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_第1页
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_第2页
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_第3页
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_第4页
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韩愈与龙川“蓝关”的关系和引申的几个问题杨锐彬唐元和十四年,韩愈在被贬潮州的路程中写了“千古名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蓝关”多有争论说是在龙川县与五华县交界的“蓝关”。广东通志是这么描述龙川蓝关的:龙川蓝关在县之东南七十里,通衢属。前有玳瑁山之雄俊,后有跌马岭之逼仄,两山对峙,左通潮、梅、漳江,右达惠、广,形胜天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 韩愈过蓝关是过龙川的“蓝关”,多出自地方志和当地传说。 河源市志(方志出版社ISBN 978-7-5144-071

2、9-8/K.584)大事记中(第9页),“唐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官贬潮州,过龙川县蓝关,后人在蓝关建韩公祠以纪念”。清代兴宁知县仲振履在重修韩祠亭路碑中说“龙(川)长(乐)有蓝关,顶建韩公祠,土人相传即雪拥蓝关处也。其说荒远,不可考证”。清代孝廉彭炜瑛在趣园诗钞中提及“长乐、龙川交界之山曰雅顶,有韩文公庙,居人呼其地曰蓝关,为潮.嘉抵惠广往来孔道,道中亭额有秦岭通衢,云横胜迹”。综上,韩愈过龙川的“蓝关”写诗,多出自地方志和当地传说,没有“硬料”得以实证,多出自土人、居人之口或传说。2、 假设韩愈从过龙川,其时间也是阳春三月,与诗所写“雪拥”有出入。洪流先生在蓝关考(情满南疆中国社会

3、出版社,2001.9)中,通过时间和气候分析法,认为韩愈过蓝田县蓝关时,是正月,秦岭下雪可能性大。而到龙川是三月了,“雅顶”的“雪拥”的可能性很小(龙川地处北纬24度,亚热带)。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中“臣以今年正月十四日蒙恩除潮州刺史,即日奔驰就路,经涉岭海,水陆万里,以今月二十五日到州上讫”。另一首诗龙吏中称“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昌乐泷在在乐昌境内,也就是说,到达乐昌已近六十天,即阴历三月中旬了。然后,再从英德到增城的东江口,从东江到龙川转陆路,少说也得十多天。潮州刺史谢上表中有“巨所领州,在广府极东界上,去广府虽云才二千里,然来往动皆逾月”,也可进一步说明当时路程所需时日。阳春三月,龙

4、川下雪可能性不大,除非当年有倒春寒(待查考)。 三、韩愈侄孙湘到底何许人?从那里来?关于韩湘是什么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是学道成仙之人,如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二是说他是大理丞。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及韩愈韩滂墓志铭,湘字北渚,为愈之侄孙,官至大理丞(唐时为从六品上),非神仙中人。潮州民间也多有关于韩湘子的传说。由此看来,“侄孙湘”非等闲之辈,肯定是有非凡能力,才来护送韩愈赴潮就任。关于韩湘从那里来,没有具体交代。诗中只提及“远来”。这会儿,叔侄两人不一定要在一起,应该是韩愈在蓝关遇雪前进不了,侄孙湘过来和他汇合赴潮就任,故有感写诗以记之。太平广记神仙第一“韩愈外甥”

5、中有关于写诗背景的记录“出为潮州剌史,至商山,泥滑雪深,颇怀郁郁。忽见是甥迎马首而立。拜起劳问,挟镫接辔,意甚殷勤。至翌日雪霁,送至邓州吏部(韩愈)为五十六字诗以别之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与诗讫,挥涕而别,行入林谷,其速如飞。”神话记载不太可信,但提及“商山”,商山在陕西洛阳市丹凤县境界,可以侧面印证“蓝关”是在陕西蓝田县蓝关。4、 从当时道路分析,韩愈当从龙川经过到潮州。根据潮汕史(黄挺 陈占山著,杜经国 审定)第114-117页记载,“水路除以韩江为通道的海外交通线外,由韩江上溯,这里与梅循、闽西南及赣南的交通联系,也由来已久”。自韩江经梅循与东江间接沟通的驿道,最迟在唐朝就

6、已开通。第115页中根据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吴金夫韩愈左迁诗之蓝关乃龙川蓝关说,证明常衮、韩愈等官员由此路进入潮州。证明当时此路是进入潮州的主道。另,陆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潮漳道(与此无关)。二是“下路”即“南自潮阳,历惠之海丰”,南宋初年与潮梅循水道“上路”并行(开通时间到南宋了)。三是驿道纯为山路,其介于上、下路之间,由潮州经揭阳至龙川,有冷水等11铺。这三路的分析,也证明进入潮州主道要经龙川。广东通志载:龙川县驿曰雷乡曰通衢。从道路分析,韩愈应该是从佗城一带上岸,走陆路到通衢,再转水路下潮州。5、 从修建纪念碑、亭等物和现场情况看,韩愈经过龙川蓝关。据洪流先生在蓝关考称:嘉庆元年成进士赵

7、慎畛捐建蓝关道路记对韩愈在此“冻雪”一事只字未提。清举人温训撰编的长乐志载:韩步亭在县五十里天羊丫,明嘉靖初,佥事施儒名曰最高亭,奉文公像,谓谪潮时经过。另据广东通志载:龙川蓝关一隘,锁匙赖之,向以冲防设关,以备非常。以在县之东南,故曰南关;又以其地为韩文公赴潮经过,乃转其名曰南关,盖“南”“蓝”同韵、谐音通假,故庙门联云:文光胜北斗,潮貌壮南关。2016年10月4日到从现场看,G205国道旁有一蓝关亭,但无牌扁等物。左侧半山腰已翻旧一座建筑物,却无一与“韩祠”有关标识。右侧半山腰上有一蓝关庙,拜的是观音和关公。黄义先生韩愈诗之“蓝关”在龙川论考(广东史志视窗2006年 第5期 作者 黄义 龙

8、川县史志办)记录:为纪念韩愈,这里曾经修建了很多胜迹,如韩公祠、归儒寺和建筑最富丽堂皇的明善堂(内祀孔子和关羽)世纪年代,当时的韩公祠堂内还供有韩愈塑像,挂有“雪拥蓝关”匾额,祠门写着对联:文光腾北斗,庙貌壮蓝关。祠内半壁有韩湘子吹横箫腾云驾雾而来的形象。那些胜迹当时都修建在山上。世纪年代初,由于修建官汕公路,因蓝关山谷太窄,所以拆毁了蓝关诸多胜迹。后来又加宽公路,导致韩公祠等珍贵遗迹荡然无存。通过现场分析,结合黄义先生说法,可以认为:当前蓝关亭应该就是续“韩步亭”而有;当前蓝关庙应该是续“明善堂”而有(当时内祀孔子和关羽,而今祀观音和关羽)。正在翻新的建筑群应该是韩公祠、归儒寺的结合体。六、

9、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蓝关韩公祠修建工作,但任重道远。 据龙川广播电视网题为追踪重点工程:登云镇蓝关韩公祠建设扎实推进(发布时间: 2014-10-14 09:45:21 作者:魏志锐)的报道登云镇蓝关韩公祠建设是被列为县政府文物修缮重点工程之一,自启动以来,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目前的建设情况究竟如何,我们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在登云镇蓝关韩公祠建设工地现场,记者看到,工程建设现场基地平整,挡土墙砌作己经完成,部分石构件也己到位,工人们正在对木构件进行制作。 为让韩公祠这一文物景点重放光彩,近来年,龙川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面完成修建蓝关韩公祠的规划征地工作。自启动以来,工程扎实推进。按照规划,蓝关韩公祠修缮工程包括门楼、大殿、文化长廊等,它的建成将成为龙川擦亮文化名人品牌,增添新的文化景点。 但从当前的修建情况看,仍需加速完善,把纪念先贤、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与旅游、创文等有机结合,沿用宋湘绮教授的“尊重传统,创造经典”的理念,把亭、庙、祠恢复好,特别是要注入“新鲜的、活的文化元素”,把蓝关建设成为龙川的文化新名片,旅游新胜地。7、 个人关于修复蓝关的建议韩文公是“百代文宗”“山斗重名”的大人物,修复蓝关的重大意议,不须多赘述。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恢复完善:1. 找出嘉庆元年成进士赵慎畛捐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