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任务驱动任务驱动: :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 ,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 ,无无层理层理, ,垂直节理发育垂直节理发育, ,常形成陡壁。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常形成陡壁。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生态比较脆为什么生态比较脆弱弱? ?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1.1.范围范围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一般泛指一般泛指_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

2、、以南、_以北的广大地域。以北的广大地域。太行山太行山秦岭秦岭2.2.生态脆弱的原因生态脆弱的原因(1)(1)气候较为干旱气候较为干旱: :年降水量在年降水量在_毫米左右毫米左右, ,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低。(2)(2)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 :主要组成物质为黄土主要组成物质为黄土, ,以细粉沙为主以细粉沙为主, ,有较多的孔隙有较多的孔隙, ,土质疏土质疏松松, ,具有明显的具有明显的_性性, ,遇水易分散遇水易分散, ,抗冲、抗蚀性能弱抗冲、抗蚀性能弱, ,容易导致水土流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失。(3)(3)地表形态沟壑纵横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长期的流水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 ,使地形

3、破碎使地形破碎, ,千沟万壑千沟万壑, ,容易受到容易受到_的侵蚀。的侵蚀。(4)(4)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植被破坏后植被破坏后, ,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加剧, ,地表支离破碎地表支离破碎, ,严重降低严重降低土壤肥力土壤肥力,_,_难以恢复难以恢复, ,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400400垂直节理垂直节理强降强降水水植被植被【任务小测】【任务小测】1.1.黄土高原不包含的省区是黄土高原不包含的省区是( () )a.a.陕西省陕西省b.b.山西省山西省c.c.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d.d.青海省青海省【解析】【解析】选选c c。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

4、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长城以北。内蒙古自治区位于长城以北。2.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包括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包括( () )a.a.位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区b.b.干旱的气候干旱的气候c.c.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d.d.众多的河流众多的河流【解析】【解析】选选d d。河流众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河流众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任务驱动任务驱动: :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 ,且大多数地区的生态且大多数

5、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显现出了逐渐恶化的趋势。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为什么会影响区域的环境都显现出了逐渐恶化的趋势。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为什么会影响区域的发展发展? ?1.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在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在黄河中游的_区。区。2.2.自然灾害易发自然灾害易发发生的自然灾害多达发生的自然灾害多达2020余种余种, ,其中其中_、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灾害最为常见。灾害最为常见。3.3.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导致耕地减少导致耕地减少, ,土层变薄土层变薄,_,_降低降低, ,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保水保肥

6、能力下降, ,土地土地生产力下降生产力下降, ,影响农业发展。影响农业发展。多沙粗沙多沙粗沙旱灾、洪水旱灾、洪水土壤肥力土壤肥力【任务小测】【任务小测】1.1.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不包括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a.干旱干旱b.b.寒潮寒潮c.c.台风台风d.d.洪水洪水【解析】【解析】选选c c。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 ,对黄土高原地区没有影响。对黄土高原地区没有影响。2.2.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体现在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体现在 ( () )a.a.耕地减少耕地减少b.b.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c.c.水肥状况变差水肥状况变

7、差d.d.作物品种减少作物品种减少【解析】【解析】选选d d。水土流失对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没有影响。水土流失对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没有影响。三、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三、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任务驱动任务驱动: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影响了区域的发展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影响了区域的发展,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综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治理, ,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状况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状况? ?1.1.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1)(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2)(2)生物措施。生物措施。(3)(3)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2.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当

8、地资源条件, ,积极调积极调整整_,_,促进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3.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_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布局人口布局【任务小测】【任务小测】1.1.下列措施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下列措施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a.抗滑桩抗滑桩b.b.鱼鳞坑鱼鳞坑c.c.退耕还草退耕还草d.d.塑料大棚塑料大棚【解析】【解析】选选d d。抗滑桩和鱼鳞坑属于工程措施。抗滑桩和鱼鳞坑属于工程措施, ,退耕还草属于生物措施。退耕还草属于生物措施。2.2.在黄土高原地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

9、游业属于在黄土高原地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属于( () )a.a.工程措施工程措施b.b.生物措施生物措施c.c.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d.d.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解析】【解析】选选d d。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属于治理水土流失的措属于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施; ;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属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属于优化产业结构, ,是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措施是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措施之一。之一。课堂合作探究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及危害探究一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及危害【教材探究】【教材探究】1.1.黄土高原地

10、区生态脆弱的表现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表现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24p24图图2-1-32-1-3黄土高原地形黄土高原地形, ,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以下问题。(1)(1)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何特点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何特点? ?提示提示: :地形为高原地形为高原, ,海拔较高海拔较高, ,地表千沟万壑地表千沟万壑, ,地势向东南倾斜。地势向东南倾斜。(2)(2)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是如何体现的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提示: :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3)(3)该图体现黄土高原怎样的脆弱性该

11、图体现黄土高原怎样的脆弱性? ?提示提示: :气候较干旱气候较干旱,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 ,地表沟壑纵横等。地表沟壑纵横等。2.2.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生态的危害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生态的危害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28p28图图2-1-52-1-5黄土高原的滑坡黄土高原的滑坡 , ,图图2-1-62-1-6黄土高原的泥石流黄土高原的泥石流, ,探究以下探究以下问题。问题。(1)(1)图中滑坡是如何形成的图中滑坡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提示: :地表坡度大地表坡度大, ,山坡整体下滑。山坡整体下滑。(2)(2)图中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图中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提示: :黄土疏松黄土疏松, ,暴雨

12、之后沿沟谷形成泥石洪流。暴雨之后沿沟谷形成泥石洪流。(3)(3)滑坡和泥石流对当地造成怎样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对当地造成怎样的危害? ?提示提示: :破坏农田破坏农田,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 ,危害村庄及交通设施危害村庄及交通设施,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诱发其诱发其他自然灾害等。他自然灾害等。【探究总结】【探究总结】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3.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探究训练】【探究训练】阅读材料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下图为我

13、国某区域地形图, ,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带,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人们常用人们常用“穷山恶水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1)(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 ,并并简要说明原因。简要说明原因。(2)(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3)(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解析】【解析】第第(1)(1)题题, ,根据

14、经纬度判断根据经纬度判断, ,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 ,土壤在西北季风的土壤在西北季风的吹送下吹送下, ,堆积分选而成堆积分选而成; ;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北向东南, ,随着风力减弱随着风力减弱, ,搬运能力降低搬运能力降低, ,颗粒重的颗粒重的先沉积先沉积, ,颗粒小、轻的后沉积颗粒小、轻的后沉积, ,所以土壤沉积物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所以土壤沉积物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第(2)(2)题题, ,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首先要从侵蚀作用的外力分析。夏秋季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首先要从侵蚀作用的外力分析。夏秋季节要考虑流水作用节要考虑流水作用; ;冬春季节要考虑风力作用

15、。第冬春季节要考虑风力作用。第(3)(3)题题, ,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重, ,与这里的地形、气候、植被有关。与这里的地形、气候、植被有关。答案答案: :(1)(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 :该区域该区域( (地处黄土高原地处黄土高原) )土壤经西北季土壤经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风堆积分选而成; ;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北向东南, ,随着风力减弱随着风力减弱, ,搬运能力降低搬运能力降低, ,土壤沉积物粒土壤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径逐渐减小。(2)(2)夏秋降水多夏秋降水多, ,流水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强; ;冬春降水少冬春降水少,(,(西北季风西北季

16、风) )风力强风力强, ,以风蚀作用以风蚀作用为主。为主。(3)(3)海拔较高海拔较高, ,沟壑多沟壑多, ,地势起伏大地势起伏大; ;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区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区, ,降水变降水变率大率大, ,夏季多暴雨夏季多暴雨; ;植被覆盖率差植被覆盖率差,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疏松。土质疏松。【补偿训练】【补偿训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 ,这引起当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1)(1

17、)、(2)(2)题。题。 (1)(1)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a.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进程快, ,占用大量土地占用大量土地b.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c.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改善, ,降水增加且多暴雨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d.铲除原始植被铲除原始植被, ,栽种柑橘等经济林栽种柑橘等经济林(2)(2)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a.a.b.b.c.c.d.d.【解析】【解析】(1)(1)选选d,(2)d,(2)选选a a。第。

18、第(1)(1)题题,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大面积的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 ,栽种柑橘等经济林。第栽种柑橘等经济林。第(2)(2)题题,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随坡度增大随坡度增大, ,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 ,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 ,故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素养提升】【素养提升】中国黄土高原地跨山西、甘肃等中国黄土高原地跨山西、甘肃等7 7个省个省( (区区)341)341个县个县( (市市),),占黄河流域面

19、积的占黄河流域面积的82.9%,82.9%,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图中为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中为黄土高原卫星影像。(1)(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 )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怎样的地表特征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怎样的地表特征? ?提示提示: :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起伏较大, ,沟壑纵横。沟壑纵横。(2)(2)(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地形是如何影响黄土高原的脆弱性的地形是如何影响黄土高原的脆弱性的? ?提示提示: :沟壑纵横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沟壑纵横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滑坡、泥石流多发滑坡、泥石流多发, ,生态环

20、境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探究二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究二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措施【教材探究】【教材探究】1.1.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通过教材通过教材p29p29图图2-1-82-1-8防止山体滑坡的抗滑桩防止山体滑坡的抗滑桩, ,图图2-1-92-1-9储水和护坡的鱼鳞储水和护坡的鱼鳞坑坑,p30,p30图图2-1-102-1-10在沟头植树造林在沟头植树造林, ,图图2-1-112-1-11在田埂栽种灌木在田埂栽种灌木, ,图图2-1-122-1-12油料果油料果树间作套种树间作套种, ,图图2-1-132-1-13滴灌技术滴灌技术, ,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以下问题。(1

21、)(1)抗滑桩和鱼鳞坑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何不同抗滑桩和鱼鳞坑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何不同? ?提示提示: :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山体滑坡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山体滑坡, ,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储水和护坡。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储水和护坡。(2)(2)沟头植树造林的作用是什么沟头植树造林的作用是什么? ?田埂栽种灌木的作用是什么田埂栽种灌木的作用是什么? ?属于治理水土流属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哪种措施失的哪种措施? ?提示提示: :沟头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而产生的沟头前进、沟头下切和沟沟头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而产生的沟头前进、沟头下切和沟岸扩张岸扩张, ,此外此外, ,还可起到拦截坡面径

22、流和泥沙的作用。田埂栽种灌木的作用是还可起到拦截坡面径流和泥沙的作用。田埂栽种灌木的作用是防止农田水土流失防止农田水土流失, ,保护农田。属于生物措施。保护农田。属于生物措施。(3)(3)油料果树间作套种和滴灌技术为什么能减轻水土流失油料果树间作套种和滴灌技术为什么能减轻水土流失? ?提示提示: :增强地表抗蚀能力增强地表抗蚀能力, ,从而减轻水土流失。从而减轻水土流失。2.2.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教材通过教材p32,p32,图图2-1-15 199520102-1-15 1995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 ,图图2-1-162-1-16

23、宁夏宁夏西吉县震湖乡的孟湾移民新村西吉县震湖乡的孟湾移民新村, ,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以下问题。(1)19952010(1)1995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有何特点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有何特点? ?提示提示: :人口数量多人口数量多, ,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人口数量逐渐增加。(2)(2)移民为什么能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移民为什么能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 ? 提示提示: :减轻迁出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减轻迁出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以及当地生态环境压力以及当地生态环境压力, ,从而减轻水土流失。从而减轻水土流失。(3)(3)在人口方面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什么在人口方面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什么? ?提示

24、提示: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调整人口布局。调整人口布局。【探究总结】【探究总结】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2.2.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究训练】【探究训练】(2020(2020全国全国卷卷)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 ,在传统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打坝淤地的基础上, ,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综合整治模式, ,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

25、展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如图如图) )。据此完成据此完成(1)(1)(3)(3)题。题。(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 ,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a.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b.b.防治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c.c.改善人居环境改善人居环境d.d.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产量(2)(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 )a.a.优化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b.b.方便田间耕作方便田间耕作c.c.健全公共服务健全公共服务d.d.提高耕地肥力提高耕地肥力(3)(3)推测开展治沟造

26、地的地方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居住用地紧张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a.b.b.c.c.d.d.【解析】【解析】(1)(1)选选c,(2)c,(2)选选b,(3)b,(3)选选c c。第。第(1)(1)题题, ,传统的打坝淤地传统的打坝淤地, ,既能拦截泥沙既能拦截泥沙, ,减减少水土流失少水土流失, ,也可增加耕地面积也可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产量, ,故故a a、b b、d d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能能; ;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 ,而

27、且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而且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 ,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c项正确。第项正确。第(2)(2)题题, ,设问问的是设问问的是“生产条生产条件件”, , 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 ,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a、c c可排除可排除; ;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 ,条块分割条块分割, ,高低不平。而治沟造地后高低不平。而治沟造地后, ,沟道沟道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 ,规模成片且平整规模成片且平整, ,更有

28、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更有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间管理耕作间管理耕作,b,b对。第对。第(3)(3)题题,“,“治沟治沟”治理的是沟谷。根据图中治理的是沟谷。根据图中信息提示信息提示: :复垦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 ,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 ,但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环境脆弱, ,需要需要易地移民搬迁易地移民搬迁; ;坡面退耕还林坡面退耕还林, ,治沟造地治沟造地, ,说明坡耕地比例大说明坡耕地比例大;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图中没有体现出来。【补偿训练】【补偿训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

29、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为了减轻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 ,有人建议在黄土高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个个凹地, ,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 ,泥沙也随雨水淤积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于其底部, ,从而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 ,久而久之久而久之, ,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读图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读图, ,完成完成(1)(1)、(2)(2)题。题。(1)(1)与外环式梯田

30、相比与外环式梯田相比, ,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 () )a.a.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b.b.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可改变当地的气候, ,增加水资源量增加水资源量c.c.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d.d.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2)(2)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 ,从从20022002年起年起, ,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 ,有效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有效控制了黄河下

31、游河床增高的趋势。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 (实线实线) )后后( (虚线虚线) )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 ( () )【解析】【解析】(1)(1)选选c,(2)c,(2)选选b b。第。第(1)(1)题题, ,由材料由材料“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 ,从而从而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可知可知, ,内环式梯田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内环式梯田减少了泥沙的入河量, ,从而可减轻黄河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第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第(2)(2)题题, ,小浪底调水调沙主要是通过增加水量小浪底调水调沙主要是

32、通过增加水量, ,加快流加快流速速, ,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 ,沉积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减弱, ,河床下降河床下降; ;黄河下游自西向东流黄河下游自西向东流,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河流向右岸河流向右岸( (南岸南岸) )偏偏, ,南岸以侵蚀为主南岸以侵蚀为主, ,坡度较陡。坡度较陡。【素养提升】【素养提升】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 ,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黄土峁影响。黄土峁( (甲甲) )、黄土墚、黄土墚( (乙乙) )和黄土塬和黄土塬( (丙丙)

33、 )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1)(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 )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提示提示: :黄土地貌塬、墚、峁的演变过程黄土地貌塬、墚、峁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 ,即先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 ;耕种耕种条件越来越差条件越来越差; ;土壤逐渐贫瘠化土壤逐渐贫瘠化; ;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加剧。(2)(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为减缓黄土地貌

34、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人们动用了推土机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等大型机械, ,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产生的不利影响。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示提示: :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 ,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 ,破坏原有的耕作层。破坏原有的耕作层。【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堂素养达标课堂素养达标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16亿吨

35、。据此完成亿吨。据此完成1 1、2 2题。题。1.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轮荒制度轮荒制度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过度樵采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破坏植被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a.a.b.b.c.c.d.d.2.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破坏植被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a.a.b.b.c.c.d.d.【解析】【解析】1 1选选c,2c,2选选a a。第。

36、第1 1题题,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疏松, ,易遭受流水侵蚀易遭受流水侵蚀; ;该地区夏季多暴该地区夏季多暴雨雨, ,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 ,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 ,加剧了水土流失。加剧了水土流失。第第2 2题题,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 ,和和属于自然原因。属于自然原因。右图为右图为“某区域地形图某区域地形图”。读图。读图, ,回答回答3 3、4 4题。题。3.3.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a.拦沙蓄水拦沙蓄水b.b

37、.发电灌溉发电灌溉c.c.防洪抗旱防洪抗旱d.d.调节气候调节气候4.4.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 ,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 ,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 () )a.a.甲甲平整土地平整土地, ,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b.b.乙乙封坡育林育草封坡育林育草, ,涵蓄径流涵蓄径流c.c.丙丙修建梯田修建梯田, ,发展林果基地发展林果基地d.d.丁丁疏浚河道疏浚河道, ,排沙泄洪排沙泄洪【解析】【解析】3 3选选a,4a,4选选d d。第。第3 3题题, ,图示堤坝修建在沟谷地区图示堤坝修建在沟谷地区, ,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第第4 4题题, ,甲处是塬地甲处是塬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