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字化阅读的研究(洛阳7.29)_第1页
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字化阅读的研究(洛阳7.29)_第2页
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字化阅读的研究(洛阳7.29)_第3页
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字化阅读的研究(洛阳7.29)_第4页
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字化阅读的研究(洛阳7.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度学习视角下大学生数字化阅读问题与策略研究信阳师范学院 柴阳丽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CONTENTS目录目录0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02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0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05深度学习下大学生阅读发展路径的讨论和建议深度学习下大学生阅读发展路径的讨论和建议04开展的主要研 究1第部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01柴阳丽图1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历年变化趋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04.18)问题的提出01柴阳丽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人均每天阅读接触时间也最长。2015年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0.0%,阅读时长首次超过

2、一个小时,达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微信阅读接触人群人均微信阅读超过44.24分钟。大学生是新媒体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群体,其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和使用率均高于其他群体,信息获取出现了明显的碎片化、泛在化等特征,难以符合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建构的要求,打断了传统学习的固有逻辑和连贯性,并因之出现“浅阅读”、“低效阅读”、“被阅读”等问题,对大学生注意力、思维、认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很少达到思想的升华和智慧的增加。 问题的提出01柴阳丽 如何让数字化阅读中的碎片化和泛在性体现其自身的便捷性、情景化、个性化等优势的同时也能符合知识获取和建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

3、浅阅读,促进阅读的深度,是当前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2第部分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柴阳丽 阅读阅读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的四个阅读的四个特点特点:目的性、选择性、参与性、依赖于理解。(Kenneth Goodman) 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阅读是阅读的数字化, 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电脑、PDA、MP4、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承载的数字化内容,如电子书、网络小说、博客、网页、微信、电子地图、数码照片等等。在阅读的共性基础上具有数字化、泛在化、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碎片化、情境性等特点。主要概念和理论

4、依据02柴阳丽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在计算机领域机器学习中被指为一种算法,在 教育领域里深度深度学习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构建有意义的学习,在记忆的基构建有意义的学习,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归纳、掌握、运用,结合原有认知结构,批判性地接收和学习础上理解、归纳、掌握、运用,结合原有认知结构,批判性地接收和学习新知识,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新知识,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何玲、黎加厚,2005) 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02柴阳丽 深度学习中建构建构主义主义、混合主义混合主义、情景认知情景认知、元认知元认知等为数字化阅读问题的解决

5、提供了丰厚的学习理论基础,阅读理论中的认知和认知和图图式理论式理论等也为数字化阅读的深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023第部分研究思路和方法思路方法03图图3 3 研究研究思路思路和和方法方法4第部分开展的主要研究开展的主要研究04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一)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 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调查法调查高校学生的新媒体阅读现状和效果等,研究者为此编写了由四个部分组成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数字化阅读现状和需求”问卷。调查问

6、卷经专家和同行多次审议、修改并施测,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调后投入实际调查。问卷以网络链接的方式发送,被试来自于河南、上海、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学生,被试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方式提交问卷,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处理调查数据,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文本内容并形成概念及理论。 高校学生的个体特征 新媒体阅读基本情况 新媒体阅读行为和效果 关于新媒体阅读需求和建议的调查调查内容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样本量均值标准偏差8.新媒体环境下你更愿意通过下面哪种方式进行数字化

7、阅读?2041.820.382图1 不同身份不同院校学生数字化阅读方式意愿的交叉分析 表一 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方式意愿情况的描述性统计(1 1)新)新媒体阅读基本情况媒体阅读基本情况(二)调查结果(二)调查结果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阅读内容阅读内容频数频数百分比百分比排序排序网页13419.7%2QQ空间、博客14521.4%1微博8512.5%4微信朋友圈12117.8%3微信公众平台659.6%6电子书8212.1%5期刊文献446.5%7其他30

8、.4%8表二表二 高校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的主要内容频次统计学生新媒体阅读的主要内容频次统计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不同不同院校院校不同不同身份身份阅读内容网页内容QQ空间、博客微博微 信 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电子书期刊文献其他985或211高校本科生68.2%61.4%52.3%52.3%20.5%45.5%15.9%0%排序12335467研究生74.3%65.7%40.0%68.6%40.0%34.3%34.3%2.9%排序13424556一般普通院校

9、本科生60.0%83.0%45.0%53.0%34.0%39.0%13.0%2.0%排序21436578研究生72.0%48.0%12.0%84.0%32.0%44.0%48.0%0%排序23615437表四表四 不同高校不同身份学生阅读内容交叉分析结果不同高校不同身份学生阅读内容交叉分析结果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阅读内容来源频数百分比排序朋友或老师推荐11427.9%2随意浏览10826.5%3搜索引擎12931.6%1内容提供商推送5714.0%4

10、表表三三 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频次统计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频次统计阅读的随机性阅读效果的一次性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图图3 不同身份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频次统计不同身份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频次统计图图2不同院校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的频次统计不同院校学生新媒体阅读内容来源的频次统计 对于研究生来说,阅读内容更多的是经过老师或朋友推荐,而本科生阅读更多的是通过搜索引擎和随意浏览获取。 对于重点高校学生来说,从朋友、老师那里获取的阅读内容高

11、于一般院校的学生,随意浏览和通过搜索引擎阅读的内容低于一般院校的学生。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样本样本量量最 小最 小值值最 大最 大值值均均值值标准偏标准偏差差12.数字化阅读中,会对重要内容划线或者标注么?204142.18 .94813.数字化阅读中,会做笔记或批注么?204142.09 .85514.通过手持设备进行阅读时,会进行划线或标注么?204141.93 .85915.通过手持设备进行阅读时,会进行批注么?204141.84 .7931

12、9.进行数字化阅读时,会查阅网络、阅读社区里别人关于同一内容的观点、看法,并与他们交流么?204142.37 .78716.通过手持设备进行阅读时,能对所阅读的信息达到深刻的理解、分析和思考么?204142.75 .77117.通过手持设备进行阅读后,能提炼主题并有自己的观点么?204142.75 .78418.进行数字化阅读后,短期内能回忆起所阅读过的内容么?204142.55 .667 研究者对不同学校和不同身份学生的类纸质阅读和网络交流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重点院校学生选择“从来不”的均低于一般高校学生,而选择“有时”“常常”的比例均高于一般院校学生,同样情况存在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中,这说

13、明在重点高校学生和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新媒体阅读中发生着相对多的类纸质阅读行为。(2 2)高校)高校学生学生新媒体阅读新媒体阅读行为和效果行为和效果表表五五 高校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行为和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学生新媒体阅读行为和效果的描述性统计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3 3)关于关于新媒体阅读需求和建议的调查新媒体阅读需求和建议的调查阅读平台的功能阅读平台的功能频数频数百分比百分比排序排序书签9117.9%3目录导航9318.3%2划线和高亮度选中内容8917.

14、5%4批注及批注互批10019.7%1社区发帖及讨论305.9%7写评论和评论共享6112.0%5选中内容可分享微博、微信等外联设备438.5%6其他10.2%8 交叉分析显示:交叉分析显示: 研究生所选功能居前四位的依次为:批注和互批、划线和标注、目录导航及书签,而本科生所选功能居前四位的是书签、目录导航、批注和互批、划线和标注。由此来看,研究生更关注数字化阅读中能促进深度思考和交流,本科生更则注重数字化阅读中避免迷航。表表六六 高校学生对新媒体阅读平台应具备功能需求高校学生对新媒体阅读平台应具备功能需求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

15、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表表七七 高校学生对当前新媒体阅读存在问题的频次统计高校学生对当前新媒体阅读存在问题的频次统计阅读存在的问题阅读存在的问题频数频数百分比百分比排序排序内容内容5642.7%1工具工具3426.0%2身体身体1410.7%3干扰75.3%7素养素养129.2%4其他86.1%6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92.85%大学生认为良好的阅读工具能促进阅读者阅读素养的改

16、善和阅读资源的呈现,认为阅读并非仅仅是阅读,是文化的积淀,能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智力,因而阅读不能止于浏览,需要思考、记录、交流等;认为好的平台和服务能给阅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有类纸质的阅读感受,促进阅读者思考、交流、甚至创造。 图4 阅读工具、平台能否促进阅读者素养提升和阅读资源改善的情况调查开展的主要研究04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研究采用调查、准实验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课外数字化阅读活动进行设计和控制,以分析、对比使用和不使用社会化

17、批注情况下大学生的深度阅读效果,弄清社会化批注对大学生深度阅读效果的影响和大学生深度阅读中社会化批注的应用方法。(一)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 一种借助中间代理提供的用户接口和存储空间,对第三方的只读网络资源添加批注,并且可以再现或分享批注以及批注上下文的Web2.0应用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社会化批注的类别感想式质疑式联想式评价式(二)研究发现(二)研究发现 阅读中使用划线批注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概括总结性内容、疑惑性内容、精彩和有价值的重点内容3种。0

18、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会化批注实际情况的查阅和分析发现,使用社会化批注,能够加深阅读者对深度阅读中内容的理解,促进所阅读内容与其他相关内容的联系,培养阅读者思考、质疑、批判的习惯,提高阅读者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而这些正是深度阅读发生的体现(二)研究发现(二)研究发现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Q:Q

19、:“阅读时是否愿意应用阅读器中社会化批注功能阅读时是否愿意应用阅读器中社会化批注功能”? ?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在阅读的开始选择使用社会化标注和批注功能,随着阅读的持续,对阅读内容理解的深入和困惑的产生,大学生开始希望看到别人关于同一内容的看法,自己也能够划出重点和精彩部分,写下感想和疑问。 这说明社会化批注虽然适合在阅读的深度阶段使用,但并不适合深度社会化批注虽然适合在阅读的深度阶段使用,但并不适合深度阅读的初级阶段使用,阅读的初级阶段使用,在阅读还处于吸收和内部融合等初级阶段时,社会化批注中的批注和互批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想要的功能,而随着阅读深度的增加,分析、思考、交流的需要逐渐产生,

20、批注、查看别人批注和互批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二)研究发现(二)研究发现开展的主要研究04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内容策展?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策展人对关注的主题脉络,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提出来的信息是加值的,节省许多人的时间,能帮助阅读者迅速抓到重点,同时能聚集共同兴趣的群体。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

21、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教师进行内容策展能够让学生看到更精准的内容,减少搜寻特定目标相关信息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对于学习者来说, 内容策展的过程其实就是调查、评价、评估、过滤并进行意义整合、建构和决策的过程! 内容策展的过程可以逐渐培养学习者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高效组织、整合和创新信息的数字技能,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在线学习和研究,并提高学习者阅读的深度。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

22、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1)注重集体创作和内容的社会化(2)聚焦主题,深化主题(3)细分领域,针对性强(4)增加可信度。内容策展的工具内容策展的方法普通的策展工具有Zite、Scoop.it、PearlTrees、Storify、Pinterest等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创新性的内容策展工具,Blendspace 、EduClipper 、Curatr 、Learnist等 。微信公众平台、博客、微信等开展的主要研究04 Google研究表明,美国超过90%的电子媒体消费行为都是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以及电视这四个屏幕上进行。这一现象反映到阅读与学习领域,出现了跨媒

23、体阅读跨媒体阅读这一泛在阅读泛在阅读新趋势:各种阅读介质配合使用,并构成流畅的线上线下阅读链条,组成了完整的、优化的泛在阅读体验。跨媒体阅读强调资源立体化、立体化、可视化、互动化可视化、互动化,强调用户阅读的连贯性、连贯性、体验体验感、泛在化、聚感、泛在化、聚合性,合性,这为整合MOOCs、微视频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开发提供了混合学习的具体指向,展现了一种数字化学习的O2O模式与媒介之间连贯转换的场景。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

24、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跨媒体有助于实现阅读的无缝化、连贯性,跨媒体阅读同时兼具有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的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视频等数字内容紧密配合图书文字内容,以书为平台,以手机等为跨平台终端直接呈现,实现了图书的文字内容与数字内容的高度融合,衍生了一种类似于“混合式”的新型阅读形态,这或者可以成为阅读推广和数字化阅读深入的重要方式。开展的主要研究04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

25、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数字化阅读素养是未来个体实现发展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能力。是一种需要透过实际线上操作、阅读才能测得的能力。 数字化阅读素养,是指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较强的数字化阅读的意识,并能够对电子媒介呈现出的阅读文本进行获取、整合理解、评价反思、参与创造的能力,是新媒体时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养。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1 1)数字化数字化阅读意识阅读意识 数字化阅读意识是指读

26、者已具备的数字化阅读知识和在数字化阅读活动中所呈现的心理状态。 健全的数字化阅读心态表现为对数字化阅读活动有正确认识,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稳定,态度积极,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有序性的特点。 不健全的数字化阅读心态则表现为对阅读活动认识错误,对知识信息吸收的封闭性,非系统性,对数字化阅读信息良莠不分、食而不化、追新立异、趋众赶潮等,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易烦躁、焦虑等。 态度积极、目标明确、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有选择、有区别地阅读数字化内容是良好的数字化阅读意识的表现。在信息极丰富的世界里,信息之充裕的反面是一种匮乏:对信息所消耗的东西的匮乏。而信息会消耗什么呢?这很明显

27、:他消耗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丰富带来了注意力的短缺,人们因此必须高效地在过多的信息之中分配和掌控注意力。 赫伯特.西蒙 信息充盈的世界中的组织设计,1971专注力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专注的意识并不仅仅指觉察周遭环境;它还包括对自己的思维有所知觉。专注让我们觉醒,不再不假思索,漫不经心。通过对思维进行反思,我们能够做出决策,改变也随之发生。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方式直接塑造了我们的思维。当我我们学会对当下、此处以及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加以关注,我们

28、就创造了一种新的们学会对当下、此处以及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加以关注,我们就创造了一种新的意识,那就是专注。意识,那就是专注。-丹尼尔.西格(Daniel J.Siegel),专注的大脑,2007专注意图意图目标目标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2 2、数字化数字化阅读能力阅读能力 数字化阅读能力是为取得更好的数字化阅读效果而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是指读者运用已具备的数字化阅读知识,操作数字化阅读行为和阅读活动的能力。形成数字化阅读能力的表征是掌握数字化阅读技巧

29、、具备良好的数字化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对数字化阅读内容作出正确评价、具有记忆已读材料的能力、将阅读材料中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进行加工、整合并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能力。 具体包括:具体包括:信息获取、辨识和选择,阅读过程中标注、批注和交流,数字化阅读内容的加工、整理、重构和创新,阅读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深刻检测自己理解的元认知等能力和方法。01 01 现状现状和需求和需求 02 02 社会化社会化批注批注03 03 内容策展内容策展04 04 跨媒体阅读跨媒体阅读05 05 数字化阅读素养数字化阅读素养 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现状: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现状:意识淡薄,意识淡薄,心态浮躁心态浮躁、注、注意力涣散和意力涣散和思维思维惰性,且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的习惯惰性,且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的习惯和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因此难以和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因此难以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意义意义的的构构建,从而导致大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效果的低下。大学生数字建,从而导致大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效果的低下。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亟需通过教育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