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_第1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_第2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_第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_第4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虚心有节,潇洒一生;竹:虚心有节,潇洒一生;菊:凌霜抱枝,不趋炎势。菊:凌霜抱枝,不趋炎势。梅兰竹菊梅兰竹菊四君子四君子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文与可文与可 墨竹墨竹看图解说标题(照应了题目中的哪个词?)看图解说标题(照应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偃竹,倾斜的竹子。偃竹,倾斜的竹子。你更喜欢那一幅?你更喜欢那一幅?文与可画的竹子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文与可画的竹子和别人有什么不一

2、样?怎么画出来的?怎么画出来的? 竹子开始长出时,只是竹子开始长出时,只是一寸高的一寸高的萌芽萌芽而已,但节、而已,但节、叶都叶都具备具备了。从蝉腹、蛇鳞了。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一直到挺直的象般的小笋,一直到挺直的象剑拔出鞘一样达几丈高,一剑拔出鞘一样达几丈高,一生长就是有生长就是有节叶节叶的。如今画的。如今画竹的人竹的人却却一节节地画它,一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叶叶地堆积堆积它,这样哪里还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竹子呢?所以画会有完整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在心里先有竹必定要在心里先有完整的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仔细看看去,去,就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看到了他所想画的

3、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拿起子,急速起身跟住它,拿起笔一往直前,以追上他所见笔一往直前,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搏,鸟俯冲下搏,稍稍一一放松放松就消就消失了。失了。 竹竹之之始生,一寸之始生,一寸之萌萌耳,而节叶耳,而节叶具具焉。自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寻者,生而有之之也。今也。今画者画者乃乃节节而为之,叶节节而为之,叶叶而叶而累累之,岂复有竹乎!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故画竹必先得成成竹竹于胸于胸中中,执笔,执笔熟熟视,视,乃乃见其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振笔直遂遂,以追其所见,以追其

4、所见,如兔起鹘落,如兔起鹘落,少少纵纵则逝则逝矣。矣。 今画者: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今画者: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文与可:文与可:得成竹于胸中得成竹于胸中 振笔直遂振笔直遂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不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不能做到能做到这样这样,但心里,但心里明白这明白这样做的原因样做的原因。既然心里明白。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但不能做到这样做的原因,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认识和行动不这样,是由于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过错啊。所以凡是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意心里意识到识到,但是,但是作作起来不熟练的,起来

5、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的样子很清楚的样子,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吗? 与可与可之之教予如此。教予如此。予不能予不能然然也,而也,而心心识识其其所以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然而不能然者者,内外不一,心手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不相应,不学之过过也也。故凡故凡有见有见于中于中而而操操之不熟之不熟者,平居自视者,平居自视了了然然,而临事忽焉,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丧之,岂独竹乎?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识其

6、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相应,不学之过也。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岂独竹乎?竹乎?心手相应心手相应(认识与行动要统一)(认识与行动要统一)熟方应急熟方应急(要反复操练和实践)(要反复操练和实践) 子由子由写作写作了墨竹赋来了墨竹赋来给与可,说:给与可,说:“庖丁,是庖丁,是宰牛的,可是养生的人却宰牛的,可是养生的人却采纳采纳(他讲的道理);轮(他讲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读书人却读书人却同意同意(他的经(他的经验)。现在,您把精神在

7、验)。现在,您把精神在寄托在画墨竹上面,我认寄托在画墨竹上面,我认为是有道者的认识,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难道不是吗?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哪意思而已。而像我呢,哪里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里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论,同时同时还领会了他的绘还领会了他的绘画方法。画方法。 子由子由为为墨竹赋墨竹赋以遗与可曰:以遗与可曰:“庖庖丁,解牛者也,而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养生者取取之之;轮扁,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斫轮者也,而读书者者与与之之。今夫夫子。今夫夫子之托之托于于斯竹也,而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予以为有道者,则则非耶?

8、非耶?“子由未尝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得其意,并并得其法。得其法。用典用典 链接:链接: 在这篇在这篇墨竹赋墨竹赋中,苏辙用中,苏辙用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和和轮扁斫轮扁斫轮轮来比喻文同,来比喻文同,认为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认为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人。人。苏轼引用苏辙这几句话,是把文同画竹的得心应苏轼引用苏辙这几句话,是把文同画竹的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提到手、挥洒如意提到“有道有道”的高度来认识,而不停留的高度来认识,而不停留在绘画技巧本

9、身。在绘画技巧本身。 不过,苏轼还指出因为苏辙不会作画,所以他只不过,苏轼还指出因为苏辙不会作画,所以他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评论,而苏轼自己也是画家,他除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评论,而苏轼自己也是画家,他除了通过画竹了解文同是了通过画竹了解文同是“有道有道”的人以外,还能掌握的人以外,还能掌握文同画竹的方法。这里,用文同画竹的方法。这里,用“并得其法并得其法”一句收结了一句收结了前面关于画竹的议论。前面关于画竹的议论。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与画第二段:追忆与画竹相关的趣事竹相关的趣事 写了几件趣事?写了几

10、件趣事?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性格?文与可怎样的性格?追忆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追忆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第一件 以绢为袜以绢为袜第二件第二件 竹长之辩竹长之辩第三件第三件 诗画互答诗画互答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重。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四方的人们,不断地涌进他四方的人们,不断地涌进他家里以致脚踩着脚。与可讨家里以致脚踩着脚。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道:“我将我将用用这些白绢这些白绢做做袜袜子!子!”文人们传播他的话,文人们传播他的话,把把这话这话作为话柄作为话柄。等与可从。等与可从

11、洋州回来,我正洋州回来,我正任任徐州太守。徐州太守。与可与可把信把信寄给我说:寄给我说:“近来近来告诉告诉文人们说:文人们说:我们画墨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近在徐州,竹这一流派的人,近在徐州,你们可去那里求画。你们可去那里求画。做袜做袜子的材料应当会子的材料应当会聚集聚集到您那到您那里去了。里去了。”与可画竹,初不自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贵重,四方之人持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缣素而请者,足相足相蹑蹑于其门。与可厌于其门。与可厌之,投之,投诸诸地而骂曰:地而骂曰:“吾将吾将以为以为袜。袜。”士大夫传之,士大夫传之,以为以为口实口实。及与可自洋。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州还,而余为为徐州。徐州。与可

12、与可以书以书遗余曰:遗余曰:“近近语语士大夫,吾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城,可往求之。袜材当材当萃萃于子矣。于子矣。”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大概意思说:意思说:“打算打算用一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长。”我对与可说:我对与可说:“竹竹子长万尺,应当用绢二百子长万尺,应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对作画五十匹。知道您是对作画倦怠了,倦怠了,希望希望得到这些绢得到这些绢罢了。罢了。”与可无话可答,与可无话可答,就说:就说:“我的话我的话错错了,世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我就证实证实

13、它,用诗回答他它,用诗回答他说: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竹影这么长。”书尾复写一诗,其书尾复写一诗,其略略云:云:“拟拟将一段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万尺长。”予谓与予谓与可:可:“竹长万尺,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知公倦于笔砚倦于笔砚,愿愿得此绢而已。得此绢而已。”与与可可无以无以答,则曰:答,则曰:“吾言吾言妄妄矣,世岂矣,世岂有万尺竹哉?有万尺竹哉?”余余因而因而实实之,答其诗之,答其诗曰:曰:“世间亦有千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许长。”与可笑起来

14、说: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苏先生真能说会道能说会道呀!但呀!但(如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如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家养老啊。”于是把于是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送所画的筼筜谷偃竹送给我,说:给我,说:“这竹子几尺高罢了,却有万尺的这竹子几尺高罢了,却有万尺的气势。气势。”与可笑曰:与可笑曰:“苏子苏子辩辩矣,然二百五十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因以以所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让我作曾让我作洋州三十洋州三十咏

15、咏,筼筜谷筼筜谷是是其中之一。我的诗说:其中之一。我的诗说:“汉水的汉水的长长竹贱如竹贱如蓬蓬草草,斧头哪曾,斧头哪曾放过笋放过笋子子?估计估计太守清贫贪太守清贫贪馋,把渭馋,把渭水边水边上千亩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这天与他的妻子与可这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晚上吃,打开打开信得到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起来,喷饭满桌。筼筜谷在洋州,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洋州三十咏,筼筜谷筼筜谷其一其一也。予诗云:也。予诗云:“汉川汉川修修竹贱如竹贱如蓬蓬,斤斧何曾,斤斧何曾赦赦箨龙箨龙。料料

16、得清贫得清贫馋太守,渭馋太守,渭滨滨千千亩在胸中。亩在胸中。”与与可是日与其妻游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谷中,烧笋晚食,发发函得诗,失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喷饭满案。第三段:写作此文的缘由第三段:写作此文的缘由 元丰二年正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月二十日,与可没没于陈州。于陈州。是岁是岁七月七日,予在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湖州曝曝书画,见书画,见此竹,此竹,废废卷而哭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祭桥公文,有车车过腹痛过腹痛之语。而之语。而余亦载与可余亦载与可畴昔畴昔戏笑之言者,以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无间如此也。 元丰二年正月二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十日,与可在陈州去去世世了。了。这年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