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基础巩固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的箭头是() a.a、b、c、db.b、c、h、ec.d、e、f、gd.e、f、g、h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解析第1题,海陆间大循环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2、。答案1.a2.c3.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b.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解析正确理解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波浪包括风浪、海啸。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它是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答案c读图,完成46题。4.洋流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能b.地热能c.潮汐能d.引力能5.关于甲、乙两支洋流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均为暖流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

3、.甲、乙均为寒流d.甲为暖流,乙为寒流6.乙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减湿b.降温增湿c.增温增湿d.增温减湿解析第4题,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第5、6题,甲洋流为来自低纬度的暖流,为北太平洋暖流;乙洋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答案4.a5.a6.c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78题。7.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a.环节加强b.环节季节变化变小c.环节减弱d.环节季节变化变大8.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环节b.环节c.环节d.环节解析第7

4、题,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知,为水汽输送,为陆地降水,为植物蒸腾,为蒸发,为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为海洋降水。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减小下渗,从而造成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变大。第8题,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即。答案7.d8.b“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收集雨水,

5、减轻城市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1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下渗a.b.c.d.解析第9题,图中的绿化带,既要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又要增加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故a项错误;下凹式绿化带利于收集雨水,减少城市内涝,故b正确;裸露地面铺设砂石的目的是减轻扬沙,增加水的下渗,净化水质,故c错误;绿化带面积过大,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加雨水下渗,减轻城市内涝,故d错误。第10题,据材料,“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说明

6、会影响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等水循环的环节,故b正确;“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影响不明显,故错误。答案9.b10.b素养提升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仅防止当地污染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依据水循环环节可知,为降水;形成地下水体和地表水体,为地表径流;是水汽输送的上

7、一环节,为蒸发;属于流域间循环,为跨流域调水。第2题,在排水过程中,仅仅防止当地污染是不恰当的,还要防止对其他地区造成污染。答案1.b2.d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34题。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的水量1月份较小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的水量解析第3题,环节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较高,蒸发强烈

8、;环节为降水,南亚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环节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地表径流水量较小;环节为植物蒸腾,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份为夏季,植物蒸腾旺盛。第4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的影响最大,对海水蒸发(环节)影响较小;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但不会增加环节的水量;植树造林可以使下渗(环节)水量增加;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地下径流)的水量。答案3.c4.c阅读资料,完成57题。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水量特征值地区城市中心区675.0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a.地下水位的上升

9、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6.下图中的曲线,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中心区的雨洪径流状态的是()北京城不同发展时期雨洪径流状态a.b.c.d.7.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解析第5题,城市建设导致城市硬化面积增大,地表水不易下渗,径流总量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加上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形成,所以降水会增多。第6题,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易形成洪峰。第7题,引起市中心区与郊区径流差异的原因是下渗量减少。为减少地表

10、径流和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合理的措施是推广使用渗水砖。答案5.c6.a7.d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洋流()a.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b.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c.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d.为寒流,为暖流,比水温低9.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b.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c.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d.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位于太平洋。图中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a正确;是秘鲁寒流,流向低纬度,为寒流,b错误;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受海陆轮

11、廓影响,c错误;为寒流,为暖流,但比纬度低,水温高,d错误。第9题,为西风漂流,使流经地区降温减湿,a错误;为秘鲁寒流,使荒漠延伸至赤道附近,b错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c正确;均为暖流,没有交汇,不能形成著名渔场,d错误。答案8.a9.c10.水循环是地球水体更新的主要形式,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水循环的类型看,给我国东部地区河流进行补给的降水属循环的一个环节。(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3)目前,人类通过兴建水库大坝、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些行为都是对水循环中的(填数码)环

12、节施加影响。(4)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径流总量的主要因素是()a.暖锋b.寒潮c.准静止锋d.台风答案(1)海陆间大(2)下渗蒸发地下径流(3)(4)c11.下图为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所在海域沿岸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海港,简析该海港终年不冻的原因。(2)分析海域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的原因。(3)说出两洋流的名称,并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解析第(1)题,所在海域沿岸有俄罗斯著名的摩尔曼斯克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此海域,故该海港终年不冻。第(2)题,主要分析寒暖流交汇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第(3)题,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确定两洋流的名称,然后根据两洋流的特点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