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养殖水生动物-鲤鱼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本项目在建造鱼塘时,要做到。 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详细了解水
2、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选择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差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最大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
3、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操作又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
4、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最佳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过去25年内最大供水情况和最高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最低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最高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遇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
5、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最高、最低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事故。 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
6、方面应重点考虑: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最好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7、鱼塘设计。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操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
8、备亲鱼池,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 (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
9、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中央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各自独立,不能兼用或相互贯通。进、排水系统通常由进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如渡槽、涵管、跌水、进排水闸门等组成。 1、进水渠。其分总渠、干渠和支渠,流量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需要供给的水量。采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结合由各养殖场因地制宜。具体设计时
10、应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纵比降、渠道断面四个因素。 2、进水闸。通常采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砖、石、水泥砌成。闸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据是能能够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进入足够的水量。集洪面积×25年内最大暴雨力 3600秒 3、排水渠。其设计原则与进水渠相同。其高度应深于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经流系数。 4、排水闸。一般采用梯级排水闸,便于开关。闸口大小 应以1-2天内能完全排干池水为宜。 四、养鱼场施工步骤和方法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鱼场总体平面图、各堤坝所处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坝坡度,经过计算绘制出施工图。施工图上必须标明各地取土线,即坡脚线,堤面中心线,断面图
11、需标明各鱼池取土深度和堤坝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样。根据地形测量时的标准桩放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中心线,用皮尺在中心线量出各鱼池堤面的中心点,钉上木桩,重复校正,使地面各个桩与图纸一致。用经纬仪以中心线上各木桩中心再画出各鱼池堤面中心线,反复校对,使之与图纸完全相符。以各鱼池堤面中心线为基础,再画出各池塘的取土线,钉上脚桩。堤坝两端搭建断面样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场地杂物,有利于施工。 4、埋设进、排水管道。在进土之前埋设进、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实。从取土线开始斜线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内,每填一定的厚度应夯实,以防漏水、渗水。 6、分配土方。鱼
12、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离进土为原则,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鱼池土方即将完成时,根据设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养鱼场的验收 1、准备资料:通常有5项,即批准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图、单项工程施工图、经费使用情况决算表、工程进度情况及竣工设计说明书。 2、参与部门:一般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逐项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是池形、堤坝、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测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签字存档:如验收合格达标,则参与验收有关人员须在竣工设计说明书上签字,由建设单位存档保存。第一章
13、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第一节 渔场规划渔场规划的基本要求查清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和优势。如地貌、面积、土质、水源、水质、水量、生物状况、历史特点和发展计划。2、查清当地环境的特点 ,如四周各部门的种植业、养殖业状况及相互关系;四周交通、能源、建筑现状及总体规划;四周工厂设置和排放的废气、废水情况及影响等。3、3、查清当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主要指有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经济条件指当地的自身经济基础、物质基础及计划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渔场水源的选择 水源是建设渔场的首要条件。不同的水源决定池水的不同理化性质: 1、河川水。由雨水汇聚
14、后流入河川或湖泊的水。在流经过程中,溶解了地层、表面土层的无机盐类,所以河川、湖泊水一般硬度较小,含氧量较多,水温适宜。 2、地下水。地下水可分为冷泉水和温泉水。温泉水最高温度可达到100以上,不适合养家鱼,冷泉水通常在5-15之间,可以养冷水性鱼类。地下水的比重一般是1.0009-1.2624之间,含氧较少,常含有有害的气体,用来养鱼,需暂蓄一周方可使用。 3、污水和工业废水。含有不同成份的化学物质,某些有毒物质对鱼类有危害,一般不宜直接引用工矿污水,若使用,必须经过处理。 三、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水质的优劣与鱼类的成长有着密切关系。检查水质须从物理、化学、
15、生物等三方面来进行。 1、水温。我国目前饲养的几种主要家鱼水温一般以20-30为最合适。 2、水色。水色随物化性质和生物生存的不同而异。如含铁化合物的水为黄色,腐殖土溶解在水中呈褐色、黄绿色、黄色或绿色,大量的碳酸钙溶解于水呈绿色,水中有蓝绿藻呈蓝绿色等。水色是标志着水的肥瘦度,建立养殖场应选择较肥的水源。 3、水的酸碱度。过酸过碱的水均不宜鱼类生长,鱼类一般适于微碱性的水。 4、气体溶解量。对于鱼类生存有关的气体,常指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氨气H3),硫化氢(H2S)及沼气(CH4)等。前三者是大气的组成者,后三者是水中
16、的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它们在水中的溶量多少,对鱼类的呼吸、水中天然饵料繁殖皆有密切关系。鱼类一般喜欢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水中。 5、有毒物质。如果水中有大量生物繁衍生长,则说明水质含有毒物不多或没有;如果水中生物极少,放入几条小鱼又出现异常,则说明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多。这种办法叫生物实验,这种小鱼叫试水鱼。但是,不管现场调查或者生物实验,都不能精确地反映水质的真正情况,因此,凡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应经环保、科研、学校等单位取样进行化学检验、水质检测。这是确定水质能否用于发展养鱼的最可靠办法。 养鱼水质要求及条件参照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见表6-1。 1色、臭、
17、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异色、异臭、异味2漂浮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影响10毫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影响4PH值淡水6.5-8.5,海水7.9-8.55生物需氧量(5天20摄氏度)不超过5毫克/升,冰封期不超过3毫克/升6溶解氧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在任何时刻不的低于3毫克/升;鲑科鱼类栖息水域除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毫克/升.7汞不超过0.0005毫克/升.8镉不超过0.005毫克/升.9铅不超过0.1毫克/升.10铬不超过1.
18、0毫克/升.11铜不超过0.01毫克/升.12锌不超过0.1毫克/升.13镍不超过0.1毫克/升.14砷不超过0.1毫克/升.15氰化物不超过0.02毫克/升.16硫化物不超过0.2毫克/升.17氟化物不超过1毫克/升.18挥发性酚不超过0.005毫克/升.19黄磷不超过0.002毫克/升.20石油类不超过0.05毫克/升.21丙烯碃不超过0.7毫克/升.22丙烯醛不超过0.02毫克/升.23六六六不超过0.02毫克/升.24滴滴涕不超过0.005毫克/升.25马拉硫磷不超过0.005毫克/升.26五氯酚钠不超过0.01毫克/升.27苯胺不超过0.4毫克/升.28对硝基氯苯不超过0.1毫克/升
19、.29对氨基苯酚不超过0.1毫克/升.30水合肼不超过0.01毫克/升.3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超过0.06毫克/升.32松节油不超过0.3毫克/升.331,2,3三氯苯不超过0.06毫克/升.341,2,3,4,5四氯苯不超过0.02毫克/升.四、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见表6-2项目水温CO2含量(毫克/升)PH值含氧量(毫克/升)生长发育适宜22-2825-27307.8-8.55-8一般15-20及28-3017-22及28-3050-806-7.5及8.5-9.53-5不适宜10以下及33以上15以下及30以上80-2005以下及10.8以上3以下五、鱼池对
20、土质的选择在建造渔场前,必须进行土壤调查,测定土壤的肥瘦、土壤透水性的大小等。土壤一般分为砾土、砂土、粘土、壤土、粉土、腐殖土等,现分述如下:1、砂土。含石砾50%以上,土性贫瘠,保水性弱,透水性强,不宜建造鱼池。2、砾土。含砂粒80%以上,黏土12.5%以下,这种土的土质瘦,凝集力和附着力强,保水性小,筑堤时池堤易崩塌,不易保肥。3、粘土。含粘土50%以上,砂土50%以下。这种土的凝集力和附着力强,保水性大,透水性小,筑堤时池堤坚硬,肥料不会流失,但土中空气不易流通,水中有机物分解迟缓,对天然饵料的繁殖有妨碍。 4、壤土。含砂土62.5-75%、粘土25-37.5%。这种土保水性
21、和透水性均好,颗粒的凝集力、附着力合适,养分不致流失,空气流通,有机物质易分解,宜于建造鱼池。 5、腐殖土。含腐殖质20%以上。腐殖质土呈暗黑色,土中富含氮素,天然饵料繁殖丰富,保水性和附着力亦强,宜用作造池。但腐殖质含量过多时,则对鱼类生长有妨碍。 上述需在实验室中进行。下面再介绍一种肉眼观察土壤种类的方法: 1、重粘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条,弯曲不断。 2、粘土。土质滑腻,无粗糙感觉,湿时可搓成条,弯曲难断。 3、壤土。湿时可搓成条,但弯曲有裂痕。 4、粉沙壤土。多粉沙,易分散板结,用手摸有如麦面粉感觉。 5、
22、砂壤土。手摸有粗糙感觉,肉眼也可以分辨砂粒。 6、砂砾土。有小石块和砾石。 六、选择渔场场址的原则 1、交通运输方便。因为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鱼苗、鱼种、饲料、肥料,或出售鱼苗、鱼种、成鱼。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保证鱼的新鲜度,所以交通运输一定要方便。 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酸碱度在6-9之间。 3、电力供应。综合性的渔场要建立在电力供应较稳定的地方。 4、有充足的饲料来源。饲料、肥料是发展养鱼事业的物质基础。综合各地经验,可因地制宜采取五个结合:与畜禽结合,把养鱼与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结合起来;与蔬菜结合,渔
23、场可建在菜区附近,做到菜多、肥多、草多、下脚多、鱼多;与食品加工业结合,在淀粉厂、粉丝厂、食品加工厂附近建渔场,充分利用食品工业下脚料和无毒废水. 1、养鱼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下面从五个方面系统规范地介绍养鱼池塘的建造技术,以供参考。 一、养鱼场址的选择 兴建理想的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综合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
24、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最好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同时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通过实践检验得知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差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
25、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最大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操作又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
26、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二、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必须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最佳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
27、解过去25年内最大供水情况和最高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最低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最高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遇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最高、最低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
28、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事故。 三、养鱼场的规划与设计 (一)坚持全面布局与长远规划。在具体布局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生产要求、管理便利出发,利用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三个原则: 1、合理设计的原则。合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节省投资以及便于生产管理。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节省材料、劳动力及施工便利等因素,同时应考虑布局合理和全面规划,使所建鱼场便于生产操作、综合经营、提高效率、生活和谐。 2、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规划是指在兴建鱼场时
29、综合考虑规模、范围、房建面积、土地区划等因素,使规模大小适宜生产需要和场地面积以及投资力度,规划范围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及便于开展多种经营,房建面积适合人员居住和生产操作,土地区划有利于开展以渔业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全面布局的原则。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应重点考虑: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
30、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最好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二)鱼塘设计。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操作。
31、(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备亲鱼池,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
32、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见图2)。 (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中央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三)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
33、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各自独立,不能兼用或相互贯通(见图3)。进、排水系统通常由进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如渡槽、涵管、跌水、进排水闸门等组成。 1、进水渠。其分总渠、干渠和支渠,流量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需要供给的水量。采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结合由各养殖场因地制宜。具体设计时应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纵比降、渠道断面四个因素。 2、进水闸。通常采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砖、石、水泥砌成。闸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据是能能够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进入足够的水量。集洪面积×25年内最大暴雨力 3600秒 3、
34、排水渠。其设计原则与进水渠相同。其高度应深于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经流系数。4、排水闸。一般采用梯级排水闸,便于开关。闸口大小 应以1-2天内能完全排干池水为宜。 四、养鱼场施工步骤和方法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鱼场总体平面图、各堤坝所处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坝坡度,经过计算绘制出施工图。施工图上必须标明各地取土线,即坡脚线,堤面中心线,断面图需标明各鱼池取土深度和堤坝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样。根据地形测量时的标准桩放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中心线,用皮尺在中心线量出各鱼池堤面的中心点,钉上木桩,重复校正,使地面各个桩与图纸一致。用经纬仪以中心线上各木桩中心再画出各鱼池堤面
35、中心线,反复校对,使之与图纸完全相符。以各鱼池堤面中心线为基础,再画出各池塘的取土线,钉上脚桩。堤坝两端搭建断面样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场地杂物,有利于施工。 4、埋设进、排水管道。在进土之前埋设进、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实。从取土线开始斜线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内,每填一定的厚度应夯实,以防漏水、渗水。 6、分配土方。鱼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离进土为原则,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鱼池土方即将完成时,根据设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养鱼场的验收 1、准备资料:通常有5项,即批准项目的计划任务书
36、、总体规划图、单项工程施工图、经费使用情况决算表、工程进度情况及竣工设计说明书。 2、参与部门:一般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逐项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是池形、堤坝、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测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签字存档:如验收合格达标,则参与验收有关人员须在竣工设计说明书上签字,由建设单位存档保存。正 芦苇,又名芦竹,苇子、芋子,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200350Cm;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对环境的选择不严格,在南方过度潮湿的沼 泽地带能够丛生;在北方多种土壤均可生长,低洼荒滩,沟道溪畔栽植更能发挥其生长优势。芦苇具
37、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一次栽植可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发展栽植芦苇的意义在于: 一、芦苇制品用途广,价值可观。用芦苇茎秆可做席子、席筒、小蓝等多种编织品,用量大,价值高。做顶栅原料价廉物一、 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
38、,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39、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
40、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
41、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
42、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
43、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
44、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
45、,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
46、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
47、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
48、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1 苗墩繁殖 山东地区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芦苗高30厘米以上时,从丰产芦滩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芦苗,用铁锨切苗四周,挖出长宽各约2025厘米、深20厘米的方块苗墩并在准备种植芦,苇的滩地按行株距各115米,根据苗墩大小,挖好十穴,将苗墩逐一放入,再用脚 踏实四周然后保持1015厘米浅水,最大不超过33厘米,以利发根成活2根状茎繁殖 春季土壤解冻后、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此时可选取优良根状茎进行繁
49、殖。选取深黄色至褐色,茎壁较厚,其中着生的地上茎粗壮坚实,根茎长3050厘米,5节以上,每节均带有明显的侧芽,并有很多分叉的枝,以鹿角状为好,按以上标准选定后,截取3050厘米粗带有分杈的枝段用铁叉按行株距各约1米,逐一斜插于滩上松软泥层中,上部留出7 厘米左右,这样出苗快,出土芦苗多,芽苗出土前后土面要经常保持润湿或保持浅水3 压青法繁殖 在阴雨天气较多的七八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青芦,自地表割下,秆高225米,除去嫩梢50厘米左,右,用犁将行滩地上翻起,将去梢的青芦秆逐一放在犁沟中,并覆土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或浅水状态,各节侧芽即可萌发生长。 (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8-35前生长期,取当年粗壮芦苇
50、杆作幼苗,从根部割下,选高度在50厘米以上的。而后将整平的土地灌上水,水层在5-10 厘米左右。再将采取的幼苗下部平躺入土中5-10厘米以上,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使芦苇上部露出水面。栽培株距30-50厘米,种植密度每亩用苗五至六千株。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技术具有栽培方法简单,加强管理后成活率高达98,种植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新生芦苇品质好、产量高、土质要求低,可以满足在盐碱度含量较高的荒滩、湿地栽培,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人们对芦苇资源的使用需求量。 )1.1芦苇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是利用芦苇的种子,在适宜的季节进行育苗和移栽。1.1.1地块选择。育苗地应
51、选择在地势平坦、灌水和排水方便、交通方便、土壤含盐量低、无杂草、无病菌的地块,深翻,整地作床,床与床之间修成布道沟,便于灌水和管理,施有机肥15t/hm2与土壤充分混合耙平。1.1.2播种。将上一年采取的芦苇穗晒干,切碎,在5月上中旬,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播种量为75kg/hm2。播种前,育苗田灌水泡田,2d后排干,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后进行均匀播种,并将种子拍入土中。 1.1.3苗田管理与移栽。当芦苇出苗后,加强灌水管理,灌水深度不能淹没芦苇幼苗,当幼苗高度达到5cm时进行间苗,苗间距2cm,随幼苗的生长,及时间苗和除草,并加强灌水和施肥,到苗高20cm时,苗间距达6cm。在当地条
52、件比较好时,在78月芦苇出现分蘖后即可进行大田移栽,也可在第二年春季气温达到5以上时进行移栽。移栽时,将移栽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将芦苇苗(发芽前)从育苗田中起出,按株行距1m×1m进行栽植,每穴35株,当苗高达到30cm后,加强灌水,水层保持5cm,随生长加深水层,最深不超过50cm,当年高度可达到1.52.0m。1.2芦苇的无性繁殖 当气温达到5以上时,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田间挖取芦苇根状茎,截取30cm为一段,运往田间,进行栽植,每平方米栽植1根,但可随着产量目标而加密栽植,当苗高达到30cm以上时,可进行浅水灌溉,并根据芦苇需水规律和生长速度,逐渐加深水层,最深不超过
53、50cm。有条件的可进行施肥,肥料品种以氮肥为主,施肥量控制在150300kg/hm2,一般情况下3a后芦苇产量就可达到4500kg/hm2以上。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芦苇的繁殖技术也有了新的跨越。一是在芦苇生长季节采取青苇移栽的办法,获得了成功。即在芦苇生长季节挖取30cm×30cm×30cm的土坨,单位面积株数控制在1030株之间,然后在遮荫的条件下运往栽植地点,带水进行栽植,成活率在100%。二是在芦苇生长季节利用芦苇茎秆扦插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是在扦插中,要采取良好的科学技术,既要充分考虑灌溉条件、土壤盐分条件,也要考虑不同的生长季节和节位对发芽
54、的影响,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2田间管理2.1水利工程建设根据芦苇生育特性,在田间修建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其中包括提水站、灌水、排水、桥、涵等配套系统,根据田间地势、地貌等情况,工程控制面积在33.366.7hm2之间,做到快速灌水和排水。2.2水分管理 芦苇是挺水植物,在一生中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应。研究结果显示:芦苇一生中,生理需水量在700m3左右。在芦苇灌溉中研究出“春浅、夏深、秋落干”的灌溉制度,即在春季芦苇发芽前灌浅水,加速土壤解冻,提高地温,促进芦苇发芽,当土壤解冻后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芦苇发芽和生长后,灌浅水5cm。5月中旬以后,芦苇进入生长盛期,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所以应
55、采取深水灌溉,水层保持在3050cm。8月中旬以后,芦苇进入生殖生长期,需水量降低,进行土壤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芦苇成熟和秋芽发育。2.3合理施肥芦苇是以生产茎秆为主的经济植物,一生中需要较多的营养供应,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营养综合平衡,是芦苇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芦苇进入生长盛期的5月中下旬进行施肥,施肥品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肥量一般在300375kg/hm2。在施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施肥重点应是中低产苇田,因为中低产苇田增产潜力大,肥料容易发挥作用;二是苇田施肥和农田施肥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因此必须考虑苇田的性质,配备良好的工程设施和最佳的灌溉制度,使水肥融合后被芦
56、苇吸收;三是对土壤盐碱重、草害多的地块应首先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防除草害,避免肥料损失;四是在施肥前,应对施肥地块土壤进行分析,对不能满足芦苇生长所需的养分种类应重点施用,并配合其他肥料品种,保持土壤营养平衡,即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也就是说采取测土施肥的办法,以减少肥料的浪费。2.4病虫草害防治 芦苇虫害主要是蚜虫,一般严重发生季节在67月之间,在严重发生年份用40%氧化乐果8001 500倍液喷杀。但在防治中,首先要进行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时期。二是采取点片防治和重点防治的原则,避免大面积防治造成人员和药物的浪费。近年来,东亚飞蝗也有发展趋势,应注意预测预报和加强防治。草害主要有达氏蒲草、狭叶
57、蒲草、苔草等,应根据不同草类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防除。一是可采取生物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对蒲草可利用2,4-D丁酯在春季进行喷洒,并配合灌溉以达到消灭的效果。二是对草害发生情况要进行调查,对重点发生地块要进行点片防治。三是在农药喷洒时要注意防止对周围的植物和芦苇产生药害。3芦苇收割当芦苇成熟的12月份土壤冻结后,及时进行收割。在收割中,不论是人工收割或是机械收割,应保留5cm割茬和部分落叶,确保秋芽不受损害和枯枝落叶腐烂后归还土壤,维持土壤养分平衡。4冬季管理芦苇收割结束后,对苇田内的枯枝和落叶应尽量少烧或不烧,以减少养分损失,如果烧塘一般在35a内烧塘1次,烧塘时间可在收割
58、结束后到第二年芦苇发芽前进行,对沼泽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对当年病虫害发生严重地块可在冬季烧塘,或在第二年春季灌水时对漂浮的腐烂草集中销毁。芦苇生在浅水中或低湿地,新垦麦田或其他水田、旱田易受害。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高山金苇 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在华北平原白洋淀地区发芽期4月上旬,展叶期5月初,生长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天津市东丽区天津耀华滨海学校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重庆49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冲刺模拟英语试卷含答案
- 小学绿色教育课件
- 红绿灯幼儿园安全教育
- 责任心与执行力培训:打造高效团队的核心能力
- 利用异种移植囊胚互补原理制作人-小鼠嵌合性胚胎
-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法律文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作业设计
- 双全日培训课件
- 甲油胶行业报告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讲课
- 山东省莱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康复科人员岗位考核制度(3篇)
- 实验动物生物样本质量控制规范
- 智能机器人配送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案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