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PI接箍(内)螺纹检验规程1.0目的本规程对API内螺纹检测的程序作了规定,以确保按照API Spec 5B的要求加工合格的接箍。2.0适应范围本规程和“API Spec 5B中规定的内容作为API内螺纹的检验 和验收/拒收的依 据。3.0检验依据1. API Spec 5B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定。2. 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第八版)。4.0检验项目API内螺纹(接箍)检验包括检验以下项目:程序No.1:外观检验程序No.2:紧密距检验程序No.3:锥度检验程序No.4:齿高检验程序No.5:齿形检验程序No.6:链孔直径程序No.7:链孔7知受(BT
2、C螺纹除外)程序No.8:螺距检验程序No.9:接箍外径检测程序No.10:接箍长度检验程序No.11:承载面宽度检验5.0检验量规进行API内螺纹(接箍)检验要求使用下列检验量规:1 .表面光洁度比较仪2 .游标卡尺3 .外径千分尺4 .内径千分尺5 .深度规6 .各种规格各种扣型的塞规7 .内螺纹锥度规8 .内螺纹齿高规以及相应的标准块9 .螺距量规以及相应的标准块10 .投影仪11 .螺纹齿形胶片6.0检验规则1 .根据生产规格、螺纹类型准备好量规及相应的标准块和量规触2头,检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各种量规及相关标准块均须保证无任何氧化现象,检验过程中需轻放轻拿,避免损坏量规。2 .每
3、班开始加工时,前三件产品的须完成全部螺纹参数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全部符合要求时,方可进入正常生产。3 .机床加工过程中,在螺距参数、锥度参数在调整螺距参数、锥度参数、紧密距参数后,须检验调整后前两件产品的螺距、锥度和紧密距。4 .首件加工的产品按照“AP喳管和油管螺纹接头首件检验操作程序”的要求进行 检验,待合格后,进入正常生产检验。5 .如任何一项检验项目出现不合格,必须对此件前后相邻两件进行相应检查项目 的检验。如再发现不合格,须继续向前和向后进行追查,排除所有不合格产品。6 .在每一轮生产作业中,齿高规和螺距规最少在每完成10个接头后,比照标准块检验一次。7 .所有检测所获得的数据都写入到
4、相应的检验记录中,并保存。7.1 检验程序及验收标准7.2 肉眼检查检验程序序号:No.1量规类别:粗糙度对比块公差:无量规校验:无检验要求:1 .用粗糙度对比块和手摸检查螺纹的外观质量,从链孔端面到接箍中心J+1牙平面间隔内,螺纹部分不得有凹坑、凸点、毛刺、撕裂、刀伤、裂纹或者破坏螺纹连续性的其他缺欠。2 .检查螺纹应无明显的台肩,或通过小薄片尖刀在螺纹底面及侧面划动来感觉。如有轻微的痕迹可以接受,有严重的台肩则判废。3 .螺纹上不得有严重的波纹,必须找出原因,并消除掉4 .首扣螺纹不得出现有毛刺或螺纹上有小积屑,由检验员进行修整,否则将严重影响螺纹的连接性能5 .检查接箍中间接扣处的螺纹,
5、交扣数不能超过 2扣。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 录100%接箍的外观质量。6 .2紧密距检验检验程序序号:No.2量规类别:相应的塞规和深度尺公差范围:偏梯型 <9 5/8 +0 mm -1.5>9 5/8: +0 mm -2圆螺纹:8牙/in <9 5/8±.5mm>9 5/8: i2.0mm10 牙/in 1 d5mm量规校验:1 .检查塞规是否与生产的规格和扣型相对应。2 .检查该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3 .将塞规清理干净,不能有任何杂物在螺纹部分,以免损坏或划伤工件螺纹或塞规螺纹,同时也保证测量的真实性。4 .检查塞规有无任何形式的损坏,如塞规螺纹部分有轻
6、微的毛刺,应用油石轻轻的修磨掉。5 .在塞规上均匀的涂上薄薄一层润滑油。6 .检查深度尺是否完好。测量步骤:1 .使用与接箍相同规格的工作塞规测量内螺纹。2 .将接箍螺纹彻底清洗,螺纹上不能有任何杂物或毛刺,在螺纹上均匀涂上薄薄 一层润滑油。3 .塞规放入接箍内对中后方可旋入,旋入速度应适中,以免损伤螺纹。4 .手紧到塞规不能再前进时,应停下来用深度尺测量接箍端面到塞规端面的轴向 距离,此值为紧密距数值。5 .正确读完深度尺数据后,将塞规轻轻旋出接箍,放置检验台,以备下次再用。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100%接箍的紧密距。6 .3锥度检验程序序号:No.3类别量规:锥度规公差范围:62.064
7、.0 mm/m量规校验:1 .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2 .根据螺纹类型选择合适的触头。根据螺纹类型选择合适3.4.测量步骤:的触头(每25.4mm 10牙的圆螺纹选择直径为1.448mm的球形触头,每25.4mm 8牙的圆螺纹选择直径为1.8288mm的球形触头,每25.4mm 5牙的偏梯形螺纹选 择直径为2.286mm的球形触头)。检查触头是否松动。将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 的距离根据规格大小调至合适的距离。1 .检查量规是否已如上所述校准。2,固定球形测头应置于末牙完整螺纹的牙槽内,活动测杆上的球形测头置于直 径对侧同一螺纹的牙槽内。在偏梯形套管螺纹上,应对量规施加一轻微的压力, 施力的方向
8、应朝着内螺纹的大端方向,使固定测头在测量时同时接触螺纹的3。牙侧面和牙底。63 .固定测头保持不动,活动测头作小圆弧摆动。4 .调节指示表,使零位与最大读数重合。5 .以同样的方法,沿同一圆锥母线在规定的间距内进行连续测量。6 .连续测量值之差值为该段螺纹的锥度。7 .圆螺纹锥度测量应在完整螺纹范围内进行;偏梯形螺纹在螺纹全长范围内进行。8 .测量完毕后,量规应再次校对,若刻度表仍对零,测量则是准确的,否则应重复前述步骤。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20%接箍的锥度9 .4齿高检验程序序号:No.4量规类别:内螺纹齿高规和相应的螺距标准块公差范围:偏梯形套管:i0.02mm圆螺纹套管:+0.02m
9、m-0.04mm量规校验:1 .检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圆螺纹的测量触头呈锥形,最大锥角 50度;偏 梯螺纹可用锥形或球形测量触头,直径不大于 2.3368mm。2 .根据所测螺纹型式采用相应 U型槽校正齿高规,并将指示表 对零。3 .检验零位读数的可重复性。4 .至此,该量规已校好待用。测量步骤:1 .检查量规是否处于上述零位状态。2 .将齿高规触头置于螺纹牙槽内,同时,砧块应平行于螺纹轴线并置于相邻的螺纹牙顶上。3 .将量规在垂直于圆锥母线的位置两侧作小圆弧摆动。4 .对于标定为测量实际牙型高度的量规,其最小读数应为实际螺纹高度。5 .测量完毕后,量规应再次校对,若刻度表仍对零,测量则是
10、准确的,否则应重 复前述步骤。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 20%内螺纹齿高。6 .5齿形检验程序序号:No.5量规类别:投影仪、螺纹齿型胶片公差范围:控制在螺纹齿型胶片公差带之内操作步骤:1 .在完整螺纹部分选定一小块区域做齿型检查,将该螺纹部分清理干净,应无任何杂物2 .将拌好的硅胶贴在螺纹上,压实3 .等充分干燥后,取下模型。4 .用小刀平行于模型螺纹轴线切下薄薄一片,在轮廓投影仪上 投影放大。5 .与相应的螺纹齿型样板相对照,如果超出螺纹齿型样板上的公差带,则判不合格(拒收),须对刀杆或刀具或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再加工一个新的工件,重复步骤13,直到获得正确的齿型。生产检验频率:所有扣型
11、首件应检验齿形;圆扣在换刀片(含换刀切削面)或调整刀杆后应检验齿形;偏扣在正常生产时 每2小时应抽检一次齿形。6 .6链孔直径检验程序序号:No.6量规类别: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0.5公差范围:0 mm量规校验:1.检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测量步骤:1 .用相应规格的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接箍的链孔直径2 .旋转90°并重复步骤1。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10%接箍的链孔直径。3 .7链孔深度检验(仅用于圆螺纹)程序序号:No.7量规类别:深度尺0.5公差范围:0 mm量规校验:1 .检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测量步骤:2 .用相应规格的深度,测量接箍的链孔深度3 .旋转90&
12、#176;并重复步骤1。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10%圆螺纹接箍的链孔深度。4 .8螺距检验程序序号:No.8量规类别:螺距量规及相应的螺距标准块公差范围:偏梯形套管:i0.02mm/25.4mm,累计偏差i0.04mm圆螺纹套管:如.02mm/25.4mm,累计偏差i0.04mm量规校验:1 .检查量规是否在校准周期内。2 .将螺距量规装上相应的螺距触头,并将两触头间距设至25.4mm。(每25.4mm10牙的圆螺纹选择直径为1.448mm的球形触头,每25.4mm 8牙的圆螺纹选择直 径为1.8288mm的球形触头,每25.4mm 5牙的偏梯形螺纹选择直径为101.5748mm的球形触头)
13、。3 .用检查量规时,应将螺距规指示表调零。当使用标准样板校测偏梯形螺纹的螺距量规时,必须细心操作保证测头接触在牙底和3°牙侧面(承载面)上。4 .将量规从校验规上移开,重复步骤 3并重新检查是否归零位。5 .至此,量规已校好待用。测量步骤:1 .检查量规是否以按上所述步骤设定为零。2 .将螺距量规的触头置于承载面上,抵住固定旋转点摆动量规,最小的正读数(十 )或最大的负读数(-)就是螺距误差。在偏梯形套管螺纹上,应对量规施加 一轻微的力,使固定测头在测量时同时接触螺纹的3°牙侧面和牙底。施力的方向应朝着内螺纹的大端。3 .从最后一扣完整螺纹开始测量。4 .沿螺纹的锥体部分
14、以25.4mm增量上移,观察螺纹的螺距误差读数,至少应得 到2个读数。5 .沿锥体在50.8mm内测得的螺距误差读数之和即为累计螺距误差。6 .将量规移动180°,并重复步骤1到6。7 .测量完毕后,量规应再次校对,若刻度表仍对零,测量则是准确的,否则应重 复前述步骤。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 20%接箍的螺距。8 .9接箍外径检验程序序号:No.9量规类别:外径千分尺公差范围:标准外径 D的如*1%量规校验:1.检查外径千分尺是否在校准周期内。测量步骤1 .使用相应规格的外径千分尺,测量机加工后的API套管接箍外径2 .将外径千分尺旋转90。,并重复步骤1。生产检验频率:检验并记录10%接箍的外径。3 .10接箍长度检验程序序号:No.10量规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音节拼读难点突破
- 主题班会策划:备战学期测试技巧
- 一年级新生见面会活动教案范文
- 餐饮门店库存盘点工作流程规范
- 中医儿科常见病例解析合集
-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题库及详解
-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操作流程规范
- 智能制造设备运行维护安全规范
- 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 GB/T 18391.1-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 爱婴医院培训知识
- 「东北大板」怎么红起来的
- midas分析设计原理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起重机)
- 医师多点执业劳务协议书(参考格式)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USP31-621色谱法-中文译稿
- 妊娠期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清洁生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