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_第1页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_第2页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_第3页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_第4页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历时音位学背景:1928年 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和卡尔采夫斯基在海牙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语音学会议上起草并发表了声明。他们宣布:音位学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共时语言学,而且适用于历时语言学。相关概念 两个音位能归于一个对比对子(contrastive pair)的语音特征叫相关特征(correlative feature) 如果一种对比存在于两个以上相关音位的对子中,就说它们有相关性,这种特征就叫相关标记(mark of correlation)。 两种以上的相关标记叫相关束(bundle of correlation) 。 用音位学的观点来研究语音演变就叫历时音位学。(diac

2、hronic phonemics; historical phonology)功能音变 历时音位学研究音变时,只注意引起语音结构变化的音变。因为只有这种音变才具有功能,才是真正重要的。这种有功能作用的演变叫“音位学转换”。 功能音变的概念假设语言有一种系统,这种系统遵循一定的和谐原则和经济原则。结果是一切孤立的、不对称的音位对立趋向消亡,一切不符合相关原则的音变趋向消失。 功能音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相关性的原因,各种语言都以最经济的办法来组织自己的音位,相关的音位对子越多,语言的结构就越经济,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少的区别特征来区分最多的音位。举例说明假如有一种语言的音位相关性取决于发音动作和清

3、浊变化;这种语言的清塞音里有双唇音、齿音和软腭音,而在浊塞音中只有双唇音和齿音,没有软腭音,于是就出现这种情况: /k/- /p/-/b/ /t/-/d/经济原则与和谐原则就会设法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分配状况 一种可能是 : /k/-/g/ /p/-/b/ /t/-/d/ 第二种可能是 : /k/ /p/ /t/ 第三种可能是 :/p/-/b/ /t/-/d/ 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是,减少没有规则的、孤立的音位现象,使音位系统呈现最大的规则性,以趋向经济与和谐。布拉格学派认为,在语音演化中,许多结构性的变化都可以从功能角度解释清楚。 /p/与/b/的对立具有较高的功能值 因为它可以用来区别许多音位对

4、子. /?/与/?/之间的对立的功能值就很小。 因为它只能区别很少的音位对子。 功能值大的音位或语音成分不容易发生变化,功能值小的容易发生变化。经济原则马内丁 什么是经济原则? 马内丁用经济原则来解释语言演化过程颇见成果。他在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一书中,把经济原则看作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经济原则不是简单的“省力气”,而是语言中的“作用力的综合”。 他说使语言发展变化的力量有两种: 一种是人类交际和表达的需要 一种是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的自然惰性。 这两种力量处在矛盾和冲突之中。矛盾的结果是使语言经常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考察语言经济原则时还要考虑语言器官的构造、人的记忆能力、语言社团的特别习惯、语

5、言单位的复杂程度、及这些单位出现的频率和信息量等因素。 马丁内发现,语言单位的出现频率和信息量之间呈现反比关系。单位越是复杂,出现频率就小;频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反之,语言单位简单,出现频率就大,而信息量就小。 平衡关系平衡关系 但随着交际需要的发展,复杂单位的出现频率可能提高,简单单位的出现频率可能降低,相对平衡就会打破,这样就会引起语言的演变。 马丁内提出:在相关系统中,音位系列(series)和音位序列(order)的交叉点上,可能有一个音位而实际又没有,这就出现一个空格,这个空格就叫空位空位。古英语辅音系统中,一个局部相关系统为: 空位在音位演变中最具有吸引力,能促使同系列和同序列的

6、音位衍生出新的、填补空白的音位。 马丁内用语言经济原则合理地解释了填补空位的过程。 语言的变异其根本规律在于音位的对立和相关性;这一切又在经济原则的指导之下。第四节 区别性特征 特鲁别茨柯依主要找出了语音对立的音位特征,雅可布逊则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音位理论,提出了预示音位对立的方法。 唇化音、软腭化音和咽化阴都不是音位特征,真正的音位特征是“抑扬性”。这样,人们第一次认识到,语音特征不一定就是音位特征。 同时,雅可布逊还以声学频谱来分析语音,这也是语言学和音位学上的一大进展。 雅可布逊的另一个重大发明是“双分法”(binarism):每一个音位特征只有两个值,一个正值,一个负值,分别标记为+特

7、征,-特征,如+鼻音性,-鼻音性,+浊音性,-浊音性。 这些偶值特征主要用来表现音位的区别,不问其语音表达中的细节,所以称之为区别性特征。这12组从内在特征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可称为音响特征(一类可称为音响特征(sonority feature) 一类可称为音调特征(一类可称为音调特征(tonality feature)音响特征音响特征: 1、元音性/非元音性(Vocalic/Non-Vocalic) 2、辅音性/非辅音性(Consonantal/Non-Consonantal) 3、聚集性/分散性(Compact/Diffuse) 4、紧张性/松弛性(Tense/Lax) 5、浊音性/清音性

8、(Voiced/Voiceless) 6、鼻音性/口音性(Nasal/Oral; Nasalized/Non-Nasalized) 7、非延续性/延续性(Discontinuous/Continuous) 8、刺耳性/圆润性(Strident/Mellow) 9、急煞性/非急煞性(Checked/Unchecked)声调特征:声调特征: 10、低沉性/尖峭性(Grave/Acute) 11、抑扬性/非抑扬性(Flat/Non-Flat) 12、扬声性/非扬声性(Sharp/Non-Sharp) 这12项中,最能代表雅可布逊的观点是“辅音性”和“元音性”两种特征。雅可布逊用“辅音性”和“元音性”

9、区别辅音、元音、半元音和流音。如图:雅克布逊的四种排列实际意义不大。但他的分析方法影响到雅克布逊的四种排列实际意义不大。但他的分析方法影响到生成音位学。乔姆斯基在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套区生成音位学。乔姆斯基在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套区别性特征。关于元音区别性特征,莫里斯别性特征。关于元音区别性特征,莫里斯. .哈勒曾列哈勒曾列过这样一张表:过这样一张表: 分析此表,这些区别特征与传统的语言描写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雅克布逊模式的优点: 可以用同一套特征来描写辅音和元音的特点。 可以大大简化辅音图表。雅克布逊的区别性特征是对雅克布逊的区别性特征是对音位学的重要贡献。音位学的重要贡献。 区别性特征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