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_第1页
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_第2页
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_第3页
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_第4页
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烯车间机泵操作规程作为乙烯装置,乙烯装置的机泵类型较多,有离心泵、低温泵、齿轮泵、往复泵、屏蔽泵等多种形式,其操作具有各具特色,具体操作规定:一、 离心泵操作规程一) 常温离心泵的操作本规程适用于装置内所有常温的单、多级离心泵操作。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首次启动前,用冲洗油(不允许用石油化工物料)冲洗轴承箱,然后擦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填充规定的合格润滑油至规定油位,如有增速箱则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润滑油。在齿轮联轴节处加适量的润滑脂。(2)如有辅助配管(包括密封冲洗、冷却及伴热管线)、电气、仪表等,应检查其已正确安装,泵入口已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前后应加装压力计。(3)手动盘车,确认其转

2、动平滑无异声,盘车时无磨擦。盘车前,应确认现场开关在“手动”位。(4)在联接泵和电机前,应单独运转电机,检查其旋转方向,在检查旋转方向后将泵与电机联接起来。电机单运时,应在周围加警戒线,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入警戒区域。(5)将辅助配管上的所有阀门,检查其压力和流量是否符合要求。(6)灌泵。确认泵的入口阀全开,使泵内充满液体,打开泵体或出口管线上的排气阀,手动转动泵轴,将泵内空气或其它气体全部排除(防止气缚)。(7)对于泵送介质温度在120以上或泵送介质为易凝介质的泵,在运行前必须充分暖泵。在暖泵过程中不允许手动盘车。当泵壳上部与下部的温差大于给定的温度范围时,采用伴热保证其温度趋于一致。暖泵的流量

3、与温度限制见表1-1、1-2。表1-1 暖泵的流量泵入口法兰公称直径暖泵流量(m3/h)40.661.081.3102.0表1-2 暖泵的温度限制常规温升2/min突然温升50泵壳上部与下部的温差2030泵送流体与泵壳表面的温差302、 离心泵的启动(1)启动前再次手动盘车,确认旋转件转动平滑无异声。盘车前,应确认现场开关在“手动”位。(2)确认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关,如有最小流量旁通管路时,则全开其阀门。(3)点动泵,确认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同时监听泵运转部件及电机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振动。(4)打开排气阀,再次确认泵内气体是否完全排尽,确认排尽后关闭排气阀。(5)启动泵,慢慢打开出口阀,使泵

4、的出口压力、流量达到规定的数值,同时注意电流变化,避免电机过载。在流量增加时,还应注意入口压力的变化,如入口压力低于设计值,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6)当泵运转平稳后,检查泵进、出口压力,流量,电流值,轴承和密封处的温度,润滑油的油位,泵的振动,噪音及密封处泄漏情况。(7)做好记录。3 、离心泵的停车(1)慢慢关小出口阀,直至流量达到最小流量为止。(2)切断电源,停泵,关闭出口阀。(3)设有最小流量旁通管路时,在旁通阀全开的情况下,关闭出口阀,然后切断电源,停泵。(4)备用泵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关闭(设有最小流量旁通管路时,仅旁通阀全开)从而使泵内处于满液的吸入压力状态,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5、5)高温泵停泵后要常盘车,如果需要,冷却水密封液在泵壳外侧温度下降到80以下后才可停止供应,但是冬天注意防冻,需要供应少量冷却水。(6)需要检修的泵,要在停泵后排液,停辅助系统,使泵内压力下降为零,需吹扫的泵必须吹扫干净,所有阀门关闭,并且与电工联系断电。检修前应再次确认需处理项目是否已完成。4、 离心泵的切换切换离心泵时,应尽可能保持系统流量、压力不变,避免抽空,抢量等现象。4.1 正常情况下的切换(1)备用泵应作好一切启动准备工作。(2)打开备用泵的入口阀,启动备用泵。(3)检查备用泵的压力、电流、振动、泄漏、温度等,如果都正常时可逐渐开大出口阀,同时逐渐相应关小原来运转泵的出口阀开度。当

6、备用泵的压力流量正常后,关闭原运转泵的出口阀,断电停泵。4.2 紧急情况下的切换离心泵在下列情况下紧急切换:泵有严重噪声、振动、机械密封严重泄漏;泵抽空;电机或轴承温度超高;电流过高或电机跑单相;进、出口管线发生严重泄漏;工艺系统发生严重事故,要求紧急切换。(1)备用泵应作好一切启动准备工作。(2)切断原运转泵的电源,停泵,启动备用泵。(3)打开备用泵的出口阀,使出口流量压力达到规定值。(4)关闭原运转泵的出口阀和入口阀,对事故进行处理。5、离心泵操作注意事项(1)不允许无液体空转,以免零件损坏。 (2)不允许在轴承箱中无润滑油或润滑油液位低的情况下运转,以免抱轴。(3)不允许未灌泵即运转泵。

7、(4)启动时在出口阀未开的情况下断流运转一般不应超过2分钟。(5)必须用出口阀调节流量,不可用入口阀来调节流量,以免抽空,但凝结水泵除外。(6)如进行节流调节时流体温度上升,导致产生蒸汽,造成噪声和振动,以及化学腐蚀,应避免节流调节。对高蒸汽压的烃类绝对不允许进行节流调节。(7)运转泵运转时,备用泵应处于合理的备用状态(通常情况下泵的入口阀应全开,出口阀应关闭,对于高温泵和低温泵应把泵的最小流量管线的阀门打开,对于带有自启动的泵,在备用时出口阀的开度应与运转泵的出口阀开度保持基本一致)。(8)随时检查泵入口滤网的使用状态,前后压力绝不允许超过1 kg/cm2。(9)对于带有自启动的泵,其运转泵

8、应处于手动状态,备用泵必须处于自动状态。(10)严禁带病运转,防止损坏泵件及电机过载。6 离心泵的防冻保温(1)在寒冷气候条件下,长期停泵后必须将所有的冷却水腔内的水排空,以避免水结冰后胀破泵体,对于有蒸汽冷却的泵在长期停泵后也必须把蒸汽关掉并排尽冷凝水。(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备用泵必须保持长流水或把冷却水停掉并排尽泵冷却水腔体及辅助配管内的冷却水(开泵时要特别注意检查,开泵后必须全部打开)。(3)冬季,对于易堵介质(裂解柴油、裂解燃料油、急冷油等)的泵,备用泵必须打开泵出口阀及出口止逆阀,保持物料畅通,防止冻堵。7 离心泵的运转维护对以下各项应做好检查、记录和适当的处理。7.1 轴承(1)

9、在轴承箱壳体上最高温度为80,一般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65,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2)轴承有无异常声响和振动。7.2 润滑油(脂)的补充和更换(1)经常检查轴承箱的油位,及时补充润滑油,检查电机的润滑情况;(2)在首次运行300小时后,应更换润滑油,然后每3个月更换一次。在泵已连续运转后,每6个月更换一次。(3)开始运转时,每2周检查一次润滑油的质量,泵已连续运转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油质。(4)每6个月补充一次润滑脂,每年更换一次润滑脂。7.3 密封密封泄漏严重,需要更换或修理密封,机械密封漏损量一般不超过10滴/min(或10cm3/h),软填料密封漏损量不超过20滴/min,同时应视泵送

10、介质的化学性质,环境及生产工艺条件等综合考虑。7.4 各种仪表(1)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电流表等数值是否正常,做好记录,包括冷却、加热和密封的冲洗等辅助配管。(2)机泵的振动噪音,管路、阀门工作情况,定期检查联轴器的校正情况(至少一年一次)。7.5 备用泵(1)备用泵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以便于及时切换。尤其大型泵要每班盘车。(2)应做好机泵的清洁卫生工作,机泵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机泵检修工完成),使机泵在良好的环境下运行。8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泵不出料;(1)未完全排气;重新排气;(2)入口压力与饱和蒸汽压之差过小;检查npsha;(3)入口管线有气体;排

11、气;(4)转速低;用转速表测量;(5)反转;检查并改正,正确的转向应为顺时针方向(从电机侧看);(6)系统总扬程高于设计扬程;重新检查系统;(7)并联泵工作条件不符;重新检查系统;(8)空气从端盖处泄漏;检查端盖填料和轴套;(9)电力不足;检查电线;(10)阀关;检查管线。2.流量不足;(1)泵和入口管线未充满液体;重新排气;(2)入口压力与液体蒸汽压之差过小;检查npsha;(3)气体空气混入液体;排气;(4)入口管线和端盖处有气囊;排气;(5)入口管线空气泄漏;检查入口法兰;(6)填料箱处空气泄漏;检查,调整填料或机械密封;(7)转速过低;用转速表测量;(8)反转;检查并改正;(9)系统总

12、扬程高于设计扬程;重新检查系统;(10)液体粘度与设计值不符;重新检查系统;(11)叶轮被异物阻塞;清理异物;(12)耐磨环磨损;检查耐磨环与叶轮的间隙偏差,必要时更换;(13)叶轮损坏;检查叶轮的腐蚀和冲蚀情况,必要时更换。3.电机过载;(1)转速过高;用转速仪表测量;(2)反转;检查并改正,正确的转向应为顺时针(从电机侧看);(3)系统总扬程低于设计扬程;出口阀节流;(4)泵送流体的比重和粘度与设计值不符;重新检查系统;(5)旋转件与固定件摩擦;检查泵内件并修理缺陷;(6)耐磨环磨损;检查并修理;(7)机械密封或填料安装不正确;检查并更换机械密封或填料。4.异常振动和噪声;(1)泵和入口管

13、线未充满液体;灌泵;(2)汽蚀;检查npsha;(3)流量过低;流量低于最小流量;(4)不对中;检查对中情况;(5)轴弯曲;检查轴的径向跳动,必要时修理或更换;(6)旋转件与固定件摩擦;检查泵内件,修理或更换;(7)轴承磨损;检查并修理或更换;(8)叶轮损坏;检查叶轮的腐蚀和冲蚀情况,必要时更换;(9)反转;检查并改正;(10)旋转件不平衡引起振动;检查不平衡情况,并进行修正;(11)轴承箱有水造成轴承腐蚀;检查润滑油并更换轴承;(12)泵基础不坚固,地脚螺栓松;重新加固基础;(13)出口管线固定不好,产生共振;管线加固。5.轴承过热;(1)不对中;重新对中;(2)轴弯曲;检查轴的径向跳动,必

14、要时修理或更换;(3)轴承安装不正确;检查安装条件,必要时修理;(4)旋转件不平衡引起振动;检查不平衡情况,并进行修正;(5)轴向窜动过大;检查入口压力并修正;(6)轴承箱润滑油过多;检查油位;(7)冷却水量低;调整冷却水流量;(8)润滑不充分;增加润滑;(9)轴承脏;更换油,如轴承损坏则更换轴承;(10)轴承箱有水造成轴承腐蚀;更换油并更换轴承。6.泵磨损或过热;(1)排气不充分;重新排气;(2)入口压力和液体蒸汽压之差过小;检查入口压力并修正;(3)泵内有异物;清理异物;(4)流量过低;加大流量,在最小流量之上操作;(5)旋转件与固定件磨损;检查旋转件的径向跳动并修正误差。7.机械密封因泄

15、漏而严重缩短使用寿命;(1)机械密封冲洗管线堵塞;清洗并清洁冲洗线;(2)机械密封安装不正确;检查,调整或更换;(3)振动过大;检查轴的径向跳动;中心线,轴承磨损及旋转件的不平衡等情况;(4)填料箱无冷却水;供应冷却水;(5)机械密封表面被异物磨损;修理或更换;(6)密封座表面磨损或不平;测量平面度,低于三级,修理密封面;(7)在泵送高温流体时,冷却水不充足;通过增加冷却水量调整冲洗液的温度;(8)机械密封垫片损坏;更换。二) 冷泵的操作本规程适用于装置内的常用的低温离心泵操作。(以单端面密封型以ga502泵为例和双端面密封型以ga1403为例)冷泵在第一次运行或检修后运行时,除了上述离心泵操

16、作规程外,需做以下工作:(1)、准备工作、确认氮气置换合格, 露点测量小于-70或-40(具体要求以物料温度为准), 关闭泵体和相关管线上的导淋和放空阀。、确认润滑油位正常,氮气密封打开。、确认密封液液面正常,密封罐压力正常。、手动盘车,确认盘车状况良好。(2)、预冷、气相预冷:打开泵气相平衡阀,稍开ld阀门,并盘车(每半小时至少盘车一次),直至泵体挂霜。、液相预冷:当泵体挂霜后,关闭泵体ld阀,稍开入口阀门, 并盘车(每半小时至少盘车一次),当泵体挂霜较重后,逐渐打开泵入口阀。使泵处于备用。ga502泵的操作1、ga502泵启动(1)确认ga502具备运行条件,n2干燥、置换合格。(2)检查

17、润滑油正常,并打开轴封n2。(3)稍开二个气相平衡阀和ld阀,进行气相预冷,并进行盘车。(4)气相预冷完毕后,打开入口阀,用液相进行预冷,查看机械封有无泄漏。(5)预冷完毕后,全开液、气相阀,关ld阀,出口阀保持全关。(6) 通知电气送电。(7)打开出口阀,启动泵。(8)检查出口压力、流量、电流、震动情况,机械封、油封有无泄漏。2、检修(1)停泵。(2)关闭泵的进出口阀。(3)打开泵体的ld倒淋泄压。(4)泵体内物料倒空后,停电交出检修。3、切换操作(以ga1403泵的操作为例)完成准备工作后切换操作。、确认ga1403b预冷合格,盘车状况良好,入口阀门全开。、确认ga1403b泵油位正常,氮

18、气密封已打开。、确认密封液液面正常,密封罐压力正常,冷却水已供并畅通。、点动b泵电机,确认b泵转向正确。、慢关a泵出口阀直至出口流量略有下降。稍开b泵出口阀。、启动ga1403b电机,当泵出口压力升到正常时,全开b泵出口阀。、检查b泵的运行情况,若b运行正常,停a泵。、ga1403a泵定时盘车。 4、安全注意事项、预冷过程中必须注意盘车,并检查有无泄漏。、预冷速度不可过快。、切换时需严密注意流量变化,正确处理泵不上量等问题。、切换过程中需认真检查泵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 屏蔽泵:(ga1301a/b)一)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辅助配管、电气、仪表等已符合运转要求。(2) 全部

19、关闭泵的出口阀和进口阀。(3) 如有辅助系统,则打开其阀门。(4) 全开进口阀,使液体充满泵内部、进口配管系统。屏蔽泵电动机的转子室内也流入液体。泵使用温度低于0时,泵充满液体要放置20分钟以上,使泵充分冷却。微开出口阀,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二) 屏蔽泵的启动(1) 打开进口阀。(2) 确认泵已充分排气:进行1020秒钟运转后,关闭出口阀,停泵。再次进行点动运转,充分排出泵内部的气体。(3) 启动泵,检查泵出口压力表是否在规定的压力上,判断转向是否正确,正确后慢慢打开出口阀,使排出量达到工作点流量为止。(4) 注意入口过滤器(6080目)的前后压差。压力差增加时,表示过滤器有堵塞。(5) 屏

20、蔽泵运转平稳后检查泵的流量、压力、电流、轴承监测器、冷却水、噪声、振动、汽蚀等情况。1)、打开泵的出口阀门,当流量达到一定量,突然发出响声和振动,这时继续开大阀门,流量仍不增加,说明有汽蚀,屏蔽泵在汽蚀状态下绝对不能继续运转;2)、在过大的流量下运转时,泵输出部会有振动声,但泵主体无异常,此时要关小出口阀门,减小流量;(6) 泵发生异常时,要立即停止运转。三) 屏蔽泵的停车(1) 关小出口阀至最小流量。(2) 停泵。(3) 全关进、出口阀。(4) 在电动机充分冷却后,停辅助系统。(5) 需要检修的泵,还要排除泵体内的工艺介质,并吹扫干净,以备检修。(6) 泵长时间停止,要排出泵内的输送介质及冷

21、却系统等辅助配管内的液体。四) 屏蔽泵的切换屏蔽泵的切换方法和离心泵一样,请参照“离心泵切换”。屏蔽泵正常运转注意事项(1) 运转中或停机后不能立即触摸电动机外壁,有烫伤的危险。(2) 不得在最小流量下工作。(3) 屏蔽泵绝对不许无液空运转。(4) 屏蔽泵截流运转不许超过一分钟。(5) 屏蔽泵逆运转不许超过一分钟。(6) 运转中一旦过载继电器或热继电器动作造成电动机跳闸,则在确认其跳闸原因前不允许再启动。(7) 屏蔽泵正式启动前,必须做点动运转。(8) 在打开排气阀排气时,液体为有毒或易燃时,应将液体或气体导入安全场所。(9) 屏蔽泵不允许在非正常工况下运转。注: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劳保鞋、

22、面罩、手套,以及防h2s、氨气或苯系物口罩。特殊情况下,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五) 屏蔽泵的日常维护(1) 出口压力表的指针有无异常。(2) 电流值是否过载,是否异常。(3) 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4) 对于有轴承监视器的泵,要注意监视器指针是否在红色指示带范围内。(5) 泵各部分的温度,有无异常发热的部分。(6) 冷却水系统等的辅助配管中有无异常。(7) 有无液体泄漏的地方。三、 往复泵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装置内所有往复泵。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电动机的接地线必须牢固可靠。(2)检查各部螺丝不得松动及防护罩是否齐全紧固。(3)检查所有配管及辅助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压力表是否好

23、用。、(5)检查传动部件(包括十字头、柱塞等)是否完好。(6)检查泵机箱内要灌注68号机械油(冬季用40号机械油),油位在游标中间处。(7)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和电机上的箭头指示一致。(8)行程调至最大处,盘动连轴器,使柱塞前后移动数次,各运动部件不得有松动、卡住、撞击等不正常的声音和现象。2、 往复泵的启动和试机(1)用冲程调节手柄把冲程调到“0”的位置。(2)关闭泵的入口阀,打开出口阀。(3)给电,启动泵,进行空负荷试运转,检查柱塞冲程是否和调量表的指示相符。(4)在排出压力为零的情况下,打开入口阀通液。(5)调节计量旋钮,使泵达到正常流量,旋转调量表时,应注意不得过快过猛,应按照从小流量

24、往大流量方向调节,若需要从大流量往小流量方向调节时应把调量表旋过数格,再向大流量方向旋至刻度。调节完毕后,用锁紧螺丝锁紧。(6)利用安全阀逐渐加压至规定的全负荷。此时,应检查泵的运转情况,各运转部件不应有强烈的振动和不正常的声音,否则,应停车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投入运行。(7)如有必要,泵机械运转正常后,可以进行流量校验。若经多次测定证明流量与冲程保持线性关系,且容积效率变化不大,则可投入正常运行。3 、往复泵的停车(1)冲程调零。(2)切断电源,停泵。(3)关闭进口阀。(4)排出泵内液体。4、 往复泵的切换(1)备用泵作好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2)在入口阀、出口阀全开,柱塞冲程为零的条件

25、下启动泵。(3)备用泵启动正常后,逐步增加柱塞冲程,同时逐步减少原运转泵的柱塞冲程,使排出侧流量尽量保持不变,直到备用泵排出侧流量达到规定值,而这时原运转泵排出侧流量为零。(4)切断原运转泵的电源,按停泵步骤处理。5 、运转中的检查(1)检查泵的进、出口压力,流量,电流是否正常。(2)检查泵的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泵体温度不得超过65。(3)检查泵的振动、声音是否正常。(4)检查填料压盖压紧力不得太紧,泄漏量为每分钟2滴以下。(5)电动机温度不得超过70 。(6)检查润滑油液位及其质量。(7)检查有无其它异常情况。(8)搞好泵的卫生,按规定时间作好各项记录。6 、泵的行程调节操作调量表的使用:调量

26、表紧固在调节手轮内,调量表“红”、“黑”两指针借助于重锤式差功轮系常动两指针转动,当调节手轮转100圈时,具有从0100%的相对行程值(即从零到最大流量相对流量值)。调量表刻度盘上刻有内外两圈刻度值,外圈刻度线分10大格,每大格分10小格。内圈刻度线分10抓格,每大格分10小格。泵在调节流量时,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流量值和调量表之间的调节转数:yqqmax ×100 (1)x100y (2)式中,y相对行程值或相对流量值,;x调量表转的圈数;qmax泵的实测最大流量值;q所需要流量值。7、 往复泵的日常运转维护(1)定期清洗进出口阀,以免堵塞,影响计量精度。(2)上、下阀座、阀套均勿倒

27、装或装错。(3)经常保持纯净的指定油量,并注意适时换油。更换润滑油(参照表4-1)。表4-1 往复泵的换油周期使用期限开始运转3个月4到6个月内6个月以上换油周期3个月换油2次每季换油1次每半年换油1次(4)定期加注润滑脂,每年更换一次润滑脂。(5)若泵长期停用时,应将泵缸内的介质排放干净,并用甲醇或其他清洗液继续工作5分钟,封住进口,外露的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油,存放期内泵应置干燥处,并加罩遮盖。8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泵无法启动;(1)过负荷开关自动跳闸;更换适当的过负荷开关;(2)电路断路或接触不良;检查电路或重接;(3)电压过低;检查原因,进行调整。2.泵流

28、量不足;(1)进口管路阻塞或阻力太大;疏通进口管路及采取措施减小阻力;(2)填料漏损严重;拧紧或更换填料;(3)泵体内或管路内有空气;排除空气;(4)进、出口单向阀处密封泄漏;检查密封面或更换密封圈;(5)进口管路连接处空气进入;拧紧连接丝扣或密封面接口;(6)进出口单向阀关闭不严;清洗或更换阀球,检查阀座凡尔线,清除缺陷;(7)输送介质不清洁;用过滤等方法除净。3.计量精度低;(1)同上述各原因;按上述方法采取相应措施;(2)电机转速不稳;稳定电网频率及电压;(3)调量螺杆磨损或窜动;更换磨损件或找出原因进行消除。4.传动机构振动及噪音;(1)泵超负荷运转;降低负荷量;(2)填料过紧引起发热

29、磨损力过大;放松或更换填料;(3)蜗杆窜动;找出原因并调整;(4)传动零件间隙增大;找出原因,调整间隙或更换磨损件。5.曲轴箱温度过高;(1) 超负荷运转;检查输出压力,阀门的开启程度和是否被异物堵塞;(2)润滑油不适当;更换规定的润滑油;(3)外界气温过高;采取环境降温措施。6.电机过热;(1)电源电压不正常;调整电源;(2)曲轴箱内油量不正常;调整油量;(3)排出压力过高;适当降压;(4)填料过紧;放松或重新安装;(5)传动件装配间隙不当;按规定重新调整间隙;(6)润滑油选用不当;更换润滑油。7.泄漏;(1)蜗杆、十字头油封泄漏;检查更换油封,十字头;(2)蜗轮、蜗杆轴封泄漏;清洗检查油封衬套,更换油封衬套及o型环。四、 齿轮泵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装置内所有的齿轮泵操作。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泵的工艺配管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已冲洗干净,内部有无异物,泵入口过滤器已安装好。(2) 检查有关电气、仪表是否符合要求,有关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阀联轴器防护罩已安装。(3) 用手盘车,检查旋转部分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物和杂音。盘车前,应确认现场开关在“手动”位。(4) 拆卸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单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