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_第1页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_第2页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_第3页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_第4页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幼儿社会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情绪性发展的影响鄢婷婷LOREM IPSUM DOLOR1前言2研究方法3结果分析4讨论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依恋:抚养者与儿童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情感联结,当这种情感联结断裂时, 会对儿童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具有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 并为儿童提供早期的人际交往经验, 对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家庭生活经验影响着儿童的社会情绪性发展, 早期的家庭关系网络的质量, 与儿童未来适应的或不适应的发展结果紧密关联.问题一在母亲上班,祖辈参与看护的共同养育背景下, 幼儿是否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关系和祖

2、孙关系?哪一种关系的安全性水平更高? 延伸研究拓展前人解释反复经历与母亲的日常分离, 会导致儿童与母亲无法形成温暖而亲密的关系。少量接触就足以促使安全型母子关系的形成, 看护质量看护质量才是依恋安全性的基石。考察婴儿与母亲,祖母的依恋关系,发现祖母是主要的依恋对象。考察未成年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发现祖母参与可提高母子依恋的质量考察儿童,未成年母亲,祖母之间依恋关系,发现44%的儿童与未成年母亲形成了安全型依恋, 72%的儿童与祖母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观点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数量”与母恋的质量不存在直接关联。儿童与祖母在一起的“时间数量时间数量”与其祖孙依恋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3、,前人研究我们预期在祖辈共同养育的背景下, 大多数幼儿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 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祖孙依恋。关于问题一推测推测.问题二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之间是否存在着一致性 1依恋风格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传递过程,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2随着年龄的增长, 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会变成儿童的一种特质, 而不是某种特定关系的特质3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不同的看护者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儿童的互动模互动模式式是不同的1未成年母亲、祖母和儿童之间的依恋安全性相关, 结果发现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的安全性相关不显著2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不是相互独立的, 二者之间存在着

4、一致性3认为多重依恋关系之间可能是不一致的前人研究前人研究解释拓展解释拓展推测在我国, 往往是奶奶或姥姥参与共同养育, 她们主要负责儿童的生活和身体照顾, 与母亲和父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全然相同。另有实证研究发现, 祖辈比母亲更多使用高压的控制策略更少地采取引导、推理和解释等低压策略。基于上述的文献, 我们推测: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质量存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质量存在着在着中等强度中等强度的一致性的一致性, 一定比例的幼儿可能拥有不一致的一定比例的幼儿可能拥有不一致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关于问题二关于问题二.问题三问题三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质量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的相对预测力是什

5、么? 主导性假说主导性假说认为, 母子依恋在儿童的社会情绪性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并影响着其他依恋关系的互动过程和质量特异性假说特异性假说认为, 多重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存在主次之分, 每一种依恋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看护者与儿童独立的互动经历的基础上主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养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儿童的早期养育过程。主 最新研究发现, 母亲或父亲都不能被清晰不能被清晰地视为儿童发展的“主导者”, 儿童与父母任何一方的安全型依恋, 都可以对儿童的社会情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保护效应特母子依恋的质量能更好地预测儿童自我表征水平父子依恋可以更好地测儿童的焦虑和退缩行为.

6、90年代末期以来的研究主要支持了特异性假说。在我国祖辈共同养育的背景下, 我们将对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相对预测力, 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推测推测如前所述如前所述, 祖辈主要负责儿童的生活和身体照顾祖辈主要负责儿童的生活和身体照顾, 与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全然与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全然相同相同, 因此我们预期母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因此我们预期母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具有更大的预情绪性发展具有更大的预测力测力, 母亲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母亲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养家者陪伴者.问题四问题四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联合效应联合效应是什么? 一是:一致

7、的一致的母子和祖孙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是否会出现叠加效应叠加效应?即, 两种依恋都安全是否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叠加效应?同样, 两种依恋都不安全的幼儿, 其社会情绪性发展是否面临双重风险?二是:不一致的母子和祖孙依恋的组合模式(一个安全一个不安全), 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种安全型依恋是否可以补偿补偿另一种不安全型依恋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果可以补偿, 那么这种补偿是完全的还是部分的?联合效应联合效应叠加效应:当两件事都对你有利时,本来不利的第三件事会因此而变得对你有利。反之亦然关于问题四两种依恋均为安全型的幼儿, 他们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得分最高, 均为不安

8、全型的幼儿得分最低, 两组相互冲突的依恋组合模式的幼儿的得分介于中间, 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二者之间可以部分补偿。推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幼儿均是来自完整家庭的头胎儿, 足月妊娠且不存在医学诊断中的重大身心疾病, 这些家庭的幼儿均在母亲上班时由奶奶或姥姥看护, 且每周看护的时间不低于10 h。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该Q-Set分类共90个条目, 由观察者对儿童的行为或录像情节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后, 逐条阅读行为分类卡片分类卡片, 并把它们按照Q-set分类的方式分为9组, 然后计算该儿童的Q分数与专家分好的“假定的最安全儿童”的分数的相关, 形成儿童Q安全性分数, 分数在1到+1之间依恋行为依恋行为Q-

9、Set分类分类收集幼儿、母亲和祖辈的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幼儿性别、月龄、家庭的月收入、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祖辈的受教水平以及祖辈每周的看护时间总量等人口学变量和看护情况信息。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表由母亲进行主观评定。本研究采用我国张建瑞修订的中国版婴幼儿社会情绪性评估量表及其开发的ITSEA 软件, 包括146个条目, 核心条目104条, 包括4个领域(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婴幼儿社会婴幼儿社会情绪性情绪性状况评价量表状况评价量表母子互动玩3040分钟,间隔10分钟换祖孙互动平衡顺序效应,之后对关键条目关键条目进行访谈21电话预约,两名专业训练者带录像机对互动进行

10、观察,录像。不现场记录3母亲和祖辈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 婴幼儿社会情绪性状况评价量表对母子和祖孙的自由互动过程采用Q分类技术分类技术进行编码。4Q分类法实质是按照对称分布(如正态分布)的要求,对标有不同的陈述卡片进行分类,然后对两次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程序母子依恋分组母子依恋分组(MQ=0.57)祖孙依恋分组祖孙依恋分组(MQ=0.48)低安全性高安全性总数低安全性101323高安全性133649总数234972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安全性的分组母子依恋:MQ=0.27 祖孙依恋:MQ=0.48国外非临床儿童:MQ=0.30首先, 分别以幼儿的性别、家庭月收入、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祖辈的受教育水平

11、、祖辈看护的周小时数等变量为自变量, 以社会社会情绪性的情绪性的4 个领域个领域发展结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在内隐行为域和外显行为域两个结果变量上, 性别的主效应边缘显著, 后面的分析需要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其余4个变量对幼儿社会情绪性的发展均不存在显著影响。幼儿的母子、祖孙依恋安全性Q分数均值都显著高于儿童平均安全性分数。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 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高于祖孙依恋安全性分析母子、祖孙依恋一致的(同高同低)有64%。不一致(一高一低)的有36%。对母子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进行相关分析, 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中中等强度等强度的相关一致性分析说明:在母亲上班时祖辈参

12、与看护的条件下, 虽然与母亲经历反复的日常分离, 但大多数幼儿也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结果分析结果分析1母子、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及一致性分析母子、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变量结果变量4种依恋组合模式种依恋组合模式F高母高祖高母低祖低母高祖低祖低祖n=36n=13n=13n=10MSDMSDMSDMSD外显行为域43.227.4851.469.1854.007.0755.4011.229.56*内隐行为域46.786.2950.7711.5952.319.1454.808.563.26*失调域42.537.3752.0810.7448.155.8749.103.404.56*

13、能力域52.927.2950.547.1050.547.0947.208.401.70结果分析2外显行为域外显行为域:依恋关系的不同组合模式的主效应显著,第一组幼儿显著地少于显著地少于其他3组幼儿,其他3组幼儿之间差异不显著内隐行为域内隐行为域:主效应显著。第一组幼儿的内隐问题显著地少于显著地少于第三组和第四组幼儿, 其他3组幼儿之间差别不显著失调域失调域:主效应十分显著,第一组幼儿在失调域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显著低于其他3组, 其他组幼儿的差异不显著能力域能力域:两种依恋的组合模式的主效应不显著不同依恋组合模式下幼儿的社不同依恋组合模式下幼儿的社会会情绪性发展结果情绪性发展结果分别以外显行为域、

14、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为因变量, 以两种依恋的4种组合模式为自变量, 进行一系列单变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分析3结果变量结果变量母子依恋的母子依恋的Q分数分数祖孙依恋的祖孙依恋的Q分数分数外显行为域0.59* 0.36* 内隐行为域0.42* 0.22+失调域0.26* 0.16能力域0.28*0.07 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分数与幼儿的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和失调域显著负相关, 与幼儿的能力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分数与幼儿的外显行为域呈显著负相关, 与幼儿的内隐行为域呈边缘显著水平。用回归分析探讨用回归分析探讨相对预测力相对预测力和和联合效应联合效应以母子依恋和祖孙依

15、恋的安全性分数为自变量, 以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分别作为因变量, 进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变量结果变量模型一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二性别母子依恋祖孙依恋FR2母子祖孙依恋F R2外显行为域0.23+0.53*0.0912.83*36.1%0.030.120.1%内隐行为域0.21+0.40*0.005.27*18.8%0.040.120.0% 失调域0.130.23+0.031.757.2% 0.23+3.95*5.2%能力域0.000.33*0.072.208.8% 0.020.020% 1.相对预测力 1 3 结论结论 2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对幼儿4个领域发展结果的预测

16、作用均不显著。母子依恋安全性可以显著预测幼儿的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和能力域的得分 即当母子依恋安全性越高母子依恋安全性越高时, 幼儿的外显行为域和内隐行为域的得分也会越少, 并表现出更高的能力;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发挥着独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发挥着独立的、主导性的预测作用立的、主导性的预测作用在失调域上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对于那些与祖孙依恋安全高祖孙依恋安全高的幼儿来说, 他们与母亲母亲的依恋安全性越高, 越能够显著地减少他们在失调域的得分;但对于那些与祖孙依恋安全性低祖孙依恋安全性低的幼儿来说, 他们与母亲的依恋安全性对其失调域的得分没有预测作用没有预测作用01对于大部

17、分有工作的母亲而言对于大部分有工作的母亲而言, 反复的日常分离反复的日常分离并不会影响并不会影响幼儿安幼儿安全型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本研究还发现全型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本研究还发现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祖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祖孙依恋孙依恋。母亲是。母亲是主要的主要的依恋对象依恋对象02母子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母子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具有更大的情绪性发展具有更大的相对预测力相对预测力, 该结该结果支持果支持主导性假说主导性假说03两种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产生了两种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产生了积极的积极的叠加效应叠加效应, 但二者但二者之间之间不能相互补偿不能相互补偿04母子、祖孙依恋对幼儿的失调域发挥着母子、祖孙依恋对幼儿的失调域发挥着联合作用联合作用。失调域主要包括。失调域主要包括睡睡眠和饮食等方面眠和饮食等方面, 祖辈在这些方面的参与度也是最高的祖辈在这些方面的参与度也是最高的, 因此祖孙依因此祖孙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失调域的发展发挥着恋的质量对幼儿的失调域的发展发挥着调节效应调节效应讨论讨论不足与展望0403010205其次其次, 成长的过程中, 儿童自身的特质自身的特质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本研究并未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未来的研究可以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