题。即学即练1把一个3的电阻和一个6的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等效电阻是多在?如果电源电压是3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二、电阻的并联 组织学生看教材图12-6,提出问题: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还是等于各电阻之和吗? 引导学生利用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的方法,推导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得:i1=,i2=,i总=。由并联电流特点:i总=i1+i2。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例题。课堂思考 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是什么?3个、4个、n个阻值均r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又等于多少呢?(教学
7、说明:通过等电阻的并联总电阻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联电路的特点。)即学即练21.已知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一共是400 ,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50 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r2的电流为0.5 a,求:电源电压及r1、r2的阻值各是多少?解:u=ir总=0.5 a400 =200 vu2=u-u1=200 v-50 v=150 v因为串联:i=i1=i2=0.5 ar2=300 r1=100 。2.用电器甲的电阻为20 ,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 ,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 v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解: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8、,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标在电路图上。设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i。由 1/r=1/r1+1/r2可得:=+得:r=16 通过用电器甲的电流为i1,i1=0.8 a通过用电器乙的电流为i2,i2= =0.2 a总电流i=i1+i2=1.0 a。课堂总结 1.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的思想:等效替代。 2.电阻越串联越大,越并联越小。 3.串联:r总=r1+r2 并联:板书设计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一、电阻的串联1.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2.公式:r=r1+r2二、电阻的并联1.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2.公式: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隆昌市知行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组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 达尔文进化论课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逆向物流溯源体系对回收率的提升机制探析
- 城市地下管廊出线盒抗震性能与防水密封的协同失效机制分析
- 可降解环保材料在切边齿形带中的应用潜力及降解性能评估体系
- 可持续生产模式探索:刀豆球蛋白生物发酵过程碳足迹与废弃物资源化
- 反应性稀释剂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可控聚合机制与工业转化瓶颈
- 反光轮廓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与绿色供应链重构路径
- 双碳目标下的切换柜轻量化设计挑战与再生材料应用边界探索
-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氟苯衍生物成本曲线的重构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3年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 牛只生产性能与收益评估方案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8.3.2《营造清朗空间》课件
- 2025拖车租赁协议
- 2025年秋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液体》教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班会课件
- 甜品制作基础知识点
- 2025文具店转让合同范本
- 11-特殊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技术
- 惠州一中钱学森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