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1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l学习目的:l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各项所得的各种税收筹划方法。l重点:l掌握如何从纳税人身份、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税收筹划第六章2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纳税人的法律界定纳税人的法律界定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税率的法律规定税率的法律规定计税依据的法律界定计税依据的法律界定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3纳税人的法律界定纳税人的法律界定l 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国的所有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l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
2、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l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无限纳税义务负无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l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负有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4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l工资、薪金所得l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l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l劳务报酬所得l稿酬所得l特许权使用费所得l财产租赁所得l财产转让所得l利息、股息、红利所得l偶然所得l其他所得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5计税依据的法律界定计税依据的法
3、律界定l费用减除标准费用减除标准l( 1)工资、薪金所得 以每月收人额减除费用 2000 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6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国税函2005318号号 发文日期发文日期 2005-04-13ll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第六章7计税依据的
4、法律界定计税依据的法律界定l(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人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说的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8l(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按合同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减除必要费用(每月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
5、得额。l(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租赁所得 每次收人不超过 4 000 元的,减除费用 800 元; 4 000 元以上的,减除 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l(5)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以转让财产的收人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l(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以每次收人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9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l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附加减除费用
6、适用的范围l(1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l(2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l( 3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l(4 )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l附加减除费用标准附加减除费用标准l上述适用范围内的人员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 2000 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 2800 元。l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1
7、0l每次收入的确定每次收入的确定l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l同一作品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l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l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扣除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11税率的法律规定税率的法律规定l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l个体工商户、承包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l稿酬所得,20%,减征30%,实际为14%l劳务报酬20%,并实行加成
8、规定l其它各项所得,税率为20%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第六章12l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l通过改变居住时间l通过人员的住所(居住地)变动降低税收负担通过人员的住所(居住地)变动降低税收负担l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l通过人员的流动降低税收负担通过人员的流动降低税收负担l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时间很短,避免成为纳税人。l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区,自己到高税负但费用低的地方去消费。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3例例6-1l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一家位于美国的公司(总公司)。从2008年 3月1日起,他到中国境内的分
9、公司帮助筹建某工程。 年度内他曾离境 60 天回国向总公司述职,又曾离境 40 天回国探亲。 2008 年度,他共领取薪金 96 000 元。由于这两次离境时间相加超过 90 天,因此,这名工程师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他从美国公司收取的 96000 元的薪金不需要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l这位工程师合法地利用“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身份节约了在中国境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260 元(12 ( 96000 /12 -4800 ) 15%- 125 )。l当然因为美国实行的是居民税收管辖权,该美国工程师从美国总公司取得的所得要按美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在中国境内缴纳了税收,也可以在美国得到抵免。应
10、分析他在美国的纳税情况,综合考虑。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4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例例6-2 l张先生个人独资承包一企业,承包期间为2008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5 000元,上交租赁费50 000元,实现会计利润65 000元(已扣除租赁费,未扣除折旧费),张先生未领取工资。已知该省规定的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2 000元。l方案一: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l方案二:仍使用原企业的营业执照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
11、税收筹划第六章15方案一方案一l改为工商户,其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l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65 000-2 00010=45 000(元)l换算成全年的所得额:45 000/1012=54 000(元)l按全年所得计算的应纳税额=54 00035%-6750=12 150(元)l实际应纳税额=12 150/1210=10125(元)l税后利润=65 000-10 125-5000=49 875(元)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6方案二方案二l仍使用原企业执照,则按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还要就其税后所得再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l按规定固定资产可以提取折旧,但租赁费不得
12、在税前扣除l应纳税所得额=65 000+50 000-5000=110 000(元)l应纳企业所得税=110 00020%=22 000(元)l张先生取得承包收入=65 000-5 000-22 000=38 000(元)l应纳个人所得税=(38 000-2 00010)20%-1 250 =2 350(元)l税后利润=38 000-2 350=35 650(元)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7l工资、薪金福利化l1、企业提供住所l2、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l企业提供免费膳食或者由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l使用企业提供的家具及住宅设备。企业向职工提供住宅或由企业支付租金时,由企业集
13、体配备家具及住宅设备,然后收取低租金。 l企业提供办公用品和设施。某些职业的工作需要专用设备,如广告设计人员需要高档计算机等l由企业提供车辆供职工使用,该车辆不可以再租与他人使用。l转售股票认购权l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 l使用由企业缔结合约提供给职工的公用设施,如水、电、煤气、电话等。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8例例6-3l某公司会计师张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 5 400 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 2000 元,除去房租,张先生可用的收入为 3 400 元。(暂不考虑社会保
14、险及住房公积金)l这时张先生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l( 5 400 -2 000 ) 15 -125 = 385 (元)l如果公司为张先生提供免费住房,每月工资下调为 3 400 元,则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l( 3 400 -2 000) 10%-25 = 115 (元)l筹划后,张先生可节省所得税 270 元,而公司也没有增加支出。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19 问题问题 l企业奖励优秀员工或者给职工搞福利,往往采用免费旅游、办培训班等形式。通过“应付福利费”或者“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列支,不涉及纳税问题,既提高了职工福利待遇,又回避了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和个
15、人所得税。l现在采用这种方式还能达到原来的效果吗?现在采用这种方式还能达到原来的效果吗?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20财政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财税200411200411号号 2004-1-20 2004-1-20l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16、,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第六章21l劳务报酬转换成工资l工资转换为劳务报酬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第六章22例例6-4l某报纸专栏记者的月薪为50 000元,请考虑该记者与报社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税负最轻?调入报社调入报社特约撰稿人特约撰稿人投稿投稿工资工资劳务报酬劳务报酬稿酬稿酬(50 0002 000) 30%3375=11
17、025(元)(元)50 000 (1-20%) 30%-2 000=10 000(元)(元)50 000 (1-20%) 20% (1-30%)=5 600(元)(元)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23例例6-5l刘先生从企业取得设计收入52 000元。l方案一:有稳定的雇佣关系-按工资税目纳税l应纳税额=(5 20002 000)30%3375=11 625(元)l方案二:不存在雇佣关系,按劳务报酬税目纳税l应纳税额=52 000 (120%) 30%2000=10480(元)1162510480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24利用利用“削山头削山头”法
18、进行税收筹划法进行税收筹划工资分摊发放法工资分摊发放法一次性奖金一次性奖金分摊发放法分摊发放法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25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l 国税发国税发2005920059号号l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l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第六章26l二、纳税人取得全年
19、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l(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l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六章27l(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l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20、: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l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一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第六章28l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l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l五、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l七、本通知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21、以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第六章29l某中国公民2008年11月份取得工资收入2 200元,年终奖6 000元,计算其本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l工资应纳税额:(2 200-2 000)5%=10(元)l年终奖:l适用税率:6 00012=500,5%l适用的速算扣除数:0l应纳税额=6 0005%=300(元)l如果年终奖为如果年终奖为6 100元呢?元呢?l应纳税额=6 10010%-25=585(元)l差额:585-300=285(元)例例6-6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0例例6-7l某纳税人周先生 2009 年每月工资、薪金 2 000 元,其
22、所在公司采用减少平时工资发放、年底根据业绩重奖的方法, 12 月份周先生又一次性获得公司的年终奖金 10 000 元。发放方式不同发放方式不同影响税负?影响税负?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1分析分析l由于这部分奖金是一次性发放的,按照法律规定其计算过程如下:工资部分因为低于免征额,不用纳税。l奖金部分应纳税额 10 00010一25 = 975 (元)l 共应纳税 975 元l如果该纳税人和公司老板商议,公司将年终奖金分三次下发,即 12 月发6000元、 1 月、 2 月每月发放 2000 元, 12 月的 6000 元以奖金的名义发放, 1 月和 2 月份的奖金作为
23、工资一起发放,这样,该纳税人三个月的纳税情况计算如下:l12 月应纳税额: 60005 = 300 (元) l1 月和 2 月各应纳税额为: ( 2000 + 2 000一2 000 ) 10一 25 = 175 (元)l则三个月共应纳税 650 元(300+1752)。l通过上述奖金发放方式的改变,实行分摊发放,可以使纳税人少缴款 325 元。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2例例6-8l李某是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的职员,业务淡旺季分明,工资在一年中波动不稳。李某 2008年7 月份工资加奖金 3000 元,8 月份 2800 元,9 月份 2000 元,10 月份 1600
24、 元,11 月 1500 元,12 月 1100 元。在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李某 7 月份和 8 月份的工资薪金收入共代扣代缴了 155 元的个人所得税。l如果7-12月工资发放均衡点,即每月2000元的话,李某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l如果该企业的管理人员拥有纳税意识,在年初就对本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分析,根据企业经营周期性的波动性,事先做出有意识的安排,并对企业员工讲清楚,预先做一些纳税的筹划工作,就可以达到为员工省税的目的。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3劳务报酬所得节税筹划劳务报酬所得节税筹划l分项计算筹划法 )l支付次数筹划法l如董事费收入l费用转
25、移筹划法l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报销一定的费用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4稿酬所得的筹划稿酬所得的筹划l系列丛书筹划法系列丛书筹划法 l著作组筹划法著作组筹划法 l再版筹划法再版筹划法l增加前期写作费用筹划法增加前期写作费用筹划法 l费用由出版社负担l由对方提供尽可能多的设备或服务l免征额最大化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5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l专项基金筹划法专项基金筹划法l教育储蓄存款、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l所得再投资筹划法所得再投资筹划法l企业利润不分配l投资方式筹划法投资方式筹划法
26、l储蓄、教育基金储蓄、国债、股票、保险、外汇l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利息、股息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和红利所得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6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l增加费用支出增加费用支出l分散、推后收益实现分散、推后收益实现l合理使用存货计价方法l费用合理分摊l合理安排预缴税款第三节 对不同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第六章37l免税项目免税项目l部以上单位发放的奖金l国债利息l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冿贴l福利费、抚恤费、救济金l保险赔款l军人转业费、复员费l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缴付的基金l减税项目减税项目l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l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l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行业平台合作标准补充合同
- 薪酬代发与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 资产评估机构合伙人合作协议及内部管理规范
- 股权托管及企业重组专业合作协议
- 高端商场VIP客户安保服务合同
- 农场果园产量增长技术服务与市场运营协议
- 国际工程项目人才猎聘与现场支持服务协议
- 化工与环境学院校企合作总结模版
- 艺术节门票销售及文创产品合作补充协议
- 医疗机构投资风险评估与投资风险评估流程合同
- 安全生产月活动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课件
- 2025年新工人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
- 2024年云南省文山州第二人民医院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河北名校2025届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血站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实验综合大题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浙江浙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贮存及转运危险废物5000吨的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一次性喉镜片和手柄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