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辽辽 宁宁 工工 业业 大大 学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题目: 电烤箱加热控制器设计电烤箱加热控制器设计 院(系):院(系): 光伏学院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电气电气122122 学学 号:号: 121803043121803043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董越董越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签字)起止时间:起止时间: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I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光伏学院 教研室: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学 号121803043学生姓名董越专业班
2、级电气122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烤箱加热控制器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电烤箱由电阻丝加热,功率达 5kW。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并调节加热功率。温度控制范围 0300,可设定恒温值。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 CPU 最小系统设计(包括 CPU 选择,晶振电路,复位电路)2. 温度传感器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3. 温度显示、电热丝驱动电路设计4 . 程序流程图及程序清单编写技术参数:技术参数:1温度控制范围 0300,功率达 5kW2工作电源 220V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分析系统功能,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及传感器,温度检测电路设计等;2、应用专业绘图软件绘制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3、按规定格式,撰写、
3、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其中程序开发要有详细的软件设计说明,详细阐述系统的工作过程,字数应在 4000 字以上。进度计划第 1 天 查阅收集资料第 2 天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第 4 天 CPU 最小系统设计第 5 天 传感器选择及其接口电路设计第 6 天温度显示、电热丝驱动电路及电源电路设计第 7 天 程序流程图设计第 8 天 软件编写与调试第 9 天 设计说明书完成第 10 天 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II摘 要家用电烤箱是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加热、定时等功能的家用厨房器具。制出的食品色、香、味俱全。本课题主要
4、针对家用电烤箱温度控制器进行研究。本课题以 AT89C51 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单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 PT100 对温度进行检测;采用串型模数转换器 MAX197 进行 A/D 转换把温度信号调解转换为电压信号与 AT89C51 单片机接口设置 LED 八段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值。本设计包括温度传感器、A/D 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四个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关键词:电烤箱;单片机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 PT100;89C51;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V目 录第 1 章 绪论 .11.1 温度控制器概况 .11.2 本文研究内容 .2第
5、 2 章 CPU 最小系统设计.32.1 电烤箱加热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 .32.2 CPU 的选择 .42.3 数据存储器扩展 .62.4 复位电路设计 .62.5 时钟电路设计 .72.6 电源电路设计 .82.7 CPU 最小系统图 .8第 3 章 89C51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10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03.2 温度检测接口电路设计 .103.2.1 A/D 转换器选择.103.2.2 模拟量检测接口电路图.123.3 加热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123.4 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 .13第 4 章 电烤箱软件设计 .154.1 软件实现功能综述 .154.2 流程图设计 .154
6、.2.1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154.2.2 模拟量检测流程图设计.174.3 程序清单 .18第 5 章 系统设计与分析 .215.1 系统原理图 .215.2 系统原理综述 .21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V第 6 章 课程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0第 1 章 绪论1.1 温度控制器概况电烤箱作为家用西式小电器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厨房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电烤箱易于操作而且制作食物方便,味道保持了传统烧烤的美味而被人们争相购买。在电烤箱的研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又显得举足轻重。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
7、,但从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通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总体技术水平处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水平,成熟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 PID 控制器为主。它只能适应一般温度控制系统,难于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控制系统。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在仪表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面。国外已有较多的成熟产品。但由于国外技术保密及我国开发工作的滞后,还没有开发出性能可靠的自整定软件。控制参数大多靠人工经验及现场调试确定。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
8、果。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目前社会上温度控制大多采用智能调节器,国产调节器分辨率和精度较低,温度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价格便宜,国外调节器分辨率和精度较高,价格较贵。通过对智能控制算法及相关温度控制器的深入研究,设计出了一整套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其系统软硬件组成结构。将嵌入式引进温度控制系统中,加入键盘和 LCD 显示。清晰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核心板键盘和计算机随时更改初始数据,使温控系统更加智能化,更易于操作。这种设计方法弥补了国产调节器精度较低的缺点。实验证明。系统在增量式 PID 算法的控制下运用 ARM 控制器
9、系统的稳态精度达到 0.5以内,运行速度极快。从市场角度看,如果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将温度控制,可以降低消耗,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现今,应用比较成熟的如电力脱硫设备中,主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控制器在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世界前沿。电力部门 1980年产生废气是现今的八倍。节约了两倍的初级能源,相当于少开采了三个中型煤矿。如今,在微电子行业中。温度控制系统也越来越重要,如单晶炉、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因此。温度控制系统经济前景非常广泛,我国的高新精尖行业研究其应用的意义更是更加
10、重大。 1.2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电烤箱温度控制器。电烤箱由电阻丝加热,功率达 5kW。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并调节加热功率。温度控制范围 0300,可设定恒温值。研究包括CPU 最小系统设计(包括 CPU 选择,晶振电路,复位电路) 、 温度传感器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温度显示、电热丝驱动电路设计、程序流程图及程序清单编写等步骤。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第 2 章 CPU 最小系统设计2.1 电烤箱加热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根据加热炉的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可以从元件级开始设计,选用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连接外围控制电路,实现对加热炉温度的测量和控制。该系统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温度传感器、运算
11、放大器、A/D转换器、输入光电隔离、驱动电路、键盘、LED显示电路共同组成。在系统中,温度的设置、温度值及误差显示、控制参数的设置、运行、暂停及复位等功能由键盘及显示电路完成。温度传感器把测量的电阻炉温度信号转换成弱电压信号,经过信号放大电路,送入低通滤波电路,以消除噪音和干扰,滤波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89C51单片机。下图为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框图:图 2.1 电烤箱加热控制器设计框图温度传感器完成对电烤箱内温度的采集,运算放大器对温度传感器的采样进行放大,A/D 转化器完成把模拟量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单片机的CPU 将对这个信号进行处理和响应,温度的数值
12、通过 LED 显示器显示出来,如果还需要加热,单片机会对驱动器发出指令,驱动器经过光电隔离(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晶闸管(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来改变温度)使加热器的电阻丝发热,继续对电烤箱内进行加热;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对温度进行手动控制; 电压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3同步信号完成将 220V 的交流电转换成单片机的工作电压直流电+5V。2.2 CPU 的选择本次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精度较高,需要的 I/O 接口也比较多,因此采用AT89C51 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微处理器。AT89C51 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40 个引脚,32 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
13、 2 个外中断口,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 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含 4k bytes 的可反复擦写的 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和 128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 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 8 位中央处理器和 Flash 存储单元,内置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 AT89C51 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因此此单片机完全能满足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AT89C51 的主要特性如下: 1、寿命达 1000 写/擦循环 2、数据保留时间:10 年 3、
14、 全静态工作:0Hz24MHz 4、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5、128B 内部 RAM 4KB 内部 ROM 6、4 个并行 I/O 口,共 32 条可单独编程的 I/O 线 7、2 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 8、5 个中断源,2 个中断优先级 9、可编程串行通道 10、低功耗闲置和掉电模式 11、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89C51 单片机的接法及引脚功能为:VCC(40):接5V 电源 GND(20):接地P0 口(3932):P0 口为 8 位漏极开路双向 I/O 口,每个引脚可吸收 8 个TTL 门电流。 P1 口(18):P1 口是从内部提供上拉电阻器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口缓本
15、科生课程设计(论文)4冲器能接收和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 P2 口(2128):P2 口为内部上拉电阻器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和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 P3 口(1017):P3 口是 8 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器的双向 I/O 口,可接收和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P3 口也可作为 AT89C51 的特殊功能口。 RST(9):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时,要保持 RST 引脚 2 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30):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
16、,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 1 个 ALE 脉冲。 PSEN(29):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值期间,每个机器周期 2 次 PSEN 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 2 次有效的 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31):当 EA 保持低电平时,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 12V 编程电源(VPP) 。 XTAL1(19):反向振荡器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
17、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18):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5图 2.2 89C51 引脚图2.3 数据存储器扩展由于本次设计中选用的 CPU,89C51 单片机的内部仅有 128 个字节的RAM,在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和隔离开关、断路器的闭、合,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等,仅靠片内提供的 RAM 容量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本次设计的数据存储器的电路采用 8K 的静态 6264 数据存储器。具体扩展如下所示:6264 数据存储器的容量为 8K。共有 13 根地址线 A0-A12。其中,低八位地址线通过锁存器与 89C51 的 P0 口相连,高 5 位与 89
18、C51 的 P2.0-P2.4 相连。当89C51 发出 13 位地址信息时,分别选中 6264 片内 8KB 存储器中个单元,而 8 根数据线直接与 89C51 的 P0 口相连。6264 的 OE 端与 89C51 的 RD 相连。6264 的WE 端与 89C51 的 WR 相连。6264 的片选线 CE 直接连 89C51 的 P2.6。图 2.3 数据存储器扩展图2.4 复位电路设计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分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A. 上电复位:在加电之后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当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即接通电源就完成了系统的初始化电路原理图
19、。RST上的电压必须保证在斯密特触发器的阀值电压以上足够长时间,满足复位操作的要求。B. 按键复位:P0 .336P0 .138P0 .237P0 .039P0 .534P3 .6 /W R16P3 .7 /RD17P2 .0 /A 821P2 .1 /A 922P2 .2 /A 1 023P2 .3 /A 1 124P2 .4 /A 1 225P0 .633P0 .732P2 .7 /A 1 528A L E30E A31P0 .43589 c5 1O E1Q 02D 03D 14Q 15Q 26D 27D 38Q 39L E11Q 412D 413D 514Q 515Q 616D 617D
20、 718Q 71974 L S 37 3+5A 010A 19A 28A 37A 46A 55A 64A 73A 825A 924A 1021A 1123A 122O E22W E27C E 120D 011D 112D 213D 315D 416D 517D 618D 71962 64.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6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了摆脱困境,也需按复位键以重新启动。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按键复位又分按键脉冲复位和按键电平复位。电平复位将复位端通过电阻与Vcc相连,按键脉冲复位是利用RC分电路产生正脉冲来达到复位的。 C 10R 2V C
21、 CS 2.图 2.4 复位电路原理图2.5 时钟电路设计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向放大器,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输出端为引脚 。而在芯片外部 和 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晶体震荡频率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高,单片机运行速度也就快,但反过来运行速度快对存储器的速度要求就高,对印制电路板的工艺要求也高,所以,这里使用震荡频率为12MHz的石英晶体。震荡电路产生的震荡脉冲并不直接是使用,而是经分频后再为系统所用,震荡脉冲经过二分频后才作为系统的时钟信号。在设计电路板时,振荡器和电容应尽量靠近单片机,以避免干扰。需要注意的是:电路板时,振荡器和电容应尽量安装得与单片
22、机靠近,以减小寄生电容的存在更好的保障振荡器稳定、可靠的工作电路图如图所示。C 712 M H zC 630 pFC 530 pFV CCX 1X 2.图 2.5 时钟电路原理图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72.6 电源电路设计控制系统主控制部分电源需要用5V直流电源供电,其电路如图3-10所示,把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单相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的5V直流电压。其主要原理是把单相交流电经 过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由于输入电压为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差较大,因而电源变压器的作用显现出来起到降压作用。降压后还是交流电压,
23、所以需要整流电路把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由于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电压含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到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需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性足够高的直流电压。电路使用集成稳压芯片LM7805解决了电源稳压问题。图2.6 电源电路图2.7 CPU 最小系统图89C51单片机为40引脚双列直插芯片,有四个I/O口(P0、P1、P2、P3),D 1D 2D 3D 4T1C1220uFC20.1uFC30.1uFC4220uFV in1GND2+537805220A C.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889C
24、51单片机共有4个8位的I/O口(P0、P1、P2、P3),每一条I/O线都能独立地作为输出或输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3-2所示,18引脚和19引脚接时钟电路,XTAL1接外部晶振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倒相放大器的输入,XTAL2接外部晶振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倒相放大器的输出。第9引脚为复位输入端,接上电容,电阻及开关后能够形成上电复位电路。P1 .01P1 .12P1 .23P1 .34P1 .45P1 .56P1 .67P1 .78R ST9R X D /P3 .010T X D /P3 .111IN T R 0/ P3.212IN T R 1/ P
25、3.313T I M E R 0/P 3.414T I M E R 1/P 3.515W R/ P3 .616R D /P 3.717X T A L 218X T A L 119E A31A L E30PS E N29P0 .0 (A D 0)39P0 .1 (A D 1)38P0 .2 (A D 2)37P0 .3 (A D 3)36P0 .4 (A D 4)35P0 .5 (A D 5)34P0 .6 (A D 6)33P0 .7 (A D 7)32P2 .0 (A 8 )21P2 .1 (A 9 )22P2 .2 (A 1 0)23P2 .3 (A 1 1)24P2 .4 (A 1 2)
26、25P2 .5 (A 1 3)26P2 .6 (A 1 4)27P2 .7 (A 1 5)2889 c5 1C 10R 2V CCS2C 712 M H zC 530 pFC 630 pFV CC.图 2.6 最小系统图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9第 3 章 89C51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本课设要求测量的温度范围是 0300,PT100 热电阻的测温范围是-200800,满足设计要求。虽然 K 型热电偶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在低温时一般常用 PT100,因为它在低温时精度较高,运行速度较快。PT100 温度传感器为正温度系数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测量范围:-
27、200+850; 允许偏差值: A 级 , B 级 ;0.150.002 t0.300.005 t 响应时间30s; 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 允通电流5mA。另外,PT100 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鉑热电阻的线性较好,在 0100 摄氏度之间变化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 0.5摄氏度。鉑热电阻阻值与温度关系为: -200t0时,;231001*100RtRAtBtCtt 0t850时,;21001RtRAtBt式中,A=0.00390802;B=-0.000000580;C=0.0000000000042735。可见PT100 在常温
28、0100 摄氏度之间变化时线性度非常好,其阻值表达式可近似简化为:,当温度变化 1,PT100 阻值近似变化 0.39。1001RtRAt3.2 温度检测接口电路设计3.2.1 A/D 转换器选择本设计要求温度在0300范围内,要是选用8位分辨率的 A/D 转换器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选择12位分辨率的 A/D 转换器。12位分辨率的 A/D 转换器中最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0常使用的就是由美国美信公司生产的 MAX197. 它是可程控多量程8通道12位多路复用 A/ D 转换集成电路,具有5MHz 的跟踪/保持带宽、 100kS/ s 的采样速率、可编程控制的内/外部时钟与采样模式、 8
29、+ 4位并行接口、三种电源关闭模式(包括一种硬触发关闭和两种可编程式软关闭)。MAX197用标准微处理器接口,通过读写三态数据 I/ O 端口可以控制对数据总线的访问与释放。 图 3.2.1 MAX197 引脚图MAX197 的引脚功能:1 CLK 时钟输入。在内部时钟模式下,从该引脚接一100pF 的电容可获得1. 56MHz 内部时钟2 CS 片选,低电平有效3 WR 当 CS 为低电平时,在内部时钟模式下,WR的上升沿将锁存设置并开始一个自动采集和转换周期,在外部时钟模式下,WR 处的第一个上升沿开始采集,第二个上升沿结束采集并进入转换周期4 RD 当 CS 低电平时,RD 上的下降沿使
30、数据处于数据总线上可被读取5 HBEN用于12 位转换结果的多路复用。当 HBEN 为低电平时可读取结果的高 4 位,当为高电平时,可读取结果的低8位6 SHDN 设置电源关闭模式7 - 14 D0 - D11 三态数字 I/ O 端口15 AGND 模拟信号地16 - 23 CH0 - CH7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124 INT 当转换结束且数据可被访问时为低电平25 REFADJ带宽基准电压调整引脚。当 REF 引脚使用外部基准电压时直接接 VDD , 否则旁路一0. 01 F 的电容26 REF基准缓存输出和缓存输入引脚。在用内部基准电压时,基准缓存输出一4. 096
31、V 的名义电压,并可通过 REFADJ 引脚调整。在用外部基准电压时,则通过 REFADJ 直接接 VDD 使基准缓存无效27 VDD + 5V 电源28 DGND 数字信号地3.2.2 模拟量检测接口电路图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通常将其放在电桥的桥臂上,温度变化时,热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被送到仪器放大器 LM741 的输入端,经过仪器放大器放大后的电压输出送给MAX197A/D 转换芯片,从而把热电阻的阻值转换成数字量。电路原理图如图 3.2.2所示。R12KR22KR11120KR310KR410KR511.5KRP210KRP110KR
32、T1PT10032184LM741VCC+5GNDGND-5D0/D814CLK1REF26D1/D913CH016CH117CH218D2/D1012CH319CH420D3/D1111CH521CH622D410CH723VDD27D59SHDN6REFADJ25D68AGND15D77DGND28HBEN5CS2INT24RD4WR3U?MAX197100uF4.5uF0.1uF0.01uF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ST9P3.0/RXD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3P3.4/T014P3.5/T
33、115P3.6/WR16P3.7/RD17XTAL119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P2.7/A1528PSEN29ALE30EA31P0.7/AD732P0.6/AD633P0.5/AD534P0.4/AD435P0.3/AD336P0.2/AD237P0.1/AD138P0.0/AD039XTAL21889C51(40)C110uFGND.图 3.2.2 温度检测接口图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23.3 加热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输出通道采用 Motorola 公司推出的单片集成可控硅驱动
34、器件 MOC3041 来作为输出的驱动控制。MOC3041 芯片是一种集成的带有光电耦合的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它的内部集成了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和过零出发电路等器件。它由输入和输出两部分组成。输入部分是一个砷化镓发光二极管,在 515mA 正向电流的作用下发出足够强度的红光外去触发输出部分;输出部分包括一个硅光敏双向可控硅和过零出发器,在红外线的作用下,双向可控硅双向导通,与过零触发器一起输出同步触发脉冲,去控制执行机构(外部的双向可控硅)MOC3041 组成的过零出发双向可控硅电路简单可靠,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图 3.3.1MOC3041 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图.R11R12R15加加加R14R
35、13C?CAPQ1342516MOC3041+5220AC.图 3.3.2 加热系统图3.4 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键盘采用行列式和外部中断相结合的方法,图3-4中各按键的功能定义如下表1。其中设置键与单片机的INT0脚相连,S0 - -S9、YES、NO用四行三列接单片机P0 口,REST键为硬件复位键,与R、C构成复位电路。键盘模块电路如图3.4所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3示。表 3.4 键盘功能表 .4705218OKCLR694.7K4.7K4.7K4.7K3VCCP03P04P05P06P03P04P05P06P03P04P05P06P03P04P05P06.图 3.4 键盘电路按键键
36、名功能REST复位键使系统复位RET设置键使系统产生中断,进入设置状态S0S9数字键设置用户需要的温度YES确认键用户设定目标温度后进行确认NO清除键用户设定温度错误或按了 YES 键后使用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4第 4 章 电烤箱软件设计4.1 软件实现功能综述本次设计的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为: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号经 MAX197 进行信号的放大与 A/D 转换,把转换好的数字量输入单片机,经过标度变换、显示码处理后将显示码送到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同时,单片机对输入的数字量进行处理,经过 PID 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此外,软件还应该实现按键操作,例如设置参数的功能。为了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37、,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整理,以及对整体功能进行细化、分配,把系统的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初始化模块:通过该模块来对堆栈、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和特殊功能寄存器进行赋值,有关寄存器的清零,以及计数器/定时器的初值存放等。2、按键操作模块:该模块能够在系统一上电后就开始对键盘进行扫描,一旦在相应时刻检测到有键按下,就会相应转去执行处理程序,处理完毕后能够返回主程序。3、A/D 转换模块:把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号经 MAX665 转换为数字量。4、标度变换:主要是把数字量转换为要显示的物理量。5、显示模块 :该模块应能够把温度值进行准确显示,并且能显示温度上下限及各种参数。6、控制算法模块:采
38、用 PID 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除了上述功能以外,本着操作友好、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4.2 流程图设计4.2.1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主程序主要实现系统的初始化,键值处理,A/D 转换,显示数据。 系统的初始化包括寄存器的初始化(控制寄存器、堆栈、中断寄存器等) ,通信的初始化(串口的初始化,MAX197 的初始化,通信缓冲区的初始化) ,LED 显示的初始化,输出端口的初始化,采集、累计数据的初始化。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5键值处理包括对系统三个键的判断与处理。A/D 转换包括数据转换(主要实现将测量电路监测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 LED显示所需的数据类型) 。显示数据包括数据转换
39、(主要实现将各类参数、测量数据、计算累计值等转换成 LED 显示所需的数据类型)和显示屏的刷新(包括刷新采集数据屏和根据按下的键更改显示屏) 。初始化 温度传感器A/D 转换89C51 处理LED 显示键值处理是否有键盘输入NY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64.2.2 模拟量检测流程图设计由于干扰的存在,可能导致 AD 转换的结果与炉温出现差异,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信号的真实性,采用程序计算的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平滑加工,从而克服虚假信号,这种算法称为数字滤波。数字滤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限幅滤波,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比较相邻(n 和 n-1 时刻)的两个采样值和ny,如果它们的差值过大超出了参数可能
40、的最大变化范围,则认为发生了随1ny机干扰,并视后一次采样值为非法值,应予剔除。ny 中值滤波,就是连续采样三次,取中间值作为本次采样值。 算术平均滤波,就是连续取几个采样值进行算术平均。其数学表达式为:NiiyNY11因算术平均滤波方法简单、数据采集更加精确,滤波结果就是对单点温度多次采样的平均值,更加准确的反应了被测温度的大小,因此,本系统采用了算术平均滤波法。设计时,外部输入的模拟量信号首先由传感器送入测控器,然后进行模拟量采集,在一次采样间隔时间 T 内,依次将各输入量轮流接到 A/D 转换器进行一次转换。为了准确地反映被测信号,防止干扰,对每一路信号在 20 ms 内采集 4 次,即
41、采样间隔时间 T=5ms,4 次采集完成后再将 4 次采集的值求平均得出此次采集的结果。 在 20ms 的采集完成后,要将数据按照量程或计算公式转换为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并根据报警界限判断数据是否有低于下限或超出上限的报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7采样累加计算平均值并保存结果是否大于设定值LED 显示报警 是否被采样 4 次开始YNYN4.3 程序清单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03HAJMP PITOORG 0030HSTART: CLR P1.7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8CLR P1.3CLR P1.5SETB P1.6MOV R4, #00HMOV SP, #60H
42、 MOV PSW, #00HMOV R0, #20H MOV R7, #60H ML: MOV R0, #00HINC R0DJNZ R7, MLCLR IT0MAIN: LCALL GET_TEMPERSS: LCALL GET_TEMPERLCALL DISPLAY LCALL BIJIAOLCALL XIAOYULCALL JIXIANJNB DEYU CLR P1.3 SETB P1.6 CLR DEYULCALL GET_TEMPERLCALL DISPLAYAJMP TT2LCALL DISPLAY MUN: PUSH PSWMOV R0, #7AH MOV A, R0SWAP A
43、DEC R0ADD A, R0MOV R1, A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9ANL A, #0F0HSWAP AMOV B, #10MUL ABMOV R2, AMOV A, R1ANL A, #0FHADD A, R2MOV 38H, AMOV R0, #78HMOV 39H, R0POP PSWRETBIJIAO: MOV A, 29H MOV 40H, AMOV A, 38H CLR CCJNE A, 40H, L1MOV A, 39HCJNE A, 30H, L1SETB DEYUSJMP L2L1: JC L2SETB DAYU SJMP L2L2: RET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0第
44、 5 章 系统设计与分析5.1 系统原理图图 5.1 系统原理图5.2 系统原理综述先由温度传感器电路对温度进行采集,通常将其放在电桥的桥臂上,温度变化时,热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被送到仪器放大器 LM741 的输入端,经过仪器放大器放大后的电压输出送给 A/D 转换芯片,从而把热电阻的阻值转换成数字量。经 MAX197 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就可以直接交给 89C51 处理了,89C51 处理又4.7K4.7KR11120K4.7K4.7K4.7KRP210KRP110KRT1PT10032184LM741VCC+5GNDGND-5D0/D814CLK1REF26D1/D913CH016CH117CH218D2/D1012CH319CH420D3/D1111CH521CH622D410CH723VDD27D59SHDN6REFADJ25D68AGND15D77DGND28HBEN5CS2INT24RD4WR3U?MAX197100uF4.5uF0.1uF0.01uF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ST9P3.0/RXD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3P3.4/T014P3.5/T115P3.6/WR16P3.7/RD17XTA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章+MATLAB数值积分与微分(MATLAB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26年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七颗宝石幼儿故事教案
- 中国舞蹈小城故事教案
- 了解本地种植作物教案
- 健康我们爱运动教案
- 军营处处有书香教案
- 创意积木汉堡车教案
- 制作武汉加油语言教案
- 房产协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标准化内审员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底电缆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电网技术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业务奖励分配管理办法
- 2025年交通运输局公务员遴选模拟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江西书法联考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生成式AI(GenAI)最佳实践 Agentic AI下的任务重构、决策与创新
- 松材线虫病防治服务投标方案
- 《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课件 Ch6.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
- 绘本教学促进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