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_第1页
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_第2页
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_第3页
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_第4页
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汇编 物态变化(带答案解析)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1、 ( 2020吉林模拟)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岀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升华现象C. 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2、 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

2、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A.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 .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 .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初春:冰雪消融盛夏:洒水降温 深秋:浓雾弥漫 严冬:凝重的霜()A. B C D 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岀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华现象C. 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

3、雪的熔点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6、 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 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冬天排气管冒岀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 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 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7、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北方冬

4、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 人游泳后从水中岀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 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8、 (2017北京石景山区二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热量C. 将沸点为12.3 C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D. 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9、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图中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5、()久初春,河流B仲臺*草叶深秋*枝头&寒冬窗玻璃 中冰雪消融 间霹珠晶莹 上挂满白霜上冰花剔透,从-20 C加热到沸腾过程温10、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 ),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 冰的熔点是0C ,水的沸点是100 °CB. 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 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D. 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11、(2013 湛江中考)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D.冰雹12、 热现象在生活

6、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岀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岀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3、下列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 水的沸点是100 C,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4、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

7、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 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态相同的是()1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文艺演岀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 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岀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岀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16、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一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17、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

8、气发生了()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凝固18、夏季的清晨,站在涪江边会看到江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华1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20、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头D.冰的形成C.霜打枝2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 -196 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岀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

9、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C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2、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A.凝固B 凝华C .汽化D 液23、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 -9 C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是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24、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10、A. 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岀现了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25、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A. 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 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26、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深秋,树上的白霜;初春,冰雪消融。A. B C D 27、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11、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A.凝固B 凝华C 汽化D 液化28、( 2016?德州)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 态变化相同的是()深秋大雾弥漫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2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岀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30、如图1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仏討府撰斃旁的白FT R悉天泮从轉叶匚乩天相小上的 FIT d蜡熄燃烧辄出的"

12、煥itT 图】31、人们往往利用物态变化中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为人们服务,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甲用才裳箱鬲热乙用晒剤绪运功员疗伤丙人H造當T菜品下面锻干冰痛人陰AA. 甲图一一熔化放热B.乙图一一汽化放热C.丙图一一液化放热D. 丁图一一升华吸热32、 夏天,饮料罐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擦干净,放置一会儿,其外表面仍会变湿,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 汽化 C 液化D .凝华33、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为白色的固体,这种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能迅速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同时 (选填“吸收”或

13、“放岀”)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或小冰晶,人工降雨就是利用干冰的这种 特性)34、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的是()35、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3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碟子里的水慢慢地减少了是汽化现象B. 冬天,口中呼岀的“白气”是液化现象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37、( 2014?常德

14、)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 7C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B 硬度C .凝固点 D 沸点38、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A.熔化吸热B 熔化放热C 凝固吸热D 液化吸热39、 夏天,饮料罐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擦干净,放置一会儿,其外表面仍会变湿,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凝华40、 (2015 德州武城质检)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岀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

15、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 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参考答案、选择题1、B【解析】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岀现水珠,这是杯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错误;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岀现冰花,这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正确;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水蒸发吸热从而空气温度降低,C错误;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盐熔化后变成盐水,盐水的凝固点降低,即降低冰雪的熔点,D错误2、C.【解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 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

16、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 出热量.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3、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符合题意; 盛夏,洒水降温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符合题意; 深秋:浓雾弥漫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严冬:凝重的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不符合题意。综合分析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

17、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4 、 B【解析】 A. 夏天, 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 这是水蒸汽的液化现象; B. 寒冬,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这属于凝华现象正确; C. 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的缘故;D.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降低冰雪的熔点。故答案为B.点睛:掌握物态变化的各种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然后据此作答即可;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5 、 B6 、 B 解:A、 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A正确;B、 冬天排气

18、管冒岀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 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C正确;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D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液化现象,凝固点,以及空调的制冷,是一道综合题。7 、 B【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 错误;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人游泳后从水中岀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

19、成的,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 C错误;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应选 B。【考点定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9、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冰雪消融是从固态到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收热量,A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会放岀热量,B错;霜和窗玻璃上的冰花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会放岀热量,C、D均错,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空气中的水10、B。从图像中可知,冰的熔点是0C、水的沸点是98C ,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温度不变,图像中的BC段是冰熔化过程,以液态和固态存在。故选Bo 1

20、1、Co本题考查液化及液化现象。雪和霜冻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属于液化现象;冰雹是夏天下雨的时候水滴凝固而成的。故选Co 12、C13、A14、 C【解析】试题分析:露是液态 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A不符合题意;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 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C符合题意;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 Co15、B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文艺演岀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2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岀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液化现象;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岀现“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解答】解:A、文艺演岀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 A错误.B、 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岀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液化现象,故C错误.D、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

22、遇冷液变成小水珠,形成“白雾",不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D错 误.故选B.16、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岀结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

23、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17、A【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眼镜的温度很低, 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糊.故选A.18、A【解析】试题分析:淡淡的白雾是液化现象, 因为河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答案为A。选项B、C、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物态变化19、D【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

24、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熔化现象此选项错误;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此选项错误;D、雪人变小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此选项正确.故选 D20、A21、C 【解析】此题考查了液态氮发生的汽化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明白当液体 沸腾时的特点: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杯中液态氮沸腾汽化吸热,故A 选项错误 .液态氮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白霜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D选项错误.

25、22、D【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 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 眼镜的温度很低, 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 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 糊故选D【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液化过程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23、A24、C【解析】本题是考查物态变化的相关试题。冰雪消融是熔化,吸热;积水干涸是汽化,吸热;草木上出现的霜,是空 气中的水蒸气直接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选C。25、D26、C27、D28、C【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 变

26、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A、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体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过程,不符合题意;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铁水浇铸成零件,铁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29、C【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

27、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 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 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 现象,故 B 错误;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岀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

28、确;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岀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30、B31 、 D【解析】 甲图中给发烧病人身上放冰块, 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导致病人身体降温; 乙图中给受伤运动员部位喷液态氯 乙烷,是利用氯乙烷汽化吸热,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丙图中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岀“白雾”,使小水珠凝固,而凝固要放岀热量;丁图中的干冰是升华现象,干冰 升华过程中从周围环境吸热, 导致空气中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岀现白雾,利用干冰是升华吸热现象。 故选择 D。32、C解:由于从冰箱取岀的饮料罐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从而使饮料变湿了;如果马 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饮料罐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不能及时擦干故选: C 33、解: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凝华成为白色的、 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 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