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城市化研析高考明规律课程标准考情统计命题分析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2019天津,89题2019江苏,1112题2017天津,2题2016课标,46题2016海南,1012题1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及地区差异。2以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地理统计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措施。研清教材固基础一、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1城市化(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表示,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及生产方式
2、、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名师点睛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一般表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阶段和特点城市化进程示意图(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阶段特点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很多城市
3、化问题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c_(填字母)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a_和_b_(填字母)阶段。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_环境_不利影响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_污染_问题不合理城市化表现环境问题生物的多样性_减少_;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_热岛_”现象,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_大气_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2生态城市建设(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_绿色交通_,减少城市
4、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自然景观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名师点睛城市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双重影响,而且对人文地理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土地利用方式、居民类型及从事产业、信息和交通通达度、文化观念等。研析考点破疑难考点一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2空间差异国家类型比较项目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
5、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口比重大小 大(70%以上)小(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知识扩展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
6、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 (2017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06 km处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c)19852004年增多19852004年减少20042013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abcd(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d)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郊区化阶段 逆城市化阶段ab cd【思维过程】设问信息:1计算不同年份中心城区企业数量;2由企业数量的变化判断城市化所处阶段。调动知识:城市化的特点。考向一城市化进程不
7、同阶段的特点(2021本溪模拟)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如图显示四个国家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完成(1)(2)题。(1)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b)a1个b2个c3个d4个(2)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c)传统工业的复苏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ab cd解析第(1)题,图中奥地利、比利时、瑞士三个国家城市化增长速度在19801984年为负值,说明这三个国家出现逆城市化问题。瑞士在19841989年仍是逆城市化状态,奥地利、比利时在19841989年的城市化增长速度为正值,是再城市化现象。第
8、(2)题,西欧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工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传统工业产值小,污染重,不会再复苏,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所以再城市化的原因可能是第三产业发展,对。再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后期,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改善,错、对。考向二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2020四川省绵阳市第三次诊断性测试)中东某国,面积近165万km2,1986年全国总人口约4 945万,城市人口比重大。下图中四条曲线为该国19862016年总人口、城市人口、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3)题。(1)二战后,对该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影响最大的是(b)a优越的位置b丰富的资源c
9、高新产业d悠久的历史(2)四条曲线中,代表该国城市化率增长的是(d)a曲线b曲线 c曲线d曲线(3)未来30年,该国城市化率(c)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缓慢增长d缓慢下降解析第(1)题,由题中材料“中东某国,面积近165万km2,1986年全国总人口约4 945万”可知,该国位于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故对该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影响最大的是丰富的资源。第(2)题,题中材料可知,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结合题中图可知,代表该国城市化率增长的是曲线,为总人口曲线。第(3)题,由题中材料可知,1986年全国总人口约4 945万,城市人口比重大,结合题中图可知,曲线代表该国城市化水平,故未来30年,该国城
10、市化率缓慢增长。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问题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防治水污染地面沉降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
11、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知识扩展解决城市内涝的工程措施(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
12、绿地等。(2019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b)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c)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bcd【思维过程】文字信息:由“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可知,城市不透水面是_人工地面_,其增加代表着城市_城区_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则城市_热岛效应_增强,城市地表温度_升高_;不透水面阻碍地表水
13、_下渗_,使得地表径流_增多_,地下水位,_下降_。设问信息: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2不透水面增加的影响。调动知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1湖北省黄石、仙桃等八市联考)读“苏州市20世纪80年代21世纪10年代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表(%)”。提示:表中5.89表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10年代有5.89%耕地转变为林地。完(1)(2)题。20世纪80年代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合计21世纪10年代耕地23.962.102.093.4131.56林地5.891.991.151.2510.28建设用地27.103.02
14、6.245.1941.55水域5.100.620.6410.2516.61合计62.057.7310.1220.10100(1)21世纪10年代苏州市建设用地主要转化来源为(a)a耕地b林地c建设用地d水域(2)21世纪10年代苏州市水域比例的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是(d)a水生物种增多b热岛效应减弱c水体污染减轻d城市内涝加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1世纪10年代苏州市建设用地转化来源为耕地、林地、水域及其他建设用地,其中耕地占比最大,为27.10%,为主要来源。第(2)题,读图表可知,苏州市水域面积减少了20.10%,所以导致水生物种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水体净化能力降低,污染严重;城市
15、滞洪能力降低,内涝加剧。考向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2021山西省运城市调研)“长租公寓”又称“单身合租公寓”,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名词,是指将业主房屋租赁过来,加以装修改造,配齐家具家电,以单间的形式出租给周边的上班人士。下图为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及流动人口比率。据此,完成(1)(3)题。(1)长租公寓的租客主要是(b)a季节性游客b中青年群体c中老年群体d农民工家庭(2)据图可知(d)a深圳流动人口数量最多b三亚房价略高于北京c房价收入比与流动人口比率呈负相关d流动人口比率影响房价收入比(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长租公寓多布局在大城市郊区b南京长租公寓市场需求大于天津c深圳
16、、上海长租公寓需求旺盛d南昌、无锡是长租公寓的热门城市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长租公寓又称单身合租公寓,以单间的形式出租给周边的上班人士”可知,长租公寓主要适合一些中青年群体,在大城市上班,但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自己的住房,以长租公寓为主。第(2)题,深圳流动人口比率最高,不一定数量最多,故a错;三亚房价略低于北京,故b错;图中显示房价收入比与流动人口比率不呈负相关关系,故c错;流动人口比率高,租房费用相应就高,会影响房价收入比,故d对。第(3)题,长租公寓以单间的形式出租给周边的上班人士,不一定布局在大城市郊区,a错;南京和天津房价收入比相当,但天津流动人口比率大,天津长租公寓市场需求大于南
17、京,b错;读图可知,深圳、上海流动人口比率大,房价收入比高,长租公寓需求旺盛,c对;南昌、无锡流动人口少,房价收入比较低,不属于长租公寓的热门城市,d错。研透技法提素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1读图名,明确图像内容如图一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图二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2读纵、横坐标,明确图像含义如图一纵坐标为城市化水平,横坐标为江苏、贵州两省,其图像含义为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图二纵坐标为城市人口比重,横坐标为时间,其图像含义为不同时间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3读图例,明确各图例的含义4读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从柱状图、曲线图中的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
18、所处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小于30%,中期阶段介于30%70%之间,后期阶段一般大于70%。如图一的城市人口比重,2010年江苏省为60%左右,贵州省为35%左右,大致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如图二的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马来西亚为40%左右,印度为32%左右,印度尼西亚为30%左右,大致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5读变化幅度,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根据柱状图变幅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如图一中江苏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002010年;图二中马来西亚198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19601980年。根据曲(折)线斜率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6读数值变化,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从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速度等方面的数值变化分析比较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如图一,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贵州省,发展速度快于贵州省;如图二,马来西亚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19802000年发展速度快于中国。提升演练(2021福建模拟)读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关系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b)a城市化水平20%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强b城市化水平30%70%为快速发展阶段c城市化水平60%是城市化速度的转折点d城市化水平70%时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农业植保无人机租赁与病虫害防治方案合同
- 智能教育机器人比赛计时器租赁与赛事奖励服务协议
- 中医用药护理原则与方法
- 软件产品功能质量测试补充协议
- 奢侈品行业私人保镖培训与品牌形象维护合同
-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
- 抖音平台用户行为分析与权益保护合作协议
- 美容美发连锁品牌全国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知识产权变更手续办理及许可使用协议范本
- 数据库平台运营权转让及技术服务合同
- 《重庆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办法》知识专题培训
- 烟草公司办公楼物业服务方案
- 农牧机械出租合同范本
- 渣土车驾驶员安全教育
- 竖井爆破方案
- 改革开放简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工业大学
-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科学探究二力平衡说课课件
- 城市供热管网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课件
- 【MOOC】走近国粹 中国陶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