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一章第一章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第第1节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规律方法规律方法) )积累法积累法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累积”起来起来, ,变得可直接测量变得可直接测量, ,将测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 ,便得到微小量便得到微小量, ,这种方法叫这种方法叫“累积累积法法”. .这种方法用于长度测量就是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这种方法用于长度测量就是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物体叠放在一起, ,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 ,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体
2、的个数, ,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 .化曲为化曲为直法直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 (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圆规、硬币、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圆规、硬币、滚轮滚轮) )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 ,再用刻度尺测量再用刻度尺测量, ,这这就是就是“化曲为直法化曲为直法”. .平移法平移法( (等量替等量替代法代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 (如三角板、直尺如三角板、直尺) )把不可直接测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量的长度“平移平移”到刻度尺上到刻度尺上, ,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这种
3、这种方法叫方法叫“平移法平移法”. .公式法公式法测圆的周长时测圆的周长时, ,可先测出圆的直径可先测出圆的直径, ,再利用公式求出周长再利用公式求出周长. .像像这样先测出相关量这样先测出相关量, ,再利用公式求出被测量的量的方法叫再利用公式求出被测量的量的方法叫“公式法公式法”. .3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为了减少测量误差,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 ,测得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D= =_cmcm. .解析图示刻度尺解析图示刻度尺1 cm1 cm又分为又分为1010个小刻度个小刻度, ,故最故最小刻度值为小刻度值为1 mm;1 mm;起
4、始端从零开始起始端从零开始, ,右端对的刻度右端对的刻度是是7 7. .40 cm,440 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 7. .40 cm,40 cm,所所以硬币的直径以硬币的直径 . .1.851.85例例1 17.40cmD= =1.85 cm44 1 1. .在用刻度尺和铅笔测量细铜丝直径时在用刻度尺和铅笔测量细铜丝直径时, ,绕绕细铜丝时应做到细铜丝时应做到 , ,为了减小误差为了减小误差, ,所所绕的匝数是绕的匝数是一些好一些好( (填填“多多”或或“少少”)”). .细铜丝在铅笔上绕细铜丝在铅笔上绕3232圈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该线圈的长该线圈
5、的长度为度为 cm,cm,细铜丝的直径为细铜丝的直径为 mmmm. . 5 提示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测微小长度的方法和本题主要考查测微小长度的方法和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测量时应注意的是测量时应注意的是细铜丝一定要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细铜丝一定要紧密排绕在铅笔上, ,否则测否则测量值就不正确量值就不正确. .绕的匝数越多绕的匝数越多, ,误差会越误差会越小小. . 6 1 1. .在用刻度尺和铅笔测量细铜丝直径时在用刻度尺和铅笔测量细铜丝直径时, ,绕绕细铜丝时应做到细铜丝时应做到 , ,为了减小误差为了减小误差, ,所所绕的匝数是绕的匝数是一些好一些好( (填填“多多”或或
6、“少少”)”). .细铜丝在铅笔上绕细铜丝在铅笔上绕3232圈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该线圈的长该线圈的长度为度为 cm,cm,细铜丝的直径为细铜丝的直径为 mmmm. . 紧密排绕紧密排绕多多5.001.67 1 1. .对位法对位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的单位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的单位, ,将测将测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 .其步骤其步骤是是: :先看所给测量结果的先看所给测量结果的“标称单位标称单位”;”;再再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 ,由标称单位逐级缩小由标称单位逐级缩小单位单位, ,并同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
7、单位并同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单位, ,直直到小数点后的倒数第二位为止到小数点后的倒数第二位为止; ;最后看标出最后看标出的最后一级的单位的最后一级的单位( (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的单位) )是什么是什么,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什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什么. .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方法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方法( (规律方法规律方法) )82 2. .移位法移位法 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形式有一位数字的形式, ,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度尺的分度值. .如测量值为如测量
8、值为40 mm,40 mm,移位后为移位后为4 4. .0 0 cm,cm,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 cm1 cm. .93 3. .数位法数位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时记录测量结果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时记录测量结果所带的单位与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关系所带的单位与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关系, ,通过通过数小数位来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数小数位来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 .如果测量如果测量值的单位是值的单位是m,m,小数位只有小数位只有1 1位位, ,测量时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的分度值就是1 m;1 m;如小数位有两位如小数位有两位, ,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的分
9、度值就是1 dm;1 dm;如小数位有如小数位有3 3位位, ,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的分度值就是1 cm;1 cm;如小数位有如小数位有4 4位位, ,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的分度值就是1 mm;1 mm;如小数位有如小数位有5 5位位, ,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的分度值就是0 0. .1 mm1 mm. .10例例2 2 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25. .91 cm,91 cm,宽为宽为1818. .35 cm,35 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 mmA.1 mm B.1 cm B.1 cmC.1 dmC.1 dm D.
10、1 m D.1 mA A解析对位法解析对位法: :由记录结果可知由记录结果可知,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 9和和3 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 ,即即1 mm;1 mm;移位移位法法:25:25. .91 cm=25991 cm=259. .1 mm,1 mm,故分度值为故分度值为1 mm;1 mm;数位法数位法: :测量测量结果的单位是结果的单位是 cm, cm,小数位有两位小数位有两位, ,故分度值是故分度值是1 mm1 mm. .故正故正确答案为确答案为A.A.11 2. 2.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 ,测得某物体
11、的测得某物体的长为长为1212. .3 cm,3 cm,关于该测量结果关于该测量结果, ,下列说法中正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是 ( () )A.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 mm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的刻度尺测量的B.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 cm1 cm的刻度尺测量的的刻度尺测量的C.C.该结果中的该结果中的“3”“3”是估读的是估读的D.D.该结果中不存在误差该结果中不存在误差BC 提示提示: :根据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 ,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值, ,所以倒数第所以倒数第2 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即即
12、1 1 cm,cm,故故A A选项错误选项错误,B,B选项正确选项正确; ;在在1212. .3 cm3 cm中中,12 ,12 cmcm是准确值是准确值,0,0. .3 cm3 cm是估读值是估读值, ,故故C C选项正确选项正确; ;测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故D D选项错误选项错误. . 12 实际应用题实际应用题 身高身高160 cm160 cm的小明的小明, ,利用自己的身体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 ,接近真实值的是接近真实值的是 ( () ) A.A.教室宽教室宽5 5臂展臂展, ,约约8 m(8 m(臂展臂展: :两臂左右平伸
13、时两臂左右平伸时, ,两手中指尖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 )B.B.教室长教室长1010步幅步幅, ,约约30 m(30 m(步幅步幅: :走路时走路时, ,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C.课桌长课桌长4 4拃拃, ,约约2 2. .8 m(8 m(拃拃: :张开手张开手, ,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距离) )D.D.物理课本厚物理课本厚1 1指宽指宽, ,约约10 cm10 cm解析解析 生活中人们对自己身体上的生活中人们对自己身体上的“尺尺”有了较清晰有了较清晰的印象的印象:1:1臂展臂展身高身高=160 cm;1=160 cm;1步幅步幅00.
14、.75 m;175 m;1拃拃20 20 cm,1cm,1指宽指宽1 cm1 cm. .通常人们用自己身体上的通常人们用自己身体上的“尺尺”去估测常去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见物体的长度, ,非常便捷非常便捷. .在题目中在题目中, ,教室宽教室宽5 5臂展约臂展约8 m,A8 m,A项项正确正确; ;教室长教室长1010步幅步幅, ,约约7 7. .5 m;5 m;课桌长课桌长4 4拃拃, ,约约0 0. .8 m;8 m;物理课物理课本厚本厚1 1指宽指宽, ,约约1 cm,B,C,D1 cm,B,C,D三项都是错误的三项都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为故正确答案为A.A.A A例例1 113 图文
15、信息题图文信息题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 ,图图(1)(1)中铅笔的长度是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cm,图图(2)(2)中铅笔的长度是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cm.解析图解析图(1)(1)刻度尺上刻度尺上1 cm1 cm之间有之间有1 1个小格个小格, ,所以一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代表的长度是1 cm,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1 cm;铅笔左侧与铅笔左侧与2 2. .0 cm0 cm对齐对齐, ,右侧在右侧在6 cm6 cm和和7 cm7 cm之间之间, ,估读为估读为
16、6 6. .8 cm,8 cm,所以铅笔所以铅笔的长度为的长度为L L=6=6. .8 cm-28 cm-2. .0 cm=40 cm=4. .8 cm8 cm. .图图(2)(2)刻度尺上刻度尺上1 cm1 cm之之间有间有1010个小格个小格, ,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 0. .1 cm,1 cm,即此刻度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尺的分度值为0 0. .1 cm=1 mm;1 cm=1 mm;铅笔左侧与铅笔左侧与2 2. .00 cm00 cm刻度线对齐刻度线对齐, ,右侧在右侧在6 6. .80 cm80 cm处处, ,所以铅笔的长度为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 L=6=
17、6. .80 cm-280 cm-2. .00 00 cm=4cm=4. .80 cm80 cm. .例例2 24.84.8014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的长度进行了4 4次测量次测量, ,结果如下结果如下:12:12. .34 cm,1234 cm,12. .36 36 cm,12cm,12. .35 cm,1235 cm,12. .75 cm,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 ) A.12.45 cm B.12.34 cmC.12.35 cm D.12.36 cmC例例3 3解析解析从题干
18、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2.75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正确答案为C.12.34cm+12.34cm+12.36cmL= =12.35 cm315【解题归纳】【解题归纳】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 ,减减小误差的方法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取平均值法. .在计算平均值在计算平均值时时, ,应首先应首先“删除删除”错误的数据错误的数据, ,另外另外, ,所得结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果无论是否能除尽, ,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
19、相同测量值相同, ,切不可认为小数位数越多越精确切不可认为小数位数越多越精确. .16 图文信息题图文信息题 停表是用来计时的工具停表是用来计时的工具, ,若停表的若停表的示数如图示数如图1 - 81 - 8所示所示, ,则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则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mins s.解析停表的长针指示的位置读解析停表的长针指示的位置读数可能是数可能是4141. .7 s7 s或或1111. .7 s,7 s,关键看关键看短针的位置短针的位置, ,此图中短针指在此图中短针指在2 2与与3 3之间且超过中间的半刻度线之间且超过中间的半刻度线, ,在此在此情形下情形下, ,长针应读为长针应读为4141
20、. .7 s;7 s;如果短如果短针未超过针未超过2 2与与3 3之间的半刻度线之间的半刻度线, ,则则长针应读为长针应读为1111. .7 s;7 s;短针示数加长短针示数加长针示数即为记录的时间针示数即为记录的时间, ,故本题中故本题中读数为读数为2 min412 min41. .7 s7 s. .例例4 4241.717 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题 如图如图1 - 91 - 9所示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所示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的一种方法, ,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先将圆规两脚分开, ,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 ,记记下分割的总段数下分割的总段数n n; ;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
21、离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 L, ,那么曲线那么曲线的长度为的长度为.例例5 5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 ,他们分别选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10 mm5 mm,10 mm. .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算均正确, ,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 ,那么那么, ,的测量结果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较准确.在测量在测量“圆周率圆周率”的实验的实验, ,某同学某同学测量一个铁圆柱体的结果如下表所测量一个铁圆柱体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示. .18
22、实验次数实验次数1 12 23 3圆周长圆周长/ /cmcm4 4. .72724 4. .74744 4. .7373圆直径圆直径/ /cmcm1 1. .50501 1. .51511 1. .4949由此可知由此可知: :(1)(1)圆的周长是圆的周长是cm;cm;(2)(2)圆的直径是圆的直径是cm;cm;(3)(3)可算出可算出( (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4)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9解析已知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和总段数解析已知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和总段数, ,曲线曲线长度等于两者之积长度等于两者之积, ,即即L L曲曲= =nl
23、nl, ,这是一种以少求多的测这是一种以少求多的测量长度的方法量长度的方法; ;甲、乙两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距离是5 mm,10 mm,5 mm,10 mm,因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因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 ,越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 ,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更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精确一些. .从表格记录的数据看从表格记录的数据看, ,为减小测量误差为减小测量误差, ,分分别测量了三次数据别测量了三次数据, ,可分别求出圆周长和圆直径的大可分别求出圆周长和圆直径的大小为小为4 4. .73 cm,173 cm,1. .50 cm,50 cm,利用周长公式利用周长公式L L=d d可求出可求出 ,根据测量结果来看,根据测量结果来看, ,倒数第二位数对应倒数第二位数对应的单位是的单位是mm,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慰问慈善活动发言稿
- 旧房拆除新建施工方案
- 大学的期末总结
- 基坑土方破碎施工方案
- 节电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管道抱卡施工方案
- 河南省全省防汛应急预案
- 防腐施工方案
- pe水管现场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油性外墙稀释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公路边坡网锚喷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指南》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版(三篇)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2024年数控车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秋季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GB/T 37977.46-2024静电学第4-6 部分:特定应用中的标准试验方法腕带
- GB/T 18216.7-2024交流1 000 V 和直流1 500 V 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7部分:相序
- 《矿物岩石学》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 道德新风中小学生主题班会知礼诚信感恩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