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分数的意义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一)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教材第8485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2、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3、7份呢?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86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单位“1” 一些物体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

4、“1”) (2)反馈。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各表示什么意义?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八第1、2、3题。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阅读课本第85页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个是()。 是()个。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表

5、示个。 读作,表示有个。 三、课堂实践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 2读作(),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5、6题。 后记: 第二课时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二)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地应用。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能联系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2

6、口答:什么是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3填空。 是()个。的分数单位是() 7个是()。的分数单位是() 二、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三、探索研究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也是一个数,也可以用直线(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 根据分母来分线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如:、: 012 (2)提问: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该怎样画?启发点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应把01这一段平均分成几份?如果分母是8呢?分母是10呢? 应用直线上的哪一个点来表

7、示? (3)如果要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该怎么办? 这条直线上01之间的第七个点表示的分数是多少? 2练习。 (1)教材第87页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3教学例1。 (1)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出示讨论题,同桌讨论。 这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1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5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3)汇报讨论结果,板书答语。 (4)小结分析思路。口答这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时,一般要根据分数的意义先找单位“1”是几,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是分数单位,再看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 4、练习。教材第8

8、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实践 1教材第87页的“做一做”。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还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这批面粉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怎样思考?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4、7、8题。 后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一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 一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9、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3.8+1.29=0.6×0.5= 12一3.6=7.43.6= 2.14+0.6=1.5÷0.3= 2.口答 (1)表求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二)教学实施 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 (l)投影出示例题。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请学生读题。 (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学生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我解答这道题列式是1÷3

10、,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就是把1个蛋糕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1块的就是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和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 2学习例2。 (1)板书例题。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 老师: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

11、?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块月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月饼。 方法二:可以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月饼,所以两人分得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3)理解。 老师:个饼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甲:表示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学生乙:表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

12、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4)练习。 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l)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3=(米)3÷4=(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

13、能是零。) (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老师:现在想想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知识,能否解答刚上课时5÷9的商是多少?你会做了吗? 后记: 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

14、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

15、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后记: 第三课时真分数与假分数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集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教学用具投影仪,例1、例2的直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2填空。 3÷4=8÷11=()÷()

16、=()÷() 二、探索研究 1认识真分数。 (1)出示例1,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例1中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3)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 (4)指出:像、这样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你能再举几个真分数吗? 提问:什么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认识假分数。 (1)出示例2直观图,指点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1,和都大于1) (3)像、等都是假分数

17、。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征? 板书: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3练习:教材第99页上面的“做一做“。 4揭示课题。 从上面的直线图中可以看到,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哪两类?(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5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2)第2题。练习后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将真分数和假分数用线分割开来。 6认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1)观察上表中的分数,哪些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板书:、。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商是多少?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 结论:当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8、 (1)结合例2直观图进一步说明=1和=2的算理。 三、课堂实践 1教材第99页的例3下面的“做一做“。 2判断。 (1)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2)假分数都大于1。 (3)小于的真分数只有6个。 3游戏。 形式:教师出示带有括号的分数,让学生举出手中的数字卡,按要求填数。 (1)使为真分数。 (2)使是真分数。 (3),组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 (4),组成分子是5的假分数。 四、课堂小结 谁能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获得了什么知识?对分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六、思考练习 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和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后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19、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教师:纸条、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2说一说:(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3填空。 1÷2=(1×2)÷(2×2)=。 二、揭示课题 让学生大胆猜

20、测: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这个性质是什么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探索研究 1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1)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3份涂上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2)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 (3)从左往右看:= 由变成,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 把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2,就得到,即=(板书)。 把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3,就得到,即:=(板书)。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1、。 (4)从右往左看:=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同理,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也可以得到。 板书:= 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 (6)提问: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补充板书:零除外)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学习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出示例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启发:

22、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该怎样变化?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填空,请一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 4练习。教材第10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实践。 练习二十三的1、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后记: 第二课时最大公因数(一) 一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一) 教材第79、80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2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每人一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什么是因数? 2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上,每人选择方砖的一种边长,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

24、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2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根据复习题中写出的16的因数、12的因数中找出公有因数,得出问题的答案,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c、2c、4c,最大的是4c。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16的因数12的因数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下面写一写,再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 4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请学生填在教材上,说一说是怎样找的。 (四)思维训练

25、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第三课时最大公因数(二) 一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二) 教材第82、83页练习十五的第2一9题。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

26、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组数分为三类。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一5题。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几种情况。 4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7一11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的“你知道吗”。 请学生试着举例。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 思维训练 1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人,乙车间有48人。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个长方体,长7

27、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 3把一块长8分米、宽6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后记: 第六课时约分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 约分 (二)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

28、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

29、,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30、 8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说明原来的分数在约分过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数,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即= (三)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2.一个分数是,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化成带分数是2,求这个数。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

31、一个数,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求减去的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约分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后记: 第七课时最小公倍数(一) 一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一)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宽2c)与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

32、 (一)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

33、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和6的功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34、 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 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12d的正方形(如下图), 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12d、18d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宽2d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

35、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6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6、(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思维训练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后记: 第八课时最小公倍数(二)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的内容及第91、92页练习十七的第3一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

37、纳、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 (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

38、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

39、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3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哪几组数属于特殊情况? 再让学生说一说这几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什么? 你能总结一下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情况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先互相交流,再汇报,总结: (1)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3)一般情况,可以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再从中找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区别是最大公因数从大到小找,最小公倍数从小到大找。 随着

40、学生的总结汇报,老师出示下表。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5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十七的第4、6、7、8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做出解答。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并提问:为什么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七的第9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并说一说思考过程。 可以这样想:先从小到大写出36的所有因数,然后从中依次观察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 (三)思维训练 1火车站是410路和901路汽车的始发站,410路每隔10分钟发一次车,901路每隔15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汽车同时在早5:30同时发车后,到中午12时10分有多少次是

41、同时发车的? 2兄弟三人同一天从家出发外出打工,老大15天回家一次,老二20天回家一次,老三10天回家一次,下一次兄弟3人同一天从家出发至少需要多少天? 3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且a、b不成倍数关系。求a、b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一种是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

42、数进行了对比,并能熟练应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后记: 第八课时通分(一) 一教学内容 通分(一) 教材第93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四教具准备 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世界地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3、。 2与,哪个大,为什么?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出示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学生观察图进行判断) 再出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 2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3.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和的大小。因为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把单位“l”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是3个,是7个,7个大于3个,所以大于。 4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

44、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5.再出示: 学生尝试比较上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6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以和为例,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 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 7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8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独立填在教材上,口头叙述结果及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这几组分数的大小,巩固分母相同和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思维训练 l.在 2小

45、明、小刚、小亮和小红四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和。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习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后记: 第九课时通分(二) 一教学内容 通分 (二)教材第94页的内容及第95、96页练习十八的第2一10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46、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89和18 12和248和124和9 2填空。 = 3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4。 提问:和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2学生思考并回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3老师指出:这两种思路,都能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都是可以的。今天,我们重

47、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提问:(1)用什么数做公分母? (2)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4请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1)先求出和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20,用20做公分母。 (2)= 提问:根据是什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把的分母变成20,就要乘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2也要乘4;要把的分母变成20,就要乘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5。) 指出: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提问: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5

48、.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6在通分的基础上,比较与的大小,让学生完整写出例4的比较过程。 提问:还能用什么方法比较与大小?学生还可以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或与“1”进行比较。(1)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因为>,所以>。 (2)与“1”比较: 1-=1-=因为。 7完成教材第94页的“做一做”。 (l)让学生先观察,怎样求每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分别口答出公分母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8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9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这些分数与比较,看谁选择的方法丁算得又对又快。 10完成教材第95、96页练习十八的第4一8题。 学生独立完成,应用分数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11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十八的第9、10题。 (三)思维训练 你能写出几个比大而比小的分数吗? 你能写出几个比小而比大的分数吗? 3请你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