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行(散文四篇)_第1页
古城行(散文四篇)_第2页
古城行(散文四篇)_第3页
古城行(散文四篇)_第4页
古城行(散文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冬古城行每天面对苍灰的人群,烟熏雾罩的街景,我的心情有说不出的暗淡和沮丧。只想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寻个人,坐一坐。于是,在一个日头暖暖的午后,被一位陌生又熟稔的朋友载着,去50公里外的一座小城。车驶出市区,我的心一点一点变得轻快起来。高速路两旁的秋庄稼收割完不久,田野还呈现一种浓郁的深秋情调,有不少高粱、玉米秸秆依然立在田头,大型农机具来回奔突着在翻地,风中似乎还飘散着豆蔓的气息。我像刚从烟囱中逃离一样,贪婪地呼吸着田野洁净的空气。这是一座有点历史沧桑感的边关小城,刚复修的钟鼓楼傲然雄踞闹市口。它的周围是一些挂着现代招牌的仿古店铺,经营着古董、日用、电器、饭铺等杂七杂八的买卖。西面是一处破败倾

2、颓的旧民居,在闹市中显得特别障眼,看样子,这里不久就要拆迁整修了。残垣断壁,人去屋空,裸露着从前烟熏火燎的墙壁。谁在这里生息过?那截残留的炕围画上,浸透着谁的体温?已是日落时分,蛋黄样的夕阳正自西天缓缓地坠下,余晖洒在高大的鼓楼上。记得当年鼓楼顶上住着很多的“胡雁”,在清晨和黄昏,绕着楼角四周翩翩沸沸地盘旋鸣叫,黑压压地一片,伴着斗拱廊檐上叮叮当当的铃声,很有一种苍茫云天的旷远意境。而现在,齐整的鼓楼更像农村殷实人家新砌的宅院,透着一种恬淡安详的家园味道。历史,真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片碎瓦,一缕回音,一抹光线。过往的岁月,不能被修补、复制和再现。收回散漫的目光,我被鼓楼脚下的一家服装店所吸引,踏

3、进去,即刻被眩目的红色包围,红旗袍、红棉袄,红纱裙、红围巾,满屋洋溢着热扑扑的喜气,我的心不由地一颤。红嫁衣,它几乎是所有女人的钟情和向往,它鲜艳笃实的色彩足以包裹一个女人柔情蜜意的一生。我内心感觉到一丝寒冷,我想伸出双臂,紧拥那份朴实寻常的温暖。站在鼓楼下,看街面上行走的小职员、主妇、孩童,还有赶着牛车卖白菜大葱的农人。黄昏来临,他们像心急的麻雀,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赶去。街面背后那些飘着米粥清香的小巷,是他们温暖的归宿,桔色灯光下,有属于他们的一份稠稠浓浓的日子。我是谁?我来此处窥探谁的生活?天慢慢地黑尽,返程了,起风了,华装尽落的树枝显出了冬天遒劲的钢劲。朋友的车上放着音乐,他在娓娓叙述自己

4、年轻的往事,歌声柳絮一样飘着,潮湿的气息漫过来,我的记忆也在复活,心,想要飞扬。多想让这一程无尽地延伸,让虚无的梦境再久长一点。然而,恍惚中,城市的华灯竟现,我又滑行到了惯常的生活轨道。手机铃声紧催不歇,女儿急切的呼唤犹在耳旁,匆匆和同行的朋友握手作别,下车迈入夜色。2006年11月18日下乡小记今天,去东社下乡,节前慰问贫困户。先去的是一户孤寡老人家,家中只有婆媳两人。婆婆92岁,在炕上犯迷糊,媳妇75岁,出外串门不在家。屋子收拾的挺整洁,老太太耳背,听不清来人的问话,只一个劲往炕角退,示意让人落座,看来,老人还不算糊涂。正是半晌,橘红的阳婆暖洋洋地铺在炕的一角,窗台上一只缺沿的小瓦盆里栽着

5、几棵大葱,青枝绿叶的的,使安静的小屋显出了几分生机。炕头上有个小针线笸箩,放着几只纳好的花鞋垫,那一准是75岁媳妇的作品。听乡里的干部讲,她们家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我不知道老人还纳花鞋垫给谁衬?日月悠长,像村边冻土下的泉,流动得艰难缓慢。她们寂寞吗?要多长的心劲才能把日头熬下去一寸。以我们的年龄和经历,真的很难体会到山村老迈之人的心境。小院打扫得也很干净,柴火整齐地码在街门口,院中央堆着不多的玉米棒子,麻雀起起落落觅食,一切都宁静安然。同川民风淳朴,地域保守,很有特点。正遇上今天镇上赶小集,人影绰绰。远远看去,像张谋子电影里70年代的陕北农村,有种喧闹中的宁静。木板货架是用麻绳和木棍捆绑的,支

6、在不宽的街道两旁,看上去摇摇欲坠。妇女们围着三角花头巾,脸蛋一律紫红紫红,绽放着纯朴的微笑,男人们戴着棉帽围着脖套,蹲在那里叼着旱烟抽。从此地的建筑街巷,也可略窥当地人保守的性格,巷都很窄很深,长长的一条土巷,只有一、两户人家,门洞也很小,偶然可见砖雕精巧的古老门楼。鸡悠闲地渡步,狗慵懒地打盹,驴在墙根啃着干草,两、三农人散淡地站在巷口观天。晴朗的天,红红的日头,有种地老天荒的感觉。同川一日,如做白日梦。清晨的飞翔我爱清晨,独处的时光。窗帘依然低垂,室内有宜人的温度,灯光明亮,一如夜晚静谧的质地。植物舒展着,音乐之泉流淌,淙淙的流水声,自天宇袅袅传来。欢愉之神在这样一个清晨与我相遇。我笨重的肉

7、体,蜕变成了一只轻盈的蝶,随透明的音乐自由舞蹈,朦胧中到达我脚力不能抵达的地方。自由地飞翔,月色的翅膀在风中微颤,了无声息,像一片羽毛,翻转、起伏、滑翔。生命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柔软与坚硬并存,痛楚与欢乐同行,血液淙淙如溪,心跳像羚羊奔跑的蹄。微曦从窗帘的边缘透射进来,新一天的忙碌又逼近。我知道,窗外的世界,欲壑难填。脚步匆匆,眼神焦灼,灰烬般的愿望,追逐着名和利,迎送着生与死。我亦不能免俗,被裹挟着,义无返顾,乐此不疲。只愿在清晨,做一只蝶,于被束缚中偷得片刻的自由,足矣!寂寞小馄饨那年,我有一双秋水剪瞳,漆黑的短发,中分,柔柔地拂过耳际,垂下来。当然,没人能够记的那时候,我十九岁,穿一件黑

8、色的毛衣,脸像五月的桃子。冬天飘着好大的雪花,我不想呆在小屋里。我正是激情飞扬的年龄,却不得不圈与四堵墙内,在小城做了一名教师。我有着大把的时间,也有着多余的体力,可我没有伙伴,没有朋友,我的父母在乡下,我的同事们是些世俗的长舌妇。我空落落的心没有放处,我整天感到饥饿和呼吸不畅,但我不敢言语。我唯一盼望的是周末,梅和兰骑了单车,穿越整整一座小城来看我。那是八十年代中期,小城没有任何的娱乐场所,也没有小吃夜市,一到傍晚店铺早早关门,长长的前进街空旷而清冷。我们沿着街道上上下下地走,希望遇着我们渴望遇着的人。但是,那时候没有人在意,花季的我们心中隐秘的心事。有一天,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小馄饨摊,在

9、马路中间的花池边,一个挑担的异乡人,支起了行灶。只一张小桌和几只小凳,食客寥寥,卖的人也不吆喝,安静地坐着等,很恭谦的样子,眼神也有点落寞,挑着一担的风霜。他所有的家什都是竹质的,小巧玲珑,使人觉的,他不是在做汤水买卖,而是在演皮影戏。我们叫三碗馄饨,看他麻利地操作,只一会功夫,馄饨就出锅了,捞在很浅的小碗里,加一勺清汤,撒上芫荽、虾皮,淋上几滴香油。小馄饨晶莹洁白如云朵一样,吃在嘴里,异常地鲜香。一晃,这都是20年前的往事了。如今的小城灯红酒绿,嘛子莫有?(学单位那个四川司机的话)路灯下的小馄饨,早消失得无踪无影。那鲜美的一口,只在记忆里留香。哦,寂寞小馄饨,清冷短暂,亦如我来不及爱一场的青

10、春。冬夜,宜于熬粥今年冬天,我对熬八宝粥特别上瘾。每天傍晚下班后,急急地往家赶。莲子、大芸豆、花生米是一早就浸泡在瓦罐锅里的,通电不一会,这些平时难以煮透的硬物就会软糯。接着,再投进薏米、燕麦仁、江米、小米、红枣,用慢火细细地熬。趁着煮粥的空挡,我就去洗衣服、整理杂物,或者捧张报纸在厨房里。五谷的醇香慢慢溢满屋子,锅中之物渐渐粘稠,补课的女儿就会回来,一进屋,踢掉鞋子,直奔至锅边暖手。我取几块冰糖放锅里化掉,每人盛一碗,围桌喝粥,脸深埋在碗里,呼噜呼噜。想起少时,在母亲身边的那些日子。冬天,似乎格外地寒冷,也没有什么好吃食。每天黄昏,母亲把屋子里的炉火捅得旺旺的,用一只精心擦拭得锃亮的双耳小铁

11、锅,坐在火上熬米粥。我和姐姐、弟弟在暖烘烘的土炕上做游戏。我们听到屋檐下悉悉索索(错了,打不出),那是麻雀归巢的声音,邻家的铁桶叮叮当当在汲水,隔壁的马棚里马在咀嚼草料,巷深处传来缓缓的脚步声,那是全喜爷去队房夜坐,他朝背后袖着手,穿噶达羊毛靴,老远就能听见他浊重的痰音。狗吠远远地传来,我知道,坐冰车的堂哥们刚从河滩归来,经过下神庙,正被那只厉狗追逐。母亲在煮粥的空隙,捎带把玻璃窗上的牛皮纸卷帘拉下来,把猪喂上,鸡栅栏关好。澄黄的小米在锅里上下翻滚,咕嘟咕嘟,清香的米粥味道充溢屋子,到处弥漫着汽水,石灰墙壁的生土气息就会泛起来。姐姐就着玻璃上的水汽画花,我和小弟从炕角抬出一只南瓜来,母亲一刀下

12、去,会有红灯笼的颜色耀着我们的眼。我们扳着指头,数过年的日子,母亲就把为我们做好的新棉衣拿出来,一件件地试穿。过年的红灯笼,已经在不远处,它把我们漫长的冬夜照亮。座钟敲过九点的时候,父亲的脚步声就会在小巷嗵嗵响起,我们姐弟仨闻声,都“腾”地起来潜伏到水瓮背后、被垛里头,准备和父亲捉迷藏。母亲开始盛粥,我们爬在枕头上,等不得一碗粥晾凉,眼皮就支撑不住,像沉重的榆木大门要关闭,歪在一边睡着了,母亲把我们一个个抱起,父亲将粥一口一口喂下去。冬夜的粥,与我,是一种念想,是时光深处的温暖,是家的温度,是好脾气,是不急不躁,是安稳妥帖,是岁月悠长,是好爹好娘春天来了我居然不知,今天已经立春了。既然不知,就

13、当然地没有吃春饼了。看看窗外的阳光,一丝丝地明媚起来,楼下孩子们的叫闹声,也似乎透出了欢欣,真的是很有些春天的气象了!中午小睡起来,觉得身上的毛毯厚重累赘,嗓子也干疼干疼的,一冬天聚集的躁气,开始由内向外发散。母亲养在乡下的母鸡,又要开始生蛋了吧,沉寂一冬之后,某天,会听到它们在柴房门口慌张地惊叫,肯定是找不见先前生蛋的柴窝了,腹中愈演愈烈的胀痛,会不会使它们感到陌生和恐惧呢?天气晴好的中午,房上的积雪融化掉,顺着瓦楞滴滴答答落下来,洇湿土院,就会嗅到新鲜的泥土气息。养蜂的人家,在这时候就要给蛰伏一冬的蜜蜂透气了,这是人们开春第一次,看见院子里飞舞的小生灵。它们的翅膀明显地有点迟滞僵硬,嗡嗡嗡地飞几下,把一冬天积攒的粘黄的屎拉在人家玻璃上,然后就停落在蜂巢边徐徐回窝。大蒜和白菜,也开始养不住了。虽然藏在阴凉处,但白菜的腰身还是日益粗壮起来,原来瓷实的菜帮里面又孕育了菜芯,整个白菜的味道就变的寡淡。大蒜也长绿芽了,被剥掉蒜皮,栽到盘里,放在窗台上,清水养着,生蒜苗。哈,扯得有点远了,有些是年后的景象。现在是腊月十七,还在年的这头。最近,我很少上网了,到书店买了老子、论语等一堆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