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精选_第1页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精选_第2页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精选_第3页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精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精选【精品文档】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精选案例1 学扮爸爸妈妈(小班) 目标:区分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与用品,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关注、亲近爸爸妈妈。 准备:1收集爸爸的衬衫、帽子、打火机、皮带、领带和手提包;妈妈的裙子、围巾、耳环、项链、胸针和手提包等。 2爸爸妈妈的画像。 3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过程: 1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这些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地观看并边看边说“这里有xxx”。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

2、西? (幼儿一边说,老师一边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以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幼儿:我看见爸爸戴领带,因为要上班 我看见妈妈戴项链,很好看的 我看见爷爷用打火机 我爸爸上班用这种包的 这个包是妈妈用的,里面要放钱啊什么的 (孩子们除了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会想到爷爷、叔叔等)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给爸爸(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的东西就送给妈妈(画像前面)。 (老师可以指导:“一件一件地送,爸爸妈妈才看得清你给送了什么。”。培养孩子认真仔细做事的习惯)

3、讨论礼物是否送对。 2装扮爸爸妈妈。选择一件物品用来装扮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走路等活动。(仅仅是让孩子体会一下,扮爸爸妈妈的乐趣) 3学一学爸爸妈妈做事: (1)平时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些什么事? (2)一起看看录像里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 (3)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些什么事? (这里仅仅是要引发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关注) (4)你来做爸爸妈妈:在周围布置好的娃娃家里,把自己装扮成爸爸妈妈,学爸爸妈妈做一些家里的事情。 (这个活动可以延续到角色游戏中去) 分析:小班孩子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要关心他人无疑是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可以从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着手,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孩子想扮大人的心理为背

4、景,来引发孩子对周围他人的关注。孩子关心他人的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景中、在慢慢地积累情感中才可能形成,而说教的教育方式对小班的孩子效果不大。案例2 水果店(中班) 目标: 1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分清并练习动词“买”与“卖”的读音。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再见”。 重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准备:低矮的玩具柜三组、水果篮、各种塑料水果数个、自制的钱币。 过程: 1将幼儿分成三组,由老师交待游戏规则。 售货员向顾客介绍水果名称、味道、吃水果的好处和价格。顾客重复介绍要买水果的名称、味道以及吃水果的好处。双方付对钱找对钱,算买卖成功。 游戏中恰当运用礼貌用语以及“买”与“卖”。 2选能

5、力强的幼儿做售货员,其他幼儿做顾客,桉游戏规则表演。 3选35名幼儿做售货员,其他幼儿做顾客,按游戏规则表演。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做现场指导。 (1)引导胆小的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2)帮助不敢讲话的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要买的物品名称。 (3)及时肯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4老师小结。 活动延伸:家长带幼儿参观水果店。 案例3 笑一笑(中班) 目标: 1能主动关心小班弟弟妹妹,想办法让他们笑一笑。 2体验做小哥哥、小姐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准备:选择一个小班,让l-2名幼儿代表主动与小班老师联系;制作小礼物的材料。 过程: 1提出问题:怎样帮助弟弟妹妹。这两天幼儿园里为什么有许多哭声?小弟弟

6、小妹妹他们为什么哭?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看到哥哥姐姐后,你心里怎么样了? 2现在我们是中班哥哥姐姐了,怎样帮助小班弟弟妹妹呢?启发幼儿设想帮助弟弟妹妹的办法,并自由结伴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制作小礼物、合唱一首歌、讲一个小故事、教弟弟妹妹玩新玩具等。 3让弟弟妹妹笑一笑。幼儿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表演节目,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幼儿分散,各自选择一个弟弟或妹妹(也可以让小班小朋友选哥哥或姐姐),和他们一起玩玩具、搭积木、读故事书、看小动物等。 4交流。回班交流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情景,谈谈怎样做才能让弟弟妹妹高兴起来。 分析:幼儿除了需要建立同龄伙伴之间的友爱关系外,还需体验对低龄伙

7、伴的关爱之情。此类活动既扩展了社会性情感的内涵,又锻炼了幼儿的活动能力。对中班幼儿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关爱弟弟妹妹的愿望,在能力上则不必有过高的要求。 在分散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反馈哥哥姐姐的做法对弟弟妹妹的作用,并指导个别幼儿放慢动作,轻声告诉弟弟妹妹自己想帮他们做的事情。 该活动从结构设计上体现了教师启发引导一幼儿付诸行动一互相交流感想的过程,而且层次清晰,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 案例4 认识邮局(大班) 目标: 1使幼儿知道邮局的功能。 2了解邮局给大家带来的方便。 3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局工作人员的情感。 重点:了解邮局与人们的关系。 准备:幻灯机、报纸、杂志、信件等实物,教室里

8、布置有关邮局的图片。 过程: 1与小朋友谈话,引起小朋友对邮局的兴趣,出示报纸、杂志等实物,启发小朋友思考以下问题: (1)邮递员单位名字是什么? (2)这些东西是谁送来的? 2带幼儿参观小区邮局。 (1)观察邮局建筑物的颜色。 (2)了解邮局的业务:盖邮戳及分拣信件,卖邮票,订杂志,寄、取包裹,寄、取汇款。 3讨论:组织小朋友讨论邮局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小朋友知道邮局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的方便。 4游戏:寄信。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信件,告诉幼儿信上写的是幼儿园的地址。请一名幼儿当顾客买邮票,另一幼儿卖邮票。教师示范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将信投到邮筒里。 5分组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邮局图片

9、。 活动延伸:我是小小的邮递员。案例5 一样不一样 (社会·大班) 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 2能大胆表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准备:“我眼中的小学”,将被参观小学的照片和小学生的校服、红领巾、绿领巾、少先队标志等物布置在专栏里。 过程: 1我眼中的小学。 (1)介绍专栏标题及内容。 (2)结合照片,帮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主要情景。 2我来画小学。 (1)说一说:小学有些什么?小学生们在做些什么? (2)画一画:请你把看到的小学画下来。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回忆并借助专栏里已有的照片、实物构思自己的画面。 (3)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绘画内容。 3一样不一样。 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幼儿园组、小学组,以“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为题进行讨论。 4请幼儿说说自己怎样准备做一名小学生。 分析:向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