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电源系统选择)_第1页
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电源系统选择)_第2页
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电源系统选择)_第3页
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电源系统选择)_第4页
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电源系统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电信无线基站建设规范第六分册 电源系统选择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1.总则为了确保无线基站机房开关电源的正确选择,保证新建无线基站机房内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於各新建无线接入基站、集群通信基站和未来的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新建开关电源系统的选择。本规范开关电源要求主要针对室内宏基站。四川电信通信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验收在遵从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必须遵从本规范。2.总体要求2.1交流引入机房,必须在机房内设置独立的交流配电箱,机房内所有用电系统,照明、空调、机房设备用电都从交流配电箱引出。配电箱内要有保护地线。2.2新建机房的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数可按近期负荷配置,但满架容量

2、应考虑远期负荷发展,其中:城区宜按不小于400A,乡村宜按不小于300A终极容量设置。整流模块采用-48伏DC/50A,或-48伏DC/30A规格,模块当期容量数量必须采用冗余配置即N+1方式配置。2.3开关电源应具备低电压两级切断功能。2.4开关电源机架宜采用1600mm高的尺寸配置。2.5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近期负荷配置,依据蓄电池的寿命,适当考虑远期发展。3.开关电源要求3.1环境条件工作温度:-550 相对湿度:95(不凝结)3.2对交流输入电压的要求3.2.1频率:45Hz60 Hz3.2.2电压标称值单相三线制220V:允许变动范围为154286V(±30); 三相五线制3

3、80V:允许变动范围为285475V(±25)。3.3技术指标3.3.1稳压精度:±0.63.3.2杂音电压: (1)电话衡重杂音(300 Hz3400Hz):<2mV (2)峰峰值杂音电压(0 MHz20MHz) :<200mV (3)宽带杂音电压:<50mV(3.4 kHz150kHz) :<20mV(0.15 MHz30MHz)。 (4)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5mV(3.4 kHz150kHz); :<3mV(150 kHz200kHz); :<2mV(200 kHz500kHz); :<1mV(0.5M30MHz)。

4、3.3.3 音响噪音:55dB(A)。3.3.4 电源功率因数和效率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的效率应不小于88,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7。3.3.5软启动时间软启动时间(从启动至直流输出电压爬升到标称值所用的时间)为3s10s。3.4使用性能3.4.1 直流输出电压可调节范围为:-43Vdc-58Vdc,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值在其可调节范围内应能做到手动或自动调节。3.4.2直流输出电流的均流特性:53.4.3监控性能3.4.3.1具有系统监控单元,监控接口:应有RS-485、RS-232、LAN之一的通信端口、标准的通信协议。3.4.3.2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监视被控设备工作状态;(2)采集

5、和存储被控设备运行参数;(3)按照局(站)监控管理中心的命令对被控设备进行遥控、遥信、遥测。l 遥控:浮充均充转换和开关机l 遥信:交流配电主要开关的状态,交流输入直流输出过、欠压告警,熔断器告警,整流模块的浮充均充状态,蓄电池熔丝状态,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故障告警。l 遥测:交流输入直流输出电压、电流及整流模块的输出电流、总负载电流、主要分路电流,蓄电池充放电电流。3.4.4告警性能电源在各种保护性动作的同时,应能自动发出相应的可闻可见告警信号。3.4.5过、欠电压保护性能3.4.5.1交流输入过、欠电压保护 电源应能监视电网电压的变化,当交流输入电压值过高或过底,影响电源安全工作时,电源

6、应可自动关机保护;当电网电压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3.4.5.2直流输出过、欠电压保护 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应能自动告警;过压时应能自动关机保护;故障排除后,应能人工恢复工作。3.4.6直流输出电流的限制性能电源应具有直流输出电流的限制性能,限制电流范围可在其标称值的20110。应有过流与短路的自动保护性能,过流或短路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具有二次下电功能。3.4.7过功率保护:当输出功率超过设定值时,自动限制输出的功率。3.4.8过温保护:散热片温度超过限制值时,整流模块会减少输出功率,并在温度超过关机设定值时自动关机。3.4.9低电压时蓄电池保护功能直流配

7、电部分应可在蓄电池电压低时自动切断蓄电池输出,而在该设备的输出电压升高后自动或人工再接入蓄电池。3.4.10保护装置:电源为限制某些故障的进一部扩大,输入输出电路应具有熔断器(或断路器)保护装置。3.4.11负载输出配置:至少2路160A熔断器、4路100A熔断器,2路63A空开,4路40A空开,4路10A空开。3.5安全性要求3.5.1 防雷保护要求:耐雷电压冲击波不小于4kV3.5.2绝缘强度交流输入对保护地:2200VDC交流输入对直流输出:4000VDC直流输出对保护地:750VDC3.5.3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120000小时3.6安装要求3.6.1线缆螺丝必须拧紧,且紧固方向一致。

8、3.6.2接线端必须根据线缆的线径合理采用铜鼻子,剥线处必须进行绝缘处理以达到安全美观。 3.6.3线缆布放须横平竖直,并且每一根线缆有清晰、准确的色谱标识再加永久性标签, 扎带间距均匀并方向一致。3.6.4开关电源必须安装工作地和保护地,交流线和直流线必须分开走线,不能绑扎在一起。3.6.5开关电源安装完成后,设备加电时需安装工程人员、工程监理人员、设备厂家安装督导、局方工程管理人员到场,对设备连线、极性、设置参数等核对无误,方可由设备厂家安装督导负责,按程序加电。3.6.6整流模块参数必须依据厂家说明书进行准确设置。3.6.7开关电源加电后需对其进行参数设定和通电检测(空载),并填写安装及

9、检测报告。4.蓄电池要求4.1总体条件4.1.1每个机房的直流供电系统应两组蓄电池配置;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的蓄电池组每台宜设置1组。当容量不足时可并联,蓄电池最多的并联组数不超过4组。4.1.2不同厂家、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时期(出厂时期相差1年以上)的蓄电池组严禁并联使用。4.1.3蓄电池的供电采用浮充工作方式。4.1.4蓄电池输出母线材料为多股铜芯线。4.1.5蓄电池需安装在抗震支架上或绝缘垫上。若安装在抗震支架上,抗震支架必须接地保护。4.1.6电池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设备检测并填写安装及检测报告。4.2安装条件4.2.1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4.2.2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

10、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4.2.3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每列外侧应在一直线上。电池单体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4.2.4电池间隔偏差不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平整,连接螺栓、螺母拧紧,保证各连接部位接触良好,并在连接条和螺栓、螺母上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盖。4.2.5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牢固可靠。4.2.6安装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时,应用万用表检查电池端电压和极性,保证极性正确连接。对于端电压偏低的电池应筛选出,查明原因。4.2.7蓄电池的供电采用浮充工作方式。4.2.8蓄电池各极柱间连接必须紧固,接头处必须涂抹凡

11、士林。4.2.9蓄电池输出母线材料为多股铜芯线。4.2.10电池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设备检测并填写安装报告。4.2.11蓄电池可靠墙设置,其背面与墙之间的净宽宜为100mm;蓄电池的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应不小于200mm。5.交流配电箱要求5.1交流配电箱的规格要求5.1.1配电箱表面烤漆处理,漆面颜色与环境协调.5.1.2 A1、A2型配电箱为三相进,三相或单相出;B1、B2型配电箱为单相进,单相出。5.1.3配电箱预留2个上出线孔和1个下进线孔,门上应有锁。正面操作。5.1.4A1型配电箱输入开关K1为三相100A自动转换开关(ATS),输出开关K4-K11为三相2x40A、2x16A、单相2x

12、10A、2x5A;(见图5.1.1)A2型配电箱输入开关K1为三相100A手动转换开关,输出开关K4-K11为三相2x40A、2x16A、单相2x10A、2x5A;(见图5.1.2)B1型配电箱输入开关K1为单相100A自动转换开关,输出开关K4-K11为单相2x40A、2x16A、2x10A、2x5A。(见图5.1.3)B2型配电箱输入开关K1为单相100A手动转换开关,输出开关K4-K11为单相2x40A、2x16A、2x10A、2x5A。(见图5.1.4)5.1.5防雷器(SPD)如为独立式,则安装在配电箱外侧;如为模块式,则安装在配电箱内.其连接线应采用35平方毫米阻燃铜芯电缆,接地线

13、采用35平方毫米阻燃铜芯电缆,接地线要尽量短且直。5.1.6防雷器采用B级设计,冲击通流容量不小于100KA。防雷器前开关K3为32A,分断力为10KA,不设保护。5.1.7 SPD接线进出线应远离箱内开关进出线,不宜混在一起。5.1.8新建机房的交流配电箱宜配置油机电源输入倒换开关。5.1.9交流配电箱内应有浪涌保护装置,空开设置必须满足设备用电要求,三相引入时分路开关三相配备34个,单相配备34个;单相引入时分路开关单相配备78个。空调空开必须逐一对应,严禁两个以上空调接在同一空开上。5.1.10交流配电箱内应设来电显示二极管。5.2交流配电箱的安装要求5.2.1电源线接头必须采用铜鼻子压

14、接方式,若交流引入线采用铝芯线,在和铜芯线相接时必须使用铜铝压接管压接,严禁绕接。5.2.2电源线与空气开关或电表必须紧固连接,严禁为方便连接而剪掉部分线芯。5.2.3所有用线必须采用整线连接方式,严禁断头复接形式。配电箱内线路的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走线规整美观。图5.1.1 A1型低压交流配电箱图5.1.2 A2型低压交流配电箱图5.1.3 B1型低压交流配电箱图5.1.4 B2型低压交流配电箱6.电源系统验收6.1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验收6.1.1测试项目:交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流,输出杂音,稳压精度,浮充、均充电压和自动转换性能。6.1.2检查各种告警功能:市电故障,熔丝故障,短路

15、等保护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6.1.3开关电源均、浮充的设定值应参照所配蓄电池的要求设定。6.1.4对条件不具备,无法在每个基站安装现场测试的项目,如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值,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值,输出限流特性,可采取抽查方式验收,或要求设备厂家提供出厂验收测试记录。6.2蓄电池的验收6.2.1验收时应检查蓄电池安装工艺、检查各单体开路电压和总电压。6.2.2对条件不具备,无法在每个基站安装现场测试的项目,如充、放电试验,可采取抽查方式验收,或要求设备厂家提供出厂验收测试记录。6.3交流配电箱的验收6.3.1机房内所有用电系统,照明、空调、机房设备用电都从交流配电箱引出。配电箱内要有保护地线

16、。6.3.2交流配电箱内应有浪涌保护装置。6.3.3空开单元按设计要求,严禁两个以上空调接在同一空开上。6.3.4交流配电箱内走线应做到横平竖直,要规整美观。6.3.5交流配电箱的选型及摆布要符合设计要求。7.本规范未涉及项目应符合以下相关标准的规定YD-T 1104-2001:通信用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 10582000: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电信总局电网综1996105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四川省电信公司动力环境集中监控

17、系统暂行规定本规范解释权属于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所有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A.1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工程中区别对待。 A.1.1 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1.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A.2 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 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附录

18、B 验收表格附表6.1 开关电源系统验收测试表附表6.1 开关电源系统验收测试表(或按厂家出厂检测报告)系统型号及配置容量:验收项目标准记录验收项目标准记录系统适应工作环境系统工作状态湿温度温度:-5-50 湿度:<95%均流小于±5%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小于±30小于±25%浮充电压均充电压低压保护值系统电气性能系统工作性能接地装置防雷、保护、工作模块关断手动、自动屏内压降小于400mv,满载模块均充强制、自动直流配电配电支路与保险应合理电池管理自动限流、自动均浮充转换母排电压测量范围:43V-58V系统报警掉电、相不平衡、过欠压模块输出电压测量范围:43V-58V系统报警配电断、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