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整理版学习参考电工学一、填空题:(27分)1、电压负反馈 减小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 增大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 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填增大、减小)2、PN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向导电性,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可用来进行整流、检波、限幅等。3、三极管有 和 两种组合形式,其正常的电流放大条件是:发电结 偏、集电结 。4、数字电路通常用一逻辑状态表、函数表达式和逻辑电路图 方法分析。5、在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由于温度的影响将产生 零点漂移象,可采用差动放大电路来克服这种现象。6、三极管如图,判断工作状态。A图截止B图放大7、多级放大器有三种耦合形式:直接耦合、变压器
2、耦合_阻容耦合和根据逻辑函数表达式,F=A+AB可以表达为9、分析集成运放器时,通常把它看成是一个理想元件,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 ,共模抑制比 及开环输出电阻为。型和10、场效应管是一种 控制器件。它可分为型两大类二、选择题:(20分)1、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z ,动态内阻rz及温度系数a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rz、a Za Z大A: Iz 小一些,rz 、a z 大一些; B: Iz 大一些, 小一些; C: Iz 、rz 大一些,、a z 小一些; D; Iz一些,rz 、小一些;2、单相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直流输出电压为30V,则交流输入电
3、压有效值为()A.30VB.33VC.25VD.27V3、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利用了()A:交流电流负反馈B:交流电压负反馈 C:直流电流负反馈D:直流电压负反馈4、D触发器在D=1时,输入一个CP脉冲,其逻辑功能是()。A.置1B.清0C.保持D.翻转5、射极输出器属大电路()-1V-1.7V-5V(B)(A) 3V 2V6V2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C:电压并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公共射极电阻 尺对()有抑制作用。A:差模信号有B:共模信号有C:差模与共模信号均有D:差模与共模信号均没有 7、理想运放的“虚短”特性指的是()A:i+=i
4、-B: i+=i-=0C:U+= U-=0D: U+= U-8若三级放大电路中的各级电压增益 Au1=40dBAu2=Au3=20dB则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100B: 80C: 1000D 100009、在某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某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 v1=2.2v、v2=5.3v、v3=6v,则该管是()A: PNP型硅管B: PNP型错管 C: NPN型硅管D: NPN型错管 10、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为提高效率和克服失真,一般器件的工作状态应选在()。A:甲类B:甲乙类C:乙类D: 丁类三、综合题:(23分)1、试画出用与非门来实现函数 Y二AB+BC+A的逻
5、辑图。(6分)电工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减小;增大;增大;减小; 单向导电性; NPN PNP正;反; 逻辑状态表;函数表达式;逻辑电路图; 零点漂移;差动 放大电路;截止;放大; 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A+ B ; 0 ; 电压;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二、选择题: B B A(9) C C B A A B A第10章 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 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 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阻断的特 性_。一 2.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电压UBe分别为_0.7 V和_0.3 V。3. 晶体三
6、极管有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_和_集电结分三个区域饱 和区、放大_区和截止区。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放大状态_、_饱和状态 和截止状态_。一4. 一个"NPN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偏,则此三极管处于饱和状 态;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时,此三极管处于_截止状态;当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为_放大状态。5. 物质按导电能力强弱可分为导体_、_绝缘体_和_半导体_。6. 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形成的是型半导体,其多子为空穴_。7. 某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 V 2V, 1.7V, 2.5V, 可判断该三极管管脚“ 1”为发射极,管脚“2”为_基_极,管
7、脚“3”为集电 极,且属于_锗_材料PNP型三极管。8. 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_面_接触型_硅_二极管,工作在特性曲线 的反向击穿区。三、选择题:1. 处于截止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为 (B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2.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 A )元素构成的。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3. 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B、截止状态;C、反向击穿状态;D、任意状态。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压分别是皆2V, M=6V,
8、2.7V,由此可判断该晶体管的管型和三个管脚依次为( B )。A、PNPt,CBE B、NPNt,ECB C、NPN管,CBE D、PNP管, EBC5. 用万用表RX1K的电阻挡检测某一个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 等于1KQ ,这说明该二极管是属于(D )。A、短路状态;B、完好状态;C、极性搞错;D、断路状态。6. 测得某电路板上晶体三极管3个电极对地的直流电位分别为 VE= 3V, VB=3.7V,3.3V,则该管工作在( B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击穿区。7.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 )。A、多子扩散而成;B、少子扩散而成; C、少子漂移而成;
9、 D、多子漂移而成。8. 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在工作时,测得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直流电位分别为Ve= 2.1V, VB= 2.8V, 7c= 4.4V,则此三极管已处于(A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击穿区。四、计算题1.计算图7.1所示电路的电位 UY (设D为理想二极管)。(1)UB= 0 时;(2)E, UB= 0 时;(3)UB= E时。解:此题所考查的是电位的概念以及二极管应用的有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影响了 DA和DB两个二极管的导通与关断。当A、B两点的电位同时为 0时,D和Db两个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UY)两端电位同时 为0,因此均不能导
10、通;当 UA= E, UB= 0时,DA的阳极电位为E,阴极电位为0 (接地),根 据二极管的导通条件,DA此时承受正压而导通,一旦 DA导通,则UY>0,从而使Db承受反压(UB= 0)而截止;当UA= UB= E时,即DA和DB的阳极电位为大小相同的高电位,所以两管 同时导通,两个1kQ的电阻为并联关系。本题解答如下:(1) 由于LA= LB= 0, Da和DB均处于截止状态,所以 LY= 0;E (2) 由 LA= E, LB= 0 可知,Da导通,Db截止,所以 LY= 1 9= 10 E;由于LA= Lb= E, D和Db同时导通,因此 LY=2.在图7.2所示电路中,设Uo的
11、波形图。(3)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9 l 18 E 9 0.5= 19 EoUi的波形。试画出输出电压5n 3U-2(b)K7.2的用+AirCL解:此题的考查点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首先从(b)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 D导通时,理想二极 管电阻为零,所以uo= u;当D截止时,电阻为无穷大,相当 于断路,因此Uo= 5V,即是说,只要判断出 D导通与否,就可 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要判断D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为 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 否导通。Uo与U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3.某人检修电子设备时,用测电位的办法,测出管脚对地 电位为一
12、6.2V ;管脚对地电位为一6V;管脚对地电位为一 9V,见图7.3所示。试判断各管脚所属电极及管子类型(PNP或 NPNo解:该题考查的是不同类型晶体管的特点以及管脚之间的电位关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中三个管脚对地的电位均为负值可以看出, 此晶体管使用的电源为负 电源,即该管为 PNP型,然后可以根据管脚和两者的差值 0.2V判断应该为锗管(硅管 应为0.7V ),并且据此可断定管脚和分别为该管的基极和发射极, 而管脚则为集电极。5. 试总结晶体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时,三极管中的两个PN结所具有的特点。解: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时,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三极管工作在
13、饱和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正偏。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反偏。6. 图示为硅三极管在工作时实测的各极对地电压值。试根据各极对地电压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1.3VIV(a)3V0.7V K0V(b)6V1.5V-3V-I 7V y-IV(a)UBe=1.7V - 1V=0.7V>0, UBc=1.7V - 1.3V=0.4V>0 , NPN型硅管,工作在饱和状态。(b)UBe=0.7V>0 , UBc=0.7V - 3V=-2.3V<0 , NPN 型硅管,工作在放大状态。(c)UBe=0.5V-1.5V=-1V<0 , UBc=0.5V
14、- 6V=-5.5V<0 , NPN 型硅管,工作在截止状态。(d)UBe=0.5V-1.5V=-1V<0 , U bc=0.5V - 6V=-5.5V<0 , NPN型硅管,工作在截止状态。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参考答案1、 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C)。A、直流成分;B 、交流成分;C 、交直流成分均有。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主要放大对象是(B)。A、直流信号;B 、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均有。3、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 C )A、相位相同,幅度增大;B、相位相反,幅度增大;C、相位相同,幅度相似。4、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
15、术指标是(A)。A、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B、不失真问题;C、管子的工作效率。5、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的(A)A、带负载能力强;B、带负载能力差;C、减轻前级或信号源负荷。&基极电流iB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 Q接近(B)。A、截止区;B 、饱和区; C、死区。7、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C )放大器。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压串联负反馈。四、问答题:1. 放大电路中为什么要设立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高、低对电路有何影响?答: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必须在电路中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咼时,易造成饱和失真;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低了时,又
16、易造成截止 失真。2. 共发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电阻 2起的作用是什么?答:共发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电阻 RC起的作用是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即让输出电压 Uo因R上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放大电路实 现电压放大作用。五、计算题1.试判断如图8.1所示的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电压信号?为什么?JJHs 1的圉(d)解:(a)能(b)不能,图缺少基极分压电阻 生失真。(c)不能,图缺少集电极电阻吊,造成Vb=UCc太高而使信号进入饱和区发 R?,无法起电压放大作用。2.已知如图8.2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均为硅管,(d)能且 3=50,试估算静态值 Ib、Ic、UCB、C、Eo+12V100K
17、O2KQ2C0KC1H=l-10KQ1KQ(b)解:1 B(a)图8.2习题Z2的图12-0.7=75100(1 50) 1二 T B 二 3.75( mAIe =(V ')Ib = 3.825 (mAUce =12 -3.75 2 -3.825 1 = 0.75(V)(b)u CC - U be12-0.7一 Rb (i)Rc16200(1 50) 10A)=% 78(mA)Uce =12 -(0.80.016) 10 =3.84(V)3.3 =50。出电阻。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1)求静态工作点;8.3 所示,已知 UCc= 15 V, RB =500 k Q, R? = 5k Q,
18、 R_ =5k Q,(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Ucc =(Ib Ic) RcIbRb u be1 B解: (1)女c 士E =30Rb二-I b = 1.5 (mA)1 E = (V : )| B = 1.53(mA)U ce -U cc - 1 c,Rc =7.5 (V)rbe =300 (1J-6 =1.1671 E(K Q )Rc Rlrbe-107Ri - RB / rbe : 1-167 (K Q )4.在上题图8.3的电路中,已知lc=1.5 mA, Ucc= 12V,卩=37.5 ,加=1 k Q,输出端开路,若要求 Au = -150,求该电路的
19、FB和R值。Au =解:由于Rc / Rl:电二-150rbe则 Rc =4(K Q )1240 10*= 30025.如下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Uc= 12 V ,吊=240 k Q, Rc =3kQ,民1 =200 Q, Re-=800 Q,硅三极管的卩=40。(1)试估算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放大倍 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Q1解:(参考答案:(1) 40 口 A 1.6mA 5.53 V(2)略 (3) -13.1 8.8 K Q 3 K Q)第12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虚短”指的是同相输入端与反相 输入端两
20、点电位相等,在没有短接的情况下出现相当于短接时的现象。2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 号叫做反馈 信号。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负 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 _正_反馈。放大 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并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压_负反馈、并联电流 负反馈和串联电流负反馈。3. 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_负_反馈;若要集成运 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 _开环或者_正_反馈。集成运放工作 在线性区的特点是输入电流等于零和输出电血一等于零;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 点:一是输出电压只具有
21、 _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稳定 _状态和净输入电流等于 零_;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工 作在非线性区。4. 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称为_同相输入端和_反相输入端,相应有同 相输入_、_反相输入 和双端输入三种输入方式。5. 放大电路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直流负反馈;为提高电路的输入 电阻,应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 电压负反馈。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是“虚短”和“虚断” _。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集成运算放大器能处理(C)0A、直流信号;B 、交流信号; C 、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2. 为
22、使电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应引入(A ) o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3. 在由运放组成的电路中,运放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的电路是( D )oA、反相放大器;B、差值放大器;C、有源滤波器;D、电压比较器。4.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由理想工作条件得出两个重要规律是(C )oA、IX = UL= 0, i + = i-; B、LX = UL= 0, i + = i = 0;C、 U+ = U, i += i = 0; D、U+= U = 0, i + Mi。5 分析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路时,不能使用的概念是(B)。A、虚地;B、虚短;C、
23、虚断。6.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存在(C)现象,非线性应用存在(B)现象。A、虚地;B、虚断;C、虚断和虚短。7. 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B)。A、虚短与虚地;B 、虚断与虚短;C 、断路与短路。8. 集成运放一般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分别是(B)。A、正反馈与负反馈;B、线性与非线性;C、虚断和虚短。四、问答题:1. 集成运放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答:集成运放一般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及偏置电路组成。 输入级一般采 用差动放大电路,以使运放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及很强的抑制零漂的能力,输入级也是决定运放性能好坏的关键环节;中间级为获得运放的高开环电压放大位数 (103107),一
24、般采用多级共发射极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输出级为了具有较低的输出电阻和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并能提供足够大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常采用 互补对称的射极输出器组成;为了向上述三个环节提供合适而又稳定的偏置电 流,一般由各种晶体管恒流源电路构成偏置电路满足此要求。2何谓“虚地”?何谓“虚短”?在什么输入方式下才有“虚地”?若把“虚地”真正接“地”,集成运放能否正常工作?答:电路中某点并未真正接“地”,但电位与“地”点相同,称为“虚地”; 电路中两点电位相同,并没有真正用短接线相连,称为“虚短”,若把“虚地”真正接“地”,如反相比例运放,把反相端也接地时,就不会有 ii=if成立,反相 比例运算电路也就无
25、法正常工作。3.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是哪些?答: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有四条: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j0=; 差模输入电阻rid=x; 开环输出电阻r 0=0; 共模抑制比KcM=X。4. 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时,同相端所接的电阻起什么作用? 答:同相端所接电阻起平衡作用。五、计算题:1. 电路如图1所示,求下列情况下,UO和U的关系式。(1)S和S3闭合,S2断开时;(2)S和S2闭合,S3断开时。Uo = -Ui(2)由虚短和虚断原理得:u+=u-=u , i +=i -=0故有Uo=U丄 站X2. 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R= 2K, Rf = 5K1 , R= 2K1,F3= 18K
26、1 , U = 1V,求输出电压 UO。解:此电路为同相输入电路。18U =U+ =凰 1=0.9V2+185Uo =(1+-)呂0.9 =3.15V23. 在图3中,已知 R = 2R 1, Ui = -2V。试求解:前一级是电压跟随器电路,后一级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UoU4V第14章 逻辑门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 _模拟一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离散的信号叫做_数字信号。2. 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逻辑一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逻辑一电路。在逻辑一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与逻辑_、 或逻辑_和_非逻辑关系,对应的
27、电路称为与门、或 门和非门。3. 在正逻辑的约定下,“ 1”表示_高_电平,“0”表示_低_电平。4.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TTL门的高电平为_3.6_伏,低电平为_0.3_伏。5. 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与项最少,且变量个数也最少。6. 功能为有1出1、全0出0门电路称为或门相同出0,相异出1_功 能的门电路是异或门;实际中与非 门应用的最为普遍。7. 在逻辑中的“ 1”和“0”用来表示“真”和“假”、“高”和“低”。二、选择题:1. 逻辑函数中的逻辑“与”和它对应的逻辑代数运算关系为(B )。A、逻辑加B、逻辑乘 C 、逻辑非2. 十进制数100对应的二进制数为(C )。A、10111
28、10 B、1100010C、1100100 D 10001003. 和逻辑式AB表示不同逻辑关系的逻辑式是(B )。A、 A BB、 A B C ABB D AB A4. 数字电路中机器识别和常用的数制是(A)。A、二进制 B、八进制C 、十进制 D、十六进制5. 一个两输入端的门电路,当输入为1和0时,输出不是1的门是(C)。A、与非门B 、或门 C、或非门D 、异或门三、问答题:1 .如图1所示当U A、U B是两输入端门的输入波形时,对应画出下列门的输 出波形。异或门UA 与门 与非门 或非门图1解: 与门“有0出0,全1出1” 与非门“有0出1,全1出0” 或非门“有1出0,全0出1
29、” 异或门“相异出1,相同出0”UAUAtU01.在图2示的电路中,判断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12V+12V47KQ1.5KQ1KQ=40一 0=刊50KQ+6V(d)(c)(a)图 12. 1习题12.1的图解:(a)12I CS0.2647(mA)121.5I BS=8(mA)80.240 (mA)因丨B J BS ,所以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b0.1250 (mA)12I(b)I CS1 BS=12 (mA)120.2450 (mA)因0<! b<Ibs,所以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c) 因UBe<0,所以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15 U B =汇(-6) = T.36(d)
30、 因<015+51所以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2. 化简下列逻辑函数 F =(A+B)C + 能=AC F =AC + 屈 +BC = AC +B f =ABc +Abc +abC + 入BC + abc = ab +0B + bc F =A +BC +AB +BCD = _AB +BC +BD F = (A B)C AC AB BC = c A B f =Ab +bC +BC = Ab +C第15章 组合逻辑电路 习题选解及参考答案1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与 输入的状态有关。2共阳极的数码管输入信号的有效电平是_低_电平。1. 组合电路的输出取决于(a )。a. 输入信号的现态b.输出信号
31、的现态c.输入信号的现态和输出信号变化前的状态2. 组合电路的分析是指(c )a.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表达式的过程b. 已知真值表,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3. 电路如图所示,其逻辑功能为(b )a.“与”门,其表达式 F=ABCDb. ”与或非“门,其表达式F二AB CDc. ”与非“门,其表达式F二AB CD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5. 组合电路是由(a )a.门电路构成b.触发器构成c. a 和b四、分析、化简:1.写出图示
32、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及真值表。(a)(b)ABCY0 0 010 0 110 1 010 1 111 0 011 0 111 1 001 1 10(a)真值表2化简下列逻辑函数Bq3ggOpOpb1(kPIpOv1杆22P22222(b)真值表oL_(a)fb)解: ABC"a B y= abc a B B 二 ABC Ab BY3 =Yi Y B二 AB B 二 AB B( 1+A)二 A B或 ABF =(A B)(B C) = AB AC BC = AB AC(B B) BC = AB BC ABC ABC ABC ABC ABC A BC AB BCD ABCACABBC解: ABC ABC ABC ABC ABC = AB AB ABC = AB BA BCA BC AB 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 XX县工业产业定位研究
-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 典当管理暂行办法
- 内勤管理办法制度
- 内江茶馆管理办法
- 内部申请管理办法
- 军队经费管理办法
- 农场林木管理办法
- 农机维修管理办法
- 2025-2030建筑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脑部抗衰护理方案
- 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比及工程应用分析
- 特殊学生教育课题申报书
- 2025年高考数学复习(新高考专用)第02讲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2022-2024高考真题)特训(学生版+解析)
- 近海生态环境高时空分辨观测与人工智能赋能的有害藻华预报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6
- 上海市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24年
- 集团总部薪酬管理制度
- 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技术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