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全集_第1页
李清照诗词全集_第2页
李清照诗词全集_第3页
李清照诗词全集_第4页
李清照诗词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

2、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

3、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多丽 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

4、,更一声啼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渔家傲雪里已知

5、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

6、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诗:一、 乌江(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咏史诗,雄浑壮阔,气贯长虹,与其词风殊不相同,由是可知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不宜以“婉约”二字简单概括之。女流之中,宋初花蕊夫人之诗:“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岂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或可与之相比。 二、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诗中抚今忆昔,表现了诗人对亡夫的思悼之情和对人生的伤逝之感。建炎三年(1

7、129年)赵明诚的瘁死,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她不仅由此失去了物质上的依靠,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这首七绝,从首句所提到的“十五年前”来分析,当为李清照晚年所作。诗的前两句首先倒叙昔时,后两句以今昔对比来抒情。今景与旧景的极其相似,今情与旧情的极端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正是通过揭示这一反差,来让人们体察其今日的“情怀”。诗人今日情怀究竟如何?诗中没有直接道出,但了解诗人晚年生活状况的人都知道:自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对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来说,是实在难以承受的。这一切,诗中皆未道出,也许正是诗人不忍道出的缘故吧?活着本已困苦,又何必徒增苦闷呢! 三、 春残 “

8、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梁头的栖燕终日无休止地互相倾诉着心曲,帘外的蔷薇被细风送进一缕缕清香。这些本应带给诗人的是什么呢?是美好的回忆,还是苦涩的情思?是欣慰,还是愁上加愁?诗人没有直言道出,留与读者去想象了。 四、 钓台(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赵墓言台诗记:“汉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之涯。有过台而咏者: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李清照诗即化用此诗意。其实, 名与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何愧之有?我不主张隐逸,但也并不刻意追求名利,

9、我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自会有我应得的名利。今·黄墨谷曰:“不能忽视这首小诗,正如黄山谷论诗所说: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她只用28个字,却把当时临安行都,朝野人士卑怯的自私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时, 词人也没有饶恕自己的苟活苟安,竟以为无颜对严光的盛德,所以特地通宵过钓台,既生动又深刻地表达愧怼之心。孔子云:知耻近乎勇。清照这种知耻之心,和当时那些出卖民族、人民地无耻之徒(相比),确是可敬得多了。”(重辑李清照集·李清照评论)黄的这段话,“孔子云”后面的话倒还凑合,但前面所谓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未免过于牵强附会,实有大上“纲线”之嫌。其实

10、诗人不过是走到哪写到哪,即景作诗而已,哪有那么深的寓托?抛开“知人论世”,单看文本,似乎不太能牵涉到“朝野人士”吧。 五、 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诗人刚从青州到丈夫工作的莱州,人生地不熟,丈夫忙于公事无暇陪伴,使得李清照感到十分寂寞无聊,乃作诗排遣之。 晓梦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船如藕,同食枣如瓜。翩翩座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攻,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

11、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此乃记梦诗也,写得颇好,好一个晓梦,好一段仙缘,但愿不要梦醒才好呢? 李清照全集评注的评注者云:“这是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这真是痴人说梦!明明是“记梦诗”,却又道“想象丰富”,应该说李清照的梦境瑰奇,而文笔亦工致才对。 今·王延梯曰:“这诗飘然有仙骨,具有豪迈洒脱的特色表现了诗人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没有桎梏、没有羁绊的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和对封建束缚的反抗。”(李清照评传)这段话说得颇好,然在束缚前加上“封建”二字,则又上“纲线”矣。追求精神解脱,及不得解脱的苦闷,历朝历代,古今中外皆有之,乃普遍之人性也。倘若小生也能做一首类似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