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船舶翻沉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船舶因不可抗力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翻沉是公司重大危急源之一,伴随重大机、海损事故发生及人员伤害,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船舶翻沉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船机保有单位对船舶翻沉应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公司成立船舶翻沉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组员:船机副总工设备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监督部经理总船长总轮机长船舶保有单位经理、书记 2.2公司船舶翻沉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地点:设备管理部 联系方式: 传真: 2.3公司船机副总经理统一指挥船舶翻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4设备管理部作为船
2、机设备的主管部门,在组长的指挥下实行应急救援的组织、报告、联系、紧急状况的决策等工作。 2.5事故单位应依据实际状况,制定本单位详细“施工船舶翻沉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公司审批,且将重点放在长途拖航和“四防”期间上,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及各自职责; b救援小分队的名单及各自职责; c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 d联系方式(包括与外援力气的联系); e详细的应急措施; f拖轮及其它船机的配备; g其它必要内容。 现场指挥应当准时完成组织、报告、联系等任务。 2.6其它单位和部门各负其责,积极协作应急救援行动。 3、应急救援措施的原则 3.1事故船舶首先通过高频联系方式
3、向就近拖轮/船舶求救,同时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联系,并启动本船的救生设备(救生筏、救生衣等),积极自救。 3.2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应马上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小分队尽快赶到现场,同时上报公司“船舶翻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与其他单位联系,寻求外援力气的帮助。 3.3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援救落水人员。 3.4假如伴随着海水污染状况的发生,还应设置油污防护围栏,尽快启动本单位“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3.5组织打捞沉船和飘浮物品,打捞过程中应留意潜水员的安全。 4、报告 4.1发生沉船事故后,除了上述口头报告外,公司在12小时内上报局和当地海事部门;事故单位在24小时内将书面报告上报公司,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海疆、具体经过(包括采取的施救措施)、原因、报告人、报告时间,并附送有关船舶技术状况的记载、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的摘录和其他有关资料。 5、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设备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必要时请专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翻沉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对事故单位及责任人依照中交集团职工伤亡及工程船舶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实施行政惩罚;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玩忽职守的人员严厉处罚;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功人员进行嘉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语阅读教程》课件-16教学课件:汉语阅读教程
- 2025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3
- 小儿中毒型痢疾的临床护理
- 彩光嫩肤的临床护理
-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市临安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果园承包合同
- 沈阳9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经典
-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平面变压器设计与仿真
- 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辩论稿范文六篇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评价表
-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 某化妆品牌案例分析
- 循环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吸烟的危害性》课件
- 防腐涂料涂层体系油漆用量与费用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